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

從沈一貫那裡離開的時候,徐文壁沒回家,而是在沈一貫派的人的保護下又回到了張維賢家中,在張維賢親信家僕的安排之下,徐文壁順利見到了張維賢。

並且把那封信給張維賢看了。

張維賢一開始的反應和徐文壁是一樣一樣的,整個人完全是愣住的,就像是石雕一樣一動不動,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這是真的?”

徐文壁猶豫着說道:“我不太敢相信,蕭如薰世代爲明將,一家數代人鎮守西北邊陲,一直以來都忠心耿耿爲國奮戰,家風如此,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這也太匪夷所思了。”

張維賢嚥了口唾沫。

“但是不管怎麼說,看來陛下是已經下定決心要讓蕭如薰接掌京營了,所謂的罷免沈鯉保住我,不過是藉口而已,想讓我自己請辭,還不想讓我知道原因,免得麻煩。”

張維賢感到無比的失落:“祖先那麼大的功勞,過了百年,還是不免淪落到這個地步,聖眷不再,一旦放棄手上兵權,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的道理,我還是明白的。”

徐文壁也嘆了口氣。

“事已至此,還有什麼辦法?”

“沈一貫是什麼意思?這件事情如果成了,蕭如薰執掌京營,京營的真實情況被蕭如薰告訴皇帝,他沈一貫也討不到好處,滿朝文武都要遭殃,爲了一個人和滿朝文武作對,皇帝真的乾的出來?”

徐文壁面露爲難之色。

“陛下是什麼意思沒人知道,但是沈一貫的意思是除掉蕭如薰,讓陛下沒了那個心思,大家都安安穩穩的,他做他的皇帝,我們做我們的臣。”

“幹出那種事情的話,除非蕭如薰真的要造反,否則,我們豈不就成了亂臣賊子?蕭如薰在民間聲望極高,忽然殺掉他……沈一貫就不怕天下非議?”

張維賢面露猶豫之色:“我張家世代爲大明忠臣,這是我家族立家之根本,沒了這個根本,英國公張家算什麼?我又算什麼?反賊?叛逆?勳貴造反,那可是一樣要誅族的!”

“可一旦京營事發,我們一樣逃不了!”

徐文壁皺起了眉頭:“不管沈一貫說的是不是真的,真的也好假的也好,唯有這一點是真的,一旦事發,你,我,成國公家,滿京城的勳貴還有一大半的朝臣都要被牽連,到那個時候,皇帝該是如何的惱怒啊!

英公,你可要想明白,一旦蕭如薰回來掌握了京營兵權,整個京師都將在他的控制之下,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你自己說的你很清楚,沈一貫已經把他的意思告訴我們了,我們的意思,明天必須告訴他。”

張維賢閉上了眼睛,深吸了幾口氣。

“蕭如薰居然敢把這樣的事情告訴皇帝,他居然真的告訴了皇帝,難道他真的是圖謀不軌?如果不是的話,他圖什麼?他不知道這是在和整個天下的文武官員士紳豪強作對嗎?他要翻天嗎?他以爲他一個人一支軍隊就能改變整個天下?”

徐文壁也是滿臉的費解。

“每每想到這裡,我也忍不住懷疑,如果他真的不是想要造反,怎麼會做出那樣的事情?蕭文奎的家教難道能教出一個心懷天下的武將?這豈不是荒天下之大謬?這怎麼可能?”

“如果不是爲了這個,那蕭如薰真的是要造反篡位?”

張維賢看向了徐文壁。

徐文壁也看向了張維賢。

“不管是不是,英公,你得拿個主意,這個事情只能咱們兩個知道,其他人都不能告訴,除非真的事到臨頭,不然消息泄露出去,你我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張維賢站起身子,在書房裡走來走去。

徐文壁坐在椅子上,看着張維賢在書房裡走來走去。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的日子,之前,有過一次,那還是百多年前土木堡的時候,不過當時先人面對的是于謙,于謙是文官,沒有對我等下死手,也不敢對我等下死手,哪怕是張居正,也都不敢,大明正統在此,他們不敢放肆。”

徐文壁知道張維賢的決定了。

“但若換作一個武將持殺人刀,結果則大爲不同,我等皆有性命之危,沈一貫,是文官。”

張維賢看向了徐文壁:“定公,你回覆沈一貫吧,我要他保證,事後一切照舊,他能做得到,咱們……咱們就……就聽他的,讓他告訴我下一步該怎麼做。”

徐文壁站起了身子,點了點頭。

“行,我知道了,你能做出這個決定就好,咱們那麼多人,總的有個主心骨。”

徐文壁說完,便準備告辭,剛走沒幾步,忽然被張維賢喊住了。

“定公!”

徐文壁轉身看了看張維賢。

“蕭如薰他……真的想造反嗎?”

徐文壁眨了眨眼睛。

“英公,這都什麼時候了,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他是否想造反,重要嗎?英公,此事,莫須有!”

看着徐文壁咬牙切齒的樣子,張維賢爲之一愣。

“對……對,不重要,一點都不重要,定公,你……你快去找沈一貫吧!”

徐文壁搖了搖頭,轉身告辭離開了。

張維賢目送徐文壁離開,然後,緩緩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勳貴早就被文官圈養起來了,也早就落入了圈套之中,那麼多年了,勳貴和相當一部分文官都是共生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任何一環出了問題,大家就都不好,這一點,大家有着相當程度上的默契。

皇帝是唯一的變數,皇帝安穩的時候,大家好,皇帝不安穩的時候,大家朝不保夕。

眼下,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刻,皇帝的行動已經不僅限於紙面書寫,而進展到了一個很可怕的地步,一個威脅到所有人性命的地步!

藉着不甚明亮的燭火,他擡頭,看向了自己右手邊牆上的兩幅畫像,兩幅成爲張家子孫後代護身符和富貴的依憑的畫像。

一幅是河間王張玉的畫像,一幅是初代英國公張輔的畫像。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

張維賢望着兩幅畫像上英武不凡的祖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

張維賢迷茫的時候,時間並未停止流動,遠在大同殺胡口大營的蕭如薰也終於等到了朝廷召回有功將士回京參加獻俘儀式的詔書。

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八十二 嚴峻的形勢八百零七 目標,會師南京!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四百七十四 命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九百零七 衍聖公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四百零九 條件(下)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八百四十五 動手!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三百五十九 夜襲(四)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一千一百八十四 前田利家的威嚴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九十三 金忠善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三百八十五 還政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一百六十九 挑釁三百零五 暹羅(上)九十六 踏血而行一百五十五 對馬攻略計劃(一更)三十六 八成把握五百七十五 一本爛帳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養料(上)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一千零四十 兒媳自會爲您解暑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四百三十六 天誅(下)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
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八十二 嚴峻的形勢八百零七 目標,會師南京!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四百七十四 命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九百零七 衍聖公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四百零九 條件(下)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八百四十五 動手!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三百五十九 夜襲(四)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一千一百八十四 前田利家的威嚴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九十三 金忠善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三百八十五 還政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一百六十九 挑釁三百零五 暹羅(上)九十六 踏血而行一百五十五 對馬攻略計劃(一更)三十六 八成把握五百七十五 一本爛帳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養料(上)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一千零四十 兒媳自會爲您解暑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四百三十六 天誅(下)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