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

十一月十日,李汶所部主力出大散關進入陳倉古道,十一月十一日,杜桐所部南下天水進入祁山古道開始行軍。

而直到十一月十二日,磨磨蹭蹭的李如樟所部才抵達眉縣,此時此刻,陝西巡撫劉光國已經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恨不得自己親自去催促李如樟的部隊了。

劉光國爲了更快收復漢中並且解除陝西的危機局面是不遺餘力的,正好四川巡撫譚希思正在西安避難,他就把西安的事情暫時託付給譚希思,自己到處奔走給李如樟籌措糧食,幾乎把自己能去的地方都給搜刮了個底朝天。

很多地方官員都紅着眼睛說撫臺您行行好,不能再拿了,不然就要危險了,咱們自己都沒得吃了……

但是劉光國堅持要拿,說如果漢中不拿回來,大家遲早餓死,早一點餓死和晚一點餓死的區別而已,還要這點糧食做什麼?

於是很快,劉光國就爲李如樟弄到了他三萬兵馬可以使用兩個月的糧草,還先期派人往褒斜谷道里面探路蒐集情報,幫着儲存糧食,方便李如樟的進軍,幾乎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

結果李如樟居然三番四次說自己路上遇到險阻,本來規定十一月八日要抵達眉縣,結果李如樟延期了四天。

劉光國派了六波人馬去催促李如樟加快速度行軍,就快要自己上陣了,結果李如樟還是我行我素,根本不搭理劉光國,自己走自己的,完全沒把他的催促當一回事。

所以劉光國的惱火是可以想象的。

李如樟一來,劉光國就十分惱火的劈頭蓋臉的一頓怒罵。

“總督要求你十一月初八抵達眉縣開始進軍!但是現在都十一月十二日了!你遲了整整四天!論軍法,你當如何處置你自己?”

李如樟面對劉光國的怒罵似乎完全不當作一回事。

“天上下雨,道路泥濘溼滑,我部多是騎兵,馬匹行走遲緩,要是走的快了,馬匹動輒摔倒,折損了馬匹不說,還要折損士卒,百戰精兵,撫臺以爲當如何彌補?”

劉光國非常生氣,大怒道:“我要治你的罪!”

李如樟冷笑:“劉撫臺如何治我的罪?你是延綏巡撫嗎?還是李總督?你有何職權處置我?”

劉光國一愣,臉都氣紅了。

劉光國是陝西巡撫,按照編制,的確管不到李如樟身上,更別說戰時李如樟直屬三邊總督李汶,只有李汶可以處置李如樟,劉光國沒這個權力。

“你……你……我要彈劾你!我要找李總督彈劾你!”

李如樟無所謂的說道:“請便!不過撫臺若是要彈劾我的話,怕是人心惶惶,軍心不穩,到時候軍隊是否能按照總督的要求進兵,那末將可就不能保證了。”

面對着李如樟赤裸裸的輕視和不尊重,劉光國氣的是不行,但是他不能拿李如樟怎樣,收復漢中還要靠他這支兵馬的協力,不然,朝廷怪罪下來,他這個巡撫失地的職責首先就逃脫不了。

“你……你若不能按照總督的軍令進軍!我就一定要彈劾你!速速進軍!不得有誤!”

劉光國也只是嘴上不慫,實際上已經認慫了,好漢不吃眼前虧,眼下用兵之際,他沒必要在這裡和一個武將過不去,不然還要搭上自己的政治前途。

要報復他,也要等奪回漢中確保自己的安全之後。

李如樟面帶冷笑,招呼着軍隊收攏了一下糧草,然後命令杜鬆帶領人馬做先鋒軍當先開路,自己帶着主力從眉縣南的斜谷口進入了斜谷,踏上了褒斜道。

不過速度嘛……

從上午走到傍晚,纔有三分之二人馬走進了褒斜道,看起來人困馬乏的根本走不動道兒,把劉光國給氣的直接回眉縣城睡覺去了。

眼不見心不煩。

李如樟無所謂,慢悠悠的走着,也不趕時間,但是不得不說,這路是真他孃的難走,道路狹窄崎嶇不說,還有些溼滑,難走得很,尤其是戰馬,才走一天多就有十幾人滑倒,最後李如樟乾脆下令全軍下馬步行算了。

