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負負得正

但半年多來,明報企業面對香江報業減價狂潮的反應卻有些詭異,除了《天天日報》

在最開始象徵性的送了一些書籍禮品之外,幾乎沒有任何減價動作,頗有穩坐釣魚臺之姿。

細算起來,在如此情況下銷量降幅也未超過同行的損失,已經算是成功了。

面對這種情況,其它報社也很理解。

手握星空衛視,背靠林氏影業,明報企業早已成爲綜合性的傳媒集團,與香江的其它報業公司拉開了身位上的差距。

減價這種行爲頂多蠶食一點明報企業的紙媒市佔率,卻根本無法動搖他們的根基。

去年星空衛視僅僅是廣告盈利就達到了12.45億港元,而去年香江報業所有上市公司排除明報企業之外,盈利合計也不過17.5億港元。

僅憑着巨無霸一般的星空衛視,明報企業在香江傳媒界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明報企業配合上星空衛視,稱得上是香江傳媒界的航空母艦。

《蘋果日報》的這篇報道,光看標題已經夠吸晴了,內容更是處處引導、暗示,專往下三路上引。

一經面世,便立刻成爲了許多香江民衆熱議的話題。

早年《新夜報》等八卦報紙便報道過林朝陽跟張曼玉的排聞,如今報上再度颳起這股新聞,許多民衆信以爲真。

一個是香江公認的女首富,一個是美豔動人的女明星,盡收深水灣道豪宅之中,最關鍵的是還能做到和平相處,許多人不禁豔羨林生的齊人之福。

《蘋果日報》初出茅廬,憑藉着激進的營銷策略和無底線的報道方式惹怒了一衆同行,現在又來授陶玉書的虎鬚,自然是有所依仗。

黎雞英祖籍廣東,六十年代偷渡香江,混跡於14K做四九爛仔,負責運送白白。因爲辦事從來沒出過差錯,再加上擅長溜鬚拍馬,黎雞英很快受到大哥重用,被提拔爲「拆家」。

「拆家」便是分銷商,既可以賺取差價,又沒有了被抓盼重刑的風險,這也成了黎雞英事業的起點。

之後他又搭上了金san角的關係,拿到了「雙獅踏地球」的銷售權,賺得了第一桶金,人送外號「大ma黎」。

《古惑仔》中的du販黎胖子便是影射其人。

進入八十年代,港府加大了對犯罪的打擊力度,黎雞英開始洗白上岸,他在深水埗區成立了一間山寨製衣廠,做起了服裝生意。

而後創立佐丹奴品牌,趁着內地經濟蓬勃發展,轉型成功,賺取了鉅額身家。

服裝公司的成功讓黎雞英賺得了財富,但這對他來說還遠遠不夠,有了利,他還想要名,成爲真正的上流人物。

黎雞英覺得轉型傳媒是個好生意,既能賺錢,又能得名。

於是他決定將手中佐丹奴的股份全部售出後,全力進軍報業,再次轉型,寄希望於成爲傳媒大亨。

身家不菲,H澀會出身,手下一批馬仔小弟,這就是黎雞英橫行香江報業的原因,否則他也沒辦法應對同樣有背景的東方報業馬家的爲難。

《蘋果日報》的新聞報道惹來市民熱議,街頭巷尾的閒言碎語不絕於耳。

香江富豪階層的花邊新聞一直都是民衆關注的焦點,陶玉書往日出風頭大多是在經濟版面,現在出現在八卦版面,確實有些不太體面。

看到這樣的新聞,陶玉書心中怒,卻並未發作。

這半年《蘋果日報》風頭正勁,豎敵雖多,以黎雞英的實力卻仍可橫行一時,可見其背後實力的強勁。

對待黎雞英這種人渣,尋常手段是沒有用的,打蛇要打在七寸上才行。

陶玉書叫人花了些時間調查黎雞英,發現《蘋果日報》崛起的這半年時間裡,黎雞英籠絡了一幫14K的小弟負責報紙的發行,強迫他們「保護區」內的報刊售賣點必須售賣《蘋果日報》。

