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立足香江,依託大陸,覆蓋全球

洪子誠說了半天,將燕大要爲林朝陽頒榮譽博士的前後講了個明明白白,最後說道:「所以說啊,你這個榮譽博士是實至名歸。」

林朝陽哈哈笑道:」「你就別捧我了,不過還是要感謝學校的好意。」

林朝陽至今工作關係仍在燕大,所以即便停薪留職多年,也依舊算是燕大人。

他現在也終於知道了前幾天岳父爲什麼會詢問燕大是否聯繫過他,想來岳父肯定是提前知道了消息。

洪子誠丶杜蓉和林朝陽關係不錯,今天代表學校和他私下溝通,確定了細節,接下來就要進入學位授予的正式流程。

下個月學校評定委員會就會提名林朝陽,並且還要審覈一系列的資料,

聽起來可比香江中文大學的榮譽學位流程正規多了。

「最快的話,3月份應該就會批准。」

離開之前,洪子誠對林朝陽說道。

兩人走後沒一陣,陶玉書回到家,看起來心情很好。

「有什麼好消息?」林朝陽問。

陶玉書笑容燦爛,「部裡同意星空衛視落地了!

她口中的「部裡」是廣播電影電視部,今天陶玉書出門就是去那裡,美其名日是跟艾丶田兩位領導拜年,實則是打聽一下她年前申請的兩件事情。

「星空衛視能進內地?這麼容易?」林朝陽的神色有些驚訝。

「暫時只有廣東地區可以落地。」

林朝陽放下了心,他就說嘛,電視臺這種宣傳武器,上面怎麼可能輕易鬆口。

廣東那邊因爲是開放前沿,這些年本來就一直能接收到香江的電視信號「好歹是合法合規了嘛。」

陶玉書知道循序漸進的道理,也沒奢望能一口吃個胖子,星空衛視能落地廣東已經是很大的成功了。

廣東是一省之地不假,可實際不管是人口還是面積並不遜色於一般的小國,能落地對星空衛視的發展幫助還是很大的。

不過未來星空衛視落地廣東,肯定不能用原有的四個頻道。

兩地之間雖說是同文同種,但這麼多年來文化丶風俗到底還是有了一些差異,最關鍵的是內容審查這一塊內地要更加嚴格,所以陶玉書計劃單獨開闢一個針對內地地區的頻道,

新開闢頻道,光是租用衛星轉發器一年就要3000萬港元,再製作一些針對內地觀衆的電視節目,一年打底要燒1億港元經費。

但對星空衛視來說依舊是大利好,因爲新的頻道大部分的節目都可以使用星空衛視的節自版權,節省了大量資金。

照星空衛視內部的估算,作爲覆蓋一省之地的電視頻道,新的頻道誕生之後,每年保守將爲星空衛視帶來1.4億人民幣的GG收入,相當於2億港元,穩賺不賠。

這個數字並非是無得放矢,而是星空衛視的高管們參考同時期的廣東電視臺和滬上電視臺GG收入得出的數字。

並且星空衛視的電視節目水準要遠超如今的內地,未來收視情況應該會很樂觀,隨看內地經濟的不斷繁榮,這個數字還將繼續上升。

爲星空衛視未來的發展謀了一條嶄新的道路,陶玉書心情大好。

「矣,你說新的頻道,起個什麼名字好?」

「鳳凰臺。」林朝陽脫口而出。

鳳凰衛視還沒有,那就先佔個風凰臺。

「鳳凰臺?」陶玉書念叻了一句,面帶喜色。

「這個名字倒是不錯。《詩經》曰:鳳凰于飛,翔翔其羽。

《離騷》曰: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鳳皇(凰)翼其承旅兮,

高翱翔之翼翼。

按照郭沫若的雜顆說法,鳳凰又有涅之精神。

將這個新的傳說與中國民族復興的精神契合,呼喚中國如鳳凰般浴火新生,意境不凡。」

陶玉書的解讀充分展示了她作爲中文系高材生的大才,讓林朝陽忍不住想鼓掌讚一句:

媳婦高論!

