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

因爲關中的戰略位置,明廷在陝西設置總督,總督陝西的軍政。

出任陝西總督的郭樸,也是明廷的老臣。

郭樸在嘉靖十四年考上進士,選庶吉士,後來在嘉靖朝的時候,一直都以青詞著稱。

郭樸在政治上是高拱的政治盟友,在高拱當政後,被高拱安排到陝西出任總督。

後來高拱下野,但是張居正接受了高拱所有的政治班底,郭樸也很快就投靠了張居正,繼續擔任陝西總督。

這一次李春芳上臺後,郭樸也和其他地方督撫一起,要求更多的權利。

李春芳爲了安撫郭樸,給他加了禮部尚書頭銜,和李成樑在山東一樣,可以自行任命九品和以下的官員。

郭樸在陝西的權勢更加熾熱,可以說是人生達到了頂峰。

不過郭樸也不是那種純粹不會幹事的大臣,在擔任陝西總督之後,一直都在建設新軍,在西安辦了一批新式的工坊,還在咸陽了一家兵工廠,專門生產火槍和火炮。

陝西本身資源就多,陝西的煤、鐵,礦產資源非常的豐富。

所以郭樸所辦的工坊倒是很快就有了產出,特別是陝西的煤礦資源豐富,極大的促進了冶鐵行業發展。

有了工坊,有了武器,陝西的新軍自然要比其他省的更好。

郭樸要求新軍士兵,必須要識字超過300個以上才能加入,而新軍都採用新式操典。

郭樸的陝西新軍,已經鎮壓了好幾次的農民起義,在陝西可以說是威名赫赫,這也讓郭樸在一衆督撫中也算是能打的,很是受到朝廷的拉攏。

相比之下,四川巡撫江東臣就要差不少了。

四川因爲地理位置的原因,一向都有些武備不足。

而在明朝的時候,由於政治中心北移,經濟中心東移,蜀中的地位也在不斷的下降。

曾經揚一益二,現在的四川在大明的政治體制中,已經有些無足輕重了。

四川又不像是陝西靠着北方,本身也有陝西的礦業基礎。

而且由於四川一直比較安穩,戰鬥力不行,所以也太高的維穩價值。

結果就是陝西設置總督,但是四川依然只有巡撫,在級別上就不如陝西。

對於這件事,四川巡撫江東臣自然是不樂意的。

而郭樸的性格孤傲,陝西和四川挨着,而江東臣在級別上又不如郭樸,所以郭樸一向對江東臣呼來喝去,當做下屬對待。

江東臣自然也是不滿意了,你是陝西總督,又不是川陝總督,爲什麼要號令我呢?

所以雙方的關係非常緊張。

郭樸也不是完全的跋扈,他之所以要和江東臣爭奪權利,也是因爲他看到了川陝一體的問題。

四川和陝西在戰略上的互補性非常重要,特別是漢中府的防禦,郭樸一直向大明朝廷上書,要求四川也出兵,和陝西的新軍一起駐守漢中府。

郭樸的理由也很簡單,川陝在戰略上是一體的,漢中的安危影響的是四川的安全,所以你四川應該出兵在協防,就算是不出兵也應該出點錢吧?

但是在江東臣看來,漢中府是你們陝西的地盤,伱陝西總督命令我們四川出兵防禦漢中府,這是什麼意思?

這是要騎在我頭上拉屎,還是要做川陝總督呢?

江東臣自然斷然拒絕。

江東臣也知道漢中防禦是整個蜀中防禦的一部分,漢中對四川的重要性還要強過對陝西的關中平原的重要性。

但是要江東臣出兵出錢去幫着郭樸防禦漢中,他是絕對不願意的。

而且江東臣也對於郭樸的建議很警惕,這老東西是不是想要兼任四川的總督,將自己的地盤吞併?

江東臣也發動自己的盟友不斷的上書,彈劾郭樸在陝西的罪行,比如郭樸在陝西的排場很大,侵佔秦王府的產業,甚至有對皇室不敬。

其實這些也都是常規操作了,如今朱明皇室的權威早就不在了,沒看到景王都在東南服苦役了嗎?

地方督撫欺壓宗師的事情,在嘉靖執政的時候就有了,更不要說如今這個亂世。

秦王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迎接了嘉靖的御駕後,秦王歡送了皇帝,卻沒有得到了任何的賞賜。

