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國初期保留了較多遊牧部落特徵,實行“猛安謀克”制度。出征時,家眷多留在本部落的根據地,這些地方通常是相對安全的草原、山谷或河流流域,由部分老弱、婦女負責守衛和經營生產(如畜牧、農耕),保障後方物資供應。
可隨着金國的建立,在一些大規模軍事行動或遷徙征戰中,家眷就開始隨軍行動,但通常處於軍隊後方的安全區域,形成“老小營”。這種情況多見於金國早期擴張階段,當時尚未建立穩定的統治中心,家族與軍事集團聯繫緊密,家眷隨軍可避免離散,同時也能通過家族紐帶增強軍隊的凝聚力。
等到金國滅遼成功,統治區域擴大。此時打仗時,家眷已經被安置在已穩固控制的城池、堡壘中,由軍隊或地方官負責守衛,尤其是貴族和高級將領的家眷,多居住在遼上京、遼東京、遼中京、等大城市,依託城防保障安全。
總體而言,金國家眷的安置遵循“安全優先”原則,結合自身的生產方式和統治階段變化,從早期的部落根據地逐漸向固定城池過渡,體現了從遊牧到定居的演變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金人打仗時之所以把家眷帶上,也跟他們人口少,需要趕緊繁衍人口,好壯大金國有關。
也正是因爲如此,完顏阿骨打帶頭,打仗的時候也把家眷帶上,就近安置,以便他們女真人能快速繁衍生息。
而這次完顏阿骨打南征,將大半的金軍都帶了出來,誓要徹底消滅遼國,震懾大宋,逼大宋跟金國簽訂和約,讓大宋爲金國提供糧食以及其它生活必需品。
這就導致有大量的金國女人在遼中京和遼東京生活,而金國貴族和高級將領的家眷多居住在更近的遼中京。
這也是金國貴族和高級將領仗着他們的身份高,所行使的特權。
這麼重要的地方,完顏阿骨打肯定得派大將率兵守衛。
完顏阿骨打挑挑選選了之後,選了他的異母弟完顏闍母守衛遼中京城,他還給完顏闍母留下了五千精銳。
完顏闍母是金國大將,就是他打下來的遼上京城,而且只用了半天時間。
這些年,完顏闍母一直追隨完顏阿骨打南征北戰,立功無數。
不巧,前段時間,完顏闍母受了點小傷,完顏阿骨打想讓完顏闍母休息幾天,就讓他來守遼中京城。
在完顏阿骨打想來,以完顏闍母的能力,守衛一座城池,那還不是輕鬆加愉快?
關鍵,有完顏阿骨打親率的四十多萬大軍擋在前面,誰還能偷襲他們的老窩?
不想,完顏阿骨打被擊敗了,四十多萬大軍的封鎖成了一句笑話。
更讓完顏阿骨打沒想到的是,完顏闍母在後方時,整天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疏於對遼中京的防禦。
最重要的是,趙俁的兒子趙棣一身虎膽,還心細如髮,他跟隨童貫追殺金軍到了遼中京境內,發現這裡竟然連一個金人都沒有。
趙棣在第一時間將此事稟報給了童貫等人。
童貫等人商議一番,得出結論:肯定是他們追過頭了,不然這解釋不通。
當時,有人提議回去繼續追殺金軍,有人提議去奇襲遼中京。
童貫覺得,他們追殺再多的金軍,首功也不是他們的,因此傾向後者。
可怎麼奇襲,才能拿下這至關重要的一城,卻讓童貫有些拿不定主意。
就在這時,趙棣又站出來表示,他願意帶人僞裝成金人去試試能不能騙開遼中京的城門?
童貫知道趙棣立功心切,更知道趙棣的母親是趙俁最寵愛妃子的麻曉嬌,肯定願意給趙棣創造立功的機會。
於是,童貫當即吩咐下去,從五萬輕騎兵中給趙棣選了五百精銳中的精銳,還給趙棣找了一些懂契丹語和女真語的宋軍將士。
——實際上,這些人就是契丹人,甚至就是女真人,他們多是雲地的“漢人”。
猶自不放心,童貫還給趙棣他們每人都帶了幾十顆轟天雷。
同時,爲以防萬一,童貫親自帶人登上山頭,時刻關注趙棣他們的一舉一動,隨時準備接應趙棣。
半路上,趙棣下令,所有將士都換上,追殺金人途中,他特意讓人扒下的金軍的衣服。
黃昏時,趙棣率五百精騎到遼中京西城門下,然後令懂女真話的人向城門樓高喊:“陛下在前線大敗,快快打開城門教我等去見郎主!”
