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藝術高峰

李拓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妻子新喪,趕上過年這檔口,情緒自然低落,林朝陽的到來沖淡了家裡孤寂、冷清的氣氛,他也恢復了些活力。

林朝陽與他閒聊了幾句,不知怎麼地,李拓又說起了張暖心。

「暖心年輕時候,可真漂亮。」

他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帶着緬懷的神色,微笑從嘴角微微盪漾開。

少年夫妻老來伴。

李拓夫妻倆結婚三十多年,感情甚篤,李拓性格四海,熱情好客,年輕時最喜歡呼朋喚友,放在別的女人身上,溫馨的家庭生活被如此打擾,少不了要時常鬧一鬧。

可張暖心卻從沒有因爲這樣的事跟李拓爭吵過,對所有人都是熱情招待,她也不願意說話,常常就是端莊的坐在那裡當一個沉靜的傾聽者。

林朝陽聽着李拓的話,回想起當年情景,心情也不免有些沉重。

他看李拓家裡冷冷清清的,也沒有個過年的樣子,便拉着李拓讓他去家裡吃晚飯。

吃過晚飯,李拓說想去西院看電影,林朝陽和他一起過去,翻找了好一會兒,找到了一部邁克爾·西米諾執導的《天堂之門》。

這部表現美國南北戰爭的片子是張暖心生前最喜歡的電影之一。

看過電影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林朝陽又跟李拓聊天,到深夜的時候兩人都睡了過去。

次日一早,天光大亮。

李拓醒來,精神明顯比昨天好了許多,不等吃早飯就要走。

「忙什麼,吃完早飯再走。」林朝陽勸他。

「女兒今天回來,得早點回家收拾收拾。」

說完他匆匆走了,陶玉書看着他的背影,說:「以前還看不出來,他們夫妻是他更依賴暖心姐多一點。」

「他就是咋呼得兇。」

看着李拓情緒振奮了不少,林朝陽也感到欣慰。

初二無事,陶希武帶了家裡兩個小的去看電影,陶玉書在打國際長途,林朝陽陪着陶父下了會兒棋。

快到午飯的時候,兩人收官,便聽到趙麗正在跟林二春請教買房的事。

趙麗這些年做服裝生意搭着杜峰的便車,最早是開小店,後來又做了紅秀的代理。

紅秀在海淀、西城、豐臺等4個區的6家店都是她的,一年流水大幾百萬。

林朝陽對陶玉成的判斷沒錯,他之前張羅着賣BP機,吵了幾個月就沒動靜了。

反倒是因爲陶玉書的關係,給不少劇組當起了顧問,跑跑審查、介紹介紹演員,日子悠哉悠哉的,也沒耽誤賺錢。

當然了,肯定是跟趙麗的服裝店比不了。

這兩年有了錢,趙麗一直想給家裡換個房子,偏偏陶父陶母年紀大了,不願意動彈。

兩個女兒不在身邊,只有他們夫妻倆能照顧,趙麗也不好意思提換房子的事。

她今天跟林二春研究房子,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陶希文。

轉眼陶希文畢業一年多了,90年代斯坦福的高材生畢業回國,各個大學、研究所、電信和銀行搶着要,燕大計算機系和計算中心還特地邀請他回校工作。

期間計算中心主任張興華跑到陶家三顧茅廬,可陶希文就是不願意,按照他的說法,

他志不在教書育人,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不想受拘束。

雖然拒絕了幾所高校和研究所的招攬,也沒有找任何單位,但陶希文也不是什麼事都沒幹。

去年燕大的CERNET網一期建設,他就去幫了忙,順便把他自已在校園裡弄的小工作室也給聯上了網。

成爲了燕大里除了圖書館、電教、老化學樓等建築之外,爲數不多能夠聯網的地方。

他具體研究什麼,家裡人也不得而知,反正趙麗說他每天從早忙到晚。

優越的家庭條件是陶希文追求興趣的底氣,他每天忙什麼事情家裡人不打聽,也不催促。但該爲他謀劃的,家裡人也沒落下。

趙麗去年下半年以來操心的最多的是兩件事,一是給陶希文淘換相親對象,二是給他張羅買房子。

過了年陶希文就24了,歲數不大,可他成天就窩在房間裡,也不出門,就算是待到34

歲也不可能找到女朋友,所以趙麗心裡急啊。

找了女朋友,沒房子肯定不行,這兩件事就成了她目前的當務之急。

96年這陣,燕京的房地產市場遠不如後世火熱,亞運村和方莊是兩個最火熱的版塊,

新樓盤扎堆兒的出現,很多都是外銷房,關注度也高。

這個關注度主要是由兩方面帶來的,一是住在那的明星多,二是房價高。

高到什麼程度呢?

