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

蕭如薰等人先行離開後,站在後面的李如梅和李如柏便竊竊私語起來。

“不是說這老傢伙會帶上幾十萬的犒軍銀子嗎?銀子呢?我怎麼沒見着?”

“誰知道呢,這些老文官就喜歡玩些虛頭八腦的東西,要我說啊,什麼都沒有手裡的刀和銀子來的實在,咱們現在又沒有銀子又沒有刀,總督還要給他接風洗塵……”

“就是,我都忍不住想打出去了,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才能打到歸化城去?”

“就看總督是怎麼說的了,這些老傢伙啊,沒一個是好鳥,不知道總督能不能應付的過來。”

聽着兩人竊竊私語,李如鬆回頭看了兩人一眼,長兄的威嚴立刻讓兩人閉嘴了。

“沒人讓你們說話就別說話。”

李如鬆瞪着自己的眼睛警告自己的兩個弟弟。

李如梅和李如柏立刻點頭表示明白。

蕭如薰的中軍大帳內已經擺好了桌案,就等着房守士入內了,房守士和蕭如薰落座之後,其餘諸將也緩緩落座,孫承宗本想離開,房守士拽了一下孫承宗的衣服,讓他在自己身後的座位上落座。

主要將領們落座完畢,蕭如薰拍拍手,自有火頭軍士兵把一盤一盤的肉菜端上了桌案。

房守士和孫承宗看到那麼多的肉,不免有些詫異。

“這些肉都是數次戰鬥之後,從北虜手上奪來的牛羊馬,有些活的,也有不少死的,還有些受了傷的牛羊馬將死未死,只要是沒有被火藥和鉛子所傷,就能吃,若是不吃,也太浪費了。

打仗繳獲多,就讓士卒們多吃些肉食補充體力,這樣士卒身上有力,和北虜拼殺的時候就不虛,就敢戰,勝仗也就越打越多了。”

房守士點點頭,身後的孫承宗也瞭解這些肉食的來源。

跟着能打勝仗的將軍就是好,不僅有功勞可領,還有肉吃,多好!

只是房守士有點尷尬——六十歲的老人家了,身體雖然還好,但是牙齒已有鬆動,腸胃也沒有年輕時那麼好,不太能吃得下這些肉食了。

結果出乎房守士的預料,端到他面前的是兩個大碗和一個杯子一個水壺,兩個蓋着蓋子的大碗一打開,一個碗裡是濃濃的肉湯,一個碗裡是熱氣騰騰香噴噴的肉粥。

房守士張張嘴,看向了蕭如薰。

“房公六十了,總不能和我們這些年輕人一起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吧?在下吩咐火頭軍士給房公煮了肉湯和肉粥,軍中條件簡陋,還請房公多多見諒。”

房守士沒來由的感到有點受寵若驚,猶豫了一下,忙笑了笑,拱手一禮:“這已經非常好了,多謝總督照顧,老夫感激不盡。”

蕭如薰笑了笑,然後端起了一個杯子。

“房公,行軍征戰途中,軍中不可飲酒,今日,在下便以茶代酒,爲房公接風洗塵!諸位,舉杯!敬房公一杯!”

蕭如薰一聲令下,諸將紛紛舉起茶杯,蕭如薰帶頭飲下,諸將也紛紛飲下。

房守士略有些慌亂,立刻倒了一杯茶水舉了起來。

“多謝,多謝!”

然後一飲而盡。

“哈哈哈!房公,來,試試粥可還合口味!諸將也不要再忍着了,吃吧!”

頓時,場面就歡快起來了,諸將早就對面前的肉垂涎三尺,立刻對着面前的大盤大塊肉進行粗獷的攻勢,抓起來就啃,姿態十分豪放。

蕭如薰也不客氣,撕下一塊肉送進嘴裡大嚼起來。

孫承宗也被這樣熱火朝天的場景所感染,頓時心嚮往之,抓起一隻羊腿就啃了起來,房守士則儒雅多了,用勺子吃了一口肉粥,發現粥煮得很好,肉是牛肉,也煮得很爛,不需要怎麼費勁就能吃下去,很合自己的胃口。

本以爲一把年紀要來這裡吃沙子風餐露宿,也做好了回不去的準備,結果卻得到了這樣的待遇,讓房守士有些唏噓,心中對蕭如薰的好感便噌噌噌往上漲。

“房公?粥可還合胃口?”

