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

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

荀彧的話,醍醐灌頂,在瞬時間就點醒了劉儉。

原來是這個意思啊!

劉儉沒有立刻回答,他只是摸着下巴,開始細細思索這件事的可行性。

荀彧慢悠悠地道:“荀某猜不出袁紹糾集兵馬討伐董卓的真實意圖,也不知袁紹是不是故意這般行事,”

“但在荀某看來,雒陽城中的袁隗和袁基,已經被逼到了懸崖邊上,董卓不是關東士人,他是殺伐了數十載的涼州莽漢!他一旦兇狠起來,不會有任何的容情。”

“袁紹這一次糾集起來討伐董卓的太守刺史,幾乎都是董卓上任之後親自任命下放的一衆黨錮之士,可是這些人如今卻都成了袁家反董的主力軍,”

“這在各地望族豪門看來,在整個天下人看來,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董卓活了整整一個甲子,彧敢斷定,此時此刻,是他人生中最爲屈辱的時候,一個六旬的老人精成了天下人的笑柄,換成誰,無論如何都難以嚥下這口氣。”

“所以,我料袁隗和袁基此番必死!”

聽到荀彧說到這的時候,劉儉的表情變了。

雖然他心中早就清楚,袁基之死是必然,是無法阻擋的,但每每想到這件事,他的心中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

人誰無情?

看見劉儉臉上流露出沉痛之情,荀彧沒有再繼續說話,而是選擇了沉默。

很快,劉儉就恢復了正常,他看向荀彧,道:“繼續。”

荀彧在牀榻上,向着劉儉施了一禮,道:“袁士紀乃是袁門首領,此番若亡,天下震動,雖然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但包括袁本初在內,駐守在各郡國的袁家子侄,多少都要揹負一些責任,雖然不會有人去說這件事,但很多人都在暗地裡看着呢。”

“而這個時候,主公要趕在其他人之前,振臂一呼,喊出爲袁士紀報仇,或是爲袁士紀討要說法名義,出兵雒陽,兵指董卓!”

劉儉言道:“只是以如此理由出兵,並不佔大義,只是報私仇而已。”

荀彧搖頭道:“可誰說報私仇,就不是大義之舉了呢?特別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天下之人,上到董卓,袁紹,袁遺,下到王匡,曹操,鮑信等輩,哪一個不是在爲自己而戰,哪一個不是爲了權勢而紛爭?”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主公站出來,不爲權,不爲利,不爲虛名,只爲摯友討一個說法,看似乃是感情用事,不顧大局之舉,但卻偏偏能夠讓天下人看清,誰纔是真正的豪傑之士,誰纔是真正的重情重義之人!”

說罷,便見荀彧再次向着劉儉施了一禮,道:“這,就是我爲主公在這場討董之戰中所謀劃,還情主公自行斟酌。”

劉儉的心,因爲荀彧的話,而開始沸騰了起來。

他此刻真是想對荀彧說上一句,“君真乃吾之張子房也!”

但如此大逆不道之言,還是隻在心中想想罷了,不可直說。

哪怕荀彧自己說,劉儉也不能說。

少時,卻見劉儉衝着荀彧拱手道:“能得文若爲輔,實乃劉某之幸事,能扶吾成大事者,必文若也。”

荀彧忙道:“主公過讚了!”

“只是還有一件事,我想請教文若。”

“不敢,不敢,怎敢勞主公請教?主公有何言,吩咐就是了。”

劉儉低聲道:“只是我與董卓本來無仇無怨,關係甚至還算不錯,若我當真出兵,今後豈不是得罪他了?”

荀彧搖了搖頭,道:“不,如今關東半天下都在反董卓,而他們對董卓的反叛理由,皆是言董卓乃是逆臣,說白了,這是打定主意,要與董卓當死敵,但唯獨主公的伐董理由,乃是以個人私情爲由,”

“依某看來,這個理由對於董卓來說,並不算什麼大事,相反的,董卓或許還會因此高看主公幾分,若彧所料不錯,董卓不但不會記恨主公,反倒是會在經過幾戰之後,主動與主公再修友好,而且他也會因此更加看重與主公的盟好關係。”

“他沒有必要,因爲這樣一個理由,把主公你推到袁家那邊去。”

“而且……”

劉儉問道:“而且什麼?”

“而且,這也是一個主公練兵的大好時機。”

“練兵?”

荀彧笑道:“聽聞主公剛剛收攏青州黃巾百萬之數,如此龐大規模的叛軍歸順,主公該不是想讓他們全都去屯田吧?”

劉儉聞言哈哈大笑:“文若與我,想到一塊去了!”

“不錯,我打算從青州軍抽調精銳精壯之卒,組成強兵,號曰青州兵,作爲我冀州的中堅力量!”

荀彧言道:“主公高明,比袁紹在荊州之所行,高明瞭許多。”

劉儉明白了荀彧的意思。

袁紹等人在南方,是以世家望族爲中間力量,徵用他們的徒戶作爲軍隊,但同時許諾以望族高職高位。

如此確實可以徵集出數量最多,最爲龐大的軍隊,但軍權卻並不能算是完全掌控在袁紹手中。

說白了,這就是部曲家族制統兵。

君主與地方望族之間,屬於一定的合作關係,擁有私兵部曲的家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主的決議和行爲。

但劉儉堅決不用這種方法,用青州黃巾成爲他軍隊的核心,杜絕地方家族在他軍隊中的話語權!

