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十一柱石

第248章 十一柱石

失去了渠帥的黃巾軍,是沒有任何的戰鬥力的,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想要擊敗他們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不過對於劉儉來說,他並不想要單純的擊敗這些黃巾,他需要的是,是收降他們作爲屯田客,作爲自己的生產力。

青州黃巾的數量非常巨大,這些人力因爲漢朝頂級門閥和豪右的兼併,流離失所背井離鄉,最終成爲了叛軍,但事實上,如果有一個相對合理的制度,這些人都可以成爲神州大地繁華建設的螺絲釘,爲興旺大漢王朝做出他們應有的貢獻。

劉儉不想將黃巾軍盡除,他要做的,是讓這些叛軍的士兵回返到各自的崗位上,去做一些他們本應該做的事。

…………

張郃率領麾下的騎兵,衝破了層層敵陣,終於趕到了浮雲和緣城的所在地。

不過很可惜,他終歸還是來晚了一步。

這兩名本該被他生擒活捉的黃巾賊首,如今已經成爲了顏良的刀下亡魂。

而除了兩名黃巾渠帥的頭顱被顏良拿下,其餘的黃巾餘衆也已經被顏良手下的軍士盡皆殺散了。

張郃爲人還是比較穩重的,他只是大致的打量了一下顏良一衆的穿着,就知道他們不是正規軍隊,應該是屬於本土的豪右所自行組織的軍隊。

這樣的軍隊,在大漢朝按道理是不應被允許存在的。

至少在先帝劉宏活着的時候,不被允許。

世家豪強或許可以兼併土地,也可以兼併徒戶,但是大漢朝皇帝的底線,就是不允許他們擁有自己的軍隊,至少明面上是不可以的。

管你是多大的豪右之族,也不管有多高的身份和多大的鄔堡莊園,你敢在明面上自發的組織軍隊,那你就是真的活膩歪了。

不是開玩笑,劉宏是真的會舉傾國之兵,將任何敢於組織軍隊的望族鄔堡給踏平。

漢朝的天子有他們的底線。

但是最近這幾年,特別是黃巾起義和先帝劉宏駕崩之後,漢室王朝的底線明顯被突破了不少。

雖然朝廷沒有明文詔書鼓勵你可以擁有軍隊,但是自黃巾起義之後,各地的匪患實在是鬧的太兇。

特別是這些混蛋不打劫底層百姓,專門去攻打望族豪右,誰有錢就打誰家,專業敲地主家的竹槓,你說那些望族中人怎麼可能承受的了?

或者說,他們怎麼可能繼續允許這種情況發生下去?

屋漏偏逢連夜雨,漢室朝廷的中央又入駐了董卓,朝廷整個被撕裂成了幾個勢力,雒陽中樞雖然依舊是在運轉,但對地方的掌控能力明顯大不如先,而對於平叛更是有心無力。

特別是西涼方面,北宮伯玉等人雖然遭受到了張溫、皇甫嵩、董卓等人的打擊,但並未被完全剿滅,甚至可以說是元氣未傷,特別是在戰爭的關鍵時期,劉宏突然駕崩,導致了朝廷從前線大批量的撤回了精銳士兵,給了這些叛軍喘息之機,致使他們在涼州的影響力愈大。

而漢室中央政府忙着內鬥,根本沒有時間去處理西涼方面的戰事。

如今的涼州,大半的地域幾乎營喪失了與雒陽中樞的聯繫,完全成爲了叛軍的割據之地,可以說是在最大底線的挑戰着雒陽朝廷的權威。

關東各地也是如此,青州黃巾的起義只是其一,南方各州郡也都並不太平。

所以,各地的望族豪右開始自發的從徒附中抽取精壯之人組織軍隊,在各地平叛。

故,今日張郃見到了顏良所率領的這支兵馬,倒也沒有提出什麼異議,在大漢朝各州各郡,這種情況已經很是普遍,在中樞沒有明令禁止的情況下,他一個諸侯王府的司馬,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管閒事了。

“足下何人!”張郃舉着手中的長矛,問對面的顏良。

顏良將戰馬向前打了幾步,問道:“敢問足下可是左將軍帳下之人?”

張郃回答的乾脆利索:“某乃南冀州牧使,左將軍麾下都尉統管別部司馬張郃,奉命在此追殺蛾賊賊首!”

顏良聞之,大喜過望。

他急忙換上了一副笑臉,開懷道:“某乃青州樂安顏氏中人顏良,久仰劉將軍大名,如雷貫耳,今日率衆來此相投,正逢這兩名黃巾賊首爲將軍天兵擊潰而走,故親斬之,爲覲見之禮,勞煩張司馬能夠爲我引薦引薦!”

張郃聞言恍然,他來回打量了顏良一會,問道:“這倆蛾賊之首,都是足下所斬殺的?”

顏良哈哈大笑道:“區區小事而已,不足掛齒!”

張郃雖然沒有看見顏良斬殺這兩名賊首時的身姿,但只是大概打量了對方几眼,就能猜測到對方的勇猛程度。

顏良的身形寬大,臂膀寬厚,幾乎比張郃本人寬大了整整一圈,差不多能夠與張飛持平。

且不論他武技如何,單是這樣的身體構造,就註定了一般人不是他的對手,足矣稱之爲“熊羆之士”。

“好,還請顏兄隨我一同前往歷城,由我爲你引薦!”

“多謝,多謝!”

…………

而此時此刻,失去了浮雲和緣城的兩名賊首的黃巾軍,已經完全崩潰。

有一些黃巾軍的中層督戰官想要靠斬殺敗兵來扭轉局勢,但毫無疑問都失敗了,甚至於他們本人都被這些敗退的黃巾士卒所攜裹。

就算是韓信復生,面對十餘萬人潰敗,也只能是望洋興嘆,無力迴天。

深明戰機重要性的徐榮,乘着這個機會,指揮冀州兵鼓足全力追擊敗兵,不給對方喘息之機。

此刻黃巾士兵潰散,主將不存,徐榮高舉環首刀,刀鋒指長空大聲喊道:“降者不殺!降者不殺!”