顯然,黎雞英並沒有因爲洗白而放棄手中的H澀會資源和違法犯罪行爲,以黎雞英這種人的性格,這樣的選擇也很合理。

沒放棄就好,這樣正合陶玉書的心意。

黎雞英若真是徹底洗白了,她反而還不好算賬了。

一晃臘月進入尾聲,林朝陽一家回京過年,小六部口東院久違的熱鬧了起來。

「哎呦呵!哎呦呵!你瞅瞅!」

陶玉成手上翻着《燕京青年報》,表情牙咧嘴,「這怎麼鬧的,以前好的如膠似漆的,說分手就分手,說結婚就結婚了。」

他說的是鞏俐對外宣佈跟新加坡商人黃和祥正式對外宣佈結婚的事,昨天鞏俐對外公佈消息,今天她的婚訊就登上了國內各大報紙的版面。

趙麗好奇的問:「她不是跟章藝謀在一起嗎?」

「拍《搖啊搖》的時候倆人就鬧了,山東姑娘還是乾脆啊,說分就分,說結婚就結婚。」陶玉書語氣感慨的說。

趙麗斜睨着他,「聽你的意思,好像還挺遺憾?」

陶玉成立刻警覺起來,「我有什麼可遺憾的,跟我又沒關係。」

說完這話,他立馬轉向林朝陽道:「朝陽,《鴉片戰爭》過了年就要開拍了,開機的時候你不露個面?」

這個話題轉的多少有點生硬,但林朝陽還是接話道:「看看有沒有時間吧。」

陶玉成是《鴉片戰爭》的策劃組成員之一,主要負責選角,這也是他擅長的領域,策劃組的成員還包括了導演許鞍華和美術李憲。

《鴉片戰爭》投資1億人民幣,不僅是打破了內地電影的投資記錄,而且是大大的提升了上限。

放眼華語電影範圍內,也只有程龍巔峰時嚴重超支的《飛鷹計劃》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這樣的電影,只要是個演員,就沒有不想出演的,更何況導演還是謝靳和章藝謀,簡直就是華語電影王炸中的王炸。

過去這幾個月裡,陶玉成參與劇組的選角,炙手可熱,飯局邀請應接不暇,還有不少人專門登門拜訪、託人說好話、送禮,無所不用其極,就爲了能在電影裡混個角色,可把陶玉成給愁壞了。

兩人聊着電影的事,家裡的電話鈴聲響起,鼕鼕急忙忙跑過去接電話,講了兩句放下電話,跑過來對林朝陽說:「爸爸,找你的。」

林朝陽起身去接電話,原來打來電話的是燕大的洪子成。

他在學校時跟洪子成很不錯,每次回學校也會見見面、聊聊天,不過平時聯繫很少,

屬於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相處模式。

因而洪子成大過年的打來電話,林朝陽自然好奇原因。

「電話裡說不方便,我要是有空,我去你們家細聊吧。」

洪子成在電話裡不說原因,還要登門拜訪,搞得林朝陽更好奇了。

掛了電話之後,陶玉成說:「估計燕大是着急了。」

「急什麼?」

之前陶玉墨跟家裡聯繫的時候,說起了林朝陽文學研究會要在美國成立的消息,陶玉成平時在燕大跟人侃大山的時候幫林朝陽宣傳了一下。

「現在應該都傳開了,日本、美國都成立了你的文學研究會,你說他們能不着急嘛。」陶玉成笑眯眯的說。

次日,臘月二十九。

洪子成來到小六部口衚衕,還帶着孫玉石。

孫玉石也是中文系教授,前幾年當了中文系系主任,去年剛退休,還在學校發揮餘熱。

果然如陶玉成所說,洪子成和孫玉石坐下閒聊了幾句,果然便把話題轉移到了文學研究會上,向林朝陽求證耶魯大學要成立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這個消息的真僞。

