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態度

朱瞻基將火槍遞給了柳升說道:“安遠侯,這把火槍雖然已經很不錯了,但是仍然有兩個地方需要改進。”

柳升今日本來是爲了震撼住朱瞻基而來,想要憑對火槍的瞭解讓朱瞻基認可他,沒有想到,他竟然還不滿意。

不過這個時候,他當然不會反駁朱瞻基的意見,謙遜地說道:“殿下請指示!”

“如今的槍管既然已經能夠粗細一致,那麼就該研發出單獨的一顆子彈,如今的五顆子彈在射出去之後就四分五裂,很難對一個敵人形成致命的威脅。”

作爲一個火器專家,柳升很快就想到了這裡面關鍵的問題。“殿下,閉氣太緊容易卡殼,閉氣不緊,子彈太重,就射程不遠。所以哪怕一顆子彈是研究的方向,但是最少如今很難實現。”

朱瞻基當然知道這一點,在火藥的威力只有這麼大的時候,爲了增加射程,不得不把槍管設計的超過了一米二以上,甚至超過一米五。

換成一個子彈,重量其實還是小問題,因爲子彈還有慣性和撞擊力,並不是越重的子彈射程越近,這個裡面還需要進行各種試驗。

影響射程最大的關鍵還是閉氣作用力,閉氣不緊,射程就近,閉氣太嚴實,子彈直徑設計的太粗,不僅會對槍管磨損,也會容易卡鏜。

在加工精度還沒有達到相應的程度,這件事的確不需要太急。

朱瞻基點了點頭又說道:“雖然火銃的威力現在已經不小了,但是依舊不能忽視可能出現的貼身肉搏。如今火銃隊爲了減輕負擔,只配備了匕首,如果遇到肉搏,就非常吃虧。所以,我覺得,應該在槍管下面安裝一支刺刀。這樣遇到敵人,安裝在槍頭的刺刀加上槍管的長度,就不怕對方的刀槍襲擊。但是要注意,不能影響通條的安裝。”

這不是一個大問題,柳升隨口就應了下來。“是,臣領命。”

現在的火槍每放一槍,都會在槍管裡遺留下火藥的殘餘,必須清鏜。通條的作用是最少幾十年間,都不能取消的。

真要像後世的那種銅殼子彈,暫且不說火帽,無煙火藥,加工能力。光是資源的耗費,對銅的需求,都是現在的大明消耗不起的。

而且,如今有了燧發槍,已經站在了全世界的前列。無謂地耗費更多的資源,對發展來說,其實並沒有好處。

聽到柳升痛快地答應了下來,從他的回答,朱瞻基也確定了他投靠的心思。笑道:“我知道你將如今生產的槍管全部據爲己有,我也無心跟你清算,只要你不妨礙我羽林衛的換裝,其他的槍管本來就是以你神機營爲先。”

柳升大喜道:“臣定當再送一千五百支新槍到羽林衛,絕不耽擱羽林衛的換裝。”

朱瞻基搖了搖頭說道:“不,是三千支新槍,還必須是這種雙管的燧發槍。”

羽林衛兩衛六千人,但是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槍手。根據人員的分配,這六千人,有一半槍手,然後還有輜重營,盾牌軍,炮手,而且這裡面還留一部分預備隊。

所以六千人的隊伍,有三千支新槍已經完全足夠了。

柳升露出了一絲難色,不過還是沒有打折扣,答應了下來。“我會督促工匠們新年期間也不停工,正月十五之後,提供給羽林衛三千支新型的雙管燧發槍。”

現在雖然每天能製作出五百支槍管,但是在淬火的過程中,還是會有最少三四成的次品。

如今的冶煉技術不夠,槍管的鋼純度不高,這種問題誰都無法解決。

想要把冶煉溫度提高到融化鋼水的程度,這將會是工業革命最大的門檻,一直到後世的十九世紀,才真正解決。

所以,現在每天得到的合格槍管不過兩三百根,朱瞻基要三千支槍,六千跟槍管,需要差不多一個月的產量。

見柳升如此小心奉承,朱瞻基也給了他一些希望說道:“孤明白你的意思,不過安遠侯身爲皇祖父最信賴的大將,如今掌管大明最重要的神機營和火器營。所以孤也不好在安遠侯的事情上置喙,不過,大明未來幾年不會少了神機營立功的機會,希望安遠侯能緊緊抓住。”

說的雖然只是衆所周知之事,但是這個時候說出來,那就是表示朱瞻基已經記住了柳升,認可了他。

柳升喜出望外說道:“臣絕不辜負殿下期望。”

柳升開心,朱瞻基更開心。

柳升可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武將或者是侯爺,他被朱棣任命組建大明的火器營之後,就成爲了地位最特殊的一個。

大明的火炮,火銃,最好的工匠,幾乎都控制在柳升的手中。

有了他的幫助,整個大明的火器推廣計劃,最少可以加快三成。

而又有了這個臂助,他在軍營中的權勢又盛了三分。再這樣發展幾年,哪怕朱高熾對他這個兒子不滿意,想要易儲,也根本動不了他。

今日是承徽劉鎔徽的生日,朱瞻基昨日已經答應了她,今日會爲她慶生。

所以不到正午,就從海軍總部啓程回宮。

剛走出海軍總部,兩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看見騎在馬上的朱瞻基,就在路邊跪了下來。“草民紀雲,紀雨,拜見太孫殿下。”

紀綱離開的時候,朱瞻基在紀家也見過這兩人,知道他們是紀綱的侄兒。

不過身爲一個太孫,朱瞻基是不會直接跟他們這種沒有官職,勳爵的年輕人說話的,偏向跪在他們一邊的小太監粱衝問道:“發生何事?”