這些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名字都起好了,你果然早就猜到這回上面能同意了,是吧?」陶玉書一臉「被我發現了你的小心思」的表情,表情愉快。

林朝陽笑了笑,沒回答她的話,故作高深。

又問道:「電影的事怎麼樣?」

聽到這話,陶玉書本來欣喜的表情冷靜了下來,露出難色。

「不樂觀。田同志只是考察時露了個口風,各省市發行公司就已經沸反盈天,一片反對之聲。」

「發行公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種改革他們是肯定不會同意的。」林朝陽說。

陶玉書眉頜首,「沒錯。不過我看田同志的態度很堅決,他是專管領導,他的態度至關重要,只要他爭取,成的概率很大。我今天還碰見了丁橋—....」

丁橋以前是電影局局長,文化部侍郎,當年林朝陽的電影改編審查時兩人有過接觸,他從退休之後就一直擔任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組長的職務,算是發揮餘熱。

「他還忙着呢?」

「忙。現在正在籌備《重慶談判》,一個勁兒的跟我說什麼人走茶涼。」

林朝陽調侃道:「跟你化緣啊,那你沒贊助一下?」

「能不讚助嘛,我還指望他聲援田同志呢。」

《重慶談判》是丁橋和導演李前寬丶肖桂雲夫婦籌備的第二部重大歷史題材影片,講的是偉人應KMT之邀,從延安飛赴重慶展開談判的故事。

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合作過《開國大典》《決戰之後》,口碑出衆,唯一可惜的是叫好不叫座。

到了《重慶談判》,劇組本計劃投資1000萬人民幣,結果到現在就籌到200萬元,就算是壓縮投資,也至少有五六百萬的資金缺口。

「幾百萬就這麼撒出去了?」

林朝陽所說的「贊助」就是字面意義上的贊助,這年頭跟後世不一樣,

製片廠都分不到票房,更別說其他的投資者了。

商人或者私人企業投資電影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出現在電影放映結束後的鳴謝名單裡。

「當然不能白撒。過幾天,我跟他們幾個去海里,見見李——」

林朝陽玩笑道:「你這不算行賄吧?

「我這要是行賄,他們巴不得呢。」陶玉書笑嘻嘻的說道。

聊過了電視和電影的事,林朝陽跟陶玉書提起了今天洪子誠和杜蓉來的事。

陶玉書驚喜萬分,「這麼大的事你怎麼不早說啊!」

林朝陽:·

「媳婦,你這學歷崇拜的毛病得改改了!」他吐槽道。

陶玉書眼波流轉,充滿風情的給了他一個白眼,林朝陽立刻來感覺了。

什麼學歷崇拜不崇拜的,其實媳婦最崇拜的還是他這個人,尤其是他賣力幹活的時候,那崇拜之情可謂溢於言表,聲情並茂。

隔天上午,陶玉書一個電話打到星空衛視,將電視臺落地內地的消息通知了臺裡,星空衛視內部頓時一片歡欣鼓舞。

年前節目大爆,年後電視臺落地內地,好事連連,讓星空衛視上上下下都感覺到了奔頭。

高興之餘,星空衛視的管理層立刻按照陶玉書的意思抽調了一個工作小組趕赴內地熟悉廣電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順便招攬人才。

