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鷸蚌相爭

唐軍剛剛收復的晉陽城,還沒來得及休整幾日,就傳來了河北梟雄竇建德部二十萬人南下的消息,這就像是給興高采烈的唐軍將士們腦門上澆下一盆冷水一樣。感情人人都把河東之地當成了香餑餑,任誰都想來咬上一大口。

好在同樣與河東接壤的馬邑虎軍遇到了突厥人入侵,無暇分心晉陽,否則竇、謝二賊一合流,那這仗還怎麼打。

晉陽太守府內,李世民正和房玄齡、杜如晦、段志宏、侯君集等文武商量應敵之策。

房玄齡:“大都督,此番竇賊前來,聲勢浩大,我軍應避其鋒芒,挫其銳氣於晉陽城下,到時便可一鼓而殲之。”

杜如晦:“玄齡之計甚妙,竇賊所部不善攻城,不出意外,幾番攻城下來,便會銳氣盡失。”

李二一言不發,摸着下巴在思考什麼。

邊上的段志宏不明就裡,開口問道:“莫非大都督已經有破敵良策?”

李二回答說:“我倒是沒將竇建德放在眼裡,雖說夏軍兵力強盛,但最多也不過是魏刀兒之流的烏合之衆罷了,我擔心的是馬邑謝賊所部的動向……”

段志宏:“大都督請寬心,早有細作來報,突厥人已經發兵馬邑邊境,謝賊所部兩萬餘人大部已經開拔,與突厥人形成對峙局面,一時半會難以插手河東戰事。”

李二:“我所擔心的正是突厥人,諸位難道不覺得他們來得太湊巧了嗎?就像是和馬邑謝賊約定好的一樣!”

侯君集疑惑的說道:“據報,馬邑謝賊前些日子確實殺了不少突厥人,以突厥人的個性,不大會善罷甘休,前來報復也屬正常。就算馬邑賊軍想趁火打劫,憑他們那點人馬又能幹什麼吶?”

李二:“諸位可別忘了,就是馬邑謝賊那丁點人馬,打下了我軍城高牆厚又重兵防守的晉陽城,纔有了今時今日這般局面。吩咐下去,嚴密監視馬邑賊軍的一舉一動。同時我軍收縮兵力於晉陽城下,準備與竇賊決一死戰。”

不幾日,竇建德所部陸續來到晉陽城下,二十萬大軍,漫山遍野的鋪開,把晉陽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夏軍的國子祭酒凌敬獻計說:“大王可派一支偏師,一路南下,取了河東其它之地。這樣,晉陽城就成了一座孤城,唐軍上下勢必士氣盡失,那時便可破之。”

竇建德一聽,連忙拍手稱好,正欲實施此計,不料卻被其他諸將勸阻。

大將範願站出來說:“大王,我軍雖有二十萬之衆,但晉陽城內唐軍亦有十萬之數,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如今我軍要四面圍城,兵力已經不佔優勢,焉能再分出一隻偏師去取河東城池。”

高雅賢附和道:“範將軍所言不虛,想那魏刀兒、宋金剛之輩,先前佔據了河東大片城池,看似風光無限,但在敗給唐軍主力後,前番戰果盡數化爲烏有。末將以爲,只要我軍能在晉陽一戰中,消滅唐軍主力,到時候,河東其它城池唾手可得。”

董康買、曹湛、王小胡等將也都同意先在晉陽城重創唐軍,然後再南下。

夏王竇建德遂不用凌敬之計,一門心思打起了晉陽攻城戰的準備。氣得凌敬心中大罵:“豎子不足與謀。”

數日後,晉陽城下。

夏軍將士像潮水一般的涌向晉陽城東門,衝車、雲梯、井欄、投石車一應俱全,對着晉陽東門就是一陣狂轟亂炸。怎奈東門守將侯君集也是一員大將,防守起來滴水不漏,愣是沒讓夏軍一兵一卒登上東門城頭。

