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兵敗山海關

隨着一聲大喝,大刀帶着一股勁風,把那位千總闢爲兩半。////

瞬間死了兩個千總,吳三桂的關寧軍稍顯慌亂,劉宗敏見時機已到,喝道:“衝!”

吳三桂的關寧軍開始撤退。

但沒有潰敗。退了不到五百步,一堵人牆擋住了去路。

吳副將手持長槍,他身邊二十幾名親將,他是奉命來殺劉宗敏的。吳副將是吳三桂的侄兒,秉承了他們吳家的正統血統,在關寧軍中是赫赫有名的戰將,他的驍勇與堅毅,吳三桂就非常欣賞。

斬殺劉宗敏的任務交給他,吳三桂有九成的把握。吳副將只有二十七八歲,升上副將之職,都是憑戰功積累起來的。按現在的發展趨勢,三十歲升總兵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爲,今天就是一次極好的機會。

今天如果斬殺了劉宗敏,消滅了李自成,那麼,崇禎的太子繼位,吳三桂將成朝廷第一功臣,吳副將等戰功卓越者,自然都將成爲國家棟梁。

“這就是劉宗敏,李賊手下第一猛將。殺了他!”吳副將喝道。

劉宗敏和他的親兵、親將知道,這就是他們今天真正的對手。

劉宗敏的左臂受傷,但他似乎忘記了傷口還在流血,他環顧了多年追隨他的親將、親兵們,他知道,今天,有一些人就要離開他了。因爲,眼前的架勢,劉宗敏不陌生,他過去見過很多次,這是一場生死戰。

必勝!

劉宗敏沒有考慮失敗的事。但是,他知道勝利必須是用生命換取的。他的親將親兵就必須爲他做到這一點。

“殺!”

他牙縫中擠出的一個字,惡狠狠的,拖得很長。

這個“殺”字,只有他的親兵親將才理解的含義,這個“殺”字,意味着不是生,就是死。

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鬥,沒有第三種選擇。

劉宗敏的鋼刀拖在身後,他的眼睛緊緊盯住這個副將,他的眼睛狠毒,一眼就知道誰是最兇狠的敵人。所以,他瞄準了這位副將。

吳副將也很興奮,他的獵物在往他的槍口上撞,他一點也沒有畏懼之心。

吳副將緊了緊手中的槍柄,他準備搶在劉宗敏大刀落下之前,把手中的槍尖刺進劉宗敏的心窩。

兩匹馬一閃,交叉而過。不,其他數十匹戰馬也在這一瞬間相交,雙方的戰將們都交手了。

一招過後,劉宗敏環顧了一下,自己的人馬少了一半。而對方,同樣少了一半。

吳副將的屍首變成了兩半,連同他的戰馬也死在地上。

不是欣賞戰果的時候,敵人主將陣亡,正好掩殺。

“殺!”

“殺!”

“殺!劉宗敏的兩萬人立即佔了上風,吳三桂的四萬人在慌亂中繼續抵抗。

吳三桂出戰了。

他要阻止劉宗敏的殺戮,關寧軍是吳三桂的命根子,他不能讓自己的軍隊在潰敗下去。

“走,把紅瓦店的李自成軍隊斬盡殺絕。”吳三桂輕描淡寫地對他身邊的將士們說。

他自己覺得有這個資格這麼說,並且,他堅信,他必然可以斬盡殺絕紅瓦店的李自成部,因爲,昨晚,他還有一個周全的計劃就要實施了。

“出擊!”

吳三桂的三千標營衝出關門。關內,現在就剩五千兵將了,其中,就有宋獻策所說的汪國忠千總。

李來亨終於甩掉了多爾袞留下的那一千五百名近衛軍。

他們伏在錦州附近的一座山坡上,追擊山地戰師的正黃旗的部隊在往南下。他們似乎放棄了對山地戰師的追擊。

確實,一支孤軍深入的部隊,對滿清不會構成什麼威脅的,他們現在最大的事是進關,其次就是擊垮李自成主力,再其次就是進駐北京,最後,就是佔領整個關內大好河山。

立崇禎的太子爲皇上?

做夢!