…………

就在劉儉與荀彧,對於討伐董卓的這場大戰做出合理審定的時候,盟軍方面,已經率兵行至漢水的孫堅,突然率兵返回了長沙。

本來孫堅也是要參加討伐董卓的,但他在進兵的途中,接到了袁術的書信。

也不知袁術的書信裡對他說了什麼,反正孫堅是直接率兵回返長沙了。

至於理由……也是得病了,不能率兵遠征。

袁術不來其實倒是還好,有袁紹以及另外幾個當太守國相的袁家人蔘與,討董聯盟有沒有袁術,其實意義不大。

但是孫堅不來參戰,這就讓袁紹有點鬧心了。

畢竟,在用兵能力上來說,他最看好的就是孫堅。

別看聯軍糾結了很多人,聲勢龐大,人員數量也不少,但論及排兵佈陣,勇猛善戰的,袁紹還真就是覺得只有孫堅纔是董卓的敵手。

畢竟,在目前參與聯軍的這些人中,能稱得上是勇烈之將的,只有孫堅。

他的作戰經驗最豐富,用兵的手段最高。

至於朱儁,雖然已經答應了袁紹的邀請參加討伐董卓,但他目前屯兵三河,準備在北面牽制董卓。

那黃河以南這邊,當以誰爲先鋒破敵?

這點實在是讓袁紹頭疼死了。

怎麼好死不死的,都趕上這時候得病!

這是哪裡來的疫情?

不過,盟軍此刻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該走的流程還是得走。

初平三年五月十八日,一衆參加討董聯盟的人,在酸棗設立祭壇,方共盟誓。

諸牧守各自謙讓,最後推舉了臧旻的兒子臧洪,登上祭壇,歃血爲盟。

臧洪登臺盟誓: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亂,囚困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

這段諸侯會盟的動員講話,臧洪講的相當精彩,而隨後,一衆牧守之盟也正式建立。

而董卓前段時間任命的一衆封疆大吏,全在這次的會盟之中成了他的敵人。

這是叛徒的美好時代,一衆人把自己的行爲包裝的那叫一個光鮮亮麗,以橋玄族子橋瑁的矯詔爲表面動機,開始了大亂之世。

各州各郡,數以萬計的百姓被徵入軍隊,也將這些百姓推向了末日,從現在開始,普通百姓的性命無非就是他們將來割據一方的籌碼,對他們而言,現在輸幾個籌碼,將來各領一方領土,實在是大賺特賺。

無關正義,無關漢室,只是一場權力的遊戲而已。

身爲被公推的領袖袁紹,臉上倍兒有面子,他給自己封了車騎將軍,還給聯軍中所有人都加封了官職,而對於自己的這種行爲,袁紹對外的解釋是“承製假拜”。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我袁紹代表皇帝給大夥封官。

關東一衆盟軍的動靜鬧的越來越大,消息自然很快傳到了雒陽城中。

董卓的鼻子差點沒被袁紹給氣歪了。

還有那些個被他下放到地方的刺史太守……他們就是這麼報答自己這個恩主的嗎?

你們的良心,都讓狗吃了嗎?

董卓雖然年紀大了,但火爆的脾氣猶在!

他眼下一時拿袁紹等人沒辦法,但這口惡氣卻不能不出。

最終,董卓將目光放到了雒陽城中的袁家人身上!

既要出師討賊,那就需要祭旗的吧?

袁隗,袁基……就用你們的腦袋了!

董卓當即下令,命西涼軍前往袁府,將袁基和袁隗以及他們所有的親屬都捉拿下獄。

董卓決定了,全殺了!一個不留!

(本章完)

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576章 試探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咳的太難受了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612章 養廢的王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794章 袁紹的覆滅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687章 涼州戰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請假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332章 讓功績與汝等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673章 掃清後患第801章 諸葛之謀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21章 佈局第226章 遺物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42章 師徒定事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104章 幫手一個接一個(求訂閱)第92章 酒醉獻子第674章 大將張遼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806章 歲如河第226章 遺物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680章 三將會面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25章 負荊請罪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27章 幷州刺史今天母親出院第375章 誰解危難?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569章 大將軍提十萬衆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755章 陽平亂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755章 陽平亂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
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576章 試探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咳的太難受了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612章 養廢的王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794章 袁紹的覆滅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687章 涼州戰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請假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332章 讓功績與汝等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673章 掃清後患第801章 諸葛之謀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21章 佈局第226章 遺物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42章 師徒定事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104章 幫手一個接一個(求訂閱)第92章 酒醉獻子第674章 大將張遼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806章 歲如河第226章 遺物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680章 三將會面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25章 負荊請罪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27章 幷州刺史今天母親出院第375章 誰解危難?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569章 大將軍提十萬衆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755章 陽平亂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755章 陽平亂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