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姬發的日子說很愉快也很愉快,說不愉快也不愉快。
不要以爲重生成了皇子就可以爲所欲爲,在大周並不是這麼回事。
皇室對於皇子的教育那是一個上心,無論是多大的皇子,只要超過六歲就得去上學,哪怕就是姬發,已經成年了,也要經常的寫策論交給皇帝,讓皇帝來審查,看看諸多的皇子中到底學習的怎麼樣。
姬發已經度過了之前那種連天加夜學習的時候,現在的他,每天可以睡到日上三竿也沒有人來自己,當然,沉醉溫柔鄉那是不可能的,剛開始的姬發還有一種新鮮感,時間長了之後,姬發就感覺到不怎麼樣,畢竟老是做一種事情次數多了也就膩歪了。
倒是楊玉環和武媚比較擔憂,因爲她們兩人已經陪着姬發一個月了,但是肚子卻沒有有一點的動靜,這就不得不讓楊玉環和武媚比較擔憂,是不是自己除了問題?要是自己有問題該怎麼辦?
所以在這一日,楊玉環和武媚一塊回家,回到家中之後,楊玉環就這個問題和自己的母親交流了一番,“母親,我這個肚子至今都沒有動靜,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楊玉環的家已經搬遷了,不再是之前的那個老舊的院子,而是換了一個地方,不能說多大,但是絕對比之前的房子要大很多,再加上這一段時間姬發的強勢,很多人上杆子巴結楊家,不過楊玉環的母親都沒有接受,畢竟她知道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和姬發有關係,自己要是這樣做,招惹了姬發不喜歡怎麼辦?要是這樣的話,誰知道未來自己的女兒會不會因此被二皇子冷落?這都是有可能的,儘管楊玉環說姬發不會的,但是女兒說歸女兒說,自己還是不能恃寵而驕,這樣是不行的。
聽了女兒這樣說,楊母也是大吃一驚,對於這件事情,她是最上心的,嫁給二皇子只是第一步,如果能夠給二皇子是生下一個兒子,那樣次啊會永保榮華富貴,到時候就算是沒有了姬發,不是還有母憑子貴嘛,甚至自己的外孫還有可能成爲太子,成爲大周帝國的皇帝,到了那個時候,纔是楊家發達之日。
楊母沒有見過武媚,但是她知道,那個小丫頭片子不是自己女兒的對手,因爲她很是活躍,這樣的小丫頭是不太可能懷孕的,所以說,要是說能夠給姬發生第一個兒子的,只能是自己的女兒。
“環兒,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我之前教你的你有沒有用?”楊母的話讓楊玉環很是害羞。
“你害羞什麼,現在這是關於你的終身大事,關係到你未來的一切,你千萬不能因爲害羞而不去。”
“母親,我已經按照你說的做了,但是還是不行啊,這都一個多月了,始終都沒有動靜。”
“那會不會是二皇子的問題?”楊母小聲的嘀咕一句,她也不敢大聲,萬一要是讓人聽到了就不好了。
“母親,應該不會吧,我覺得夫君很強悍的。”
“傻丫頭,種子能不能用,不能只看外表,只能慢慢等了,不不過,你也要注意武媚那個小丫頭,千萬不要以爲她的年級小你就無所謂,萬一她要是先你一步,到時候你就落後了。”
“母親,女兒知道了。”
同時,武家也是發生着同樣的事情,不過武家的宅院比楊家還是要大很多的,因爲武媚的父親是荊州都督,也算是一個高官。
原本這個家是和武媚的母親沒有什麼關係的,因爲她是武媚父親的續絃,不是正妻,但是自從武媚嫁給了姬發之後,武媚的母親就逐漸的成爲了武家的話事人,沒辦法,誰讓武媚嫁給了姬發呢,二皇子是很很有可能成爲太子的,到時候武家其他的人還要巴結武媚才行。
“你這個小丫頭,你是不是還在夢着要去打仗?”武母點了武媚一下。
“母親,當大將軍是我的夢想,我一定要成爲大將軍的。”
“你這個當大將軍哪有當皇后重要,你要是能夠給二皇子生下長子,到時候就很有可能成爲太子,到時候你就會成爲皇后,成爲太后,那豈不是比大將軍還有意思,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是大將軍也得聽你的話。”武母諄諄教導着。
