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橋樑工程領域,秦平的專業能力或許還沒有得到驗證。
但是,僅憑新聞報道,推測出事故原因,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他的建議,齊定新認爲肯定有參考價值。
“我認爲設計上出了問題,橋墩少了,將近六十千米長的大橋,僅僅只用220個橋墩不夠,質量再好的橋樑,也會出問題。”
“220個還少?”齊定新不認同,“秦院士,這橋我沒參與設計,但是設計圖我是拿到了的,220個橋墩不多不少,剛好合適,再多可就超過預算了。”
“是的,220個橋墩確實不少,可是那是正常情況下,從這次的事故看來,粵香澳大橋的設計,根本沒把自然因素考慮進去。”
秦平的話,讓齊定新沉默了。
確實,要不是這次出了一場風暴,出了場事故,提前看到了橋樑設計的不足,趁着剛開始動工,還可以改進。
要是完工,通車之後,突然來場風暴,橋上都是車輛。
那時再出事,那就是大事了。
所有參與這個項目的,可能都要被問責,一個也逃不掉。
“那您覺得,加多少個橋墩下去合適呢?”
“四個,只要四個就足夠了。”
前世的珠港澳大橋和這個粵香澳大橋一模一樣,但是這一世的粵香澳大橋只設計了220個橋墩,會出事在所難免的。
“那就是224個橋墩,秦院士稍等我一下。”
齊定新把粵香澳大橋的設計圖拿來,鋪在了茶几上。
同時拿了鉛筆,在設計圖上加了四個橋墩。
仔細一看,果然和諧了許多。
“妙啊,真的是妙啊,只需要多四個橋墩,完美解決問題,之前怎麼就沒想到呢?”
齊定新沒參與設計,但他自己卻私下有設計過。
這座大橋,是龍國國內乃至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當時要組建設計團隊時,他恰好生病了,就沒參與進來,他爲此一直耿耿於懷,私下裡就畫了不少的粵香澳大橋的設計圖。
“真有那麼妙嗎?”張鋼湊了過來,就連不懂的董楠也探頭了。
要知道,秦平的建議是得到了橋樑專家的肯定。
關鍵在此之前,都不知道秦平還有橋樑設計的才能。
只不過張鋼和董楠看不懂,就只有齊定新在嘖嘖稱奇。
“妙,妙不可言,張署長你是不知道,多加四個橋墩,預算是上去了,可是安全質量提升了一倍不止,養護得好的話,用上兩百年時間都不成問題。”齊定新臉上難掩喜色。
“能用上兩百年?齊先生你不要在這兒擺故事哦。”張鋼顯然不相信。
“我推算是真的,你要是不信,活兩百歲就知道了。”齊定新開了句玩笑。
齊定新只是用誇張的手法,來表現秦平的設計之強,哪知道張鋼非要較真。
這種事,就算現在真能保證用兩百年,可是這兩百年間要發生意外,導致橋樑坍塌了呢?
意外的事情,誰能料到。
“秦院士,我有個不情之請。”
“請說。”
“您能不能再勞累一下,把預算做出來,在不降低質量的情況下,儘量降低預算,可以嗎?”
張鋼說着說着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
秦平那麼幫他們,不惜從燕京趕到這裡,解決了事故調查不利的問題,又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現在竟然一而再再而三提要求,多多少少有些過分。
但張鋼也想好了,秦平要是拒絕,他能理解。
“預算我做了,做設計圖的時候,就一起做了。”秦平說完,好奇道:“對了張署長,你們有施工方案嗎?預計完工時間是多久?”
“有,施工方案當然有,預計完工的時間是八年到十年,如果中間不出問題,八年多時間就足夠了。”
這樣的大型基建工程,八年時間已經算是快的了。
一些國家,修一座百米長的大橋,二十多年還沒建好橋墩的都有。
可以說,龍國也是個基建狂魔的存在。
“八年時間,那也太慢了。”
秦平搖了搖頭,對這個速度不是太滿意。
按照天文臺的預測,十年之後全球氣溫變暖到很嚴重的地步。
都不用想,那時絕對會發生天災。
萬一中途出個意外,拖個兩年才修好,天災來了派不上用場,純屬浪費。
除非天災不大,不是那種毀天滅地的,那這橋修個十年無所謂。
可是很明顯的,到時會發生大災難。
不然,不會引起各國關注,科研組也不會誕生了。
“秦院士,八年時間真的不慢了。”齊定新解釋道:“基建需要的是安全,是質量,不能追求速度,就我知道的,但凡是趕工期的百分之八十會出事,一出就是大事。”
“而且海上施工,萬一來個強降雨,颱風或者風暴什麼的,完全不能施工,這些都是沒辦法預測的。”
前世的珠港澳大橋,也是用了八年左右的時間修建完成。
看樣子,八年,已經是龍國基建水平的極限了。
“我想給基建提提速,怎麼樣?”秦平看着兩人。
“提速?”張鋼對此,很敢興趣,要是能早點把大橋修好,他肩膀上的擔子就輕了。
否則只要是在建中,他每天都會提心吊膽,生怕出事。
“秦院士能提多久?”齊定新好奇問道。
董楠也看向他。
在他們看來,即使能提速,最多就是幾個月的時間。
撐死了,提前一年。
國內的基建水平,只有這點高度,再高就不行了。
但是依然領先全世界。
這跟龍國人骨子裡的基因是相關的,從古自今,龍國人在基建上就有很強的造詣。
無論是長城,還是皇宮,或者民間建築,城牆城堡。
技術都是一直領先世界,水平處在最前列的。
“基建工程,質量當然要擺在首位,但是我認爲,速度也不能忽略,早點建好,早點方便社會百姓,也很重要。”
秦平說道:“我不但畫了設計圖,連施工方案也一起做了。在我的想法裡,這個粵香澳大橋,只要三個月的時間就能通車。”
張鋼:“多久?”
齊定新:“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