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思考

對於劉大爺這種地方鄉紳,朱翊鈞心裡面的看法也挺多,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其兩面性的。地方鄉紳對時代的作用,有好也有壞,這是不可避免的。

後世的制度就全是好的?恐怕也未必盡然,這個時代的制度就全都是壞的?想來也不一定。

前世國家那麼多,每種制度都在鼓吹自己制度的優越性,但是真的是不是優越的,誰又知道?宗族制度的存在是朱翊鈞繞不過去的坎,也無法改變的坎。

這個時代的宗族絕對不是後代人認識之中的宗族。

同宗同族,同根同源,在這個時代的意義太過深重。

對於這種感情,朱翊鈞是認同的,後世即便經歷了幾百年的變遷,經歷了各種動盪,漢人的宗土宗族觀念還是很強。

甚至擴展到了鄉黨鄉親,在國外也講老鄉。

這種感情維繫了這個國家,維繫了這個民族,這也是朱翊鈞很看重的東西。他不想因爲自己的改革,因爲自己鼓吹一些東西,最終把這些東西給取代掉。

文化的認同纔是根,有些東西不能丟。

另外一方面朱翊鈞也知道,想要對外殖民,打破故土難離,打破宗族藩籬,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這就需要朱翊鈞去做一個取捨,做一個平衡。

至於同年同窗同鄉抱團這種事情,朱翊鈞根本就沒想過去解決。

後世同學同窗同鄉各種抱團都很正常,老鄉會同學會都是做什麼的?聯絡感情或許是一方面,但是更多的卻是人脈和資源上的一種交流。

國外大學就有兄弟會,國人還要更含蓄一些。

劉老八發現說着說着,自己面前這位貴人居然不開口了,開始發呆了。

事實上朱翊鈞心裡面在琢磨,怎麼才能夠將這種宗土觀念轉變爲優勢,並且使它產生積極的意義和力量,而不是變得故步自封。

“或許商幫是一個選擇啊!”

半晌朱翊鈞忍不住感嘆了一句。

商幫,這個詞漢人絕對不會陌生的,因爲他在後世,商幫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想着想着,朱翊鈞自己先笑了。

好像商幫就是自己這個時候形成的吧?

商幫這種東西,完全就是結合了這個時代,結合了漢人的宗族宗土產生的機構。以鄉土親緣爲紐帶,擁有會館辦事機構和標誌性建築的商業集團。

到了後世,大家一樣會提起浙商晉商秦商等等。

粵商、徽商、晉商、浙商、蘇商一道,在歷史上被合稱爲“五大商幫”。粵商也被成爲客家幫或者潮州幫,這些人就是在這個時候被推上歷史舞臺的。

這些大的商幫之中,細分也很詳細,比如浙商,他們就分爲湖州商幫,龍遊商幫,寧波商幫,蕭紹商幫,紹興商幫(越商),溫州商幫,台州商幫,義烏商幫等著名浙商羣體。

這些商幫你放到後世,那也是能人輩出的。

以宗族土地爲基礎的土地所有制,以宗族商幫爲基礎的商業制度,輔以權貴資本主義,基本上就是朱翊鈞在這個時代能夠想到的最好制度了。

真要是人人平等,打掉宗族藩籬,廢掉族長宗老,朱翊鈞估計自己肯定會被推翻。

到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在大明現行的體制下,權貴資本主義,商幫商業,土地私有制,這些都是朱翊鈞能想到最合適的制度了。

朱翊鈞這政策別說比後世了,比王莽都不如。

可是朱翊鈞不敢幹的太激進,朱翊鈞曾經想過,自己這一輩子,如果能夠把大明幹到民國的樣子,朱翊鈞就滿足了。

事實上很多人瞧不起民國,但是比起大明,民國強很多。

有用相對基礎的工業體系,能夠造槍造炮,能夠造船,能夠修鐵路,這個朱翊鈞都覺得未見的能行。商業方面,開闊海外市場,打下幾個殖民地。

農業方面,推廣新式作物,讓大明熬過小冰川期。

文化方面,打掉宋儒的腐朽不堪,讓大明放眼世界,推崇尚武,不至於在接下來幾百年的全球大世之爭中處於下風。

百姓吃飽肚子,不至於發生易子而食的事情。

建立一個穩固的政治和商業體系,適合當下的社會和國情。爲此朱翊鈞思考了整整二十年了,思考了後世各種制度,最後諷刺的是隻能選擇被後世批評的一無是處的制度。

因爲做主的是皇帝,是國家的主人,而不是這些權貴和商幫,這會從一定程度上避免國家權力和公共權力被濫用,但是無法徹底避免。

朱翊鈞自己清楚這一點,但是當下,他沒得選擇。

以後會不會爆發民主革命,或者社會主義革命,朱翊鈞覺得自己沒法管,也管不了。自己的這個制度,朱翊鈞覺得維持三百年,應該問題不大。

尤其是在接下來的殖民時代,這個政治制度會產生一個東西,他的名字叫做帝國主義!

半晌朱翊鈞緩緩的回過了神,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事實上朱翊鈞出來走一走看一看,原因也是因爲這個,他有些茫然了。如果只是單純的富國強兵推行新作物,朱翊鈞不會如此的糾結。

朱翊鈞想做的是打下基礎,不讓自己的改革流於形式,否則大明還會走回老路。

如何引導,如何確立制度,這纔是朱翊鈞思考的東西。

走到今天這一步,朱翊鈞已經想到了一些東西,可是又不太敢邁出這一步,因爲這一步太大了,朱翊鈞不知道邁出去之後會有什麼後果。

比如商幫商業,比如權貴資本主義,再比如會不會形成朋黨,這些都是朱翊鈞要考慮的。

有了商幫,必然會有朋黨,這是免不了的,如何引導,如何治理,這纔是關鍵。不讓人家建立商幫,不讓同鄉互助,強行拆分宗族,朱翊鈞是不敢這麼幹。

徐文長見朱翊鈞回過神來了,沉聲說道:“要不咱們回去吧!”