多爾袞笑了。天真,真天真啊!吳三桂竟然提出立太子爲新皇,簡直可笑極了。

不過,多爾袞含糊着答應了,可他內心,那個極美的女人的兒子福臨,纔是中國的王。他不急於說,不急於表態,他已經命令留守的大臣們準備讓順治皇帝起駕,來北京紫禁城做皇帝。

北京紫禁城纔算得上是真正的皇宮,皇權,只有在這等巍峨的宮殿裡,才能表現出來。

多爾袞向追擊李來亨部隊的正黃旗發出了南下的命令,盛京的部隊收拾李來亨的殘部足足有餘。

李來亨惦記着山海關的戰鬥。

今天是山海關大戰的第一天,也是最後一天,再過一會,李自成就將兵敗山海關。

現在回去保駕已經來不及了,乾脆在滿族人的後方攪個天翻地覆吧。李來亨計算了十幾種可能性。

把李來亨兵團全部收集攏來,開進入滿族後方,有這種可能性嗎?

儘快找到老九,現在勢單力薄,他只有可憐的三百人了。

就在李來亨準備尋找老九部的時候,突然有一支強大的部隊開進錦州城。

這是一支什麼部隊?

是不是滿清的禁衛軍?

滿族皇帝準備進關了?

李來亨得弄清這一問題。如果是滿族皇帝進關,所有的歷史都在重複教科書。李來亨感嘆,如果沒有自己代替羅虎攻打孟姜女廟之事,讓自己的軍團抗擊滿族冥冥之中,似乎都是天意。

現在,有一次改變歷史的機遇。劫殺滿洲皇帝。

李來亨不再理會山海關大戰之事了。他準備混進錦州城內。

山海關。

吳三桂出馬了,他親自出徵。他知道,太陽偏西之時,李自成就將慘敗告終。

現在,他親自出馬,就是要表現他關寧軍的威猛和彪悍,也是爲了收拾這短暫的混亂。

八萬對六萬,不應該失敗。

他的正面,劉宗敏。劉宗敏背後的山坡上,就是李自成。他關寧軍一路殺將過去,可以勝,但會兩敗俱傷。他要等太陽偏西,那時,李自成部必將潰敗,追殺過去,就不會有太大傷亡了。

就在吳三桂出關之後,突然,山海關內譁然。

汪國忠部舉起降旗,他們佔領了山海關的一部分城牆。

吳三桂一驚。

心想,紅夷大炮出問題,自己差點炸死,現在又出現軍隊譁變,難道真是天亡我大明?

“固守。回擊。”

吳三桂連發兩條命令。他命令攻擊紅瓦店的軍隊固守不動,等候太陽偏西那個時間。命令他的標營回擊關內叛軍。

宋獻策見時機已到,迅速搖動軍旗,發出旗語,全線出擊。

李過部隊已經開始過石河。他對面的敵人已經動搖。高一功也投入了戰鬥,他迅速搶佔了李過與劉宗敏部的結合部。劉宗敏包紮好了傷口,他指揮部隊全力攻擊。

敵人全線動搖。

關內,開始了激烈的戰鬥。汪國忠奮力抵抗,但很吃力。

“李雙喜,領五千精兵支援汝候!”李自成命令。

“可是,皇上,這樣,你身邊就只有三千御林軍了。”李雙喜本來率領八千御林軍保護李自成的,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動用這支部隊的。現在,並沒有到萬不得已,並且是大佔上風,爲什麼要用這支部隊呢?

“聽令!”李自成喝道。

李自成雖然看見自己的部隊佔了優勢,在優勢面前,再加一把力,就可以讓優勢變爲勝利。他知道,儘快結束戰事是關係大順命運的大事。他隱隱約約感到會有什麼大事要發生。所以,他把自己身邊的護衛大部分用於正面戰場,就是爲了儘快解決戰鬥。

已經整整一個上午了,敵人損失過半,自己也有近半的傷亡,必須把生力軍投放進去。

李雙喜沒有再說什麼,他在威嚴的李自成面前,更多的時候就是執行命令。

他的五千騎兵像風一樣衝向敵人。

敵人再一次動搖。

戰局在往勝局方面轉變。

李自成臉色露出了笑容。他估計,再用半個時辰,吳三桂必然投降。

李自成看着宋獻策,打心眼裡佩服。整個軍事安排,如果按照正規的部署攻擊,沒有那幾樣插曲,勝負還很難預測。

“軍師啊,你看,拿下山海關,誰鎮守比較好呢?”李自成問。他在考慮後面的問題了,腦子裡想起了幾個人的名字,但拿不定主意。

“山海關與其他關隘不同,這裡既是‘守’,還有‘擊’的任務,所以,非大將不可。我考慮,可以讓張鼐守此地。”宋獻策說。

“嗯,張鼐是不錯。唉,李來亨怎麼還沒音信?不會有什麼意外吧?我真有些擔心。”

