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公主好“尚”嗎?

第2章 公主好“尚”嗎?

李節感覺自己真應了那句話,“倒黴媽媽給倒黴開門,倒黴到家了”。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竟然成了李善長的孫子,明年李善長全家就要被滿門抄斬,他這個做孫子的肯定難逃這一刀,這讓他恨不得仰天大吼一聲:“賊老天,你TM是不是在玩我?”

“表哥,現在是幾月了?”過了好一會兒後,李節這纔有氣無力的問道,事實已經無力改變,他現在只求老天多給他點時間,從而找到保命的辦法。

“現在已經是冬月了,再過幾天就要到臘月了。”劉義不知道李節爲什麼問這個,但還是如實回答道。

李節聞言差點哭出來,他記得李善長一家是洪武二十三年的五月被抄斬的,現在已經快十二月了,也就是說,滿打滿算,他還有半年的時間。

“表弟你這是怎麼了?”劉義看到李節的表情不對,當下也十分擔心的問道,他真怕李節舊病復發,如果再發瘋的話,那可就麻煩了。

“我沒事,表哥你讓我靜一靜!”李道雙手捂臉猛搓了幾下,好讓自己冷靜下來。

劉義也不敢太過刺激李節,於是也耐心的坐在一邊等候。

李節剛開始時心亂如麻,根本沒辦法冷靜思考,不過最後他還是強制自己冷靜下來,仔細的分析了現在的情況,最後終於得出一個結論。

現在李節面前只有兩條路,第一條就是認命,趁着現在還有半年的時間,把好吃的都吃了,好喝的都喝了,好玩的都玩了,半年後一家人整整齊齊的被推到菜市口,“咔嚓”一聲砍掉腦袋,據說只要刀子夠快,腦袋掉下來並不會立刻就死,到時自己也許可以親身驗證一下。

至於第二條路,那就是李節藉着自己穿越者的優勢,利用這半年時間逆天改命,從朱元璋這個剝皮狂魔手中逃得一命。

李節將兩條路都仔細的考慮了一遍,最後感覺好像第一條路對他更有吸引力,並不是他不想活下去,而是第二條路實在太困難了。

史書上記載,李善長是受胡惟庸案的牽連被殺,但其實李善長被殺時,胡惟庸案已經過去整整十年了。

另外當初胡惟庸案爆發時,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與胡惟庸是親家,還參與了胡惟庸案,但就算是這樣,朱元璋也沒有殺李存義,更沒有因此怪罪李善長,結果直到十年後,朱元璋才忽然發難,說李善長參與胡惟庸謀反,下令將李家滿門抄斬,這根本就說不通。

換句話說,李善長之所被殺,其實還是牽扯到朝堂上的一些權力鬥爭,而且這些權力鬥爭已經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滿,從而動了殺心,這纔是李善長引禍上身的主因。

對於朝堂上的爭鬥,李節根本就插不上手,哪怕他是李善長的孫子也不行,更何況對面是朱元璋,這可是從社會最底層殺出,一路做到皇帝的狠人,想要改變這種人的決定,簡直難比登天。

當然了,想要從朱元璋手下活命並不是完全沒有希望,比如李善長一家,雖然滿門抄斬,但李善長卻有一個兒子活了下來,因爲他這個兒子娶了公主,朱元璋雖然心狠手辣,但對自己的兒女還是十分仁慈的,所以李節如果想要活命,倒是有一條現成的路。

“表哥,公主好娶嗎?”李節終於擡起頭,一臉認真的向劉義問道。

“你怎麼問這個問題,難道你對公主有想法?”劉義也一臉懵逼的反問道,李節的思維實在太跳躍了,他感覺自己有點跟不上。

“是有點想法,我好歹也是宰相的孫子,娶個公主不過分吧?”李節試探着問道。

“公主不是娶的,只有尚公主,沒有娶公主一說。”劉義糾正道。

“好吧,公主好尚嗎?”李節從善如流,只是這句話怎麼聽起來有點不對勁?