把守城門的金兵見城外來了大隊金軍騎兵,以爲真是完顏阿骨打戰敗,派人回來通知完顏闍母轉移大家的家眷,趕緊打開城門,落下吊橋。
趙棣率領五百精騎蜂擁而進。
剛進城門,趙棣就命令五百精騎每人扔出一顆轟天雷。
一陣爆炸過後,趙棣一馬當先向着金兵殺去,守門的二百多名金兵全部陣亡。
不遠處的童貫見到這一幕,立即親率五萬輕騎兵,殺向遼中京城,被趙棣接應到了城中。
童貫下令,迅速奪取其餘城門,一個人都不許放走。
童貫甚至下令直接砍斷吊橋,徹底切斷城內外聯繫,不許一個金人跑出遼中京城,他要將遼中京城中的金人一網打盡。
對於宋軍已入城之事,完顏闍母等金將毫無所知。喝了一天酒的他們,還在邊醉眼惺忪地看着遼國美人在那跳舞,邊繼續暢飲。
天色漸漸暗了,完顏闍母他們突然聽到了一陣爆炸聲。
這讓完顏闍母一激靈,連忙派人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多時,忽然跑來兩個金兵向完顏闍母報告,說發現一支宋軍從西北方向殺了過來,全是騎兵,殺氣騰騰。
完顏闍母一驚:“哪來的宋軍?!”
完顏闍母手下的金將判斷:“或宋軍偷偷潛入我大定府?”
完顏闍母問:“大定府皆在我等掌控中,他如何能進城,且前線有陛下數十萬大軍阻攔,他豈能攻過來?”
完顏闍母手下的金將也有些納悶,忽然有人想到一種可能:“該不會陛下那裡出事了,宋軍又利用我等大意奪了城門?”
完顏闍母這才猛然意識到城門可能失守了,他急忙令人到各城門去查看一下。
這時,纔有人跟完顏闍母說,現在形勢很危險,應該趕緊派一支軍隊護送重要人員的家眷先離開遼中京城。
可直到這時,完顏闍母還認爲形勢沒那麼糟,就算有宋軍進城了,也是送死。
完顏闍母下令整軍出戰,誓要讓宋軍看看,這個時代最強大的軍隊。
這邊,完顏闍母也準備好戰鬥了,那邊童貫已經率領大軍,殺了過來。
中京建於一零零七年,即澶淵之盟後的第三年,那時候遼國正是繁榮鼎盛時期。中京是仿照大宋東京汴梁城而建,也是由外城、內城和皇城三重城構成。
完顏闍母要是選擇據皇城而守,可能還能守幾天。
可屢戰屢勝滋長了完顏闍母和他手下驕兵悍將的信心,他們竟然選擇出了皇城,甚至是出了內城,來到外城與宋軍交戰。
內城中的金人見金軍如此勇猛,也紛紛拿起弓箭跟上金軍,想要幫金軍禦敵,甚至有金國女人拿上弓箭參戰。
倒是童貫等人,選擇下馬步行,邊吃着肉乾,邊緊貼街道一側小心翼翼地前進。
街道很寬,闃無人聲。
臨街房子的門窗都緊緊關閉着,沒有一絲光亮,一片漆黑,而且氣氛詭異,宋軍好像是走進了一座死城!
不多時,宋金兩軍在外城的大街上相遇了。
金軍主動向宋軍發起進攻。
童貫指揮手下輕騎兵迎戰。趙棣觀看了一會,率領五百人棄馬爬上屋頂,向金軍投擲轟天雷和射擊。
金軍人皆殊死,戮力迎敵。
奈何,宋軍人多,又有轟天雷,還佔據了制高點。
宋軍和金軍在三市血戰了一個多時辰。
金軍且戰且退,來到雙門樓下。
剛到這裡,宋將姚古就率領一支埋伏已久的宋軍邊向金軍的殘部射擊,邊從兩條街上衝了出來。
金軍將士紛紛戰死。
完顏闍母好像瘋了似的,他揮舞着彎刀在宋軍中東突西殺,宋兵紛紛潰逃。
金軍見主帥都拼命了,也都誓死衝殺。
一陣狂殺後,宋軍退卻了,橫七豎八的屍體滿大街都是,分不清哪個是金兵哪個是宋兵。
城中的金軍最終撤退到了一座寺廟中。
這時,完顏闍母等人才知道,所有城門都被宋軍給奪走了,他們還切斷了吊橋,城中的人根本出不去。
有人勸完顏闍母殺到東門去等待援軍。
可有人卻說:“東門已然失守,去了,自尋死路!”
寺中聚集的金人,參與了攻擊宋軍的行動,他們驚恐不安地望着完顏闍母說:“今已無路出城,不如與宋軍決一死戰!”