粱衝有些似笑非笑地回道:“殿下,不是奴婢不想管這件事,實在是有些不好管。”

朱瞻基急着回家,哪有時間打啞謎,說道:“如實稟來。”

粱衝雙手高舉着一張喜帖,說道:“陽武侯薛祿回京述職,今日向二人寡母求親,想要納二人之母爲妾!”

朱瞻基楞了一下,看了一下年紀都有二十多歲的紀雲二人,楞道:“你確定不是二人姐妹,而是寡母?”

“確是二人之母。不知道陽武侯從哪裡得到了二人寡母的生辰八字,上面寫的清清楚楚。”

朱瞻基也有些想笑,使勁憋住了。李亮他們一幫人卻沒有憋住,好幾個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聽到衆人的笑聲,兩人忍不住哭了起來。“還請殿下做主!”

這個時代的人可不像後世,六七十歲還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男人們一般過了五十,就比後世六十的人還要蒼老。女人的保質期更短,因爲長期的營養不良,重體力幹活,養兒育女,老的特別快,過了四十基本都能自稱老嫗了。

二人都二十好幾了,他們母親再年輕也不會小於四十歲,能不能有一口牙吃飯都說不準。

這個薛祿也真是胡鬧,爲了羞辱紀綱,竟然要納紀綱的嫂子爲小妾……

朱瞻基用手掩住了揚起的脣角,說道:“這件事我知道了,你二人回去吧。”

兩人停住了哭泣,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朱瞻基。李亮忍不住提醒道:“殿下已經應下了此事,難道還要殿下親自陪你們去找陽武侯嗎?”

朱瞻基壓抑住笑說道:“你去陽武侯府,讓他午後到東華門處情報司見我。真是胡鬧!”

待朱瞻基率領衆侍衛離開了還在納悶的二人,他再也忍不住笑出聲來。

這就好比兩人相互罵娘,其中一人拉出了自己八十歲老孃說:“這是吾娘,你真要操嗎?”

另一人毫不嫌棄,真要下手一樣。

有些事,你只能說不能做,就好比你罵娘。

有些事,你只能做不能說,就比如你殺人。

或者是跟老婆做的那些不可言喻之事,真的你自己說出來,那就是傻瓜了。

不過,朱瞻基的笑聲很快就停了下來。他突然想到,會不會這個薛祿也跟柳升一樣,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他已經發現了,自從東瀛回來以後,文官們對他尊敬了許多,而武將,勳貴們,對他更是親近了許多。

馬上就是永樂十四年了,也就是1416年,生於1398年的朱瞻基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滿十九歲了。

十八歲就成年了,十九歲的太孫,掌管天下水師。加上皇上另眼相看,連許多太子都不讓沾手的權力,他都交給了太孫。

這也讓自己成爲了一個香饃饃,不管是誰,只要有機會就想要捧一下他的臭腳。

進宮了之後,他沒有率先回興慶宮,而是直奔朱棣如今所在的謹身殿。

朱棣這個時候已經處理好了公務,準備去休息了。見朱瞻基尋來,問道:“發生何事?”

朱瞻基左右看了一眼,朱棣揮了揮手,所有的宦官和宮女都退了出去。

朱瞻基這才把最近許多大臣向他示好跟朱棣報備了一番,這件事是不可能瞞過朱棣的耳目的。

不管朱棣知不知道,朱瞻基這個時候都不能隱瞞,因爲這是一個態度問題。

我都還沒有下臺呢,你就一點不在乎地大肆培養自己的勢力,還有沒有把我放在眼裡呢?

所以不管怎麼樣,朱瞻基這個時候都該跟朱棣彙報一下,反正這件事,怎麼他都是得實惠的。

因爲這些都是武將勳貴,不是文官。朱棣也不可能不讓朱瞻基接觸這些武將勳貴。因爲這本來就是他權力交替過程中的一步,只是現在步子邁的快了一點。

感謝竹籤子,燈火見人家,超慫的毛球,額吐你哦的打賞,謝謝大家的訂閱

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九章 旅途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十章 林家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六章 分道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十九章 變化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三章 新生活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十一章 各國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三十章 總攻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三章 克太子第八章 鄭家第七章 遷都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十五章 斬殺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二章 處政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一四四章 疫情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四十章 天道
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九章 旅途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十章 林家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六章 分道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十九章 變化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三章 新生活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十一章 各國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三十章 總攻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三章 克太子第八章 鄭家第七章 遷都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十五章 斬殺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二章 處政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一四四章 疫情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四十章 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