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對手

重病的盛國讓宗貞盛的心也變的急躁了起來,傍晚時分,他們終於從御嶽山去來到這個叫做椎現山的山谷之外。

四周的環境依舊是那麼的平靜,紅色的夕陽給遠處的大海,近處的山林,都撒上了一層明亮的顏色。

只是,這裡已經沒有了以往的炊煙縷縷,本來就不多的漁民,已經大部分被大明軍隊抓了起來,這裡已經變成了一個個無人區。

澀川義俊做了一個手勢,大部分人就安靜地坐了下來,近三十里的跋涉,讓所有人都精疲力盡。

這不是平路的轉移,他們要在山林裡面穿過,還要注意不留下痕跡,每個人都累的精疲力盡。

盛國這會兒依舊在昏沉沉地睡着,臉上還呈現着一種不健康的紅色。

“宗主,你看派哪兩個人先去打探一下情況?”

宗貞盛看了看四周忠誠的武士們,無奈地搖了搖頭。當初爲了保密,這個基地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就是每年更換儲存的物資,也都是家族最值得信賴的老人。

而那些人,大部分都留在了尾崎浦,並且在倭寇的反水一擊中喪生。

現在這些都是家族的後備力量,而他們基本都不知道這個基地的存在。

他已經忘記了,今日逃走的滿貞,其實來過這個基地一次。

只有他自己知道地方,加上孩子病重,他只能說道:“派出斥候查看一下週圍情況,沒有異常,我們就直接進入山谷吧。”

澀川義俊也才知道除了他沒有人知道這個基地,只能吩咐下去,讓衆人保護好這個主公。

他雖然是幕府派來的郡守,其實也是宗氏家族的外圍成員。要不然,宗氏家族絕不可能讓一個外人來充當郡守,掌控島上原本就不多的武士。

作爲高級官員,他的命運與宗氏家族休慼相關,根本沒有投降的機會。要不然,他是絕對不會以年近半百的年紀,還到處躲藏,過着這種朝不保夕的生活。

雖然連續派出去了三隊斥候,但是奔波了幾十裡山地,他們的體力也早已消耗一空,探查的範圍並不大。

而守株待兔的大明軍隊大隊人馬,虛驚了一場,看着他們在半山腰晃晃悠悠地探查了一番,就下去覆命。

爲了一舉消滅所有敵人,雖然這些人進了包圍圈,但是程旭也沒有下令攻擊,他在等這些敵人進入包圍圈更深。

當他們抵達山洞的那一刻,就將是發起總攻的那一刻。

這個時候的程旭激動無比,雖然現在宗貞盛與圖像大不一樣,但是看到他帶着一個孩子,就知道自己這次是真的抓住大魚了。

爲了抓住宗貞盛,關於他的資料已經詳細地傳達給了所有追擊者。這個宗氏家族最後的繼承人,包括他那七歲的孩子,早已經被所有人記在了心裡。

隨着所有的人進入了山谷,程旭招了一下手,斥候營的馬標就飛快地來到了他的身邊。“把總……”

“將左側那棵樹放倒,按照第一方案攻擊。”

因爲是將人員分成了三組,人員分散了,所以作戰計劃是在一開始就確定好的。第一方案就是將一百火槍手分成攻擊和殲擊兩組,五十人進攻,另外則有五十人分散開來,將整個山谷封鎖住。

剩下的人手則同時出擊,放倒左邊的大樹就是進攻的信號。

這個作戰計劃其實很粗陋,一點也不周詳。但是,長期的追逐和逃避,雙方其實都有些麻木了。

更主要的是,因爲盛國的生病,只有宗貞盛知道這個山洞,導致了他們沒有派人先來查探情況。

所以,當山頂的一棵大樹被放倒,外面的羽林衛從兩個方向將宗貞盛他們包圍起來的時候。

……這個粗陋的計劃就變成了一場完美的伏擊。

一方只有疲憊的八十三人,還包括了一個孩子,而另一方卻有三百身強力壯的士兵,還有一百支火銃。

交戰變成了一場屠殺,沒有寬恕,沒有憐憫,有的只是一聲聲震耳的槍響,還有那染紅的長刀。

氣喘吁吁地拄着有些崩口的繡春刀,楊章德的手裡還提着宗貞盛的人頭,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這一下,他在這個孤島上辛苦了一個多月,完全值得了。

其他的人也都興奮無比,只是死了兩個同僚,讓跟他們親近的幾個士兵有些傷感,但是也不影響大部分人的興致。

“將所有的人頭都砍下來,回去領功。”

程旭低聲說道:“楊千戶,這裡面的物資雖然不多,但是也值個上千兩銀子啊……”

楊章德搖了搖頭,笑道:“程把總想賣與誰?”