“母親,你也知道的,二皇子的正妻只能是邑姜,我爭不過她的,再說了,邑姜還有碩大的一個呂氏家族支持,身後還站着整個姜姓的大家族,根本不可能是我們武家能夠對付的了的。”
“傻丫頭,你說的母親都知道的,但是我要告訴你,你的地位決定於二皇子,而不是其他人,只要二皇子覺得你可以做太子妃,可以做皇后,那麼你就可以做皇后,就算是呂氏家族反對又如何?難道他們還能反對不成?”武母看的很清楚,因爲她就是這樣的,她的地位就來自於武士彠,武士彠一句話,她就能夠成爲話事人,也正是因爲這件事情,她才明白這個道理。
“母親,邑姜和二皇子的感情很好的,我覺得我爭不過她的。”
“傻丫頭,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現在給你說只是讓你做好準備,你要做好幾十年的鬥爭,現在二皇子成爲太子的呼聲很高,所以你一定要注意了。”
“哦!”半知半懂的武媚點點頭,其實她也不知道很明白,母親爲什麼要說這樣的話,但是她知道,母親這樣做是對自己好的。
姬發並不清楚,自己的兩個女人回了一趟家,結果就變成了這個樣子,被人深深地教訓了,姬發也發現了一些改變,兩女比之前更加的溫柔,比之前更加的在意自己的感受,姬發能夠感受得到,不過他也沒有詢問,他知道自從自己強勢以來,圍繞着自己的宮鬥就已經開始了,邑姜還沒有過門,要是邑姜來了以後,那纔會更加的熱鬧,但是姬發還是準備給他們上上課,讓她們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的。
至於未來的太子,姬發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獲活得過自己,要是能夠活得過自己,那麼到時候自己還是可以把太子之位傳給他的,要是活不過自己,那就沒辦法了,姬發可是打定主意,至少要做五百年的皇帝。
“或許到時候可以讓他們修煉我的混沌金身。”要是這樣的話,到時候皇子們估計一個個都能夠活得時間很長,但是這孩子多了也是一個麻煩事情。
姬發可以肯定,要是自己能夠當五百年的皇帝,到時候自己地兒子至少也有一百個,而且這一百個皇子每一個都是經過四五百年的歷練,少的也有一兩百年的歷練,到時候,每一個都是人精,就算是有很多的人稍微弱一些,但是時間長了,也就彌補上來了。
人家康熙九龍奪嫡就差一點沒把大清朝給弄散架了,自己這要是百龍奪嫡,那就有意思了,到時候絕對會成爲整個朝局最重要的事情。
“難道要我早早地就立一個太子?”姬發也不是沒有想過,等邑姜生下兒子之後,自己就立一個太子,可是想一想漢武帝的太子劉據,想一想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想一想康熙的太子胤礽,哪一個不是出生之後沒有多長時間就被冊封爲太子了,但是又如何?還不是被羣起攻之。
姬發想到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二皇子,是一個長皇子,就遇到了現在的事情,要是自己是太子,姬發估計自己遇到的事情肯定會比現在還要多得多,自己的那些兄弟們恨不得想要弄死自己,好取而代之。
“算了,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誰知道未來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姬發也不好說未來到底是什麼樣子,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這一個月的時間,所有的書籍都賣完了,鎬京城的書籍沒有賣完,洛陽陳也沒有賣完,夏巽只好帶着書去其他的城市去售賣書籍,
