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秦王朱樉

第207章 秦王朱樉

洛陽城外北邙山,北邙山其實是一條並不高大的山脈,甚至海拔也不過三百米,但這裡卻因許多的帝王名人葬身於此名揚天下,甚至有“生在蘇杭,死在北邙”之說。

李節陪着朱標來到北邙山憑古吊今,在這座不大的山脈之中,埋葬着太多的帝王將相、光是帝陵就有幾十個,另外還有蘇秦、張儀、呂不韋、班超、狄仁傑等人的陵墓,甚至連大名鼎鼎的詩聖杜甫、詩王白居易,也都安葬在這裡。

這麼多帝王名人的陵墓,如果想一個個的走一遍,恐怕要花上數月的時間,朱標可沒那麼多的時間呆在洛陽,所以他也只挑了一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陵墓轉了一下,比如狄仁傑與杜甫等人。

不過就算是這樣,朱標也在北邙山呆了三天,而在最後一天的下午,李節本爲朱標要回洛陽城了,卻沒想到朱標竟然帶着李節又來到邙山的山腳下,這裡坐落着一座佔地八九畝的大墓,而且看起來很新,似乎是近代的墓。

“殿下,這裡是誰的墓?”李節打量着這座保存完好,甚至可以說很新的墓也不由得好奇的問道。

“再往前走走你就知道了!”朱標並沒有回答,而是微微一笑道,說完邁步進到墓園中,李節也急忙跟上。

等到兩人來到高大的主墓前時,李節一眼就看到墓碑上的字,只見碑上寫着“穎川王察罕帖木兒之墓”,這十個大字蒼勁有力,顯然出自名家之手。

“察罕帖木兒?這個名字怎麼這麼耳熟?”李節看着墓上的名字也不禁驚訝的自語道,這顯然是個蒙古人的名字,可什麼樣的蒙古人竟然能讓朱標親自跑一趟?

“這個察罕帖木兒你可能沒聽說過,但他有名養子名叫擴廓帖木兒,漢名叫做王保保!”朱標看到李節竟然也有不知道的時候,於是也笑着解釋道。

“原來是他!”李節聞言也終於想了起來,這個察罕帖木兒以平定紅巾軍起家,曾經一路做到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成爲蒙元軍中的支柱將領,不過他最終也死於紅巾軍之手,他最有名的還是收養了一個兒子,也就是一直被老朱心心念的王保保。

“當年父皇巡視河南時,王保保還活着,爲了招降王保保,父皇也親自前來祭拜過察罕帖木兒,可惜後來王保保死在漠北,父皇聽聞這個消息後也頗爲傷感。”朱標再次解釋道,說到最後他也嘆了口氣。

這幾天朱標見了太多帝王將相的陵墓,這讓他也不禁有些消沉,無論這些人生前如何的尊貴風光,可是一朝身死,生前的風光也頂多只能成爲史書中的三言兩語。

“王保保的確是一個奇才,可惜道不同不相爲謀,而且他屢次敗於大將軍徐達之手,說明他的才能比之徐大將軍還差一些,陛下對他其實也沒必要太過執着。”李節聞言卻開口評價道。

“你這話倒是說對了,我也覺得父皇對王保保太過執着了,不過正是因爲得不到,所以父皇才一直念念不忘,若是當年王保保投降了,估計父皇反倒不那麼重視他了。”朱標聽到李節的話卻是哈哈一笑道,他和李節着同樣的看法。

朱標說到這裡時,忽然伸手一指察罕帖木兒的墓碑再次道:“李節你可知這座墓碑是誰立的嗎?”

“這個……應該是當年王保保立的吧?”李節聞言也是一愣,他記得察罕帖木兒死於軍中,當時還不到二十的王保保接替了他的位置,而且還厚葬了養父察罕帖木兒,所以墓碑應該是王保保所立。

“你再仔細看一下!”朱標卻指了指墓碑再次笑道。

李節聞言也好奇的打量起這座墓碑,結果還真被他發現一點問題,因爲如果是兒女立的墓碑,一般都會在下角寫下一行字,比如“兒某某某於什麼時間立”之類的,但這個墓碑上卻沒有這行字,以當時王保保的身份,應該不可能發生這樣的疏忽。

“發現了吧,這塊墓碑其實並不是當年王保保立的那塊,事實上察罕帖木兒在河南的名聲可不怎麼樣,當初他鎮壓紅巾軍,將整個河南、山東都打殘了,民間不少百姓都對他恨之入骨,所以後來蒙古人退走後,他的墓立刻就被人毀了,甚至連屍首都被拉出來暴曬。”

“我明白了,應該是陛下當初來河南巡視纔將他重新安葬,墓碑也是那時候所立吧?”李節聽到這裡也立刻反應過來問道。

“不錯,察罕帖木兒的墓的確是父皇讓人重修了一下,而且還命周圍的百姓代爲照看,這才讓他的墓保留了下來,不過現在開封與洛陽破敗至此,察罕帖木兒也要負很大的責任!”朱標說到最後也嘆了口氣。