給電視臺打完電話,陶玉書又把大哥陶玉成召到了小六部口衚衕。

黑色的大奔停在衚衕口,陶玉成從車上下來,忍不住駐足欣賞了幾秒,

才欣欣然走進林朝陽家東院。

「找我什麼事?」見了面,陶玉成問陶玉書。

「廣院你認識人不?」

陶玉成眼晴一橫,「你想認識誰啊?」

說到他的強項,陶玉成說話的語氣可比平時硬氣多了。

「也不是要認識誰,我想從他們那招幾個人。」

「招人?你招人招廣院的幹嘛?我給你介紹我們中戲的人,燕影的我也熟。」

陶玉成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精神如此說道。

我又不是要拍電影,是星空衛視要在內地落地,我得招一批熟悉內地情況的人才。」陶玉書解釋道。

妹妹去年搞了個電視臺這事,陶玉成早聽說了,他是個愛湊熱鬧的性子,聽看陶玉書的話立刻興奮了起來。

「這麼回事啊!沒問題,他們副院長王紀言跟我都是哥們兒,一句話的事。」

陶玉書狐疑的看着他,心裡把「哥們兒」這個詞的份量調整爲「酒肉朋友」。

「那行,這事就交給你了,你先幫我聯繫一下。」

「妥了,你等我信兒吧。

說完,陶玉成瀟灑的開着大奔離開。

到下午又打來電話,說人給陶玉書約好了,什麼時候可以見面。

陶玉書想了想說,「那就後天上午吧。」

兩天後,陶玉書帶看星空衛視的工作小組和陶玉成丶王紀言約在了燕京飯店見面。

燕京廣播學院是中國廣播電視界的人才搖籃,王紀言今年四十出頭,能成爲這樣一所學院的副院長,自然不是一般人。

他是國內第一個電視學教授。內蒙出生,最開始工作時當了幾年記者,

穿梭於內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和牧場之間。

後來他成了工農兵大學生,畢業後留校任教,直至成了燕京廣播學院副院長。

這些信息當然都是見面之後王紀言自己聊起來的,陶玉成沒撒謊,他跟王紀言看起來關係確實不錯。

不過陶玉書更覺得是因爲王紀言這人爲人太過四海,更兼才思敏捷丶能言善辯,跟誰都能處成朋友。

「——據我的觀察,我們中國人對電視的鐘情在世界上其他國家是罕見的,老百姓們對電視的狂熱追捧和信奉令人驚訝。

從長遠來說,玉書你的這個商業操作絕對沒錯。

而且你太有先見之明瞭,竟然能拿到落地許可。

我們中國是十一億人口的大國,未來隨着經濟發展,電視行業的產業規模和影響力必定會十倍丶百倍的增加。

王紀言口才絕佳,能當看衆人的面侃侃而談絲毫不露怯,是多年教師生涯養成的習慣,但其見識確實不凡,連陶玉書也有些佩服。

談起爲星空衛視招攬人才,他向陶玉書打起了包票。

wωw_ ttkan_ ¢Ο

燕京廣播學院的教授們有個特點,就是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特別強。

他們這個學科畢竟不是純粹的研究領域,王紀言當過中國第一部中日合拍大型電視專題片《絲綢之路》的編導和攝像,給中央電視臺策劃設計過不少節目。

不誇張的說,如今活躍在中國電視界的頭頭腦腦丶大腕小編們,不是他的同學就是他的徒弟,徒子徒孫就更多了。

叫他來只爲招攬些人才,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因而在見面的最後,陶玉書試探性的問:「老王有沒有興趣來我們鳳凰臺當個副臺長?」

聽到她的邀請,王紀言愣了一下,猶豫之際,陶玉成道:「星空衛視是亞洲爲數不多的衛星電視臺,老王,機會難得啊!」

見王紀言遲疑着沒說話,陶玉成問陶玉書:「玉書,你光說挖人,也沒說待遇啊!」

陶玉書笑着說道:丶「是我疏忽了。鳳凰臺副臺長年薪30萬港元,獎金以業績計算,保守估計的話,應該有年薪的一半以上。

期權這方面公司還沒落實,以後公司的中高層管理和骨幹人員肯定都會有。

再就是安家費,簽了合同就有5萬港元的安家費。」

鳳凰臺的籌備還處於萌芽狀態,待遇這些東西也是陶玉書參考星空衛視的薪資待遇臨時制定的。

陶玉書的條件說完,王紀言不爭氣的嚥了口唾沫。

年薪30萬港元,那就是21萬人民幣。

他現在是廣院副院長,二級教授,工資加津貼也就300多塊錢,一年就算4000塊錢。

21萬:4千!

幹一年頂一輩子!

簽了合同就有5萬港元的安家費!

是個人都禁不住這種誘惑,但王紀言不是一般人,他強壓着內心一口答應陶玉書的衝動,說道:

「多謝玉書你的美意,不過這件事是大事,我得認真考慮考慮。」

陶玉書面露欣然,「這是應當的,那我等你的消息!」

「好。」

聊完了正事,陶玉成和王紀言從燕京飯店出來,

「老王,我說你拿什麼把啊?我不是因爲玉書是我妹妹向着她,這多好的機會啊!」

王紀言嘆了口氣,,「我當然知道這是好機會。可我現在的工作不是說放下就放下的,還有家庭——.—」

他說了兩句,覺得這種話對陶玉成這樣的鹹魚來說就是對牛彈琴,只好搖搖頭說:「你不懂!」

「行行行,我不懂,我不懂,行了吧?那你慢慢考慮。

不過我提醒你,你那些徒弟里人纔可不少,過兩天玉書要是挑中了哪個能力出衆的,你這個臺長的位置能不能有可不一定了。」

陶玉成的話讓王紀言忍不住心頭一顫,確實有這種可能性。

但隨即他又釋然了,要真是那樣,證明這個機會確實跟他無緣,也勉強不了。

又過了兩天,因爲孩子們得上學,所以陶玉墨帶着兩個小的先回了香江。

陶玉書進了中南的海的紅牆內,與她同行的還有田同志(時任廣播電影電視部侍郎)丶竇守方(時任電影局副局長)丶寧志彬(時任中影公司副經理)。

陶玉書一個商人跟幾個文化領域的官員走在一起,還是進出政務要地,

多少顯得有些突兀,可誰讓她根正苗紅,在ZY領導面前都掛着號呢!