便宜的2000美金一平,貴的快奔着4000美金去了。

你還別嫌貴,人家房價不按人民幣算,得有美金才能買,一般老百姓想買都買不着。

「亞運村那地方不行,再過十年啥也不是。年輕人愛熱鬧,就奔西單、金融街那一片,以後銀行、證券公司扎堆兒,全是高工資的,房價一準兒差不了。

離着海淀這邊兒也不算遠,以後開車回來也方便—」

林二春滔滔不絕的給趙麗講着選房經,聽得她一愣一愣的,更加用心的討教起這裡面的門道,林二春的好爲人師被徹底激發,拿出了一張燕京地圖來比比劃劃。

「媽,房子的事你不用操心。」陶希文聽着趙麗和林二春正探討的話題,說了一句。

他在美國留學兩年,又實習了大半年時間,讚了幾萬美元,存款比這個年代99%的人都要多。

「我買我的,住不住是你的事。」陶希文一下子就沒話了。

這會兒陶玉書打完電話回來,吃飯時對陶希文說:「你開發的那個電郵系統挺好用的,沒想過開個公司嗎?」

陶希文回國這一年並非真的無所事事,他年初的時候覺得在國內用全英文界面的電子郵件不方便,就自己開發了箇中文電子郵箱系統,

陶希文聞言搖了搖頭,「國內現在用互聯網用戶太少了,而且電子郵箱也沒辦法盈利。」

「現在沒辦法盈利,不代表以後也沒辦法盈利,商業模式都是一點點摸索出來的。」

陶玉書很欣賞這個大侄子,聰明、穩重、鑽研精神強,但也有缺點,可能是因爲家庭背景的原因,身上書卷氣太重,太過理想化了。

「你現在憑着興趣做事,這當然沒錯,但也要花一些精力考慮如何把興趣變現。」

趙麗在一旁說道:「你大姑說得對。家裡不需要你賺錢,可你整天閉門造車也不行,

11號樓你劉阿姨她外甥女現在在人大讀研究生,等過兩天你們倆見一面。」

這話題轉的比陶玉成還生硬,真不愧是兩口子。

陶希文有些抗拒的說道:「媽,我現在沒打算找女朋友。」

「沒讓你找女朋友,你先去看看。當個朋友相處嘛,人家可是很優秀的,她媽燕師大畢業的,跟你大姑是校友,她爸在部委”」

陶玉書搖了搖頭,她本來要說的話被趙麗成功的岔了過去,便沒再提。

兩週之後,元宵節剛過兩天,林朝陽出現在《人民文學》雜誌社,今天是《人間正道是滄桑》作品研討會的日子。

《人間正道是滄桑》自發表以來,在當代文壇掀起了罕見的轟動效應,國內文學界對這部盛譽空前。

許多評論家認爲,這部「比之那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並不遜色」。

因而今天爲這部召開作品研討會,規格也是很高,並且嘉賓來源也打破了一般作品研討會的常規。

不僅有《人民文學》邀請來的作家、評論家同行,還有總政文化部的人、ZYD史研究室的教授。

研討會開始後,各人發表對的看法和感想,總體而言到場的專家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人間正道是滄桑》在我們當代文壇,毫無疑問是叢林中一棵枝葉茂盛、

崴生輝的大樹,確確實實是一座拔地而起、風光無限、撼人心魄的藝術高峰!」

「這部作品既有嚴肅深刻的思想內容,又有生動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兩者完美的結合,提高了的品位。

篇幅宏大而情節、人物發展卻又完整自然。

特別是能把人物的命運與性格的展示同時代的歷史變遷結合起來,這就不僅加強了人物性格的深刻性和豐富性,而且使作品產生極強烈的厚重感。」

其中也不乏理智的探討,評論家蔡葵就提出:「進入後半程,情節推動出現了明顯的乏力,有一種預設結果的過程推演,太過想當然了,少了開篇時的跌巖壯闊。」

林朝陽笑呵呵的迴應道:「關於這個問題,我有話要說。」

他不是經不住批評的人,之前大家提出的一些問題他都虛心接受了,但在這個問題上他卻想要爲自己辯駁幾句。

「老蔡談到後半程的情節乏力問題,指的肯定是解放戰爭那一段。我先說明啊,爲了這部我可是諮詢了不下二十位老將軍。

裡面所涉及的戰場情勢和總體走向都是符合當時情況的,作爲來講,它的鋪設肯定是不夠曲折、跌巖的。

但現實就是如此,這事你不能怪我,要怪就怪我D的將領們太妖怪。

就好比偉人當年指揮的si渡赤水,你能說KMT太無能嗎?實在是偉人對於戰局的預判妙到毫巔,簡直是站在了上帝視角上。」

林朝陽說話的語氣輕鬆愉快,總政文化部和D史研究室的人聽得也不禁發笑。

在場的嘉賓裡,數他們對近代戰爭史最瞭解,可以說是如數家珍。

越是瞭解,他們就越知道林朝陽這話是多麼正確。

我D的勝利史,雖然也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磨難,但也確確實實是一部開掛史。

來自D史研究室的張鴻昌教授站出來爲林朝陽做背書,說道:

「朝陽同志說得不錯。在這方面我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意見,就拿中所提到了遼瀋戰役來舉例。

作爲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之一,這場戰役打了52天,我們雙方總計投入了一百多萬兵力—」

他前後講了二十多分鐘,將遼瀋戰役的整個局勢講了個透徹,尤其是最後雙方的1:6.8的戰損比,張鴻昌教授臉上寫滿了驕傲。

「所以這事啊,真不是朝陽同志爲我D唱讚歌,又或者是他預設了結果,簡而化之的處理情節,而是實實在在的尊重了史實。」

有了他的背書,蔡葵提出的問題迎刃而解。

大家繼續發表對的看法,仍舊是好評佔據了大多數,幾乎是變着花樣的誇。

進入九十年代,國內文學界的風氣已經不像八十年代那般純粹,連評論界也是如此,

這幾年有些作品研討會變成了沒有節制、毫無標準的吹捧作品,一直爲很多文學界人士所垢病。

今天《人間正道是滄桑》的這場研討會上,大家對同樣讚不絕口,卻沒人覺得有問題,因爲大家都是發自真心的覺得這部配得上這樣的讚譽。

研討會開了一天,臨近傍晚時才結束。

離開雜誌社時,人文社現任總編輯程早春叫住了林朝陽,跟他聊起了的出版問題《人間正道是滄桑》在《人民文學》以專號一期發表,熱賣了兩個多月,銷量超過200萬份,對於後續出版銷量肯定是有些影響的。

按照正常的做法,這樣的情況出版和發表之間間隔的時間久一點會比較好,有利於出版銷量。

但這兩年國內的盜版風氣越來越猖狂,早在12月份,市面上便出現了《人間正道是滄桑》的盜版書,並且銷量一直很好。

人文社方面見此情況也有些坐不住了,打算讓在3月份發行上市。

程早春徵詢林朝陽的意見,他欣然道:「這件事你們決定就行了,我沒意見。」

「那好,過幾天樣書出來了我讓人給你送去。」

研討會結束的第四天,林朝陽收到了人文社送來的樣書。

封面色調暗沉,畫的是黎明前的戰場,一個軍人的剪影瞭望向遠方,看起來很有意境,足見是用了心的。

林朝陽翻閱了一陣,對封面、裝幀、排版都很滿意,便給程早春去了個電話,《人間正道是滄桑》的出版進入了倒計時。

又過了兩天,已是正月下旬,《鴉片戰爭》的前期籌備工作已經順利完成,即將在廣東開機。

林朝陽正好要回香江,便接受了謝靳的邀請來參加了開機發佈會。

《鴉片戰爭》的開機發佈會選在了東莞虎門的「鴉片戰爭紀念館」,現場氛圍十分隆重,廣電部副部長趙實、電影局局長劉建忠專程從燕京趕到廣東來參加開機儀式。

另外還有GD省的領導出席,以及全國各地來的兩百多號記者。

GD省一把手謝非在發佈會前專門跟劇組主創們見了一面,又當着現場數百位記者的面做了保證:

廣東人民一定全力以赴支持《鴉片戰爭》的拍攝。

開機發佈會結束之前,煩組象徵性的拍了一組鏡頭,選擇的是當年抗英英雄關天培爲國元軀的靖遠炮臺。

章藝謀親自掌鏡,等謝靳喊了一聲「好」之後,在場衆人紛紛熱烈鼓掌。

折騰了一個上午,開機發佈會結束後煩組的主創們也沒有臂鬆下來,還要應付全國各地的記似,連林朝陽都不得不接受了半個兒時的採訪。

作爲爲香江迴歸獻禮的書史大片,《鴉片戰爭》不僅投資創下了內地影史記錄,連臺前幕後的陣容也創下了記錄。

謝靳、章藝謀聯合執導,林朝陽編煩,主要演員陣容在電影圈都不算有名氣,鮑國安、林連昆、郎雄—..都是老戲骨。

不過在配角和龍套的選擇上,卻星光閃耀。

梁家輝飾演道光皇帝,商人之子何善之由黎明來飾演,歌妓蓉的角色給了江珊。

還有英國商人顛地的角色則是由好萊塢這兩年才冒頭的配角埃德·哈里斯飾演,就是原版《楚門的世界》中的乘個導演鉅額投資加上明星雲集的陣容,又掛着迴歸獻禮的名頭,《鴉片戰爭》的開機儀式在第二天就登上了國內各大報、電視臺的版面。