林朝陽(日本)文學研究會早在十年前已經成立,燕大許多人當初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都感到有些驚奇。

林朝陽一箇中國作家竟然能讓日本的學者們產生如此大的研究興趣。

在最初的驚奇後,這件事並未掀起太大的波瀾,大家只當是林朝陽的作品十分契合日本讀者和學者們的胃口。

誰也沒有料到,多年後大家竟然又聽到了關於林朝陽文學研究會的消息。

而且這次在美國,負責牽頭的還是美國的名校耶魯大學。

消息傳開來後,立刻成爲燕大中文系熱議的新聞。

以前日本的林朝陽文學研究會成立,大家還能把這種情況歸結爲日本人對林朝陽的偏愛,可連現在連美國的名校都參與了進來,這就不得不讓大家深思了。

中國人有些毛病很不好,最典型的就是崇古抑今,凡是前人留下的東西,那就是好的,當代的東西往往很難得到公充的評價。

這個毛病放在文學上也是一樣,林朝陽身爲當代作家,再怎麼受歡迎,那也是不能跟前輩作家相提並論的,更別提拿他和他的作品當作研究對象了。

可現在不光是日本,連美國的名校都把林朝陽當成了可研究的對象。

這就碰上了中國人的另一個壞毛病一一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既然外國人,尤其是美國人都覺得好,那這裡面一定是有什麼我們沒發現的優點,必須得仔細研究研究才行。

這一波屬於是負負得正了!

「確實是有這麼回事。負責牽頭的當年還在咱們學校留過學呢,費能文你們有印象沒?」林朝陽說。

孫玉石反應快,驚奇道:「是那個哈佛、耶魯的雙博士?」

「沒錯。」

說句不好聽的,七八十年代來中國留學的,基本只有三個原因,要麼是真心熱愛中國文化的、要麼是出於政治目的、要麼是條件太差。

像費能文這樣名校出身,擁有雙博士學位的留學生,在美國都極其少見,更別提他還專門跑到中國來留學,燕大的人對他的印象不可能不深刻。

孫玉石和洪子成沒想到這其中還有費能文的事,想想又覺得高興,費能文怎麼着也在燕大留過學。

林朝陽就更不用說了,不僅是燕大職工,老丈人一家也是燕大的。

這事要是說起來,也算得上是一段佳話了。

不過兩人來不及高興,他們問起了日、美兩國文學研究會創辦的細節問題,林朝陽便將他所瞭解的情況講了一遍。

聊完之後,孫玉石沉吟不語,洪子成見狀說道:

「朝陽你是我們自己人,我就不瞞着你了。美國成立林朝陽文學研究會這事,對我們中文系的刺激不小。

現在日、美兩國都成立了你的文學研究會,這充分說明了你那些作品的文學價值和學術價值。

不過我想你也能明白,在我們國內的學術界,資歷、年紀這回事是個潛規則,而且人還在世就沒辦法蓋棺定論。

在許多學者看來,拿你的作品當作研究對象,確實有點———」

洪子成說到這裡,語氣猶豫。

「有點上不得檯面是吧?」林朝陽輕笑着補充道。

洪子成連忙擺手,「不是,不是上不得檯面,是沉澱得不夠。」

「都差不多。」

洪子成面色尷尬。

他的意思不難理解,林朝陽寫得好是大家公認的,但爲他專門成立研究機構的做法,等於是將他捧上神壇。

要知道過去這些年享受這樣待遇的都是什麼樣的作家,古代的就不提了,近代的也都是魯迅、茅盾這樣級別的作家。

在很多文學界資深學者來說,研究林朝陽這個小輩兒的作品,未免有些跌份兒。

文學研究會這事如果只是日本一家成立了也沒什麼,偏偏美國現在也成立了,還是耶魯大學這樣的名校牽頭。

這無疑是把國內的學術界架在了火上烤,尤其是對燕大這個燕大執國內人文學科牛耳,又是林朝陽孃家人的名校來說。

一箇中國作家,不僅在海外受到了巨大的歡迎,更是收穫了學術界的認可,可竟然在自己本國內得不到相應的禮遇,這事放到哪裡都說不過去。

「朝陽,這事說起來啊,不是大家不想辦,只是出於習慣性的思維,認爲再晚一點可能會更名正言順一點。」

沉默了一會兒的孫玉石開了口,點破了問題的核心。

然後他又說道:「不過現在既然美國、日本都成立了,國內也不能再拖了。要不然,

我們燕大就是裡外不是人了。」

對於燕大的糾結,林朝陽並不太放在心上,他對於國內是否成立關於他的文學研究會也沒有任何態度。

文學研究嘛,這事本身就跟作者沒關係。

但看起來,燕大包括今天來的孫玉石和洪子成都對這件事感到有些矛盾。

他們也不是不想做,只是覺得時機還未到,偏偏又被形勢推到了不得不做的地步。

「這件事你們自已操心就行了,左右都是學術上的事,我沒有任何意見。」

聽着林朝陽的表態,孫玉石和洪子成鬆了口氣。

孫玉石說道:「好。我回去跟校領導彙報一下這件事,你看你方不方便給我個近藤直子教授的聯繫方式,這事定了之後,我們可能得去日本交流學習一下。」

中國高校爲中國作家辦研究機構,要跑到日本高校去交流學習,聽起來有些滑稽,可誰讓這事是人家先帶頭做起來的呢!

「好。」

待洪子成和孫玉石走後,陶玉書心情愉悅,她認爲燕大總算是辦了回人事兒。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主觀能動性還是差了點,非得外人都張羅起來了之後纔有動作。

這是典型的官僚主義、論資排輩和不作爲。

心裡一頂頂的帽子給燕大扣上去,陶玉書心情越發的高興起來。

張桂芹問:「玉書啊,朝陽那什麼研究會,都歸他管嗎?美國、日本的也都歸他管?」

陶玉書耐心的解答道:「媽,文學研究會是專門研究他作品的,屬於學術研究和交流,跟他本人沒什麼關係,也不受他領導。」

張桂芹點了點頭,嘟道:「聽着名字那麼大,我還以爲都歸他管呢。」

大年初一,清晨天光尚未大亮,霧濛濛的,小六部口院子裡的燈早早的就亮了起來。

一家人起牀互相拜完了年,正吃飯的功夫,已經有客人登門了。

陳懷愷走後,陳凱戈暫停了電影事業,其中有父親去世的原因,也有他上一部作品《

霸王別姬》太過驚豔的原因。

陶玉書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時間間隔的太近,很多觀衆對於上一部作品印象過於深刻,對下一部作品會產生不利的影響,乾脆讓他多休息休息、沉澱沉澱。

直到去年7月,陳凱戈纔再度拿起導筒,籌備起了新片《如父如子》。

這段時間《如父如子》的後期已經進入了尾聲,也確定了會參加今年的夏納國際電影節。

閒談說起新電影的事,陳凱戈滿心感慨,他父親離世不到兩年,要拍《如父如子》這樣一部講述父子親情的電影,用陳凱戈的話說,他幾乎傾注了全部的感情。

「冥冥中似乎自有天意啊,也許這回參加臭納電影節能取得個好成績。

聽着這小子要搞玄學,林朝陽連忙打斷他的煽情大法。

「電影節運氣成分是很大的,評委要是不吃你的風格,哪怕你拍得比別的片子好,獎項也不見得會給你。」

陳凱戈點了點頭,他參加了這麼多年的電影節,對裡面的門道也很清楚。

然後他又聊起了下一部電影的事,《霸王別姬》92年拍完,距今已經有快四年的時間,陳凱戈的靈感積讚了一堆,拍完《如父如子》還不過癮,打算下半年就開新片。

「我打算滬上的風月故事陳凱戈對林朝陽的劇本創作造詣向來佩服,他跟林朝陽說起新片的計劃滔滔不絕。

林朝陽聽完了搖了搖頭,毒舌道:「一股《大紅燈籠高高掛》和《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味兒。」