兩軍從日中戰至日落,夏軍除了留下三千具冰冷的屍體外,連毛都沒摸到根,氣得觀戰的夏王火冒三丈。

又過了幾日,夏軍轉而又對晉陽城南門發起了攻擊,唐軍守將段志宏同樣也不是吃素長大的,他不但穩穩的守住了城牆,還一度派騎兵短暫出擊,焚燬了夏軍不少攻城器械,這讓夏軍顏面盡失,士氣大跌。夏王竇建德更是命人將幾個無令而退的夏軍將校統統砍頭,這才穩住了陣腳。

如此攻防戰打了一月有餘,唐軍防守的晉陽城固若金湯,而夏軍傷亡多達三萬餘人,全軍上下士氣大跌,將士們盼望歸鄉之心日重,竇建德見軍心動搖,急招衆文武商議。

國子祭酒凌敬又給竇建德出了一主意,勸他寫一封決戰書信交與城內的唐軍主帥,言明兩軍這樣打下去,只會便宜了那些邊上看熱鬧的傢伙,不如兩軍約定時日來場決戰,一戰而定河東歸屬。

竇建德疑惑的問:“唐軍會主動放棄高大的城牆,出城來與我軍決戰嗎?”

凌敬回答說:“李密帶領的瓦崗軍已經和宇文化及帶領的驍果騎對上了,他二人無論是誰吃掉誰,都決定了中原大局的走勢。唐軍如果繼續和我軍這樣對峙下去,雙方都沒有好處,想必他們會答應的。退一步說,即使唐軍不答應,除了折損他們一方的士氣外,我軍沒有任何損失,這樣的買賣何樂而不爲吶!”

竇建德大喜,當即寫了一封決戰信,着人射入城內。

沒過多久,唐軍遣使前來說,同意三日後兩軍決一高下,以定河東歸屬,但是要求夏軍先退後五里,以便唐軍出城佈陣。

竇建德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了。

三日後,唐、夏兩軍會獵於河東大地。

這一天勢必要載入史冊,唐、夏兩軍共約二十七八萬人馬參加了這場決定河東歸屬的大會戰。

唐軍九萬大軍,分爲左、中、右三路佈陣,形成左右兩個打人的拳頭。

夏軍十七八萬人馬,一字排開,分明準備以多欺少--!

李世民挑選一千多精銳騎兵,全部着黑衣黑甲,分爲左右兩隊,號稱“玄甲鐵騎”。李二更是親自披上黑甲,準備率領他們作爲先鋒,乘機進擊,攻破敵陣,爲大軍開路。(歷史上,李世民還真就是這樣做的--!他以三千五百“玄甲鐵騎”就打敗了人多勢衆的竇建德,並活捉了他。)

兩軍二十多萬人馬,排兵佈陣,一直從早晨到正午。這時候,夏軍紀律性不強的缺點又顯露了出來,士卒們飢餓疲憊,都坐了下來,又爭着喝水,更有人從懷中摸出大餅啃起來。

竇建德這時候又犯了個致命錯誤,他派人把衆多將領從指揮位置上召集到身邊,討論如何破敵。(歷史上,竇建德也真是這樣敗的--!尼瑪,你們這是在打仗唉!戰前不作充分估計,臨時來開會討論,你不敗誰敗--!)

李世民見狀,乘機發兵攻打夏軍,玄甲鐵騎如小刀切黃油一般,把夏軍大陣切開一個口子,順勢朝裡面打去,後面的唐軍見主將都衝了上去,那裡還能不用命,都順着缺口攻擊夏軍,頓時把夏軍大陣攪得人仰馬翻。

竇建德的夏軍和其它義軍有一共同特點,那就是打順風仗行,一旦戰事不順,立馬士氣大跌,一潰千里。

夏軍將領們正在竇建德身邊開臨時會議,見唐軍大舉殺來,慌忙各自回到自己的軍中,指揮禦敵。只是戰場瞬息萬變,一旦失了先機,怎容得夏軍將領再從容佈置。兩軍只交手了半個時辰不到,夏軍就開始抵擋不住了,不斷有士兵開小差。

竇建德見狀,欲率部稍退幾裡,沿後方山坡重新築起防線。不料他帥旗剛一退,唐軍就四處大喊:“竇建德逃跑了……竇建德逃跑了……”這讓正在交戰中,本就處於下風的夏軍將士們大驚,瞬間崩潰,被唐軍追着一陣砍殺。