郭樸上任之後,一直不斷的要求秦王募捐,秦王府非常“情願”的將老底都“捐贈”出來,幫助郭樸籌辦陝西的新軍。

秦王府就算是不樂意,但是郭樸心狠手辣,幾個不響應捐贈的宗室都遭遇了土匪和叛軍,秦王就算是在西安城內,也沒保不齊有人過來放一把火啊。

不僅僅是在陝西,山西的宗室也多,也遇到過很多這種情況。

江東臣這些彈劾雖然沒有什麼大的罪過,但是也是純粹的噁心人,郭樸接到消息自然是大怒。

他也上書彈劾江東臣,說他腐敗無能,在四川練兵沒有成效,就連農民軍叛亂都鎮壓不住。 最後的結果是,共同防禦漢中府的計劃作廢,漢中府的防禦都交給陝西的新軍。

在東南新軍攻佔了湖廣,特別是攻獻了襄陽之後,郭樸也聞到了危險。

襄陽是漢江重鎮,攻陷了襄陽之後,東南新軍只要沿着漢水補給,就能直接進入漢中地區,威脅漢中府。

郭樸的動作也不可謂不快,他迅速調集了陝西新軍在漢中集結,準備死守漢中府。

但是陝西的財政無法支撐這麼多的軍隊,郭樸一邊向京師要財政支持,一邊要求四川向漢中府運糧食,還請求河南的明廷軍隊支援。

李春芳接到了郭樸的求援奏章,也是非常頭大。

從軍事上講,郭樸的求援沒有任何問題。

漢中關係到兩個省的安危,自然應該重兵把守。

而湖廣也和河南接壤,如果湖廣的東南新軍進攻漢中府,那河南應該策應陝西的軍隊。

如果能在漢中擊敗東南新軍,說不定明軍還能收復湖廣。

但是在政治上,這卻是一個大麻煩。

河南巡撫陳以勤是李春芳的政治盟友,河南也不富裕,還要防止東南新軍從湖廣北上,軍力一直很緊張,也在不斷地嚮明廷要錢要武器。

四川巡撫和陝西總督勢不兩立,雙方勢如水火,李春芳根本號令不了四川巡撫江東臣,人家如果死活不願意運糧,那最後下不來臺的反而是李春芳。

李春芳終於理解了他前任張居正的難處了。

他的權威性還不如張居正,甚至無法命令這些地方督撫。

李春芳只能派出使者,前往河南、陝西和四川協調,希望四川巡撫看在大局的面子上,支援漢中一些糧食。

結果就在李春芳的使者還沒到四川的時候,熊況帶領的東南新軍就出動了。

十一月二日,熊況拋下後方的步兵,帶領騎兵獨立團,只拉着輕炮從襄陽出發,沿着漢江向西,進攻被明軍重兵防禦的均州。

均州,就是後世的十堰,位於漢水之側,武當山下,是從襄陽進攻漢中的重鎮門戶。

荊州和襄陽被東南新軍攻佔之後,湖廣一部分的明軍退守均州,陝西總督郭樸也命令自己麾下第一協的新軍,會同這些潰兵一起駐紮在均州,合計一萬五千人。

熊況帶領的騎兵,卻沒有圍困均州府城。

熊況先是三次擊潰了試圖出城作戰的明廷軍隊,又將均州城外的明廷軍營和據點全部摧毀,還派遣死士將均州在漢水上的碼頭炸燬。

明廷軍隊三戰三敗,自然不敢繼續在野外和熊況作戰,只能退守入城市中,死守城市。

熊況等到明軍退入城市後,就不再攻城,而是繼續一路沿着漢水狂飆,前往

而是直接繞過了均州,沿着漢水一路狂奔,直接跳過了均州(十堰),開始攻打金州(今安康)。

金州,是漢中府的重鎮。

看金州的位置就知道了,從陝西入漢中的幾條通道,就在金州匯聚。

均州(十堰)的明軍後勤,就是從西安駝運,走幾條入漢中的古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先運送到漢中地區,然後沿着漢水送到金州,再繼續向均州前線運輸。

但是郭樸卻沒有在金州(安康)留下重兵。

原因也很簡單,郭樸手裡的兵力不夠。

漢中地區需要防禦的重要節點太多了,而且郭樸防禦漢中,主要是爲了防禦東南新軍進攻西安。

所以理所當然的,郭樸的軍隊,主要就是駐紮在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三座入漢中通道附近。

一旦這些軍隊被攻擊,那郭樸就會讓他們迅速撤回西安,而不是留在漢中和東南新軍死磕。

說白了,漢中和西安附近的關中地區,本身並不是一個戰略版塊。

郭樸的基本盤是西安附近的關中平原,是渭河沿岸地區的寶雞到西安的地區。

郭樸在戰略上,完全可以放棄漢中,只要和當年曹魏一樣,死守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三道的出漢中通道,就可以用更小的代價守住關中平原。

甚至可以說,駐軍在漢中,拉長了郭樸軍隊的後勤補給,在戰略上反而是錯誤的。

果然在熊況的意料之中,金州(今安康)並沒有太多的軍隊防守,熊況迅速攻克金州(今安康)!

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653章 滾雪球第231章 當家難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533章 活該第002章 家廟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043章 筆架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186章 大買賣第060章 吃飽飯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531章 歌舞團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245章 李時珍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258章 藥,種子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071章 破題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075章 治本經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004章 龍王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494章 爹的事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638章 籌碼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008章 屬性點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
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653章 滾雪球第231章 當家難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533章 活該第002章 家廟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043章 筆架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186章 大買賣第060章 吃飽飯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531章 歌舞團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245章 李時珍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258章 藥,種子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071章 破題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075章 治本經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004章 龍王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494章 爹的事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638章 籌碼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008章 屬性點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