聽到這致評價,陳凱戈表情不太自然。

「林叔,我拍得肯定不一樣。」

「那是你的想法,在老外眼裡都一樣。」

林朝陽的話彷彿一柄利劍虧破了電影節的真諦,其實電影節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人性奇觀」。

醞釀的想法被否決,陳凱戈有些足亨,林朝陽說道:「多跟公司的編劇溝通溝通,別總閉門造車,你的天賦在導演上,不在劇本上。」

又被打擊了一下,陳凱戈只能默默地點了點頭。

這時候家裡又來了客人,是江懷用一家,陳凱戈兩人跟他們互道了一聲新年好後趕忙離開了。

江珊去了香江三年,拍了三部電影,開年還有一部《金枝玉葉2》在等着她談不上大紅大紫,但名氣是要比她那些同學們大多了,關鍵是有了「港星」的光環,

收入高了很多。

她現在一部電影片酬80萬港元,一年還能接旅條廣告代言。

年前她剛接了松下三超畫王電視機廣告,廣告是專門爲內地市場拍的,工作兩天40萬人民幣到手,賺錢簡直不要太輕鬆。

江懷延一家人坐到了下一波客人來才走,一上午就在這一波波的接待來客中過去。

下午林朝陽和陶玉書也出門龜了一圈年,傍晚時他讓陶玉書先回家,自己則來到了東大橋。

大年初一的作家樓,光是臨鎮值能聽見一陣歡聲笑語傳來。

林朝陽來到樓門口,從樓內走出一位妙齡女稀,見到林朝陽先是愣了一下,然後說道:「林叔叔過年好!」

林朝陽也是一愣,笑着說道:「是老宋家姑娘吧?過年好!一轉眼都長這麼大了。」

「是,您記性可真好。」

「不是我記性好,你這麼大的明星我能不認識嗎?」

眼前的女稀是燕京文協宋凡的女兒宋丹丹,她這旅年經常出現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

《懶漢相親》《超生游擊隊》等諸多小品已經讓她成了國內小有名氣的衛劇明星。

宋丹丹被林朝陽誇得有些不好意思,問:「您這是——」

「看看朋友。」

寒暄了兩襖,林朝陽上了樓。

李拓開門,見到敲門的是林朝陽,神色有些意外,「你怎麼來了?」

「給你拜年啊!怎麼?也不讓我鬥去坐坐?