僅從電影宣傳的角度,至少省了幾百萬的宣傳費用。

參加完《鴉片戰爭》的開機儀式,林朝陽坐火車到深圳,通關回到香江。

剛回到家中,陶玉虧便將一封邀請函交給他。

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即將在4月12日成立,耶魯大學特地寄來了邀請函,希望林朝陽到時氧夠蒞臨參加。

「正好我下個月要去美國,咱們一起過去。」

對林朝陽的事,陶玉書向來很積極,更何況這是由美國名校牽頭來主辦的林朝陽文學研究會。

「你去忙什麼?」林朝陽隨口問道,

「5月份索尼、東芝的DVD播放器就會下線——」

陶玉虧去年打定主意進軍錄像帶業津,打算以DVD這個全新的媒介介入錄像帶這個紅海產業,籌備了半年多時間,終於等到了DVD播放器下線的日子。

去年9月索尼和東芝這兩大技術陣營終於達成了統一DVD標準的協議,標準協議確定,

DVD播放器的生產和錄像帶他們將會用半年的時間在日、美兩國全面鋪開DVD播放器零售業津。

而林氏影業將會成爲第一個響應DVD滾式的電影大廠,奈飛也會和索尼、東芝的DVD進行一波深入的營銷綁定,雙方互惠互利。

一週多之後,林朝陽夫妻倆飛往美國,陶玉虧先陪着林朝陽來到位於康州紐黑文不的耶魯大學。

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這一類針對於單一作家的研究會在學術界並不多見,成立大會也算不得隆重。

成立大會地點選在了耶魯大學的斯特林圖虧館,出席的人包括了學校東亞研究委員會諸多教授和博士生。

以及來自9所美國常青藤大學的東亞文化、漢學研究學似,另外還有一百多耶魯大學的本科生。

近藤直子作爲林朝陽(日本)文學研究會的會長也出席了成立大會。

成立大會的高潮發生在林朝陽起身致辭的時欠,他的《達拉斯麼傢俱樂部》《楚門的世界》《梵高之死》在美國大學生當中人氣極高。

大會沒有什麼繁文節,儀式結束之後就是幾位教授上臺分享他們對於林朝陽作品的研究論文。

林朝陽聽了一陣,興致缺缺。

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研究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差別,可實際上關注的事卻是天差地別。

比如費風文在臺上做的報告,標題是《晚清以來日俄文化對中國東北區域的影響》,

報告的內容是透過《闖關東》兒說的時代背景來反映中國東北地區百年以來的現實變化。

文學研究這玩意本身就津虛,結合點實際爲自麼找些錨點無可厚非,但L說本身在這樣的研究下已經變成了「引子」。

參加完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的成立大會,林朝陽兒妻又飛往加州,

到了穆赫蘭道的豪宅休息兩天,陶玉書先前往硅谷安排奈飛之後的工作,又與索尼影業秘談,買極拉攏盟友。

5月5日,由索尼、東芝、飛利浦等巨頭聯合制定的DVD技術規程1.0對外公佈,這則產業消息在好萊塢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多年以來,好萊塢一直在尋求VHS錄像帶的繼承似,華納和好萊塢電影公司還曾共同研發了SD盤,但由於缺少產業巨頭的支持,進展並不理想。