開封他們已經去過了,現在又來到洛陽,說實話,相比開封,洛陽遭受的破壞可能小一點,但也十分有限,事實上洛陽比開封的名氣更大,所以歷史上比開封遭受的劫難更多,比如當初蒙古滅金時,整個洛陽城被毀,甚至戰後整個洛陽只剩下一千人。

而在蒙元滅亡時,洛陽又一次遭受了戰亂,直到現在洛陽城都沒能恢復元氣,不過洛陽有一點比開封強,那就是水患不那麼嚴重,以前的古蹟也沒有沉入地下,再加上洛陽附近也有不少山脈,百姓在遭受戰亂時也有地方躲避,因此洛陽的情況比開封強一點。

不過開封的恢復速度卻比洛陽快,畢竟開封四周全都是大平原,人口也恢復的更快,所以現在開封的人口反而比洛陽還要多,當然洛陽的底蘊要更加深厚一些。

“洛陽倒是個好地方,雖然因戰亂遭到的破壞嚴重了一些,但底蘊還在,立爲一國之都也沒什麼問題,你覺得呢?”這時朱標扭頭向李節問道。

“四個城市,咱們才走了一半,殿下也不必太早做出定論!”李節則是微微一笑道,洛陽的確不錯,雖然人少了點,城牆也破了點,但只要立爲國都,估計用不了十年就能恢復當年的繁華,不過李節依然更看好北平府。

朱標也知道李節在想些什麼,當即也微微一笑沒再說什麼,然後兩人在察罕帖木兒的墓園裡轉了一圈後,這才終於啓程回洛陽。

洛陽被戰火摧毀了好幾次,不過進入城中後,依然能看出幾分當年的“神都”風采,再加上洛陽的地理位置適中,周圍即有險要把守,又靠近大平原,不用擔心糧食問題,再加上洛陽離北方邊境也不遠,更容易掌握邊境的動向,所以朱標纔會這麼中意洛陽。

朱標在洛陽停留的時間已經夠久了,又在北邙山呆了三天,所以在回來洛陽他們僅僅休息了一天,然後就再次啓程趕往長安,當然現在已經被改名爲西安,不過西安主要用於官方文書上,許多人口頭上依然稱其爲長安。

長安與洛陽之間本來就修建了寬闊的官道,據說這些官道還是當年唐朝時期修建的,畢竟在唐朝時長安與洛陽來往頻繁,交通自然也十分便捷,雖然兩座古都都歷經戰火,但官道卻很好的保留了下來。

平坦的官道也讓隊伍的行進速度很快,僅僅五天之後,朱標與李節他們就來到了長安城外,不過就在隊伍剛靠近長安城,就見遠處有一支騎兵飛奔而來,這讓藍玉也立刻指揮大軍做好防禦的準備。

不過等到騎兵靠近隊伍之後,卻只見爲首的是個身材魁梧的中年人,剛來到近前就衝着隊伍中高聲大叫道:“大哥在哪?”

朱標這時也走也馬車,對着騎馬飛奔而來的中年人也高聲道:“二弟,爲兄在這裡!”

見到朱標,馬上的中年人也立刻甩鞍下馬,快走幾步來到朱標的馬車前,臉上也滿是激動之色的向朱標行禮道:“拜見大哥!”

“哈哈~,你我兄弟還行什麼虛禮,快快上來!”朱標也是大笑一聲,伸手把中年人拉上自己的馬車,不用問,這個中年人自然就是秦王朱樉,西安正是他的封地。

兄弟二人相見,自然都是激動萬分,朱標其實比朱樉只大一歲,兩人幾乎是同時長大,可以說是形影不離,兄弟間的感情也極爲深厚,只不過朱樉在二十多歲時就來到西安就藩,除了當年馬皇后去世朱樉回京奔喪,兄弟兩人曾經相聚過一段時間後,其它時間再也沒見過。

朱標拉着朱樉的手親熱的聊了幾句,隨即又把旁邊的李節介紹給他,而李節也急忙向朱樉行禮道:“臣李節拜見秦王殿下!”

“不必多禮,你就是大哥的女婿吧,聽說連父皇都經常誇你,今日一見倒也的確一表人才!”只見朱樉打量了李節幾眼這纔開口道。

“秦王殿下謬讚了!”李節也十分謙虛的道。同時他也在悄悄的打量着這位秦王殿下,只見朱樉和老朱、朱標一樣都是魁梧的身材,但長的卻不像老朱,而是頗爲清秀,據朱標說朱樉長的更像馬皇后,現在看來的確有些女相。

“大哥,我在城中已經準備了酒宴,今日咱們定要不醉不歸!”朱樉這時再次豪爽的對朱標道。

朱標當然也是大笑着答應,隨後兄弟後人攜手進到車中一起回城,李節不好進車中打擾,於是騎馬走在車旁,不過就在這時,他卻忽然注意到一個有些奇怪的人也出現在馬車旁邊。

(本章完)