一句話說的程旭無話可說了。這是遠離大明的孤島,這些物資就是給了他們,他們也找不到買家。

楊章德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眼光長遠一點……,一顆人頭十五兩銀子,還有幾個首領的,每人二十五兩,這些就一千多兩銀子了,這還不算軍功。而截獲我們也有三成,這也是幾百兩銀子,何苦爲了那幾百兩,因小失大呢!”

他的目的是爲了升官發財,這點小錢根本不是他在意的。要不是不符合規矩,他都想要直接說把賞銀不要分給他們其他人了。

這個時代的人接受的教育都不多,因爲無知,也無所畏懼。

他們一個個拿出瞭解手刀,像殺豬宰羊一樣,將所有人的腦袋都取了下來,沾上石灰吸水,這樣人頭就不會輕易腐爛。

而另外一些人,則開始搬運山洞裡面的糧食和藥材,還有一些金銀。這些東西上交之後,他們還能得三成,另外還有軍功。

如果是在大明周邊作戰,他們還能找到下家接收這些繳獲。但是現在,只能老老實實地將這些東西運回臨時的總部。

楊章德一直提着宗貞盛的腦袋,捨不得放下。

他深受太孫重視,根本不用像其他人一樣慢慢升值,唯一制約他上升空間的,只有實打實的軍功。

只要有了軍功,他的升職就是理所當然。

現在有了宗貞盛的人頭,他的升職也就沒有障礙,只是不知道,這次回去能升一個什麼職位!

鎮撫使應該是能保證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升爲指揮僉事,如果是這樣的話,以後在莊敬和龐瑛面前,他也不用再低着頭了。

而在數千裡之外的應天府,皇宮之內喜訊頻出。

在胡良娣懷孕之後,太孫妃孫嫺,還有幾位良媛,承徽,也都傳出來了喜訊。

太子妃張氏最近一段時間天天開心地合不攏嘴,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詢問朱瞻基嬪妃的月事記錄,只要有延遲的,就立即喚了太醫來檢查。

因爲太孫妃懷孕,興慶宮的大小事務也都被張氏抓了起來,由薛尚宮協助她管理起了興慶宮。

孫嫺雖然捨不得手裡的權力,但是她更重視的是繼承人的延續,只有生下了繼承人,她的太孫妃位置纔是穩定的。

所以,她也籠絡了薛尚宮一番後,將手裡的權力交了出來,自己每天就待在自己的後殿裡面養胎。

連續六個嬪妃懷孕,這對皇家是一件好事,對整個大明也是一個定心丸。

而就在這個時候,朱棣宣昭被囚禁在鳳陽“吳庶人”,“魯庶人”,“建庶人”進京陛見。

此消息一出,民間立即沸騰了起來。因爲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那就是朱棣準備寬恕他們。

吳庶人和魯庶人都是建文帝的兄弟,而建庶人則是建文帝的小兒子。他們被囚禁在中都鳳陽,一直不得與外界接觸。

現在大部分人連他們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如果朱棣要處死他們,根本不會宣揚,現在進行宣揚,還讓他們進京,那肯定就是特赦了。

這個消息也讓民間對朱棣的看法溫和了許多,永樂帝不僅僅是一個好戰勇猛的皇帝,同時也具有這憐憫和俠骨柔情。

這種民間的傳聞也讓朱棣開心不已,每天都要錦衣衛和內監蒐集了各處的傳聞念給他聽。

這件事引起的轟動也相應地衝淡了關於太子生病,太孫要不要親自侍候和避諱的討論,讓朱瞻基身上的壓力也小了許多。

其實朱棣和朱瞻基都沒有在乎這些傳聞,但是,如果能夠有個好名聲,誰又願意被抹黑呢?