“表弟你想多了,陛下的公主雖然不少,但想尚公主的人家更多,你五叔已經尚了一個公主了,所以李家基本不可能再出第二個駙馬了,更何況你還不是嫡出的長孫,而是庶出的旁支……”

隨着劉義的解釋,李節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他父親李祝並不是李善長的嫡子,而是妾室所生的庶子,而在明朝這個時期,庶出的兒子在家中地位並不高,所以李祝平時也不受李善長的待見。

至於李節想娶公主這件事,就更不要說了,身份上的差距實在太大,別說他了,連他爹李祝都沒有資格,只有他那位嫡出的五叔纔有資格。

“難怪我生了這麼嚴重的病,我那位祖父卻根本沒來,估計他都不記得我這個孫子了吧?”李節沉思片刻再次自語道。

“這你倒是錯了,我相信你祖父肯定記得你,因爲你的病就是因他而起。”劉義聽到李節的話卻是嘆了口氣接口道。

“我的病因他而起?”李節聽以這裡再次露出驚訝的表情。

“這件事說來話長,而且還牽扯到你家裡的幾位長輩,所以姑母也不方便告訴你,只能由我來說了……”

劉義再次嘆了口氣,然後這才把一些事情告訴了李節。

李節的父親李祝是李善長庶出的兒子,在家中排行第三,因爲是庶出,再加上李節的親祖母早喪,所以李祝在家中並不受重視,甚至年輕時在家裡也經常受人欺負,直到後來成年後娶了李節的母親,這才搬到外面居住,倒也清靜了不少。

不過就在去年末的時候,剛巧是李善長的七十四歲大壽,李祝就帶着李節回李府祝壽,結果在壽宴上時,剛巧遇到李祝的二哥李禮。

李禮是嫡出,他一向看不起庶出的李祝,當初就沒少欺負李祝,而這次壽宴之時,對李祝也是冷嘲熱諷,本來李祝不想惹事,所以對李禮的話就當沒聽見。

但李祝卻忘了,旁邊的李節卻是年輕氣盛,看到自己父親受人欺負,他當即拍案而起,怒懟了李禮幾句,李禮理虧吵不過李節,竟然蠻不講理,指揮他的三個兒子上前將李節毆打了一頓,甚至李祝上前拉架時,也被自己的侄子打了幾拳,鼻子都打出血了。

壽宴上發生這種事情,李善長當然氣的不輕,按理說他身爲父親和祖父,就算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但也不能太過偏袒,畢竟這件事本來錯在李禮,而且又縱子打人,哪怕是鬧到官府,他們也是理虧的一方。

然而李善長眼裡只有李禮這個嫡子,對庶出的李祝父子根本視若奴僕,當即不問青紅皁白,直接讓人把李節抓起來行家法,理由是他以下犯上,頂撞長輩,可明明李禮的兒子把李祝都給打了,但他卻是視而不見。

最後可憐的李節被打了二十板子,李祝心疼兒子,伏在李節身上替他挨板子,但李善長卻是沒有絲毫心軟,竟然將他們父子一塊打了,而且最後還把他們父子逐出壽宴,連李祝準備的壽禮都被扔了出來,可以說絕情之極,就差把他們父子逐出家門斷絕關係了。

李節是李祝夫婦的獨子,平時受盡寵愛,再加上李節又十分聰慧,小小年紀就進入國子學讀書,在年輕人之中也頗有才名,所以性子也帶些傲氣,但這次卻在祖父家中受盡屈辱,這種打擊對於一個少年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

其實想想也正常,李節今年才十五歲,用後世的話講,正處於青春期,生理與心理都不完善,現在精神上受到這麼大的刺激,心理根本承受不了,醫學上還有一種專門的病症,叫做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就是青春期少年獨有的心理疾病。

在這種情況下,李節回家後不久就瘋了,也就是許神醫口中的癲狂之症,平時挺聰明的李節,卻再也讀不進書,平時或發呆發愣,或矇頭睡覺,衣衫不整,污穢不堪,或對鏡發笑,自言自語,甚至有時發狂時還會打人砸東西。

至於李節瘋後的事情,也就不必細說了,反正就在今天,李節又發瘋偷跑了出去,結果不小心掉到河裡淹死了,然後李節就穿越了過來。

聽完上面這些內容後,李節再次露出沉思的表情,他沒想到自己家中的情況竟然這麼複雜,更沒想到自己的前身竟然是被李善長給逼瘋的。

不過無論自己一家與李善長的關係多麼惡劣,但也無法改變血緣上的關係,所以等到半年之後,恐怕還是逃不過那一刀。

想到這裡,李節也有些無語,沾不了李善長的光也就算了,卻還要被他歧視欺辱,甚至最後受牽連給他陪葬,這算來算去都太TM虧了。

(本章完)