第166章 明船之災第426章 瘴氣第461章 缺官員第110章 千萬不要回京第311章 受打擊的朱玉寧第643章 瘸子帖木兒第16章 朱元璋(求推薦收藏)第117章 張定邊來了第367章 盜墓賊第556章 湯和的信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806章 我想去大洋洲!第317章 兇犯死了?第112章 李善長之死第616章 審問王叔英第369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上)第414章 醫科(下)第646章 逃亡(上)第389章 一個椰子第826章 美洲騙局第322章 滅門案真相(上)第750章 美洲物產展覽會第79章 自焚的潭王第261章 毛驤的罪名第691章 逃脫第8章 錦衣衛千戶第717章 私下接觸(上)第506章 冊封皇太孫第801章 沐晟的捷報第203章 周王世子第713章 兀魯伯的警醒第119章 給朱標打個預防針第149章 演一場戲第727章 兀魯伯不走了第392章 知道太多的壞處第284章 一月不出門的李節第80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643章 瘸子帖木兒第649章 錦衣衛雷鳴第574章 破案了?第231章 起死回生第725章 改變方法第392章 知道太多的壞處第647章 逃亡(中)第482章 相親(中)第714章 釋放人質第331章 法不責衆第714章 釋放人質第266章 人約黃昏後第598章 走大運的劉典吏第835章 東南區域第532章 爲天下人的利益第746章 賭一把第429章 南下的船隊第614章 武學的爭鬥第315章 朱允炆聽獄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692章 戰後第154章 朱棣出兵第562章 太倉失竊案第339章 交待後事第422章 蔣瓛的意見(上)第482章 相親(中)第283章 大婚第192章 李節留下第440章 宗人府第312章 計劃完成第154章 朱棣出兵第807章 制定計劃第6章 我要做駙馬第98章 舊部第67章 胡獄再起第822章 太子出京(下)第832章 五世而斬第615章 最擔心的事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474章 召回京城第135章 可歌可泣的送死精神第113章 收屍第769章 跟着我吧第719章 物資與工匠第465章 初雪第9章 “常青樹”湯和第743章 黃二與狗頭金(中)第521章 真的不見了第450章 迎接第762章 電的實用(下)第776章 楊家突變(上)第221章 又見朱棣第416章 朱孟熜的病(下)第189章 重啓馮勝第70章 朱允熥算賬第113章 收屍第346章 出遊第259章 不走尋常路的朱玉寧第199章 橫死者不入祖墳第463章 犯衆怒第726章 堅強的兀魯伯第519章 彌留之際第76章 殿下要害死潭王嗎?
第166章 明船之災第426章 瘴氣第461章 缺官員第110章 千萬不要回京第311章 受打擊的朱玉寧第643章 瘸子帖木兒第16章 朱元璋(求推薦收藏)第117章 張定邊來了第367章 盜墓賊第556章 湯和的信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806章 我想去大洋洲!第317章 兇犯死了?第112章 李善長之死第616章 審問王叔英第369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上)第414章 醫科(下)第646章 逃亡(上)第389章 一個椰子第826章 美洲騙局第322章 滅門案真相(上)第750章 美洲物產展覽會第79章 自焚的潭王第261章 毛驤的罪名第691章 逃脫第8章 錦衣衛千戶第717章 私下接觸(上)第506章 冊封皇太孫第801章 沐晟的捷報第203章 周王世子第713章 兀魯伯的警醒第119章 給朱標打個預防針第149章 演一場戲第727章 兀魯伯不走了第392章 知道太多的壞處第284章 一月不出門的李節第80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643章 瘸子帖木兒第649章 錦衣衛雷鳴第574章 破案了?第231章 起死回生第725章 改變方法第392章 知道太多的壞處第647章 逃亡(中)第482章 相親(中)第714章 釋放人質第331章 法不責衆第714章 釋放人質第266章 人約黃昏後第598章 走大運的劉典吏第835章 東南區域第532章 爲天下人的利益第746章 賭一把第429章 南下的船隊第614章 武學的爭鬥第315章 朱允炆聽獄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692章 戰後第154章 朱棣出兵第562章 太倉失竊案第339章 交待後事第422章 蔣瓛的意見(上)第482章 相親(中)第283章 大婚第192章 李節留下第440章 宗人府第312章 計劃完成第154章 朱棣出兵第807章 制定計劃第6章 我要做駙馬第98章 舊部第67章 胡獄再起第822章 太子出京(下)第832章 五世而斬第615章 最擔心的事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474章 召回京城第135章 可歌可泣的送死精神第113章 收屍第769章 跟着我吧第719章 物資與工匠第465章 初雪第9章 “常青樹”湯和第743章 黃二與狗頭金(中)第521章 真的不見了第450章 迎接第762章 電的實用(下)第776章 楊家突變(上)第221章 又見朱棣第416章 朱孟熜的病(下)第189章 重啓馮勝第70章 朱允熥算賬第113章 收屍第346章 出遊第259章 不走尋常路的朱玉寧第199章 橫死者不入祖墳第463章 犯衆怒第726章 堅強的兀魯伯第519章 彌留之際第76章 殿下要害死潭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