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

焦叔離開京師,馬不停蹄的趕往山東。

等到了山東之後,焦叔立刻按照馮保傳授的經驗,召集當地的富戶開會,將這座還沒有開採的銀礦攤派出去,要求這些富戶攤派上交“開採”的礦稅。

這些士紳地主自然是不幹了,這礦還不知道在哪裡呢,就要向他們收錢,誰都知道山東這地方就算是有銀礦,也都是一些開採難度大,開採出來也不一定能回本。

說白了,焦太監就是用礦稅來盤剝本地富戶的。

這些人自然不肯答應。

山東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科舉大省。

在大明,南直隸、浙江、江西和福建這幾個省,是科舉卷王聖地,出的進士是最多的。

但是山東這個地方,作爲孔夫子的故鄉,也是有悠久的官本位傳統的。

只不過山東的讀書人比較務實,他們不卷競爭激烈的貢試和殿試,而是捲到舉人就出來做官了。

舉人出來做官,大部分都和海瑞一樣先擔任縣學教諭這種學政官員,然後考評優秀可以等着升遷到主簿縣丞這樣的級別上。

如今大明就有山東縣丞半天下的說法,就是因爲山東讀書人往往舉人就出來做官,不求做大官,只求能夠進入官府就行。

山東沒有江南太倉王氏那種一門幾個進士的科舉超級家族,但是幾乎所有大一點的家族都有人出來做官。

這些家族聯合起來,開始串聯彈劾焦太監。

但是焦太監也不是省油的,作爲太監,他又不是內閣輔臣,在他看來普通百姓和當官的都是一樣的,他忠於的就是皇帝一人!

而且他是太監,天然就是和士大夫不對付,他就是不做壞事,士大夫也不會說他的好話。

這些地方豪強,平日裡壞事也沒少幹,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裡男盜女娼!

焦太監入宮之前,也有豐富的底層鬥爭經驗,他在濟南城內,招募了大量的地痞無賴,組成了山東礦監的收稅隊伍。

他給這些地痞無賴發職位,什麼某某縣礦稅大使,什麼某某府礦稅總監,這些人拿着山東礦監的任命,立刻衝到這些士紳地主家裡要錢。

這時候上書請求皇帝開礦稅的山東巡撫韓楫坐不住了。

上奏讓皇帝在山東開礦的奏章是他提的,結果皇帝確實是派人來開礦了,卻不是讓工部的官員來辦,而是派來了太監焦叔。

韓楫明白,如果自己再不有點動作,很快就被打成和焦太監狼狽爲奸的閹黨,到時候山東士紳就不是針對焦太監了,連他這個山東巡撫都要被彈劾了。

韓楫立刻開始上書,向朝廷說明焦太監在山東的罪行,請求皇帝罷免焦叔,將開礦的事情交還給工部。

隨着山東的奏章一封一封的送過來,高拱更加頭大了。

韓楫是他的門生,是他保舉到山東巡撫的位置上的,本來就在山東做的很不順利,上面還有山東總督陳以勤和吞併在濟州府的新軍三鎮統制官王本固在掣肘。

三人互相彈劾的奏章本來就不少,現在又多了一個焦太監在山東收礦稅,山東士紳羣情激奮,和山東有關的言官瘋狂彈劾焦太監和韓楫。

整個山東都亂成了一團,高拱向隆慶皇帝上書,也同意韓楫的要求,請求朝廷撤回礦監太監,改派工部的官員去開礦。

但是一向對高拱言聽計從的隆慶皇帝,卻在這件事上出奇的堅持。

皇帝搬出來的法理依據也很簡單,“夫礦,乃天地所生之財,皇產也。”

既然祖宗之法已經說了,這天下的礦藏都是皇帝的私人產業,那麼委派皇帝自己的家奴太監去開採,你們文官沒有資格嗶嗶。

至於說焦太監害民的事情,朕已經派人去查了,也不能聽信山東文官的一面之辭。

皇帝這麼說了,內閣也沒有辦法,就算是一向強勢的高拱,也沒辦法強行要求皇帝將太監召回來。

圍繞着山東礦監的問題,整個京師亂成了一團。

而就在京師的明廷官員爲了山東開礦的事情鬥爭的時候,一艘快船停靠在大沽碼頭。

大沽棱堡中的高務觀帶領一羣士兵上船,從船上扛下來一堆東西。

“李兄,你怎麼親自來了!”