第778章 絕境求生第496章 侍讀張信第157章 對馬島的情況第577章 李節的信第539章 事發了第698章 路上的交談第103章 又要遷都?第836章 朱橚與朱權逃回來了第598章 走大運的劉典吏第228章 天津變太津第804章 子子孫孫第594章 老套的故事第583章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第9章 “常青樹”湯和第14章 固執的李祝第27章 紙包彈第512章 駕崩第46章 色目官員第288章 信任第832章 五世而斬第700章 準備第192章 李節留下第63章 給朱允熥開小竈第57章 愚蠢的忠臣第255章 胡家出事了第97章 元末第一猛將第630章 朱雪晴的提醒第287章 大鬧公主府第306章 小情侶鬧矛盾第549章 規勸藍玉(中)第206章 決戰高麗第725章 改變方法第645章 被扣押的使團(下)第325章 災民營(上)第510章 乾清宮外第264章 心灰意冷第804章 子子孫孫第759章 劫信(下)第660章 前路被堵第115章 又見朱玉寧第643章 瘸子帖木兒第574章 破案了?第463章 犯衆怒第257章 一切有我第228章 天津變太津第768章 送信第213章 姐夫的“關心”第686章 誘餌第767章 船上第540章 家事第76章 殿下要害死潭王嗎?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651章 拿捏不定第730章 李節出海第698章 路上的交談第290章 朱允熥的去向第513章 朱標病倒第480章 帝王的晚年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第702章 探望(上)第676章 前哨戰第538章 流放美洲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119章 給朱標打個預防針第184章 公主過生日第635章 朱棣與蒸汽船第363章 銀行疑案(上)第565章 疑點重重第579章 交易第358章 不許復立丞相第783章 抓捕朱梓(上)第702章 探望(上)第165章 高麗大局已定第726章 堅強的兀魯伯第24章 溼法顆粒火藥第456章 利益分配第338章 一起去北京第426章 瘴氣第587章 大肆抓捕第625章 首航(下)第813章 效仿呂不韋第810章 朱棣的安排(下)第364章 銀行疑案(中)第50章 爲科學獻身第133章 給老朱家開眼界第383章 誰在掌管銀行?第692章 戰後第622章 試行第769章 跟着我吧第257章 一切有我第282章 婚前綜合症第622章 試行第620章 巡視鐵路第400章 詹徽的擔憂第658章 金雞納樹皮第365章 銀行疑案(下)第144章 調戲朱玉寧第129章 在鎮撫司請客第477章 處罰第535章 聰明還是愚蠢
第778章 絕境求生第496章 侍讀張信第157章 對馬島的情況第577章 李節的信第539章 事發了第698章 路上的交談第103章 又要遷都?第836章 朱橚與朱權逃回來了第598章 走大運的劉典吏第228章 天津變太津第804章 子子孫孫第594章 老套的故事第583章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第9章 “常青樹”湯和第14章 固執的李祝第27章 紙包彈第512章 駕崩第46章 色目官員第288章 信任第832章 五世而斬第700章 準備第192章 李節留下第63章 給朱允熥開小竈第57章 愚蠢的忠臣第255章 胡家出事了第97章 元末第一猛將第630章 朱雪晴的提醒第287章 大鬧公主府第306章 小情侶鬧矛盾第549章 規勸藍玉(中)第206章 決戰高麗第725章 改變方法第645章 被扣押的使團(下)第325章 災民營(上)第510章 乾清宮外第264章 心灰意冷第804章 子子孫孫第759章 劫信(下)第660章 前路被堵第115章 又見朱玉寧第643章 瘸子帖木兒第574章 破案了?第463章 犯衆怒第257章 一切有我第228章 天津變太津第768章 送信第213章 姐夫的“關心”第686章 誘餌第767章 船上第540章 家事第76章 殿下要害死潭王嗎?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651章 拿捏不定第730章 李節出海第698章 路上的交談第290章 朱允熥的去向第513章 朱標病倒第480章 帝王的晚年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第702章 探望(上)第676章 前哨戰第538章 流放美洲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119章 給朱標打個預防針第184章 公主過生日第635章 朱棣與蒸汽船第363章 銀行疑案(上)第565章 疑點重重第579章 交易第358章 不許復立丞相第783章 抓捕朱梓(上)第702章 探望(上)第165章 高麗大局已定第726章 堅強的兀魯伯第24章 溼法顆粒火藥第456章 利益分配第338章 一起去北京第426章 瘴氣第587章 大肆抓捕第625章 首航(下)第813章 效仿呂不韋第810章 朱棣的安排(下)第364章 銀行疑案(中)第50章 爲科學獻身第133章 給老朱家開眼界第383章 誰在掌管銀行?第692章 戰後第622章 試行第769章 跟着我吧第257章 一切有我第282章 婚前綜合症第622章 試行第620章 巡視鐵路第400章 詹徽的擔憂第658章 金雞納樹皮第365章 銀行疑案(下)第144章 調戲朱玉寧第129章 在鎮撫司請客第477章 處罰第535章 聰明還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