“來亨那裡沒有音信,本在意料當中。他沒有音信我倒是放心一些,如果是有音信,那倒是說明他們遇到強敵。對來亨而言,強敵意味着遇上了清兵。再說,我原本擔心吳三桂閉關不出,現在他幾乎是傾巢而動,說不定他已經得到孟姜女廟那邊有什麼消息了。”宋獻策捋着鬍鬚微笑着說,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李自成放心了。今天吳三桂全部出動,包括他自己也親自出馬,很可能是得知孟姜女廟那邊出了大問題,所以,他殊死一搏。

李自成笑了。

他看看天空,太陽開始偏西。

“吳三桂應該投降了吧?”李自成自言自語地說。

此時,勝負已經很明朗,關內,並沒有平靜下來,汪國忠還有半數人馬,利用障礙物殊死抵抗。關外,李過已經完全過了石河,敵人損失大半。劉宗敏的隊伍反成了以多擊少了。李雙喜的五千精銳如風捲殘雲。

敵人已經大亂。

突然,山海關東側,冒出黑壓壓一片的人馬。

“清兵!大隊的清兵!”李自成驚呼。

李自成部隊混亂了。

他們根本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在即將勝利之時,突然出現大隊的清兵,李自成的部隊驚恐起來。

東面出現的清兵,一看旗幟就明白,滿八旗到了五旗,另外,還有蒙古八旗的軍隊。

絕對優勢的敵人。

“撤!”

這是唯一可以作出的決策。

除了撤退,不可能有第二種選擇了。在這裡與敵決戰,只有一種結局——全軍覆滅。

劉宗敏衝過來,對李自成喊道:“李哥,你先走,我和李過斷後。”

劉宗敏反身回擊。

他衝進了清兵中。李過也衝進了清兵陣中。

李雙喜等人簇擁着李自成後撤。往撫寧縣撤退。

“快!快!”

天色漸漸變暗。李自成幾千御林軍已經向西奔馳了幾個時辰,他們必須進入撫寧固守,等天亮再往北京方向逃。

可惜撫寧沒有留下一支較強部隊,要不,這裡可以組成一道防線。

李過和劉宗敏還在阻擊敵人,他們即使能夠脫險,也是慘敗不堪。不能指望他們在這裡再組織一條防線。

撫寧已經遠遠可以看到城牆了。

這時,後面快馬趕來,報:“汝候劉宗敏重傷!李過將軍兵敗!高一功將軍失蹤!張鼐將軍受傷!”

接着又一匹快馬。

“清兵十餘萬星夜追來!離此地僅僅只有十餘里了!”

萬分危急。

十餘里路,快馬瞬間可至。

李自成無兵可用。他將以五千御林軍直接對抗清兵十多萬人。

李自成仰頭長嘆:“天意啊!”

“皇上,北面殺來一隊人馬!離這裡只有三里路了。”又一次軍報。

北面有大隊人馬殺來,李自成驚恐起來,此時,他已經是走投無路了,再來一支人馬,他拿什麼去對抗?

李自成沒想到會有這種結局。這一年多來,擁兵百萬的李自成何曾有過想過失敗的事?他所向披靡,很快他就要一統天下了,就要做天下之王了。可就在他登上最高峰的最後一步時,他沒想到,這一步竟然踏空了。

站在低處,踏空了沒關係,摔下去,傷不重,再爬起來。過去,他就經常摔下去,每一次他爬起來時都沒覺得十分的痛疼。可是,這一次不同,這一次摔下去會傷得很重,因爲,他已經爬到頂點了,在最高處掉下去,也許就是粉身碎骨。