當然,也不全是好消息,比如被朱瞻基關注的那個丘長青,一直到如今仍然沒有被抓獲。

這樣證明了丘長青的背後有一股勢力在幫他掩護,雖然沒有抓住他,但是朱瞻基也並不沮喪,因爲這已經證實了他的猜測。

其實不僅是他,朱棣比他更清楚這裡面發生了什麼事。

雖然沒有抓住丘長青,但是根據對戶籍的清查,基本已經確定他入城的時候,就是借用的鳳陽學子餘寶的身份。

而這位餘寶如今還在鳳陽,並沒有決定考這一科。

當錦衣衛的人員追查到了鳳陽縣,鳳陽教諭吳思久,縣令蘇宏,還沒有等到錦衣衛上門,就畏罪自殺。

這也讓朱棣萬分惱火,下令抓了兩人的親眷,全部充軍三千里。

論玩起權謀,朱瞻基跟朱棣根本無法比。他畢竟是一個成熟的靈魂穿越,受到了前世的影響,對這個時代的人物的心理了解,還是隔了一層。

如果不是因爲他是太孫,他可能還要適應環境,適應這個時代。

但因爲生爲太孫,他完全不必遷就誰,只需要別人來遷就他。所以他的改變並不大,這也讓他與這個時代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而朱棣是玩權謀出身的,他對所有的事情的發生,都一種敏銳的觸覺,能詳細地分解出前因後果並且做出合理的處理。

一個縣令,一個教諭,又憑什麼爲一個欽犯開具路引?這後面當然是有人主使!

而這件事的獲利者是誰,根本不需要任何證據,就能讓朱棣和朱瞻基肯定。

他們不是判官,不需要講證據。他們是至高無上的領導者,只需要確定了整件事的幾個基礎發展點,就能斷罪。

當然,朱瞻基不會行動,他畢竟是晚輩。上一次對付朱高煦,他就已經被警告了,這次,再大的冤屈也不能發泄。

朱棣當然也不會動,因爲那畢竟是他的兒子,曾爲他立下汗馬功勞的兒子。

但是,既然朱高煦不能動,不代表一個縣令,一個教諭就能平息他們的怒火。

朱棣親自下令,讓廣東水師就出動了兩首福船,前往瓊州府將丘家三百一十六口親眷,全部押往應天府。

這道聖旨他是故意通過水師來傳達,經了朱瞻基的手。這也是在告訴朱瞻基,你爺爺我已經替你出氣了,你就不要再動手了。

其實朱瞻基根本就沒有想對付朱高煦,雖然他對這個時代的人的心理了解還不夠。但是知道歷史的他也知道,這樣的“長輩”,要麼一棍子打死,要麼就不管他。

否則今天打壓一下,明天打壓一下,對他的名聲總是有影響。

朱瞻基根本就不擔心這個志大才疏的二叔,任由他蹦躂,總有一天,逮着個機會,新賬老賬一起算。

至於沒有抓住的丘長青,其實根本不放在他的眼裡,他不過是漢王的一條狗,哪怕他再狠,再能幹,在整個國家機器面前,也根本不夠看。

現在不是亂世,不是一個郵卒就能掀翻一個王朝的時代,他丘長青不可能掀起大的波浪。

朱瞻基很想知道,當他一家三百一十六口,全部被抓到了京城,並且因爲他的原因,要全部砍頭的時候,他會是什麼表情!

他想跟自己來鬥,也根本不想想,他有這個資格嗎?

你想玩陰謀,自以爲抓不住證據。卻不知道,皇帝根本不需要證據,只憑喜惡就能給一個人治罪。

雖然丘家好歹也是淇國公府,不可能全家殺頭,因爲這會讓其他勳貴脣亡齒寒,朱棣和朱瞻基不可能因爲一家人得罪一個階層。

但是想要把他們從海南島改判到北部的草原上吃沙子,沒有任何一家會替他們說話。

這個時代,跟皇權作對,就是最大的罪!

從溫暖的瓊州判到苦寒的漠北,也是他們自討苦吃,不會引發任何勳貴的憐憫。

(本月的最後一天,這個月完成了206000字,有些愧對廣大書友。主要是下半個月生活狀態一下子大變,影響了創作。下個月有其他事,我儘量多更新到十五萬以上,八月一定要超過六月更新。

另外,目前還欠搖搖搖頭兄弟兩章,欠呼延晟兄弟三章,月票加更兩章,只更了一章,現在一共欠六章,我慢慢還……)

感謝燈火見人家,額吐你哦,超慫的毛球,竹籤子,不一樣享受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九十章 工部第十九章 變化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十一章 逆反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五八章 謀劃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三十章 總攻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六十章 佈局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二三三章 家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一一一章 消息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十章 學與道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章 迎接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四十章 天道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四十六章 無奈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
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九十章 工部第十九章 變化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十一章 逆反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五八章 謀劃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三十章 總攻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六十章 佈局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二三三章 家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一一一章 消息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十章 學與道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章 迎接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四十章 天道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四十六章 無奈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