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奪威福

大明朝一直存在着反張的暗流,當然,無論誰在首輔的位置上,這種反對的暗流都會有,而且不會斷。混官場的官員,哪一個不想做首輔。

首輔大學士作爲文官的終極目標,自然是每一個人都盯着。

刷聲望的,居心叵測的,想幹掉對方自己上位的,這種事情層出不窮。上層稍稍有一點變化,這種暗流就會醞釀起來,然後朝着上面涌去。

張居正內閣首輔大學士一做就是五年,而且地位穩固,看這個架勢一時半會是下不去了。

加上張居正要推的改革,倒張風潮自然不可抑制的掀了起來。只不過誰也沒想到在這股倒張風潮之中開出第一槍的,不是別人,而是張居正的學生。

在文官的團體裡面,有幾種利益牽絆是十分穩固的,鄉黨、同年和師生,鄉黨就不用說了,大家都是同鄉,甚至是一起讀書的人,大家都是老鄉,出去之後抱團自然就成了正常的事情。

同年,這就相當於後世的同學,這種關係自然非常親近,走上官場自然也要抱團的。

最後一種就是師生,所謂天地君親師,老師的地位自然就高了,加上這麼多年的經營,老師和學生的關係自然越發穩固。在官場上,老師罩着學生,學生捧着老師,也是應有之意。

後世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之中不還有漢大幫,何況能夠光明正大經營的大明朝。

張居正雖然是內閣首輔大學士,可是也不能把官做成孤家寡人,做官又不是當皇帝。張居正黨羽自然也是這三種人,鄉黨同年有的時候不一定靠得住,但是學生卻靠得住。

在這個時代,無論是什麼理由,學生背叛老師,那絕對是要被主流言論厭棄的,沒人希望自己信任的學生背叛自己,這種榜樣不能樹立。

朱翊鈞放下手中的摺子,這份摺子就是劉臺上的,寫的很不錯,彈劾的內容也恰到好處,裡面用的一個詞語,讓朱翊鈞印象深刻,那就是“居正擅作威福以自專”,這句話在朱翊鈞看來,真的是頗具諷刺意味。

當初高拱被貶斥回家,罪名就是“奪威福以自專”,現在被拿來直接用到了張居正的身上。

這份奏摺寫的不錯,先從祖宗禮法說起,朱翊鈞再次翻開奏摺,從頭看了起來。

“高皇帝鑑前代之失,不設丞相,事歸部院,勢不相攝,而職易稱。”

“文皇帝始置內閣,參預機務。其時官階未峻,無專肆之萌。二百年來,即有擅作威福者,尚惴惴然避宰相之名而不敢居,以祖宗之法在也。乃大學士張居正偃然以相自處,自高拱被逐,擅威福者三四年矣。”

“諫官因事論及,必曰:“吾守祖宗法。”臣請即以祖宗法正之。”

朱翊鈞嘆了一口氣,嘴巴大惹麻煩,高拱喊了一句“十歲天子,何以治天下!”,一句話被馮保抓住了小辮子,直接給送回了家。張居正雖然還沒有說出那一句“吾非相,乃攝也!”,可是已經有這個苗頭了。

再說了,咱們做事低調一點不好嗎?張居正的張揚也惹了不少麻煩,展示權力,換一種辦法不好嗎?

那三十二臺的轎子,越制就不說了,你這麼高調,不是爲官之道啊!儒家不是講究中庸嗎?不是說出頭的椽子先爛,你這麼高調,太容易被人抓小辮子了。

劉臺奏摺裡面就提到了這個問題,直言張居正以相自居,奪威福以自專,和高拱的罪名一樣啊!

“在朝臣工,莫不憤嘆,而無敢爲陛下明言者,積威之劫也。”

“臣舉進士,居正爲總裁。臣任部曹,居正薦改御史。臣受居正恩亦厚矣,而今敢訟言攻之者,君臣誼重,則私恩有不得而顧也。願陛下察臣愚悃,抑損相權,毋俾僨事誤國,臣死且不朽。”

看到最後,朱翊鈞嘆了一口氣,這一次從背後插的這一刀可是有點狠啊!

自從張居正掌權之後,抓權力自然就是主旋律,都察院這樣的監察機構他自然不可能放過。這幾年往裡面塞了不少你自己的人,看的出來,這個劉臺就是其中之一。

張居正是劉臺的座師,對他應該也很看重,不然也不會把他塞到都察院去做御使。

只不過張居正打死也想不到,自己寄予厚望,並且無比看中的學生,在這個時候居然會插自己一刀,而且還插的這麼準,插的這麼狠。

張居正現在和張鯨鬧翻了,皇帝也成年了,這個時候給張居正扣上這個帽子,這是要張居正完蛋的節奏。

後面這段話點明瞭自己和張居正的關係,顯得自己正大光明,一心爲國,可是這種事情你不說,別人也不可能不知道,所以沒什麼可信度。

朱翊鈞敲打着桌面,面無表情的將奏摺放下,淡然的說道:“這是嫌熱鬧不夠大啊!”

劉臺完了,這是朱翊鈞看到這份奏摺之後的第一個想法,只要張居正不倒,劉臺的下場就肯定很慘。被自己的學生插了一刀,還這麼狠,張居正要不下狠手,根本沒辦法震懾其他的黨羽和敵對人士。

自己如果想要保住張居正,劉臺肯定要下重手的,而且就算是自己不下重手,張居正也不會放過他。

難道他以爲自己能夠等到自己親政?

