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盤賬
太子府內,太子妃聽說魏國公夫人來看女兒就知道不妙,果然,當天夜裡太子就宿在唐側妃那裡。
第二日,正在用早膳的太子道,“明兒身體已經大好,不需要再靜養,給她換個院子吧。”
太子妃夾了一筷子醃黃瓜放到太子身前的金碟內,“是妾身考慮不周了,不如讓唐妹妹搬去舒心園,那裡又清淨又漂亮,離太子爺的書房也近。”
“你看着安排就是”,太子喝下最後一口燕窩粥,起身去了前院議事。
笑意盈盈的太子妃這才坐下,一旁嬤嬤趕忙上前接過她手中的金筷,“太子妃別生氣,太子不過是看在魏國公府的面子纔給那小賤人幾分顏面的。”
“生氣?我不生氣。”
太子妃衝着一碟涼拌雞絲微擡下頜,嬤嬤利落上前夾了一筷子放到太子妃的金盞裡。
太子妃另拿一雙金筷夾起送入嘴中,細嚼慢嚥下肚後才道,“太子寵愛那賤人,說明魏國公是站在太子這一邊,那太子的儲君之位才坐的穩,將來也能順利登上那個位置。”
一旦太子登基,她就是皇后!姓唐的賤人再得寵,只能封爲貴妃甚至皇貴妃,但無論是哪一個,在她這個正妻面前,都是妾!
“可萬一太子爺看在魏國公的面子上”,嬤嬤剩餘的話在太子妃的注視才吞嚥回去。
“本宮孃家雖已沒落,卻也不是任人欺負,何況祖父門生遍佈天下,若將來太子一意孤行立那賤人爲後,難道不怕被天下人戳脊梁骨罵?”
太子妃從不擔心這一點,她唯一擔心的,就是太子能不能順利登基,其他的,根本就不重要!
魏王府內,因聽說魏國公夫人大搖大擺拖了好幾車藥材吃食去了太子府的魏王雷霆大怒,“魏國公這是什麼意思?”
今晨聽說外祖父沒有因舅舅而離開內閣是魏國公的建議而欣喜的魏王,還沒開心多久就聽到這個噩耗。
“怕是魏國公還沒有決定到底要支持王爺還是太子,因此兩邊下注”,幕僚推測,“王爺何不請側妃回府探探消息?”
“先生說的有理。”
當天下午,唐晚便帶着幾車東西回了魏國公府。
“父親一直在外奔波,女兒擔憂父親身體,特意帶了些藥材補品孝敬父親。”
許久不見女兒的魏國公很是開懷,“你有心了,在王府裡過的好嗎?”
唐晚一聽這話就落下淚來,強忍着哭腔道,“女兒過的很好,多謝父親惦記。”
本就因捨棄唐晚而感到愧疚,如今一看女兒委屈的面容,魏國公冷硬的心腸難得動容,“你別害怕,無論如何,父親都會保你的。”
唐晚眼睛一亮,以爲這就是魏國公的保證,自覺完成任務的唐晚心情也歡快起來,“父親,我能去看看孃親嗎?”
魏國公一怔,他好久沒想起被關在佛堂的宋清顏了。
“孃親已經被禁足數年,該抄的佛經與經書也抄的差不多了,雖然不能放孃親出佛堂,但讓女兒進去看一眼總可以吧?”
魏國公沉吟,終究是對母女二人的愧疚佔了上風,“去吧,不要耽擱太久。”
“多謝父親!”唐晚大喜,當即去了後院佛堂,支開所有下人一下撲到宋清顏懷中,“孃親!”
“晚兒!”宋清顏驚喜交加,“你怎麼來了?快給娘看看!” 眼見女兒沒瘦也沒憔悴,宋清顏大鬆了一口氣,“你父親和祖母怎麼會同意你來見我?”
唐晚將魏國公的話一五一十跟孃親說了。
宋清顏聽後大喜,“你父親當真這麼說?!那我兒將來必定能母儀天下!”
有了魏國公的兵馬支持,太子如何能鬥得過魏王?
魏國公在魏王登基上出了如此大力,皇后之位必定是唐氏女的!
到那時,“到那時,女兒就將孃親從佛堂裡接出來,封孃親爲超一品,不對,要比唐昭那個賤人的母親的誥命還要尊貴!”
“傻孩子,哪還有比超一品誥命夫人還高的誥命?”宋清顏心裡高興,但她不傻,她是先帝親自下旨斥責過的,除非先帝活過來,否則哪怕魏王登基,也不會冒着被世人罵不孝的風險來加封她的。
宋清顏叮囑,“將來你當了皇后,記得多提攜提攜你哥哥,將來你也好有個助力。”
“孃親放心,女兒明白”,唐晚自信非常。
母女兩個又說了一會兒悄悄話,門外看守婆子催促,“側妃娘娘,老夫人請您去用晚膳。”
“這才什麼時候?”唐晚不滿,“我還想和孃親多說一會兒。”
“別任性,在你沒到那一步之前,切記不可得罪你父親和祖母”,宋清顏爲女兒捋捋頭髮,“你父親尊敬你祖母,切記不可惹你祖母生氣。”
“女兒知道了”,唐晚一步三回頭走出佛堂,戀戀不捨去了壽安堂,陪魏國公老夫人吃了晚膳,又說了一會兒話才返回魏王府。
聽了唐晚的描述,魏王對魏國公站在自己這一邊又有了信心,連續好幾日歇在唐晚這裡,氣的魏王妃撕爛了好幾條錦帕。
一時間,無論是太子府還是魏王府,兩位唐側妃受寵程度皆令人側目,所有女兒家都感慨羨慕她們有個好孃家。
而遠在西北的唐昭並不這麼想,她甚至不希望自己有孃家。
但已經有了,就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春風進來道,“姑娘,各坊掌櫃都到齊了,正在前廳等着跟您報賬呢!”
“走吧,咱們一起去聽聽,去年一共賺了多少錢。”
原本都坐在前廳喝茶閒聊的衆掌櫃一見唐昭,紛紛起立跪地行禮,“參見郡主娘娘!”
“免禮”,唐昭坐在上首,“都坐吧。”
掌櫃們紛紛落座。
“原本應該年終盤帳,但那時本郡主尚在東北,只能拖延至現在,以後沒有什麼意外,還按年終盤賬的規矩。”
“是!”
唐昭定了規矩,端起茶喝了一口,“誰先來?”
衆掌櫃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最終還是唐昭安排,“宋生先來吧,豆腐坊畢竟是本郡主的第一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