他自己也差一點滑倒。

前方杜鬆也送來消息,說兩個士兵摔斷了胳膊,還有一匹馬帥死了,要往回送。

這纔剛開始進軍就開始有損傷了,還是非戰損,這要是等到了目的地,還得損失多少?

這些人可都是他的家底子,他不無目的的設想過,如果蕭如薰大勢已成,他帶着榆林軍投靠過去纔有地位,要是隻是自己一個人,蕭如薰最多看着李如鬆的面子給個總兵,還是沒有多少實權的那種。

但要是帶着整支部隊投靠過去,那意義就不同了。

軍隊是自己的立身之根本,這一點李家子弟都清楚,被他們的老爹李成樑教導的明明白白。

所以他走得很慢很慢,很在乎自己的部下們。

當然,就這樣子,就算他一心爲國,想走的快都難。

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李汶自己帶領的主力部隊身上,他比李如樟更早幾天進入陳倉古道,剛走一段時間還好,一天以後,道路開始變得難走起來,人通行都難,就別說那些輜重車馬了。

一個人和一支商隊或許還比較容易通過,但是一支大軍卻是難上加難。

有些地方的道路非常狹窄,車馬通過極其不容易,牛馬拉不動,還要幾人合力推才能推動,還有些地方年久失修,通過的時候都提心吊膽的,生怕一個不小心摔到哪兒就沒命了。

他算是明白當年曹魏爲什麼以十倍於蜀漢的國力卻一直在被動防守而無法組織起十分有效的進攻了。

不僅是自己天災人禍政變兵變不停歇,不僅是皇帝大臣互相懟,外朝內宮不安分,不僅是北邊有鮮卑東北有公孫東南還有孫權一直鬧騰——

最最最最最最關鍵的是!

這秦嶺的道路實在是太難走了啊……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李太白不欺我,不欺我啊!

李汶看着如龜速一般行進的大軍,感覺自己終於理解了當年被困在子午谷裡面的曹真是什麼心情了。

往前前不了,後退又不甘心,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士兵牛馬累死的累死摔死的摔死……

這仗還怎麼打?

這蜀道饒是到了現在,到了大明朝,經過唐宋元三代修繕,結果還是這個樣子,前進如此困難,真難想象漢末三國時代,這蜀道又是如何的難走,諸葛亮又是以什麼樣的代價翻越秦嶺進行北伐的。

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一千三百五十七 一路逃,一路死,一路血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六百九十六 耳目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八百零一 不堪一擊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三十五 例外八百二十八 吳下阿蒙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一百五十八 過年(四更)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九十三 金忠善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四十三 地道挖成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二十九 破城計一百一十三 稅收的博弈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一千零九十 憫農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二百五十 王錫爵請見朱翊鈞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四十二 兔死狐悲一千三百六十二 終有一天,你要自己面對這些豺狼虎豹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十四 武官的困境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八十七 戰爭財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一千三百四十六 夢想中的那個國度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來見我!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
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一千三百五十七 一路逃,一路死,一路血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六百九十六 耳目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八百零一 不堪一擊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三十五 例外八百二十八 吳下阿蒙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一百五十八 過年(四更)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九十三 金忠善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四十三 地道挖成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二十九 破城計一百一十三 稅收的博弈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一千零九十 憫農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二百五十 王錫爵請見朱翊鈞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四十二 兔死狐悲一千三百六十二 終有一天,你要自己面對這些豺狼虎豹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十四 武官的困境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八十七 戰爭財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一千三百四十六 夢想中的那個國度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來見我!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