聽聞蕭如薰詢問,房守士忙說道:“很香,很合胃口,總督太客氣了。”

“哈哈哈,這算什麼客氣,房公六十高齡,尚且不計艱險的來到這裡,本督也是非常敬佩房公的,大同戰亂未休,一片狼藉,民衆嗷嗷待哺,都在盼望着房公的到來啊!”

房守士聞言,心下有些惆悵。

“老夫一輩子深受國恩,臨了還能被朝廷委以重任,豈敢不盡心盡力呢?總督謬讚了!倒是總督年少有爲,擊潰北虜,復我大明疆土,老夫也很敬佩總督,老夫也以茶代酒,敬總督一杯!”

房守士舉起了茶杯,一飲而盡,蕭如薰也隨後一飲而盡,房守士身後的孫承宗見狀連忙放下手中羊腿,一起飲了一杯茶。

蕭如薰喝完茶,眼睛一掃掃到了孫承宗身上,但見孫承宗身材壯碩,劍眉星目,鬚髮身爲濃密,看上去就像個粗曠的武將一樣,一時起了興趣,便笑道:“房公身後這位壯士,可真是雄壯啊!莫不是房公家將?”

孫承宗一聽蕭如薰提起自己,頓時愣住了。

房守士回頭看了看孫承宗,哈哈一笑。

“哈哈哈,總督見笑了,他可不是老夫的家將,不過這身子骨的確不似尋常人,他是老夫爲不成器的犬子請來的老師,姓孫,名承宗,字稚繩,直隸高陽人,有舉人功名,算是老夫的半個幕僚吧!稚繩,見過總督。”

孫承宗忙站起,對蕭如薰行禮。

“舉子孫承宗,拜見蕭總督!”

孫……孫承宗?

蕭如薰愣了一下。

是那個孫承宗嗎?

那個舉家守城抗清,城破之後寧死不降,包括自己在內,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一家四十餘口親眷、百餘家僕傭人在城破之後全部殉國,無一偷生,真正意義上的滿門忠烈,爲大明獻出一切的人。

明清之交,壯烈而死的英雄不少,但是地位似孫承宗這般高並且壯烈到了孫承宗這個程度的,還真是沒有幾人,甚至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在那個把宗族血脈傳承看的極其重要的時代,孫承宗一心爲國,寧爲明鬼不爲清奴,爲大明朝幾乎把家族子弟的血都給流乾了。

上天垂憐,他還有一個在外地爲官的兒子不在城中,這個兒子在明清之交的天災人禍中逃得性命,將孫家血脈流傳下去。

到民國時期,西元1924年,名爲孫嶽的孫承宗後人與馮玉祥一起發動北平政變,將廢帝溥儀和清皇室逐出北平,廢除優待條例,完成辛亥革命未盡之業,某種意義上也算是爲孫承宗一門報了仇。

至於那個盜墓的孫殿英,自稱是孫承宗的後人,究竟是不是真的,沒有史料佐證。

來到大明以後,蕭如薰不止一次感嘆命運的奇妙,讓自己回到這個時代,也親眼見到了不少歷史名人,有奸詐的,有狡猾的,有忠直的,也沒少過敗類,但是孫承宗,的確是個特殊的存在。

孫承宗弓着身子行禮,好一會兒沒聽到蕭如薰說話,心下奇怪,稍微擡起頭,一看,發現蕭如薰愣愣的看着他,好像出神了……

房守士看到蕭如薰好像出神的樣子,也有些奇怪,看了看孫承宗,見孫承宗滿臉疑惑,兩人……應該不是故交吧?

“總督?蕭總督?”

房守士出言發問。

“嗯?額……哦!哦!那個,那個孫先生,坐!坐!”

蕭如薰忙露出了笑容,讓孫承宗坐下。

親眼見到了孫承宗,居然,居然有些失神了……

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五百 後悔的李成樑(下)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二百五十八 留守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九百七十二 隆武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九百六十一 一堆爛泥五百一十一 劉西投敵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啓下鄉(下)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上)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七百九十六 開動的戰爭機器(下)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九十三 金忠善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九百零五 黑鳩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誠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八十七 戰爭財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三百八十六 凱旋(下)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九百九十五 過猶不及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九十六 踏血而行七百六十九 這是清君側!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
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五百 後悔的李成樑(下)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二百五十八 留守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九百七十二 隆武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九百六十一 一堆爛泥五百一十一 劉西投敵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啓下鄉(下)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上)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七百九十六 開動的戰爭機器(下)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九十三 金忠善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九百零五 黑鳩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誠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八十七 戰爭財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三百八十六 凱旋(下)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九百九十五 過猶不及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九十六 踏血而行七百六十九 這是清君側!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