在大明朝,文官嘶吼吶喊刷聲望熬日子的人和事太多了,在新皇登基之前爲新皇說話,那就是從龍之功,比如自己老爹的那個時候。現在恐怕有無數人也打着這樣的想法,自己成年了。

如果一時無法趕走張居正,自己被貶斥了也沒關係,等到新皇登基,自然就能想起我來,到時候自然就飛黃騰達了。通過這樣方法上位的人太多了,這也算是大明官場的一個特殊文化了。

朱翊鈞看了一眼身後的張鯨,開口說道:“讓司禮監擬旨,你走一趟張府。”

“武清伯最近送到宮裡一面等身鏡,你帶着送到張府去,就說是朕賞賜的。在挑選一些張師傅愛吃的吃食,讓人給張師傅送去,朕聽說張師傅這幾天胃口不怎麼好。”

第二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六十四章 果決第四百零二章 你過來啊!第一百八十八章 工具鋼 (爲盟主雲從風伴加更)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維賢搞事情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一百二十一章 銀子第六十二章 戰火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明不許有這樣的官存在第三十五章 陰謀第三十一章 武清伯要田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敵有功第一百七十九章 蛀蟲第六十八章 濠境第四十七章 人選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明稅務糾察司第三百二十五章 調兵 下第五十一章 還回來第四十七章 馬上覓封侯第二百二十二章 齊斐的信念 上第七十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三十七章 過第十一章 徐渭徐文長 (首訂2700加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四十一章 朕待先生歸來時第三百三十九章 烏力罕第二百八十八章 萬曆十六年第四十六章 朕之過也第二百零九章 麻煩第四百一十七章 離間計第四百五十章 播州之敗第四百五十九章 提防第三百二十一章 打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爵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翊鈞和戚繼光第十二章 太監之間第十七章 娶一個草原姑娘怎麼樣?第一章 動起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興奮的李時珍第二百九十七章 商稅第三百三十三章 戚繼光的想法第六十七章 公務員制度第五十三章 平息第二百零八章 速度第九十三章 圍殲第一百六十二章 提醒第四十九章 理想國第四十四章 俞大猷潑冷水第八章 謀劃第二百六十章 曾省吾回京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九章 軍權第四十四章 拆分武庫司第三百二十七章 開打第二十八章 奪情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排第九十九章 霸道張鯨第三百一十三章 褒獎第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要募兵第二十一章 王用汲查案記第五十九章 大婚 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首都鋼鐵廠第四十九章 政治手腕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安南第二百一十三章 戰後第十五章 悲歌 (爲打賞書友加更)第八十六章 震撼人心的數字第三百六十八章 驚懼第三十九章 鬥志昂揚張居正第三百五十五章 北巡第一百七十章 問過本官了嗎?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時珍的驚天發明第八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五十二章 試探規則第三百六十八章 驚懼第十四章 發聲第四百五十九章 提防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二十四章 把兄弟第四百章 礪石嶺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三百零五章 準備剛一波第三百二十二章 調兵 上第八十三章 申時行和潘晟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帝的紅眼病第三百七十八章 漢城失守第七十八章 給戚繼光大炮第一百六十五章 刺殺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川家康第三十九章 勝天半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審問第二百九十四章 行動 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出去砍了第五十一章 還回來第二十三章 雷厲風行 (中秋節加更)第四十六章 政治正確第九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三章 紅臉漢子和小白臉子
第二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六十四章 果決第四百零二章 你過來啊!第一百八十八章 工具鋼 (爲盟主雲從風伴加更)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維賢搞事情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一百二十一章 銀子第六十二章 戰火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明不許有這樣的官存在第三十五章 陰謀第三十一章 武清伯要田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敵有功第一百七十九章 蛀蟲第六十八章 濠境第四十七章 人選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明稅務糾察司第三百二十五章 調兵 下第五十一章 還回來第四十七章 馬上覓封侯第二百二十二章 齊斐的信念 上第七十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三十七章 過第十一章 徐渭徐文長 (首訂2700加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四十一章 朕待先生歸來時第三百三十九章 烏力罕第二百八十八章 萬曆十六年第四十六章 朕之過也第二百零九章 麻煩第四百一十七章 離間計第四百五十章 播州之敗第四百五十九章 提防第三百二十一章 打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爵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翊鈞和戚繼光第十二章 太監之間第十七章 娶一個草原姑娘怎麼樣?第一章 動起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興奮的李時珍第二百九十七章 商稅第三百三十三章 戚繼光的想法第六十七章 公務員制度第五十三章 平息第二百零八章 速度第九十三章 圍殲第一百六十二章 提醒第四十九章 理想國第四十四章 俞大猷潑冷水第八章 謀劃第二百六十章 曾省吾回京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九章 軍權第四十四章 拆分武庫司第三百二十七章 開打第二十八章 奪情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排第九十九章 霸道張鯨第三百一十三章 褒獎第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要募兵第二十一章 王用汲查案記第五十九章 大婚 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首都鋼鐵廠第四十九章 政治手腕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安南第二百一十三章 戰後第十五章 悲歌 (爲打賞書友加更)第八十六章 震撼人心的數字第三百六十八章 驚懼第三十九章 鬥志昂揚張居正第三百五十五章 北巡第一百七十章 問過本官了嗎?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時珍的驚天發明第八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五十二章 試探規則第三百六十八章 驚懼第十四章 發聲第四百五十九章 提防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二十四章 把兄弟第四百章 礪石嶺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三百零五章 準備剛一波第三百二十二章 調兵 上第八十三章 申時行和潘晟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帝的紅眼病第三百七十八章 漢城失守第七十八章 給戚繼光大炮第一百六十五章 刺殺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川家康第三十九章 勝天半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審問第二百九十四章 行動 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出去砍了第五十一章 還回來第二十三章 雷厲風行 (中秋節加更)第四十六章 政治正確第九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三章 紅臉漢子和小白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