高務觀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連忙上前抓住久別重逢的好友。

來人正是前臨淮侯世子李言恭,從廣西返回南京,完成了軍官培訓之後,他已經調任大都督府擔任後勤參謀。

如今東南已經過了草創階段,一切升遷都有了規矩。

軍中晉升的等級更森嚴,李言恭雖然在廣西戰事中立下功勞,但是想要進一步升遷擔任基層主官,還需要在南京總參謀處鍛鍊一段時間。

“高兄,這次的新裝備大都督非常重視,我要再留在這裡一段時間,蒐集使用中出現的問題。”

高務觀問道:“丹芸呢?你上次來信說丹芸懷孕了,你來大沽丹芸怎麼辦?”

李言恭笑着說道:“丹芸已經隨我去南京了,現在住在我爹的莊子裡。”

“再說我在大沽也就一個月時間,到時候乘坐飛剪船趕回去,不會耽誤產期的。”

高務觀笑着說道:“那就好!走走,快去棱堡吧,只是在軍中不能喝酒,沒辦法和以前一樣爲你接風洗塵了!”

在士兵們的搬運下,幾個大箱子搬進了大沽棱堡。

當日東南撤出京師的時候,在大沽棱堡留下一千人,又在棱堡中留下了足夠的物資和彈藥。

大沽棱堡又背靠大沽碼頭,有海上支援補給,明廷就算是包圍棱堡也攻不下來。

而實際上高務觀在大沽棱堡的這半年日子裡,明廷軍隊一次都沒有進攻過。

雖然大沽棱堡依然在每日操練,隔三差五還要試射炮彈,但是整個棱堡內的氣氛十分的輕鬆。

而在距離大沽棱堡不遠的地方,形成了一個商品交易的集市。

李言恭登上大沽棱堡的城牆,用望遠鏡就能看到繁華的大沽集市。

“沒想到大沽集市這麼繁華?”

李言恭從大沽棱堡送到東南大都督府的報告中,就聽說過這座集市,現在看到比當年他們撤出大沽時候,天津城外的集市還要繁華。

高務觀笑着說道:“大沽集市是整個北方最大的東南商品交易市場,整個順天府、遼東、山西,乃至於草原上的商人,都會來這裡購買我們東南的貨物。”

李言恭疑惑的問道:“明廷不管嗎?”

高務觀說道:“聽說我爹在明廷辦新務,不允許進口我東南的貨物,但是架不住京師上至達官貴人,下至窮苦百姓,都知道我們東南的貨物好,像是東南織布在新辦的紡織廠過一下,就成了明廷新務工坊的貨物賣出去了。”

李言恭聽着高務觀說的雲淡風輕,忍不住說道:“高兄,你只要向大都督府打報告,就會將你調回去了,大都督堂堂正正,不會利用你們父子之情來離間明廷君臣的,你也不用在這裡難做。”

高務觀卻說道:“我是自己打報告要留下來的,我爹有他的堅持,我有我的堅持。”

對於這對犟驢一樣的父子,李言恭也無話可說,他扯回到了自己的任務上。“這次的新裝備非常重要,雖然在東南已經測試過幾次了,但是也沒辦法保證百分之百安全。”

“高兄請從大沽棱堡中選任一批可靠的士兵,隨我一起去測試新裝備。”

高務觀點頭說道:“這個包在我身上,李兄,我可以參加測試嗎?”

李言恭說道:“不行,你是大沽棱堡的後勤官,這次測試我要親自參加,回去還要給大都督報告呢。”

高務觀嘆息一聲說道:“那我只能等下一次了。”

第二天,一羣士兵在棱堡中將箱子拆開,一堆奇怪零件在李言恭的指揮下安裝起來。

只看到一個用薄羊皮縫製的球面,被城牆上的士兵用繩索拉開,李言恭將球面下的籮筐安裝好,開始安裝點火裝置。

這是一隻熱氣球!

上一次大沽之戰後,蘇澤認識到了偵查的重要性。

如果能早點偵查到李成樑的騎兵動向,就不會有那麼慘烈的阻擊戰了。

這時候蘇澤纔想起來熱氣球這個利器。

用羊皮縫製的氣球,燃燒焦炭的加熱裝置,這隻名爲“夸父甲字號”的熱氣球,是如今世界上第一架載人飛行器。

隨着火焰熊熊燃燒,熱氣球的球體逐漸鼓起來,大沽城內的士兵看着這隻熱氣球開始漂浮,紛紛露出驚訝的表情。

飛天,這幾乎是人類最原始的夢想了!

