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二十一 皇帝與秦國公

然而目前羣臣的麻煩還遠遠不止如此。

現在內閣裡的大佬們還在就皇帝執意要給蕭如薰加國公爵位這件事情爭論不休,搞得內閣諸臣是焦慮不安惶恐不已。

一般來說吧,打了勝仗加封爵位很正常,沒什麼說的,羣臣也給本次有功之臣在擬定賞賜和加爵,也打算給蕭如薰賞賜點什麼東西,正打算和皇帝商量。

但主要是皇帝的要求很過分,對蕭如薰,他不僅要加國公,還要加秦國公的爵位,你說這不是亂來嗎?

按照東周列國來,太祖開國,功勞最高的徐達也纔是魏國公。

按照美稱來,成祖靖難,功勞最高的也就是定國公和成國公。

蕭如薰功勞是高,但是能高過徐達開國之功嗎?能高過藍玉捕魚兒海大破北元之功嗎?

也不至於到秦國公的地步吧?

秦,是儒門子弟最不喜歡的一個國家,但是卻不能否認秦國是東周列國的最強者,是數百年紛亂之後最後脫穎而出一統華夏的最終勝利者,所以後世封爵,秦非公爵和王爵不封。

大明有秦王,那是按照血緣關係來的,宗法在上,羣臣管不到,可是這功臣你不能亂來的,要有個親疏之別的!你不能隨心所欲啊!

秦是爵位封號中最重的一個,徐達那麼大的功勞都沒有得到秦這個封號,開國的功勞都沒有得到這個爵位,你卻要給蕭如薰封秦國公,這……

你要知道,當初太祖不給徐達封秦國公,其實也有着唐太宗李世民曾經當過秦國公這樣一個原因,有了忌諱了,所以後來宋朝做秦國公的都是宗室子弟,外姓者主動避讓。

元那就不說了,蠻夷王朝不值一提,咱們大明是中原漢家正統,當然要按照正統規矩來,你給他一個皇帝曾經封過的爵號,意味着什麼你自己心裡沒點數?

朱翊鈞的意思是蕭如薰爲大明斬首敵人數十萬,爲大明殲滅敵軍不可計數,屢次力挽狂瀾,爲大明不世出之名將,這一次甚至一戰擒獲北虜貴族一百三十六人,更一戰殲滅了數十萬北虜,給大明解決十年邊患,那麼多的功勞不夠嗎?

這麼大的功勞不給個國公意思意思,難道叫天下人覺得我大明苛待功臣?

天下人覺得大明苛待功臣,那罵得可都是皇帝!失掉人心的也是皇帝!不是你們!

給他秦這個封號不是因爲別的,而是因爲他出身延安蕭氏,延安在戰國時候由魏國割讓給了秦國,屬於秦國領地,給他封秦國公那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你們還要說什麼?

內閣諸臣則是咬死了『秦國公』是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被封的爵位,後世中原正統王朝爲臣者都不應該接納這個封爵號,否則就是不臣,不是爲人臣者應該做的事情,所以不接受皇帝的意見。

朱翊鈞不爽了。

臣不臣是你們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

你們是皇帝還是我是皇帝?

我說他是我的臣子他就是,我說你們是叛逆你們就是!

容得了你們說三道四嗎?這天下還是不是我大明的天下?

看什麼?看我不爽?來來來,我把砍了,換你們誰來做皇帝好不好?那你們就說了算了!

被皇帝這樣怒懟一頓,內閣六部諸臣自沈一貫以下皆汗如雨下面如白紙,連忙跪下稱不敢,叩頭不止,朱翊鈞冷哼一聲讓他們滾蛋,羣臣訕訕而退。

回到內閣之後,諸臣還是惶恐難耐,沈鯉想找找存在感,便黑着一張臉就說絕對不能讓皇帝封蕭如薰爲秦國公,那這世道就要亂了,這根本是沒有道理可循的!