夏軍開始全面崩潰,兵尋不着將,將找不到兵,各自撒腿狂奔。

唐軍追殺夏軍四十里,殺得夏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最後連竇建德也死在亂軍之中。

傍晚,得勝歸來的唐軍各部,皆斬獲頗豐,這一戰斬殺夏軍五萬人,生俘八萬人,擒獲夏軍大將數員,糧草輜重無數,可謂是大獲全勝。

正當唐軍上下都沉浸在大勝的喜悅中時,不遠處一支精兵正向他們疾速奔來……

第二章 謝神棍指點江山第九章 哪個位面都有大忽悠第四十二章 關中之戰(一)第八章 如此天子,如此朝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謝大神在行動(二)第五十九章 有趣的巫族第八十一章 娘娘聚妖,謝大神有交代第二十章 龍兒的劍聖之路第三章 先給喬英雄開發下智力第二十章 龍兒的劍聖之路第五章 以心換心得馬邑(一)第三十四章 發宏願,消業力第十五章 變了味的青帝墳墓(一)第三十二章 問道宮論資排輩第十章 段德大能的前世今生第二十二章 給后土開小竈第十五章 搭順風車的人們第二章 輕輕鬆鬆謀得煉妖壺第二十二章 又埋下一枚暗樁第十三章 論楊廣第四十二章 關中之戰(一)第九章 元吉跌倒,天虎吃飽(二)第三十六章 馬邑之戰(四)第十八章 位面的盤古大神第一百三十一章 趙公明出手第二十九章 荒古聖體重新崛起(二)第三十一章 九空無界和劍界的猜想第五章 不一樣的杏子林(二)第三十七章 向太古一族宣戰第二十二章 徐福竟然來忽悠本座第三十九章 大成聖體的傳承(一)第六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五章 復活獸神第五十章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第三十章 撒旦成了反西方急先鋒第十九章 巔峰對決第十章 救狐,意外之獲第十七章 解恩怨,拉壯丁第一百一十九章 截教門下紛紛入場第二十一章 大道因果法則第二十九章 大羅金仙第十五章 那一縷因果情絲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一個闡教大羅金仙到了第三十二章 左邊一個鱷祖右邊一個瘋子第三十一章 挖通天牆角第一章 好大一筆功德第二十四章 這個夔牛一隻腳第十七章 被帶到溝裡的西夏第十七章 酒至半酣論英雄(一)第二十六章 謝當家的野望第四十四章 太古一族也有好人(二)第五章 刮不周山地皮第一百二十章 謝大神在行動第二十一章 宋金剛來投,竇建德兵發晉第三十六章 戰神小諸天遭劫第三章 這就是羣人形饕餮第二章 出來就接了個天大的因果第十章 百曉生的末路第三十一章 九空無界和劍界的猜想第六十五章 紅雲了因果,軒轅出第五十章 位面大變天第一章 有客遠從天上來第十一章 豐收的季節第二十四章 紫霄宮中再開講(一)第二十章 第一屆論道大會第二十八章 屠龍之戰(四)第十三章 何苦來哉第十一章 各位大能的生意經第二十章 龍兒的劍聖之路第二十二章 屁滾尿流的赤鬼王第七章 摧枯拉朽般的碾碎第三十五章 大坑貨姜太虛第十二章 傳授七公生意經第一百一十九章 截教門下紛紛入場第九十五章 軒轅墳三妖大搬家第三十六章 馬邑之戰(二)第二十一章 宋金剛來投,竇建德兵發晉第六章 賞善罰惡令第四十章 大成聖體的傳承(二)第九章 絕世好劍的爭奪者來了第四十二章 大成聖體的傳承(四)第一百零三章 姬考、姬發同伐崇侯虎第六十四章 擦出了火花第二十章 晉陽攻防戰第三十九章 大戰虎牢關(一)第一章 有客遠從天上來第三十一章 神奇的造化之道第二十二章 拔除生死符的代價第五章 劍聖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拉幫手第二章 得鬥轉,結英雄第八章 走,去移花宮串門第二十九章 大羅金仙第二十三章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第五十二章 巫妖決戰(二)第四十章 三教衆徒齊亮相第九十九章 心不甘情不願的姜子牙第九十九章 心不甘情不願的姜子牙第十章 段德大能的前世今生第六章 以心換心得馬邑(二)