城牆上的高務觀,看着李言恭帶着兩名士兵坐進籮筐,熱氣球逐漸開始升空。

“夸父甲字號”沒有飛行的動力,只能上升和下降,所以用長長的繩索拉着固定在地上。

漸漸地,“夸父甲字號”的籮筐漂浮起來,李言恭立刻說道:“鬆開絞盤!”

當控制絞盤的機關鬆開,熱氣球緩緩的升上天去,大沽棱堡中所有人都擡起頭,看着李言恭三人飛上天空。

和李言恭一起乘坐熱氣球的士兵,都是高務觀從大沽棱堡中挑選出來的膽大士兵。

可就算是膽子再大,當熱氣球離開地面的時候,這兩個士兵也忍不住雙腿打顫。

“放下沙袋。”

隨着高務觀一聲令下,士兵放下了籮筐兩邊的沙袋,熱氣球的爬升速度更快了。

此時,熱鬧的大沽集市也注意到大沽棱堡這邊的動靜,他們看到一個巨大的東西從大沽棱堡中升起來。

正在大沽棱堡交易的商人們紛紛擡起頭,驚訝的看着這巨大的圓球飛上天空。

這又是什麼?巨大的孔明燈?

在熱氣球上的李言恭並沒有飛天的興奮,他小心的觀察風向標,估算熱氣球飛行的速度,調節加熱器的火焰大小。

前幾次熱氣球升空的測試李言恭也參與了,但是那時候是在風向平穩的時候測試的。

大沽距離海邊很近,海邊的風很大,李言恭小心翼翼的控制熱氣球,不敢讓熱氣球升的太快。

可即使是這樣,一陣海風吹過來,熱氣球還是被颳着飛向了大沽集市方向。

絞盤的卡索崩開,繩索飛快的放出去,高務觀連忙衝過去喊道:

“抓住!”

可是飛快旋轉的絞盤根本無法控制,幾個上前試圖停下絞盤的士兵都被甩出去,熱氣球向着集市方向快速飛過去。

高務觀看了看左右,衝過去拿起一杆練習用的鐵槍,直接插進了高速旋轉的絞盤中。

絞盤終於停止了轉動,士兵們一擁而上,牢牢的將絞盤抓住。

高務觀拿起望遠鏡,熱氣球已經飛到了大沽集市上方,他咬牙說道:

“全體武裝,隨我出城接應!”

此時在熱氣球上的李言恭,經歷了驚魂的幾十秒。

等到熱氣球被繩索拉住,他這纔開始減小加熱器的火焰,控制熱氣球穩住了。

“李參謀,接下來怎麼辦?”

李言恭迅速判斷情況說道:“肯定是絞盤出了問題,大沽棱堡那邊沒辦法收回熱氣球了。”

“那怎麼辦?”

另一名士兵嚇的臉都白了,連忙問道。

李言恭說道:

“迫降!”

“下面就是大沽集市,在這裡迫降嗎?”

“現在就降落,拿上武器,如果明廷發現我們,必須立刻銷燬熱氣球!”

此時在大沽集市外,商人們看着頭頂上那個東西越來越低,越來越大,看着熱氣球向着地面降落,商人們四散逃開。

在李言恭的操作下,熱氣球總算是安穩落地,他和兩名士兵從熱氣球的籮筐中拿着武器爬出來。

“有人!”

“神仙下凡了!”

“這不是東南的軍服嗎?”

“東南有神仙!”

“這是仙器啊!”

就在商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從大沽棱堡衝出來的高務觀,總算是接應上了李言恭。

高務觀二話不說,指揮士兵拖着熱氣器就向大沽棱堡撤退,總算是將熱氣球拖回了大沽棱堡。

但是熱氣球迫降的新聞,還是迅速從大沽集市傳開,東南有神仙法器,可以騰雲駕霧飛行。

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160章 掀桌子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028章 初陣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224章 徐渭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033章 曬鹽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211章 沖繩第617章 打老虎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245章 李時珍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028章 初陣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056章 脫毒難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131章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28章 初陣第569章 算瘋子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673章 定草原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430章 鐵路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435章 髒東西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325章 高拱獻策
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160章 掀桌子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028章 初陣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224章 徐渭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033章 曬鹽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211章 沖繩第617章 打老虎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245章 李時珍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028章 初陣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056章 脫毒難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131章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28章 初陣第569章 算瘋子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673章 定草原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430章 鐵路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435章 髒東西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325章 高拱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