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特使

自永樂十三年春入京,黃淵經歷瞭如夢似幻的一年。

最開始,他只是想要利用來京城的機會,爲自己的父親迴歸做準備。

黃福在朱元璋時期就做到了工部侍郎,永樂初年就做到了工部尚書一職。永樂三年因陳瑛彈劾他不體恤工匠,於是被改爲北京行部尚書。

第二年因工部腐敗案,因事連坐,逮捕入錦衣獄,後被貶爲事官。不久,恢復官職,因明軍進攻安南,其負責總督軍餉。

安南平定後,明朝改安南爲交趾。朱棣命黃福以尚書頭銜兼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雖然做到了一方大員,但是交趾事務繁忙,遠離中樞。黃福也不甘心一輩子這樣完結,積極謀劃迴歸中樞。

黃淵被安插在護送張輔回京的水師中,原本只是想成爲交趾水師與海軍總部洽談重組的聯絡人。

不曾想,他在京城受到太孫和海軍新任都督劉江的賞識,不僅官升兩級,而且還在這次出征的過程中立下大功。

因爲不是直接領軍作戰,黃淵此次雖然作爲聯絡官立下大功,也不能封伯,但是他被封爲家鄉昌邑的昌邑子,也正式跨入了武將勳貴的行列。

在大明,父子兩代,甚至是祖孫三代同在朝中的例子並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同屬文官,或者是同屬武將。

父子二人,一文一武,並且都身居高位的例子,整個大明也僅此一例。

下着大雪,但是李亮作爲朱瞻基最信賴的少監親自來喚,黃淵就知道,太孫肯定是有重要的任務交給自己了。

將自己一枚隨身的玉璧塞進了李亮的衣袖,李亮也並沒有拿喬,而是直接透露道:“大明過完年後普降大雪,殿下怕幾月後缺糧,所以想要派守備去南洋買糧。對南洋,咱家當然沒有守備熟悉,也就不多言了,只要守備心中有數就好。”

黃淵楞了一下,隨即大喜。生於京師,長於交趾,黃淵對交趾,包括交趾附近的數國可謂是瞭如指掌。

如果是其他任務,可能還有些難辦,但是如果是買糧,這是相互利好的事務,即使到了南洋,他也會受到熱情歡迎。

交趾去年遭遇大災,糧食減產,但是暹羅等國卻糧食充足。而他又有自己父親在那邊主事,這件事可謂是輕輕鬆鬆的大功一件。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能被太孫選中,主要原因就是因爲自己有在交趾當民政官的父親。

換了其他人過去,還不一定能買到足夠的糧食。

他長揖笑道:“多謝李少監提醒,淵謹記在心。”

李亮呵呵笑着讓出了半個身位,引薦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奉御說道:“此人乃陳宣,已經得了太孫殿下的授意,與守備同赴南洋。這一路萬里之遙,還盼黃守備能多多照應。”

“當然。當然。”

大將出軍,內監監督乃是常例。黃淵不過一守備,慣例是不能爲一軍之將的,但是看到只是一個奉御與自己隨行,黃淵的心也跳了起來。

難道,真的會以自己爲主將,前往南洋買糧嗎?

跟隨李亮來到東華門處新建的情報處,朱瞻基在這裡接見了黃淵。

這是半年前剛修建起的一個小院,面積不大,院子也小的可憐,但是貼在城門道與文華殿東花園之間的這個小院,卻格外幽靜。

外面大雪紛飛,但是這新建的房子裝了地龍,屋內倒是熱的厲害。

朱瞻基其實是不習慣室內搞的這麼熱的,不過情報處的人除了最開始司禮監派來的兩百人,其餘大部分是孫林在宮中徵集的老太監們。

他們雖然行動能力差了點,但是經驗豐富,見多識廣。在整理情報,梳理情報,卻遠比年輕太監更可靠。

他們年邁,自然怕冷,所以爲了照顧他們,這裡的地龍燒的火熱。

“微臣黃淵拜見殿下。”

“不必多禮,起身,看座。”

劉萬幫着黃淵脫去了大氅,幫他掛了起來。黃淵道謝了一番,這才坐在了朱瞻基的下手。

見到沒有外人在,他更緊張起來了。如果這次能作爲一個主將前往南洋買糧,並且順利完成任務,這對他就是一筆資歷。

他今年也才26歲,想要依靠正常渠道,升到參將,最少也要五年以上。但是如果這次完成任務,加官進爵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這也是跟着大領導,才能獲得的機會。

朱瞻基並沒有廢話,直接問道:“潛九你在交趾從軍六年,你父又是交趾布政使,對當地民情可否瞭解?”

黃淵知道這個時候不是謙讓的時候,抱拳說道:“微臣自小就隨侍父親左右,接觸民政。雖然後來投筆從戎,但是自小受父親教誨卻不敢或忘。在交趾期間,臣也多次隨使團到暹羅,真臘,占城等地出使……”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李少監應該也給你介紹了情況,孤此次有心讓你前往南洋各國採買糧食,可敢應下?”