第二章 謝神棍指點江山第九章 哪個位面都有大忽悠第四十二章 關中之戰(一)第八章 如此天子,如此朝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謝大神在行動(二)第五十九章 有趣的巫族第八十一章 娘娘聚妖,謝大神有交代第二十章 龍兒的劍聖之路第三章 先給喬英雄開發下智力第二十章 龍兒的劍聖之路第五章 以心換心得馬邑(一)第三十四章 發宏願,消業力第十五章 變了味的青帝墳墓(一)第三十二章 問道宮論資排輩第十章 段德大能的前世今生第二十二章 給后土開小竈第十五章 搭順風車的人們第二章 輕輕鬆鬆謀得煉妖壺第二十二章 又埋下一枚暗樁第十三章 論楊廣第四十二章 關中之戰(一)第九章 元吉跌倒,天虎吃飽(二)第三十六章 馬邑之戰(四)第十八章 位面的盤古大神第一百三十一章 趙公明出手第二十九章 荒古聖體重新崛起(二)第三十一章 九空無界和劍界的猜想第五章 不一樣的杏子林(二)第三十七章 向太古一族宣戰第二十二章 徐福竟然來忽悠本座第三十九章 大成聖體的傳承(一)第六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五章 復活獸神第五十章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第三十章 撒旦成了反西方急先鋒第十九章 巔峰對決第十章 救狐,意外之獲第十七章 解恩怨,拉壯丁第一百一十九章 截教門下紛紛入場第二十一章 大道因果法則第二十九章 大羅金仙第十五章 那一縷因果情絲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一個闡教大羅金仙到了第三十二章 左邊一個鱷祖右邊一個瘋子第三十一章 挖通天牆角第一章 好大一筆功德第二十四章 這個夔牛一隻腳第十七章 被帶到溝裡的西夏第十七章 酒至半酣論英雄(一)第二十六章 謝當家的野望第四十四章 太古一族也有好人(二)第五章 刮不周山地皮第一百二十章 謝大神在行動第二十一章 宋金剛來投,竇建德兵發晉第三十六章 戰神小諸天遭劫第三章 這就是羣人形饕餮第二章 出來就接了個天大的因果第十章 百曉生的末路第三十一章 九空無界和劍界的猜想第六十五章 紅雲了因果,軒轅出第五十章 位面大變天第一章 有客遠從天上來第十一章 豐收的季節第二十四章 紫霄宮中再開講(一)第二十章 第一屆論道大會第二十八章 屠龍之戰(四)第十三章 何苦來哉第十一章 各位大能的生意經第二十章 龍兒的劍聖之路第二十二章 屁滾尿流的赤鬼王第七章 摧枯拉朽般的碾碎第三十五章 大坑貨姜太虛第十二章 傳授七公生意經第一百一十九章 截教門下紛紛入場第九十五章 軒轅墳三妖大搬家第三十六章 馬邑之戰(二)第二十一章 宋金剛來投,竇建德兵發晉第六章 賞善罰惡令第四十章 大成聖體的傳承(二)第九章 絕世好劍的爭奪者來了第四十二章 大成聖體的傳承(四)第一百零三章 姬考、姬發同伐崇侯虎第六十四章 擦出了火花第二十章 晉陽攻防戰第三十九章 大戰虎牢關(一)第一章 有客遠從天上來第三十一章 神奇的造化之道第二十二章 拔除生死符的代價第五章 劍聖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拉幫手第二章 得鬥轉,結英雄第八章 走,去移花宮串門第二十九章 大羅金仙第二十三章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第五十二章 巫妖決戰(二)第四十章 三教衆徒齊亮相第九十九章 心不甘情不願的姜子牙第九十九章 心不甘情不願的姜子牙第十章 段德大能的前世今生第六章 以心換心得馬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