關於電影機制改革的彙報,獲得了主管領導的明確支持,讓幾人振奮不已。

從紅牆內出來後,田同志便開始組織起草《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文件。

文件的基本精神是:電影製片丶發行丶放映等企業必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強調了「電影的市場就是觀衆」。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內容便是:

1丶自1992年6月開始,國產故事片將由中影公司統一發行改爲由各製片單位直接與地方發行單位見面(進口影片仍統一由中影公司向各省丶市丶自治區公司發行);

2丶電影票價原則上要放開,具體由各地政府掌握。

這樣的意見內容,意味看中國電影行業即將迎來鉅變。

往年這個時候陶玉書已經忙着回香江處理公司事務了,可今年,陶玉書爲了這份文件也要在燕京多待些日子。

在電影行業機制改革這件事上,她出了不少力氣,談不上決定性作用,

但絕對起到了推動作用。

忙活了這麼半天,不就是爲了提前卡個身位嘛。

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未來電影行業的發展不可限量,陶玉書可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正月的第二個禮拜,陶玉書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爲旗下公司尋找落腳點這件事上。

頭兩年手下幾家公司也就林氏影業在內地有點合拍業務,沒有幾個常駐人員,也沒弄辦公室,就在小六部口衚衕的西院對付着。

今年不一樣了,玉郎機構和內地合作,星空衛視落地了,電影合拍業務以後也要進一步發展,得找個像樣的辦公室才行。

家裡有二春同志這位地產界的白矮星,給陶玉書省了不少心,幾天時間裡陶玉書看了不下十處公房,跑遍了東西城。

最後把公司地點鎖定在了東交民巷的紫金賓館。

東交民巷距離天安門也就一公里,是明清兩代「五府六部」的所在地,

乾隆丶嘉慶年間還設了「迎賓館」供外國使臣居住。

打那以後,這片陸續建了各國使館,又建了美國花旗丶法國東方匯理丶

英國滙豐等諸多銀行,整條街上全是風格迥異的西洋建築,是當年燕京最洋氣的地方。

陶玉書相中的是早年間的比利時使館,建築造型和風格在一衆西洋建築中十分突出。

它是典型的歐式建築,佔地1.4萬平方米,樓是尖頂,石柱迴廊,單看建築外觀充滿了大氣丶優雅。

若是放在後世的小紅書上,妥妥的網紅景點。

建國之後,比利時使館的身份幾經更替,先是成爲14號國賓館,再到1986年正式更名爲紫金賓館。

因爲是國有資產,紫金賓館不能出售,但可以對外出租。

陶玉書租下了這裡的一號樓和二號樓,作爲以後旗下幾家公司在燕京的辦公地點。

裝修的事交給了林二春,老同志現在手下除了養了一堆「房蟲兒」,還有幾十號裝修工人指看他手裡的業務吃飯呢,裝修辦公室這點小事不在話下。

轉眼正月過半,這段時間裡王紀言陸續爲陶玉書推薦了不少人才。

不僅是王紀言,得知陶玉書在招兵買馬,大有大幹一場的架勢,連百忙之中的田同志都給她推薦了個人才。

餘統浩本是珠江經濟廣播電臺最年輕的副臺長,84年因爲管制漸鬆,香江幾個電臺的中波廣播長驅直入殺入廣東。

一項調查顯示,當時百分之七八十的廣東市民已經不聽本地廣播而改聽香江廣播了。

這樣的情況讓餘統浩深以爲恥,於是85年年初他趁着帶隊去香江轉播省港杯足球賽的功夫,忙裡偷閒跑到香港電臺和商業電臺刺探軍情。

回到廣東之後就拿出臺裡的一個頻道搞廣播改革,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逐步提高電臺頻道的收聽率。