李自成慌亂中,他驚慌失措。

“快入撫寧城。”宋獻策說。現在就算是甕中之鱉也只得做了,他們蜂擁向撫寧衝去。

第110章 軍法不容第115章 張文秀的籌碼第131章 決戰1第68章 十萬精兵第187章 再勝一仗第228章 控制朝政第248章 不祥之兆第242章 國民大會第8章 鬧分兵第105章 大敗左良玉第247章 夜訪紫禁城第257章 阿帕奇第35章 突圍第204章 又見高桂英第17章 呂家寨第7章 軍事會議第249章 登基第250章 王虎回國第250章 王虎回國第25章 戰神第33章 屠城第197章 清君側第50章 內訌第2章 無法改變的歷史第78章 東廠的人第245章 十萬大軍神秘消失第102章 反對意見第56章 給張獻忠的大禮第11章 冷血殺手第113章 演戲第181章 進入九宮山第257章 阿帕奇第177章 和解第135章 東征北京第132章 決戰2第214章 說服張文秀第61章 決戰(上)第235章 新科技第179章 李雙喜之死第60章 赴約第200章 多爾袞嚎啕大哭第92章 三天破四城第65章 練兵第18章 兇殺案第236章 見郝搖旗第137章 進攻北京第224章 東京第47章 大軍雲集第62章 消失的李自成第61章 決戰(上)第127章 心狠手辣第110章 軍法不容第29章 監軍沒了頭第240章 過關第86章 驚心動魄的一箭第120章 羅汝才被殺第18章 兇殺案第181章 進入九宮山第186章 一戰大勝第63章 衣錦還鄉1第127章 心狠手辣第175章 朝鮮國王第78章 東廠的人第106章 近距離的危險一箭第113章 演戲第209章 進入大西國都第227章 突發事件第125章 二號人物第73章 殿試第252章 新的大戰第186章 一戰大勝第203章 大清洗第148章 山海關內第214章 說服張文秀第255章 空中潛艇第236章 見郝搖旗第153章 我替代羅虎第136章 兩個女人第101章 羅汝才投奔第92章 三天破四城第228章 控制朝政第205章 六個皇帝第219章 瘟疫第16章 吃飯問題第207章 又見李自成第195章 準備與左良玉聯合第50章 內訌第191章 多鐸慘敗第34章 王牌對王牌第35章 突圍第83章 楊嗣昌之死第225章 美洲大陸第126章 大將軍第89章 第三次交手第40章 序幕第227章 突發事件第68章 十萬精兵第156章 大戰第226章 政變第174章 獨立
第110章 軍法不容第115章 張文秀的籌碼第131章 決戰1第68章 十萬精兵第187章 再勝一仗第228章 控制朝政第248章 不祥之兆第242章 國民大會第8章 鬧分兵第105章 大敗左良玉第247章 夜訪紫禁城第257章 阿帕奇第35章 突圍第204章 又見高桂英第17章 呂家寨第7章 軍事會議第249章 登基第250章 王虎回國第250章 王虎回國第25章 戰神第33章 屠城第197章 清君側第50章 內訌第2章 無法改變的歷史第78章 東廠的人第245章 十萬大軍神秘消失第102章 反對意見第56章 給張獻忠的大禮第11章 冷血殺手第113章 演戲第181章 進入九宮山第257章 阿帕奇第177章 和解第135章 東征北京第132章 決戰2第214章 說服張文秀第61章 決戰(上)第235章 新科技第179章 李雙喜之死第60章 赴約第200章 多爾袞嚎啕大哭第92章 三天破四城第65章 練兵第18章 兇殺案第236章 見郝搖旗第137章 進攻北京第224章 東京第47章 大軍雲集第62章 消失的李自成第61章 決戰(上)第127章 心狠手辣第110章 軍法不容第29章 監軍沒了頭第240章 過關第86章 驚心動魄的一箭第120章 羅汝才被殺第18章 兇殺案第181章 進入九宮山第186章 一戰大勝第63章 衣錦還鄉1第127章 心狠手辣第175章 朝鮮國王第78章 東廠的人第106章 近距離的危險一箭第113章 演戲第209章 進入大西國都第227章 突發事件第125章 二號人物第73章 殿試第252章 新的大戰第186章 一戰大勝第203章 大清洗第148章 山海關內第214章 說服張文秀第255章 空中潛艇第236章 見郝搖旗第153章 我替代羅虎第136章 兩個女人第101章 羅汝才投奔第92章 三天破四城第228章 控制朝政第205章 六個皇帝第219章 瘟疫第16章 吃飯問題第207章 又見李自成第195章 準備與左良玉聯合第50章 內訌第191章 多鐸慘敗第34章 王牌對王牌第35章 突圍第83章 楊嗣昌之死第225章 美洲大陸第126章 大將軍第89章 第三次交手第40章 序幕第227章 突發事件第68章 十萬精兵第156章 大戰第226章 政變第174章 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