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

天下安定之後會發生什麼,袁黃不知道。

那存在於蕭如薰的想象之中,袁黃不知道該怎麼描述該怎麼設想,這一切都不在他的思考範圍之內,究竟該怎麼着手該怎麼推動,他難以想象。

可是他卻能隱約地看到這樣做的前景,隱約地看到一些希望的光輝正在閃爍,隱約的能看到一些他心中所向往的東西。

但是在這一開始,的確是過於殘酷了。

可是在厭惡這種手段的同時,他也意識到了,蕭如薰的確是在匡扶天下,和他最初的希望是一樣的,只是手法不同,過程不同,但是目的,從未改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蕭如薰變得面目全非宛若怪獸,可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蕭如薰從未變過。

袁黃沉默了許久。

“教書就算了,我已無法再去教書育人了。”

袁黃說出了這樣的話,但是緊隨其後,他又說道:“但是我願去修路,我願把風燭殘年獻給全天下,而且,我不想再看到你了,蕭如薰,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你看待你,所以,我再也不想看到你。”

蕭如薰也不知心中是何滋味。

一路走來相互扶持,沒有袁黃就沒有緬甸的興盛,沒有袁黃就沒有他穩定的大後方,但是事到如今,也要分道揚鑣了嗎?

蕭如薰忽然想起了曹操和荀彧。

可是袁黃之於蕭如薰對於荀彧之於曹操要更加重要,又能幫着搞內政又能幫着統兵打仗,沒有誰比袁黃更讓蕭如薰放心。

大概是情感深度吧!

曹操和荀彧的交情最深,蕭如薰和袁黃的交情也最深,後起之秀無論多麼優秀,都不及當初攜手白手起家的情分。

但是事到如今,這份感情已經無法維持,蕭如薰只能放棄。

他不是優柔寡斷的人。

如果跟隨他的人阻礙了他的道路,他一樣會做出賜一個空食盒給任何人的決定,絕不手軟。

沉默了一會兒,蕭如薰做出了決定,他緩緩開口道:“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袁黃面不改色。

“說吧。”

“如果我想遷都,該遷到何處?”

“遷都?”

袁黃一愣:“爲何要遷都?”

“天氣越來越冷,整個北方的糧食產量大大下降,京師地處太北,人口又多,需要大量南方糧食供養,損耗民力過甚,此番我以切斷京杭運河之策將沈一貫一擊殺死,就是鑽了這個空子,我很擔心。”

蕭如薰說出自己的擔憂。

“你想往南邊遷都?南京?”

“不,南京太南,是偏安一隅。”

蕭如薰搖頭否決了南京。

“西安?”

“西安已經無法成爲國都了,比京師的條件還要差。”

蕭如薰還是否決了西安。

“那就依然是京師,不要改動。”

袁黃的話讓蕭如薰皺眉。

“爲何?”

“爲何?爲掌控天下,爲強中央而弱地方,除非你想放棄遼東,那麼,你儘可以選擇內遷國都,若你還想對外進取,就留在京師不要動,天子守國門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兵權。”

蕭如薰明白了袁黃的意思。

爲了防禦邊患,要保持龐大的邊軍,爲了保持中央地位,又要保留強大的禁軍,同時防止武將作亂又要以文統武,宋就是如此做的,結果造成冗兵局面,百萬軍隊幾乎拖垮了財政,還沒有戰鬥力。

“你若把國都內遷,就重走了宋的老路,你對你自己很有自信,但是等你死了,你的後代還能如同你這樣牢固的掌握軍隊嗎?中央離邊軍太遠絕對不是好事,天子守國門的意義就在於此,掌握全國最主要的兵權。

你不是認爲你打敗的大明是一個爛攤子嗎?雖然是一個爛攤子,但是至少除你之外沒有武將作亂,你若想革除弊政,儘管革除就是了,但是眼下南方富裕北方困苦,你若再南遷國都,北方還有人嗎?”

袁黃沒有說地形形勢等等問題,只說了一些隱患,就讓蕭如薰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了偏頗,定都在京師的確有很多的不妥之處,但是若不在京師定都,這一帶地區還能留的住人嗎?

沒有人,北方大地又該如何控制?龐大的軍隊?

而且更不要說遼東,京師地處東北之間的華北咽喉地帶,地勢之重要無出其右,遼東是萬萬不能丟掉的,那麼爲了更好地控制遼東,把都城留在北京依然很有必要。

也不要說在南方富裕北方困苦的局面之中,把國都定在北方從南方吸取養分的做法本就是爲了穩定,不讓南北差距過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那麼糧食環境等等問題……

滿清都能站住腳,蕭如薰不相信自己無法站住腳。

但是這樣一來,開通海運就是無法迴避的問題了,繼續依靠大運河是不恰當的,正好未來的政策裡開海也是重要一環,在開通海運的同時輔以開海政策,的確也算是一石二鳥了。

蕭如薰思慮再三,還是決定之後召集人手一起商議都城的問題。

而眼下,袁黃的問題似乎也得到了某種意義上的解決。

“袁公,一路走來,多謝你了。”

“我卻希望從來不曾認識你。”

袁黃毫不猶豫的回給了蕭如薰這樣一句訣別的話。

蕭如薰頓了頓,背過身子。

“我會給袁公安排好住所,之後需要辦事的時候會另行通知,如果沒有其他的話想說,那麼袁公可以離開了。”

袁黃幾乎是轉身就走,沒有絲毫的留戀。

蕭如薰忍不住的回過頭去,看到了袁黃果斷而決然的腳步。

不知道當初袁黃捨棄官職從京師去往緬甸的時候,是否也是一樣的果斷而決然。

大概,是的。

微嘆一口氣,蕭如薰的眼神再次變得堅定。

袁黃走後,該面對的就是那些官員武勳們了,那些等着自己的召見謀求他們的未來的傢伙。

他們當中有一部分已經上了黑名單,隨時準備幹掉,也有一部分可以留着任用。

但是即使是上了黑名單的人,蕭如薰都要一點一點的把他們的利用價值榨乾了再收拾掉,現在正是急需用錢的人,錢就算再多蕭如薰也不會感到滿足。

之前想賣官被葉夢熊阻止,現在可沒有人能夠阻止蕭如薰了。

用一點李自成的手段吧!

榨乾他們,然後將他們送入黃泉,留下一個乾乾淨淨的人間,重新開始吧!

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二百九十二 特務國家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八百 絕不反悔!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八百六十二 行動起來的李汶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一千零九十 憫農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四百一十 合作(上)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四百四十一 蕭如薰上疏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九百二十三 黃袍一千一百二十四 這是妖術吧?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八百九十九 滿分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四十七 戰後四百零八 條件(上)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一千二百一十五 並沒有什麼卵用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五百九十八 權力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六百七十 羽翼已成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
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二百九十二 特務國家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八百 絕不反悔!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八百六十二 行動起來的李汶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一千零九十 憫農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四百一十 合作(上)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四百四十一 蕭如薰上疏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九百二十三 黃袍一千一百二十四 這是妖術吧?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八百九十九 滿分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四十七 戰後四百零八 條件(上)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一千二百一十五 並沒有什麼卵用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五百九十八 權力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六百七十 羽翼已成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