直到88年,香江的幾家電臺礙於珠江經濟廣播電臺的收聽率擠壓,取消了大陸波段,餘統浩由此一舉在國內電臺界成名。

也因此被調進了廣電部,研究是否能到海外開辦商業電臺丶電視臺,以改善海外對中國的認知。

結果餘統浩到美國考察了29天,結論是國內根本不具備辦海外商業電臺丶電視臺的條件。

「」.——-其中障礙有二:第一,我們中廣公司沒有那樣的財力,在英語國家辦傳媒不是開飯館,需要多年不斷地投入,而回報基本上沒有;

第二,政治和人事屏障難突破,那個時候說中國派人去美國辦意識形態的東西,人家簽證都不會給你,你沒法打工,沒法生活,難度太大。

我當時把這個考察結果跟領導說了,他們還不死心,問:美洲不行,亞洲行不行?」

我又外出考察了一個月,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可以在柬埔寨搞!」

說到這裡,餘統浩自己都忍不住發笑。

隨即,他止住笑意,「陶總,不好意思!」

陶玉書臉色輕鬆,說道:「沒什麼。國內的情況比較特殊,去國外搞意識形態那套東西確實很吃虧。」

餘統浩點點頭,「確實。上面把我調到燕京本來是搞這些東西的,結果搞不成,讓我在中廣公司當個副董事長,實在沒什麼意思。

那天田部跟我說星空衛視要落地內地,您正在招兵買馬,問我願不願意來試試,我是一百個樂意。」

餘統浩的表態拿捏的恰到好處,既不諂媚,也沒有自擡身價。

「田部對我們的支持力度太大了!」

「我來之前,他和我說,這也算是『曲線救國」了!」餘統浩語氣幽默的說。

陶玉書笑了出來,「這話說的不錯!」

說這話時,陶玉書神色之間自信洋溢,神采飛揚,讓餘統浩心中也有些激動。

星空衛視工資很高是不假,但餘統浩並非是完全衝着錢來的。

要知道他是中廣公司的副董事長,正經的副廳級幹部,前途大好,若不是有一顆爲中國傳媒開疆拓土丶遠布海外的心,他怎麼會輕易到星空衛視來呢?

陶玉書也明白,餘統浩的到來明面上是田同志的舉賢納才,也未嘗沒有給星空衛視安個「嚼頭」的心思。

但在她看來,這其實也是好事。

餘統浩的存在,可能是釘子,也有可能是潤滑劑和助推劑,完全看怎麼用。

跟餘統浩聊了二十多分鐘,紫金賓館一號樓裡的人聚集了不少,陶玉書起身將大家都召集了起來。

「諸位同事,又見面了!公司的辦公室現在還在裝修,我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主要是想讓大家見見面。

我們星空衛視鳳凰臺草創,你們這些人裡未來大部分可能都會去到香江公司,在內地見面相處的機會反而不多。

希望大家可以藉着今天的機會互相認識和熟悉,方便以後的工作。」

陶玉書的聲音很溫和,卻有一種穿透力,讓人忍不住側耳傾聽。

在場的人裡絕大多數都是廣院出身,受了王紀言的推薦才進了星空衛視,聽看陶玉書的話,有不少人都憧憬起了到香江工作的情景。

畢竟不是人人都是餘統浩這種「有理想」的好同志。

接着,陶玉書又給大家交代了一些到香江後的工作內容和安排,讓大家安心之餘,也多了幾分對星空衛視的歸屬感。

簡短的發言說到最後,陶玉書的眼神掃過在場衆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從事傳媒行業,不僅是一份解決溫飽的工作,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寄予了我們對於事業和理想的追求。

我真心希望每一位加入星空衛視的同事能夠以這份工作爲榮,以這份事業爲傲。

剛纔我和餘統浩聊天時談到過我們我們星空衛視的發展願景,請充許我重複一遍這些話:

立足香江,依託大陸,覆蓋全球!

各位同事,以後鳳凰臺的發展就要靠大家了!」

陶玉書說完這些話臉色真誠的衝在場衆人微微鞠了一躬。

就在她鞠躬之時,紫金賓館一號樓二層的空間內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

但在短暫的寂靜後,衆人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大家的情緒被陶玉書剛纔的一番講話徹底調動起來「立足香江,依託大陸,覆蓋全球」,這是何等宏偉的願景啊!

在場衆人在聽到這裡時無不感到熱血沸騰,也爲陶玉書的雄渾氣魄而折服。

而她最後那句話,更讓衆人心中不由自主的升起一股土爲知己者死的衝動。

激情澎湃,熱情洋溢。

嶄新成立的星空衛視鳳凰臺,隊伍還未成軍,戰鬥意志已爆表!