蔡國珍也連連搖頭說不可能,他認爲這件事情是不合禮制的,這將士立功授賞應該由羣臣商議禮部擬定,然後再由皇帝聖裁,現在皇帝別的不說直接就要秦國公,這簡直就是藐視宗法嘛!

沈一貫眯着眼睛看了看蔡國珍。

“方纔陛下問的時候你們怎麼不說?”

沈鯉和蔡國珍被這一懟,頓時不說話了。

接着沈一貫看向了宋應昌。

“宋部堂,你說呢?”

宋應昌一臉爲難,捻着鬍鬚皺眉道:“蕭鎮南所立功勳的確是成祖以來未有,斬首十萬,斬北虜三十萬,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這樣大的功勞若是不重賞,天下人之非議的確非我等所能承受,但是這秦國公,實在是……”

宋應昌雖然很欣賞蕭如薰,也支持蕭如薰更進一步,但是秦國公這個封號實在是有點僭越了。

沈一貫看了看宋應昌,然後移開了視線,又看向了餘繼登。

“餘部堂,你說呢?”

餘繼登撫着鬍鬚,一臉的不滿:“陛下這也是太輕率了,秦國公之爵位,唐之前不過是最美,但唐太宗曾居於秦國公爵位,彼時是宗室,後來是皇帝,皇帝曾受封過的爵位,怎麼能給外姓之人呢?

咱們大明功勞最大的莫過於魏國公定國公和成國公,魏國公開國之功尚且未能得封秦國公,蕭如薰之功雖大,卻也不至於到秦國公的地步,若非要封國公,趙國公也可,燕國公也可,唯獨秦國公不可。”

沈一貫微微點頭,又看了看署戶部尚書趙世卿。

“趙部堂,你說呢?”

趙世卿是沈一貫提拔的,自然明白沈一貫的意思。

“且不說秦國公是僭越,但說蕭如薰這般大張旗鼓的派人進京獻捷獻俘,難道就不是太囂張跋扈了一點嗎?打勝仗固然可喜,但是鬧得滿城風雨,人人都在談論此事,都在誇讚他蕭如薰,這就是他的要求嗎?

他年不過二十八,做了鎮南侯,做了總督,統帥十幾萬大軍,現在又要封秦國公,這是頂級爵位了,以後他若還立功,還能賞什麼?現在就這般囂張了,等真的做了秦國公,那會何等囂張?

還有啊,若是他麾下那羣驕兵悍將都學着他的樣子,在我等面前囂張放肆,那我等難道還要低下頭來應承他不可?”

蔡國珍又說道:“且不說別的,陛下要封他秦國公,這個事情,關係的可不僅僅是咱們文臣,那些勳貴又該如何看待?魏國公一家鎮守南京,暫且不說,定國公家如何看待?成國公家如何看待?一個二十八歲的小兒一轉眼間就要踩在他們頭上變成大明第一勳貴,這也有些太過了吧?”

這話倒是說到了點子上,諸位大佬都連連點頭。

八百七十八 先兵後禮?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六百三十五 考場如戰場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三百八十九 來自北方的風暴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七百三十二 瘋狗精神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五百一十三 督戰與逃兵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八百六十六 封妻廕子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八百零四 放心吧!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九百五十二 終極目標八百零六 如火如荼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四十三 地道挖成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七百五十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二百 秀才遇到兵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四百三十 興師問罪(三)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三百八十五 凱旋(中)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爐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
八百七十八 先兵後禮?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六百三十五 考場如戰場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三百八十九 來自北方的風暴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七百三十二 瘋狗精神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五百一十三 督戰與逃兵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八百六十六 封妻廕子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八百零四 放心吧!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九百五十二 終極目標八百零六 如火如荼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四十三 地道挖成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七百五十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二百 秀才遇到兵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四百三十 興師問罪(三)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三百八十五 凱旋(中)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爐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