完顏闍母於是又組織金人和金軍與宋軍展開激戰,結果又一次戰敗。
此時,宋軍的包圍圈越來越小,金軍眼看就沒有生存空間了。
於是,不少金軍和金人皆棄馬登上城牆。
宋軍越聚越多,將金軍和金人包圍在城牆之上。
完顏闍母見他們已經被逼到絕路,打算拼死到底,他對剩下不多的金軍和金人說:“我等乃大金勇士,不能效兒女之態,今已到我等爲大金捐軀之時!”
完顏闍母指揮金軍和金人奮力與宋軍死戰,身中箭矢而不顧。
這時,有人向完顏闍母報告說,有金人已縋城而下。
衆人勸完顏闍母也縋城而下。
可完顏闍母堅決不從。
副將激完顏闍母道:“郎主不欲報仇焉?”
完顏闍母想了想,覺得副將說的話有道理,遂縋城而出。
擊敗金軍和金人後,童貫下令,城中所有的金國男人,不光是金軍,全部誅殺,一個不留。
這可不光是因爲遼中京城中的金人配合金軍阻擊宋軍,還因爲童貫十分清楚,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要固守遼中京城,留下這些金人,肯定後患無窮。
別說金國男人,就算是金國女人和孩子,童貫都下令,三天給兩頓,只要餓不死就行,省得他們有反抗之力。
金國皇后欽憲皇后紇石烈氏,見宋軍如此狠辣,沒敢率領金國的老弱婦孺負隅頑抗,而是果斷開城投降。
當然,這也是因爲,女真有搶婚的傳統,許她們的男人搶別人的女人,自然就許別的男人搶她們。
除了捉了十幾萬金國的婦孺,童貫還繳獲了大量的金銀珠寶、糧草輜重、戰馬、牛羊駱騾驢。
趙俁同意他回京獻俘後,除了糧草輜重,其餘繳獲童貫要全都護送回燕京城獻給趙俁。
金國收到消息後,也曾試圖出兵阻止。
可宋遼聯軍不動聲色地擋在了金軍的前面,一千多門“李琳炮”一字排開,讓金軍不敢越雷池一步。
完顏阿骨打派出金使出使遼中京城,想要通過議和要回金人的家眷。
可劉法表示,他只是前線統帥,負責打仗,不管議和的事,金國要想議和,請派金使前去燕京城找他們大宋的皇帝陛下。
最終,金人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童貫一行將這數之不盡的戰利品浩浩蕩蕩地送回燕京城,獻給趙俁。
當燕地的遼人得知,宋軍在前線又打大勝仗了,還捉了金軍的皇后以及大量的金國皇室之女、宗室之女、貴族之女以及官民女。
燕地的大街小巷瞬間沸騰起來,百姓奔走相告。
集市上,原本還爲生計忙碌的商販,此刻也顧不上手中的買賣,紛紛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着前線的戰事。
一個賣布匹的契丹老漢,激動得雙手都在顫抖,他扯着嗓子用並不算流利的漢語對身旁的人喊道:“女真狗賊,奴我大遼男子,搶我大遼女子,剜我大遼墳墓,活該有此報應!”
旁邊賣菜的漢兒也不住地點頭,眼中閃爍着興奮的光芒,應和道:“如此,我燕京便安全了,以後再無人敢犯,如陛下所說,犯我大宋者,雖遠必誅!”
酒肆裡更是熱鬧非凡,酒客們圍坐在一起,一杯杯美酒下肚,話匣子也徹底打開,紛紛表示,大快人心,舉杯高呼“大宋萬歲!”,那激昂的聲音彷彿要衝破酒肆的屋頂。
不久之後,童貫率軍凱旋而歸。
趙俁親臨得勝門,觀看奏凱儀式。
歡迎儀式場面搞得很宏大,鳴鼓吹笙,大炮轟鳴,盡以禁衛諸軍迓之以入。
童貫是會作秀的,他剛進得勝門,就下馬,向着趙俁行大禮,奏捷道:
“臣童貫謹奏:
幸賴陛下天威,將士用命,臣躬率王師,直搗遼中京。金賊負隅,我軍奮擊,遂破其城。
今擒金國皇后紇石烈氏並宗室、貴戚數千人,俘其婦孺十餘萬,獲糧草、馬牛駱騾不可勝計。
金賊膽裂,金主遣使乞和,臣等以禮斥之,令其自向闕下請命。
方今凱歌入燕,遼民歡騰,皆頌陛下聖德。
此非臣之功,實乃天助大宋,威加四海。
願陛下永固鴻基,四海臣服,萬邦來朝!
臣幸不辱命,謹獻捷於闕下!”
有那反應快的,立馬順着童貫的話,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這些人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人山呼萬歲!
最後,好像整座燕京城的人都在山呼萬歲!
趙俁龍顏大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