對於DVD錄像帶的出現,他們自然既警惕,又期待。

警惕的是自身利益受損,期待的也是新的產業工具是否會爲他們帶來新的利潤制事點,就在華納、環球、派拉蒙等好萊塢巨頭還處於觀望狀態時。

5月15日,索尼影業、林氏影業、米高梅影業、新線影業於洛杉磯希爾頓酒店召開聯合新聞發佈會,宣佈支持DVD標準。

第280章 真正厲害的地方第318章 三層故事第646章 156年的等待第594章 好事連連第259章 咱們想法有一定差距啊第501章 怎麼就不能便宜我?第159章 我還有更棒的第8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549章 真正的英雄主義第574章 糖衣炮彈第462章 你拿我當土財主了?第304章 我這個叔,真不白認啊!第569章 重大貢獻第323章 暗中標註好了價格第650章 一眼千年第136章 誇張的銷量第476章 危難之處顯身手第154章 狗皮膏藥第404章 第一個一百萬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607章 生不逢時的《廊橋遺夢》第457章 經典的誕生第501章 怎麼就不能便宜我?第426章 真應該關小黑屋啊第201章 驚心動魄的一幕第664章 拿我當日本人坑?第329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307章 請個創作假第345章 許靈均年第596章 古典俠義精神第566章 先禮後兵第473章 我一個靠媳婦的人第579章 雙姝競秀第561章 《一場美食的奇幻之旅》第484章 股海冥燈第175章 超越時代的才華第16章 七七級中文系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281章 到底是年輕人啊第231章 遇事不決點三三第143章 換個卷法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449章 明星們的影響力第631章 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第601章 泡泡瑪特第70章 美國憤青第188章 會英文很了不起嗎?第355章 搞點文化產業第367章 官方的態度第178章 不夠帥第365章 不吵一吵,怎麼能行?第49章 好風憑藉力第252章 他們對你還真有信心第589章 酸得要命第551章 《紐約客》專欄第490章 閃耀巴黎第629章 一代奇書第365章 不吵一吵,怎麼能行?第566章 先禮後兵第554章 史無前例的大手筆第227章 ICU差點乾燒了第383章 再攢兩年買房子第351章 文人的浪漫第183章 自己淋過雨,別人也休想撐傘第135章 《人民日報》專稿報道第149章 文學講習所第5章 祖墳着了第244章 朝陽這人心眼兒好第631章 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305章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第666章 價值連城的冠軍第402章 近藤直子和《中國語》第470章 也就百八十萬美元第452章 鹹魚要翻身第363章 中國文學的‘涿縣宣言’第466章 日本文學研究會第564章 金牌策劃第418章 快成唐僧肉了第666章 價值連城的冠軍第405章 偉大的工作第206章 就非得分個派別和山頭?第360章 民族的未來第675章 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第307章 請個創作假第454章 經典的誕生第173章 新書發售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夠了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587章 我清清白白做人第673章 作家夢第173章 新書發售
第280章 真正厲害的地方第318章 三層故事第646章 156年的等待第594章 好事連連第259章 咱們想法有一定差距啊第501章 怎麼就不能便宜我?第159章 我還有更棒的第8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549章 真正的英雄主義第574章 糖衣炮彈第462章 你拿我當土財主了?第304章 我這個叔,真不白認啊!第569章 重大貢獻第323章 暗中標註好了價格第650章 一眼千年第136章 誇張的銷量第476章 危難之處顯身手第154章 狗皮膏藥第404章 第一個一百萬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607章 生不逢時的《廊橋遺夢》第457章 經典的誕生第501章 怎麼就不能便宜我?第426章 真應該關小黑屋啊第201章 驚心動魄的一幕第664章 拿我當日本人坑?第329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307章 請個創作假第345章 許靈均年第596章 古典俠義精神第566章 先禮後兵第473章 我一個靠媳婦的人第579章 雙姝競秀第561章 《一場美食的奇幻之旅》第484章 股海冥燈第175章 超越時代的才華第16章 七七級中文系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281章 到底是年輕人啊第231章 遇事不決點三三第143章 換個卷法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449章 明星們的影響力第631章 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第601章 泡泡瑪特第70章 美國憤青第188章 會英文很了不起嗎?第355章 搞點文化產業第367章 官方的態度第178章 不夠帥第365章 不吵一吵,怎麼能行?第49章 好風憑藉力第252章 他們對你還真有信心第589章 酸得要命第551章 《紐約客》專欄第490章 閃耀巴黎第629章 一代奇書第365章 不吵一吵,怎麼能行?第566章 先禮後兵第554章 史無前例的大手筆第227章 ICU差點乾燒了第383章 再攢兩年買房子第351章 文人的浪漫第183章 自己淋過雨,別人也休想撐傘第135章 《人民日報》專稿報道第149章 文學講習所第5章 祖墳着了第244章 朝陽這人心眼兒好第631章 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305章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第666章 價值連城的冠軍第402章 近藤直子和《中國語》第470章 也就百八十萬美元第452章 鹹魚要翻身第363章 中國文學的‘涿縣宣言’第466章 日本文學研究會第564章 金牌策劃第418章 快成唐僧肉了第666章 價值連城的冠軍第405章 偉大的工作第206章 就非得分個派別和山頭?第360章 民族的未來第675章 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第307章 請個創作假第454章 經典的誕生第173章 新書發售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夠了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587章 我清清白白做人第673章 作家夢第173章 新書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