隨着徐榮一開口,其身後的精銳護衛也都手舉長矛大喊道:“降者不殺!降者不殺!”

百人的呼喊聲傳到了戰場中的數千冀州軍處,士氣高漲的冀州軍士兵們也都是齊齊大聲喊道:“降者不殺!”

降者不殺!

這四個字由近萬士氣高漲的冀州士兵們喊出,雖然有些雜亂無章,卻有能夠震撼泰山之力,宛如驚雷一般,炸裂傳遍這數裡之內的場間。

這喊聲可謂驚天動地。

黃巾軍的士兵們當黃巾的根本目地是什麼?

就是爲了活命而已。

如今聽到“降者不殺”這四個字,他們就彷彿聽到天籟之聲。

戰場中,越來越多的黃巾軍紛紛高聲呼喊,他們高舉雙臂,奮力呼喊,生怕劉儉的手下們聽不到。

只是黃巾軍所喊的內容都是:“願降!願降!願降啊!”

…………

一個時辰之後,戰場上的形勢基本被平定了。

黃巾軍死的死,逃的逃,潰散的潰散,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的人表示願意投降。

這次主動歸降的黃巾軍人數不少,足足達到了一半,至於那剩下的一半,劉儉覺得他們要麼就是逃亡其他的青州黃巾麾下投軍,要麼早晚還會回來投降。

這並不是劉儉爲人有多麼的自信,而是在他看來,他所施行的政策是最適合黃巾軍的。

自從在冀州開始屯田之後,劉儉利用了亂世之後所遺留的大片無主土地作爲基礎,再根據歷史上北魏至唐朝時期的均田法中的一些細則爲根本條例,穩定住了局勢,使百姓有可耕種的土地,使官署有持續性收入,維持了冀州的正常運轉。

簡單一點說就是因爲戰亂而導致荒蕪的土地,經過重新洗牌之後,全部由政府進行掌管,政府成了最大的地主,用手中的土地租賃權來使社會重新安定。

當然,歷史已經證明,隨着時間的推移,政府的田地依舊會被那些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用手段兼吞爲私田,這種租庸調田的方式,只能夠維持一時的穩定,但絕對不會長久。

不過對於劉儉來說,短時間內這個方法是夠用的,至少在亂世結束前的這十幾年間,這個方法是絕對可以維持穩定並使農業生產力恢復的。

而也正是他首先推行了這種方法,使得大量的流民涌往了河北。

劉儉的名字在底層人羣之中也被廣爲流傳。

而盧植在冀州北面也尊奉劉儉的命令,按照他教給的方法進行屯田。

別說是青州黃巾,就是黑山軍那邊,也開始逐漸形成了人員流動的逆差。

過去的幾年裡,一直都是在外面吃不上飯的流民和氓首,爲了尋求生機而遁入太行山中,但是現在,隨着整個劉儉大興屯田,生產力的恢復和最底層百姓在耕種之後會得到糧食收成,遁入黑山的人越來越少,相反的,從太行山脈走出來的人則越來越多。

青州黃巾和太行山的賊寇是一個性質的,無論他們做什麼,都必然以生存爲主要目地。

劉儉只要能提供給他們能夠生存的安穩環境,就不怕青州黃巾這些人不歸順。

“主公,張司馬帶着一位自稱爲顏良的人,前來求見。”

趙雲跟劉儉說這話的時候,劉儉正在城牆上,看着手下的軍士們將投降的青州黃巾押解進城,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他只是輕輕的“嗯”了一聲。

但很快……

“嗯?”

劉儉緩緩的轉過身,詫異的看着趙雲道:“你剛剛說,是誰?”

“回稟使君,是張司馬,張郃。”

“不是,不是。”

劉儉擺了擺手,道:“我問他領着誰來了?”

“回稟使君,張司馬引着一名叫顏良的人來見使君,聽張司馬說,這顏良斬殺了黃巾軍的兩名渠帥,帶着兩賊的人頭特來投奔使君。”

劉儉愣了好一會,急忙道:“快請!”

“唯!”

趙雲下去之後,劉儉站在原地,開始掰着手指頭細數。

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在歷史上被人稱之爲河北四庭柱。

但如今,自己麾下的猛將攏一攏,四庭柱肯定是打不住了。

劉備,關羽,張飛,黃忠,趙雲,徐榮,高順,張郃,高覽,程普,韓當……

如今再加上這麼一個顏良。

十一個可以稱之爲猛將的人物了!

以後是叫十一柱石?還是十一虎臣呢?

真難決斷。

(本章完)

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請個假第313章 袁術開始操刀子了第713章 破袁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649章 醉翁之意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793章 君擇臣,然臣亦擇君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720章 殲援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395章 平定烏桓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694章 義子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今天晚上更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785章 諸葛亮偷渡大洋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43章 教導張飛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712章 赦俘第215章 攔路虎第288章 猛張飛設計牛輔,關雲長行舟抓毒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不好意思,還得請個假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589章 北上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737章 接班人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
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請個假第313章 袁術開始操刀子了第713章 破袁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649章 醉翁之意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793章 君擇臣,然臣亦擇君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720章 殲援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395章 平定烏桓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694章 義子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今天晚上更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785章 諸葛亮偷渡大洋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43章 教導張飛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712章 赦俘第215章 攔路虎第288章 猛張飛設計牛輔,關雲長行舟抓毒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不好意思,還得請個假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589章 北上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737章 接班人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