黃淵單膝跪拜道:“臣萬死不辭!只是不知行程幾何?採購幾何?何人充當採買使?”

朱瞻基笑了起來說道:“孤今年才十九,你也不過二十六歲,在那些老大人的眼中,都還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之輩。這次前往南洋購糧,孤不欲經過戶部,內監,只以孤個人名義以及海軍名義行事,故不安排採買使與戶部官員。”

這是朱瞻基在故意劃分陣營了,他對黃淵此人的能力還是非常欣賞的,也有心爲自己栽培力量。

黃淵又問:“那殿下欲出銀幾何?”

“十萬枚銀幣。”

黃淵再不遲疑,叩拜道:“臣定當兩月之內完成使命,不至於誤了大軍行程。”

見黃淵如此伶俐,朱瞻基笑道:“此事事關重大,到了交趾,你也多諮詢一下老大人的意見。這件事不僅要完成的圓滿,更要建立穩定的交易渠道。此次時間緊急,所以以現銀購買,但是建立穩定的渠道,以後就可以貨易貨,此舉對我大明更爲有利。”

“臣定不辱使命!”

“你如今官職尚微,此次船隊龐大,以你之名難以號令。孤命你爲太孫特使,海軍司令特使,一次號令三軍。不過行軍前航,你也不可自專,多聽聽其他將軍的意見。”

黃淵又叩拜了下去,激動地大聲說道:“臣遵旨!”

這兩個職位只是命,不是令,屬於派遣職位,這件事完成後就會取消。

但是,能成爲太孫特使,那也就代表他正式成爲了太孫近臣,哪怕官職再低,其他人也不敢輕待。

就好比李亮,本身只是一個少監,但是朝中大臣,有人敢忽視他嗎?

身爲太孫心腹,如今太孫又大權在握,這就代表,今後他的仕途將不會再有半點波瀾。

只要他自己不作死,他在軍中的勢力也會越來越大。

朱棣是晚間得到了朱瞻基的彙報,知道了此事。現在大明地多人少,糧食短缺問題並不嚴重。

不過他對朱瞻基未雨綢繆,先做準備的計劃也是很爲欣慰。“既然這件事是你一手操辦,我就不插手了,待糧食購回,我自會讓戶部與你撥銀,不讓你出這筆銀子。”

朱瞻基笑道:“孫兒只得一張嘴,又能吃的多少?所謂銀錢,只有在流通的過程中才有價值,放在倉庫裡不能吃,不能喝,不過是死錢而已。孫兒雖然也不富裕,卻也不願做個守財奴。”

朱棣聽了自然又是一番誇獎,才說道:“這黃潛九如此年輕,可能服衆?”

“孫兒這次派他爲主帥,也是爲了試驗孫兒如今在海軍的威望。如果他行事有方,卻不得號令如一,那就說明孫兒如今對海軍的管控還不夠。孫兒也正好尋幾個刺頭,殺雞駭猴一番。”

“你既然都考慮到了,那我也放心了。不過權謀之學,可不僅僅如此,你至今順順利利,不曾遇到坎坷,卻也不能輕視了天下人。人以上百,千奇百怪,各種心思都有。想要完全操控人心,你還需要好好學。”

朱瞻基笑道:“孫兒只需抓住大勢,在大勢所趨之下,一切反抗都是無謂的。屆時孫兒再借力打力,自然會輕鬆許多。”

“大勢……”朱棣笑了笑說道:“不涉及內政,你是不會知道,內務不是明刀明槍的戰場,根本沒有大勢之說。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益的角逐……”

“那就用利益驅逐,就像北明山銅山一樣,利用新的利益點,驅動更多的人。”

朱棣這才似笑非笑地問道:“夾江工業區可否就是你拿出來的第二個北明山銅山?”

朱瞻基也沒有絲毫隱瞞,肯定地說道:“皇爺爺,這個工業區將會遠比北明山銅山的利益更大。那座銅山只是死物,而這個工業區,卻可以無限制地發展下去。也許十年以後,你就會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大明。”

“商人趨利。你就不怕以後人心不古,難以管教?”

“工業興國。只要我們把握住工業發展的節奏,大明就會蒸蒸日上。”

感謝燈火見人家,額吐你哦,不一樣享受,超慫的毛球,祁風雲,只爲純真的依賴的打賞,謝謝大家

第七章 蒙特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十九章 思想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十四章 爵位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二二八章 輿論宣傳第一三九章 處置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九十四章 社會(求推薦)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九章 旅途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十章 林家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二章 勳爵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一九九章 錯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三十章 選擇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二十章 曙光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五章 天才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二章 處政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一七六章 清查
第七章 蒙特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十九章 思想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十四章 爵位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二二八章 輿論宣傳第一三九章 處置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九十四章 社會(求推薦)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九章 旅途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十章 林家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二章 勳爵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一九九章 錯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三十章 選擇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二十章 曙光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五章 天才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二章 處政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一七六章 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