第336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18章 《燕京文藝》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382章 拜金主義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291章 撿着了!第388章 又上頭條了第493章 香江之光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519章 陶總好!第427章 清水灣片場第343章 包租公計劃第458章 戛納的旋風第325章 名流雲集第585章 版權富翁第426章 真應該關小黑屋啊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129章 好好好,你們就這麼玩吧第202章 人間至味此齋尋第288章 沈叢文第250章 最年輕的評委第100章 錢越多,越不夠花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677章 春天來了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680章 超越文學範疇第325章 名流雲集第341章 傻小子撞大運第363章 中國文學的‘涿縣宣言’第490章 閃耀巴黎第610章 讚美老闆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18章 《燕京文藝》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591章 寫不成了,忒忙!第562章 津津樂道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151章 受打擊的卷王第346章 愛國主義讚歌第467章 請個病假很合理吧?第152章 苦差事第164章 學術界的共識第455章 戛納的旋風第574章 糖衣炮彈第196章 往來無白丁第141章 《賴子的夏天》第92章 學習使人快樂第174章 偉大的亞倫·布什內爾第351章 文人的浪漫第16章 七七級中文系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學生,擺什麼老資格?第678章 十七歲的憂傷第477章 搖錢樹第463章 你得跟藝謀學習第469章 徹頭徹尾的殘酷第573章 村上春樹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準第354章 煌煌鉅著第631章 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653章 背鍋俠第581章 美利堅靈魂導師第343章 包租公計劃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198章 望父成龍第605章 作家首富第30章 《牧馬人》發表第390章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第384章 香江來的書迷第275章 爲了美好生活第517章 《入殮師》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601章 泡泡瑪特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151章 受打擊的卷王第248章 啥玩意都能當個‘家’了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278章 些許風霜罷了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257章 你們不出價,我怎麼哄擡稿費?第212章 在香江的影響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90章 正常人的反應第369章 流水讀書第658章 百萬獎金第376章 版稅12%第434章 蟬聯!蟬聯!第3章 朝陽,跟我去燕京吧第436章 還回去上什麼班啊!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491章 那一天不會太遠第423章 只配大口吃肉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521章 還好我跑得快
第336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18章 《燕京文藝》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382章 拜金主義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291章 撿着了!第388章 又上頭條了第493章 香江之光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519章 陶總好!第427章 清水灣片場第343章 包租公計劃第458章 戛納的旋風第325章 名流雲集第585章 版權富翁第426章 真應該關小黑屋啊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129章 好好好,你們就這麼玩吧第202章 人間至味此齋尋第288章 沈叢文第250章 最年輕的評委第100章 錢越多,越不夠花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677章 春天來了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680章 超越文學範疇第325章 名流雲集第341章 傻小子撞大運第363章 中國文學的‘涿縣宣言’第490章 閃耀巴黎第610章 讚美老闆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18章 《燕京文藝》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591章 寫不成了,忒忙!第562章 津津樂道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151章 受打擊的卷王第346章 愛國主義讚歌第467章 請個病假很合理吧?第152章 苦差事第164章 學術界的共識第455章 戛納的旋風第574章 糖衣炮彈第196章 往來無白丁第141章 《賴子的夏天》第92章 學習使人快樂第174章 偉大的亞倫·布什內爾第351章 文人的浪漫第16章 七七級中文系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學生,擺什麼老資格?第678章 十七歲的憂傷第477章 搖錢樹第463章 你得跟藝謀學習第469章 徹頭徹尾的殘酷第573章 村上春樹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準第354章 煌煌鉅著第631章 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653章 背鍋俠第581章 美利堅靈魂導師第343章 包租公計劃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198章 望父成龍第605章 作家首富第30章 《牧馬人》發表第390章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第384章 香江來的書迷第275章 爲了美好生活第517章 《入殮師》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601章 泡泡瑪特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151章 受打擊的卷王第248章 啥玩意都能當個‘家’了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278章 些許風霜罷了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257章 你們不出價,我怎麼哄擡稿費?第212章 在香江的影響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90章 正常人的反應第369章 流水讀書第658章 百萬獎金第376章 版稅12%第434章 蟬聯!蟬聯!第3章 朝陽,跟我去燕京吧第436章 還回去上什麼班啊!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491章 那一天不會太遠第423章 只配大口吃肉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521章 還好我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