所到之處,被衆多的人歡迎,甚至夏巽就連朝歌城都去了,在朝歌城中受到了劇烈的歡迎。
哪怕就是姬發刊印的又如何?他們痛恨姬氏家族,痛恨大周帝國,但是卻不痛恨書籍和知識,這是大商人爲數不多可以自傲的了,在他們看來,大周就是西方的蠻夷,是沒有文化的蠻夷,他們知道什麼知識?要不是從大商學習,他們至今還在刀耕火種呢,要不是從大商這邊學習,他們連文字都沒有。
看看這諸子百家,基本上可都是大商人,看看李耳,看看孔丘,看看王詡,哪一個不是大商人?甚至孔丘還是大商宗室的分支之一,不過傳承的時間已經很久很久了,已經很久遠的找不到祖上到底是出自那一脈,但是孔丘是大商宗室的人是被肯定的。
從高祖王亥到太祖成湯,大商傳承了七代,從成湯到帝辛,傳承了十七代,這一共就是二十四代,上千年的時間,大週一直都是站在知識的最高點,也正是因爲這樣,所以他們纔可以肆無忌憚的嘲笑。
沒有的說的,當夏巽的書籍賣到朝歌城的時候,整個朝歌城都瘋狂了起來,足足在朝歌城賣了六萬套,是僅次於鎬京城,雒陽城的第三名。
除了這三個地方之外,中原的其他地方,只賣了三萬多套,不是賣不動,而是已經賣光了。
姬發也沒有想過要不要繼續,姬發仔細的想了想,決定還是算了,等以後有時間,自己要刊印一套完整版的帝周大典,這才一千部書,不算多,帝辛的宮殿中,書籍至少有幾十萬部,還有很多的青銅器,石器等等,這些上面都是有文字的,姬發也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把這些是都給刊印出來,但是姬發知道,自己想要留名青史,這一套動作肯定是要做出來的,沒辦法,焚書坑儒的秦始皇已經被罵慘了,但是編寫永樂大典的朱棣卻被歌頌了很久很久。
而歌頌朱棣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永樂大典編寫了一套只是供朱棣自我滿足的,根本就是收入內庫秘不示人,對於文化的傳播是沒有什麼作用的,而且宮殿着火還差一點就給燒了,以至於到了嘉靖的時候又寫了一套副本,但是顧炎武曾說,嘉靖本是自己編造的,不是真正的永樂大典,真正的永樂大典已經焚燬了,要不然爲什麼原本的永樂大典有一萬多冊,而到嘉靖版本只有八千冊?
對於這件事情,姬發不知道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但是姬發卻知道,永樂大典看起來很厲害,但是秘不示人,在傳承的過程中,焚燬,消失了很多很多,說是對文化有保護作用,但是姬發卻不這樣認爲,你說對文化有傳播作用,在明朝的時候,秘不示人,沒有人度過,站在現在的角度來說,你書籍呢?你不是說傳承嗎?書呢?都沒有傳承下來幾本,說得再多有什麼用?元朝還有寫過經世大典呢,遠遠的超過唐會要宋會要的書籍,可是在哪兒呢?沒有了,沒有了,事實意義上來說,那就是沒有貢獻。
所以姬發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刊印出來,越豐富越好,字數越多越好,而且一定要刊印的多多的,讓全天下的人都可以看,都可以閱讀,到時候,弄他個幾十套,每一個行省都放一套,這樣來說,姬發就可以保證自己的名聲絕對會好很多。
當然,這件事情也不是那麼的絕對的,如果接下來民間還有需求的話,姬發還是會繼續刊印帝周大典的,沒辦法,五十萬濤也滿足不了整個中原,除非是買不起,只要能夠買得起,就沒有一家人不去購買一套書籍的。
出售五十萬套書籍的黃金已經運送回來了,不過是分批運送回來的,在運輸黃金的時候,也曾經出過一些事情,也曾經讓姬發比較頭疼和遺憾,但是都被姬發給一一的解決了。
“真的是財帛動人心啊,不得不說着黃橙橙的小可愛真的讓很多人都瘋狂了,要不是自己已經習慣了,指不定也會這樣,但是你們這是侵吞我的財產,不給你們教訓,你們是不會記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