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

顏鈞穿着一身短打的工作服,盤坐在地上給一名僱工維修工具。

佟安安靜的站在邊上,等到顏鈞靈巧的將工具維修好,這纔將要送上的古籍遞給顏鈞。

僱工拜謝了顏鈞,這才離開了這間簡陋的木屋。

翻開佟安送來的書,顏鈞說道:“這是宋代的善本書吧?如果是幾年前恐怕要賣上高價。”

佟安點頭說道:“我聽國子監藏書閣的前輩說,這本書據說是當年小閣老嚴世蕃買下,捐贈給國子監的。”

顏鈞合上書說道:“兵災連連,不知道有多少古籍要絕版了。”

佟安也跟着嘆息一聲,所謂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在烈火烹油的時候,官員和富人才會追求這些古籍善本,開始附庸風雅。

等到亂世的時候,這些書籍還不如能夠烤火的柴火。

國子監的藏書閣就是如此,國子監被改爲軍校之後,這些軍官和士兵對於古籍沒興趣,但是沒人好好維護藏書樓了。

甚至藏書樓一樓的書籍都被扔到了操場上,將藏書樓改爲存放武器的武庫。

佟安不忍心這些古籍損毀,賄賂了看守藏書樓的士兵,纔將這些古籍從國子監帶出來。

一部分他送給了王世貞,一份則送給了顏鈞。

顏鈞翻開書,看了一會兒就扔在一邊。

“書是好書,就是文中的內容沒什麼新意。當年王師就說過,今人是站在古人身上看待世界的,如果從眼界開闊來看,今人才是古人。”

“所以王師主張文不如新,當年我還反駁過王師,現在看來還是我迂闊了。”

佟安想了想也點點頭。

在蘇大都督改進印刷機之前,蒐集古書還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在蘇澤讀書的時候,一套參加科舉的參考書《四書五經大全》,就足以讓一個普通人家破產,蘇澤在衛學讀書的教材,一部分是白知縣捐贈的,一部分就是他自己抄錄的。

那時候除了書籍貴以外,書籍也相當的少。

除了科舉有關的書籍,縣城書鋪會進購一些,唐宋古文,秦漢歌賦,先秦散文這些東西,普通讀書人根本接觸不到。

可是自從蘇澤改良了印刷機以來,書籍的印刷成本大大降低。

隨着識字人口的增加,各類書籍也有了市場,書籍出版也成了一門有利可圖的行業。

以前被藏書家束之高閣,當做傳家寶貝的書籍,使用印刷機再版印刷,一旦暢銷就能賺到大把的銀元。

各種善本孤本的書籍被印刷,讀書人的眼界也提高了。

新一代在印刷機時代成長起來的讀書人,視野已經完全不同了,他們不僅僅從古人的精選文章中得到養分,也從蘇澤爲首的文壇宗師,學術大家的新理論中得到養分。

特別是在半年前,蘇澤突然宣佈要將全套的《永樂大典》刊印,免費給出版商複印出售的消息傳開,更讓天下讀書人側目。

《永樂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編寫的一本大典,對標的是南朝《昭明文選》,收錄了明初從各地蒐集的各種藏書,彙編成一部無所不包的大殿。從明初開始,就不斷有大臣請求皇帝,刊印永樂大典。

但是歷代皇帝都將永樂大典視作是自己的私人財產,同時也出於一些政治目的,將這部大典看得死死的,只有進士中最優秀的翰林官,又或者內閣重臣才能看。

蘇澤上一次進京,從紫禁城中搬走了全套的《永樂大典》,然後蘇澤就組織國子監的讀書人校對排版,歷時三年的時間,將這套《永樂大典》全套刊印出版!

也是因爲東南要出版《永樂大典》,所以各地的藏書家紛紛要將自己收藏的書籍出版,因爲《永樂大典》中搜集了大量的古書,如果等到《永樂大典》出版之後,這些藏書家辛苦蒐羅來的古書就會毫無價值。

顏鈞身爲大儒,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

社區的工友們知道他的愛好,麻煩顏鈞幫忙之後,都會買本書來作爲酬勞。

顏鈞讀完了這些書,對於佟安送來的古籍自然沒有太大的興趣。

文人士大夫蒐集古書,很多時候並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放在書架上的。

那些冷僻的文章和詩句,是用在文會上顯示自己博學多聞的。

但是在這個時代,印刷機將原本在富人藏書閣中的古籍,變成了廉價的書籍,普通市民隨手都可以買一本。

而且蘇澤還在東南國子監搞什麼“白話運動”,他組織南京國子監的讀書人,將那些複雜的文言文翻譯成白話,還在新出版的書上加了句讀,大大降低了閱讀門檻。

這時候人們才發現,那些偏僻古籍中的文章之所以沒有傳世,是因爲實在是寫的太菜了!

這些古籍只剩下了收藏價值,而如今亂世動盪,這點收藏價值都沒有了。

顏鈞又說道:“我聽大沽來的書商說,東南準備出版明實錄了。”

“啊?”

佟安這下子徹底震驚了!

實錄是什麼?那是皇帝的起居注編著的歷史文獻,這上面不僅僅記錄了帝王的行述,還記錄了明廷各種大事。

其中還包含朝臣對於各種重要問題的討論,言官御史的重要上書。

帝王實錄是重要的資料,和《永樂大典》一樣,普通官員根本接觸不到這些檔案,而不要說給普通百姓看了。

就算是前朝的實錄也不會出版,畢竟這上面記錄的是帝王的日常,就算是前朝皇帝,那也是要維護皇帝的神聖性的。

東南竟然要出版大明皇帝的實錄!?

殺人誅心啊!

佟安只想到這麼四個字。

明廷實錄上有三個不可觸碰的問題,每一個都會造成道德的滑坡,而這三個重要問題都是記錄在實錄中的。

一旦這三個重要的問題被公之於衆,那對於大明曆代先帝的神聖性會造成巨大的傷害,如今皇室的威信也會跌落谷底。

明廷讀書人中所剩無幾的愛國之心也會被消磨乾淨。

佟安明白爲什麼當年蘇澤入京師,爲什麼非要帶走這些典籍了!

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673章 定草原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172章 榜一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036章 售鹽第451章 僭主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659章 碾碎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032章 精鹽第017章 衛學第055章 算卦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061章 淨海王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617章 打老虎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65章 歸有光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531章 歌舞團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123章 打擂臺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123章 打擂臺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77章 三江感言第525章 分產令第657章 拼命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185章 去月港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241章 朕的錢!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251章 發鈔第008章 屬性點
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673章 定草原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172章 榜一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036章 售鹽第451章 僭主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659章 碾碎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032章 精鹽第017章 衛學第055章 算卦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061章 淨海王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617章 打老虎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65章 歸有光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531章 歌舞團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123章 打擂臺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123章 打擂臺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77章 三江感言第525章 分產令第657章 拼命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185章 去月港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241章 朕的錢!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251章 發鈔第008章 屬性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