李拓將他讓鬥屋,給他泡了杯咖啡。

往昔熱鬧非凡的家裡如今除了李拓自己,空無一人。

張暖心和李拓育有兩個女兒,小女兒娜斯現在人在美國,大女兒孟輝嫁人了,得明天才能回來。

第550章 名家雲集第305章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第371章 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第70章 美國憤青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495章 評最佳!賞重獎!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352章 怎麼就這麼喜歡吃吃喝喝呢?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329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299章 借一部說話第229章 白撿的僑匯券第403章 這不是作弊嗎?第590章 暴發戶第113章 你們的矜持呢?第448章 林朝陽只有一個啊第83章 一份稿子,收兩回錢第454章 經典的誕生第261章 我這人,原則性很強第282章 喝茶要喝燙的第282章 喝茶要喝燙的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75章 脾氣還怪好嘞第202章 人間至味此齋尋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12章 好福氣啊第613章 得償所願第388章 又上頭條了第318章 三層故事第297章 爲王前驅,林氏門徒第205章 稿費給結一下第268章 劇透者死第571章 想不到第307章 請個創作假第209章 你一個寫小說的,懂什麼詩歌?第629章 一代奇書第475章 林朝陽魯迅?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第277章 宋凡教女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678章 十七歲的憂傷第468章 向2000萬冊發起衝擊第309章 無冕之王第92章 學習使人快樂第558章 皆兄弟也第630章 林朝陽生平考第477章 搖錢樹第318章 三層故事第31章 成了第392章 《棋聖》審片會第351章 文人的浪漫第522章 報業女王第204章 男人就得靠內在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518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581章 美利堅靈魂導師第687章 當代小說藝術的絕唱第18章 《燕京文藝》第365章 不吵一吵,怎麼能行?第565章 誇張的銷量第249章 哄擡物價,行業敗類第69章 好長時間沒撒雞湯了第171章 外國讀者第668章 我不如他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473章 我一個靠媳婦的人第596章 古典俠義精神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689章 後記第548章 隔空嘲笑第670章 陪跑專業戶第367章 官方的態度第292章 人生啊,何其不公!第219章 《棋聖》第188章 會英文很了不起嗎?第662章 王子與公主第434章 蟬聯!蟬聯!第600章 林朝陽式的偉大作品第592章 叔叔,我想演電影第547章 作家的神聖職責第92章 學習使人快樂第149章 文學講習所第362章 見證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進程第360章 民族的未來第404章 第一個一百萬第642章 正當年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148章 《中國文學》第223章 醬油拌飯香得很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114章 玩的可真髒啊第80章 1979年文壇扛鼎之作第272章 有可能是絕經第381章 你選的嘛!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
第550章 名家雲集第305章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第371章 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第70章 美國憤青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495章 評最佳!賞重獎!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352章 怎麼就這麼喜歡吃吃喝喝呢?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329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299章 借一部說話第229章 白撿的僑匯券第403章 這不是作弊嗎?第590章 暴發戶第113章 你們的矜持呢?第448章 林朝陽只有一個啊第83章 一份稿子,收兩回錢第454章 經典的誕生第261章 我這人,原則性很強第282章 喝茶要喝燙的第282章 喝茶要喝燙的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75章 脾氣還怪好嘞第202章 人間至味此齋尋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12章 好福氣啊第613章 得償所願第388章 又上頭條了第318章 三層故事第297章 爲王前驅,林氏門徒第205章 稿費給結一下第268章 劇透者死第571章 想不到第307章 請個創作假第209章 你一個寫小說的,懂什麼詩歌?第629章 一代奇書第475章 林朝陽魯迅?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第277章 宋凡教女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678章 十七歲的憂傷第468章 向2000萬冊發起衝擊第309章 無冕之王第92章 學習使人快樂第558章 皆兄弟也第630章 林朝陽生平考第477章 搖錢樹第318章 三層故事第31章 成了第392章 《棋聖》審片會第351章 文人的浪漫第522章 報業女王第204章 男人就得靠內在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518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581章 美利堅靈魂導師第687章 當代小說藝術的絕唱第18章 《燕京文藝》第365章 不吵一吵,怎麼能行?第565章 誇張的銷量第249章 哄擡物價,行業敗類第69章 好長時間沒撒雞湯了第171章 外國讀者第668章 我不如他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473章 我一個靠媳婦的人第596章 古典俠義精神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689章 後記第548章 隔空嘲笑第670章 陪跑專業戶第367章 官方的態度第292章 人生啊,何其不公!第219章 《棋聖》第188章 會英文很了不起嗎?第662章 王子與公主第434章 蟬聯!蟬聯!第600章 林朝陽式的偉大作品第592章 叔叔,我想演電影第547章 作家的神聖職責第92章 學習使人快樂第149章 文學講習所第362章 見證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進程第360章 民族的未來第404章 第一個一百萬第642章 正當年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148章 《中國文學》第223章 醬油拌飯香得很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114章 玩的可真髒啊第80章 1979年文壇扛鼎之作第272章 有可能是絕經第381章 你選的嘛!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