顯然徐文長也看出了朱翊鈞的狀態不太對。

朱翊鈞擺了擺手,然後看向劉老八:“你們這位劉大老爺家在哪裡?我們既然到了劉家莊,不去拜訪一下有失禮數。”

正在劉老八要回答的時候,外面突然有人進來報告,說劉家莊的劉大老爺來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壓力第三十一章 老狐狸第一百二十一章 銀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見第八章 謀劃第十六章 煌煌大明第三百三十九章 烏力罕第六十九章 大動作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敵大炮計劃第五十六章 內務府總管寫在vip章節一百章以後第八十一章 甚囂塵上第三百章 說服第四十章 我不上,我就嗶嗶!第四百五十五章 劉綎的想法第三百零八章 皇上知道的很多第二十九章 憤怒和慶幸第五十八章 插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憂的李成樑第十一章 查查看第一百二十九章 日月不易,永照大明!第十五章 學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家說了算 完第八十七章 神器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家說了算 完第八十五章 查第二百零一章 查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倭第七章 看戲時間第二百八十八章 萬曆十六年第四百一十三章 歸京第二十一章 奪威福第四百四十三章 急切第五十六章 張居正的想法第二百九十五章 行動 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離間計第七十四章 又被貶官的海瑞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有過幾天了第八十五章 查第一百五十五章 衍聖公府 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剌美女琪琪格第四百七十二章 向西第四百二十二章 轉折第四十一章 撥雲見日,難啊!第三十四章 撒泡尿弄死你第一百零二章 戚繼光之於大明,衛青之於大漢!第三十四章 撒泡尿弄死你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四百五十章 播州之敗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第三百三十二章 科爾沁美女多第一百九十五章 安排第三十七章 倒馮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二百二十一章 申時行的選擇第五十六章 內務府總管第一百四十章 恩威並施第九十三章 圍殲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紛亂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劉守有第三十九章 勝天半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屁拍的震天響第十二章 高馮決戰 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出動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二十四章 來龍去脈 上第二百章 大明法紀司第一百零一章 三娘子的堅決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六十章 大明皇家學堂三傑第四十一章 劉守有的選擇第六十六章 十年佈局第十八章 態度第二百零四章 絕望與希望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三百五十章 威懾第三百一十二章 偶遇第一百九十章 募兵制第八十六章 震撼人心的數字第二百一十一章 內廠在行動第四百四十七章 駕臨南京第十五章 無所不在的制衡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第三十六章 張居正的手腕第十四章 高馮決戰 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年尾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壓力第一百九十四章 錢第一百六十章 太監也要臉第六十五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三百八十九章 炮轟平壤城第十九章 叫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子劍第四十九章 該朕上場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漢城失守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風雲 下第四百零八章 叔侄談話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
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壓力第三十一章 老狐狸第一百二十一章 銀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見第八章 謀劃第十六章 煌煌大明第三百三十九章 烏力罕第六十九章 大動作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敵大炮計劃第五十六章 內務府總管寫在vip章節一百章以後第八十一章 甚囂塵上第三百章 說服第四十章 我不上,我就嗶嗶!第四百五十五章 劉綎的想法第三百零八章 皇上知道的很多第二十九章 憤怒和慶幸第五十八章 插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憂的李成樑第十一章 查查看第一百二十九章 日月不易,永照大明!第十五章 學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家說了算 完第八十七章 神器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家說了算 完第八十五章 查第二百零一章 查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倭第七章 看戲時間第二百八十八章 萬曆十六年第四百一十三章 歸京第二十一章 奪威福第四百四十三章 急切第五十六章 張居正的想法第二百九十五章 行動 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離間計第七十四章 又被貶官的海瑞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有過幾天了第八十五章 查第一百五十五章 衍聖公府 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剌美女琪琪格第四百七十二章 向西第四百二十二章 轉折第四十一章 撥雲見日,難啊!第三十四章 撒泡尿弄死你第一百零二章 戚繼光之於大明,衛青之於大漢!第三十四章 撒泡尿弄死你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四百五十章 播州之敗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第三百三十二章 科爾沁美女多第一百九十五章 安排第三十七章 倒馮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二百二十一章 申時行的選擇第五十六章 內務府總管第一百四十章 恩威並施第九十三章 圍殲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紛亂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劉守有第三十九章 勝天半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屁拍的震天響第十二章 高馮決戰 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出動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二十四章 來龍去脈 上第二百章 大明法紀司第一百零一章 三娘子的堅決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六十章 大明皇家學堂三傑第四十一章 劉守有的選擇第六十六章 十年佈局第十八章 態度第二百零四章 絕望與希望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三百五十章 威懾第三百一十二章 偶遇第一百九十章 募兵制第八十六章 震撼人心的數字第二百一十一章 內廠在行動第四百四十七章 駕臨南京第十五章 無所不在的制衡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第三十六章 張居正的手腕第十四章 高馮決戰 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年尾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壓力第一百九十四章 錢第一百六十章 太監也要臉第六十五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三百八十九章 炮轟平壤城第十九章 叫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子劍第四十九章 該朕上場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漢城失守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風雲 下第四百零八章 叔侄談話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