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龍王

京師,西苑,玉熙宮。

嘉靖這位秉政三十三年的皇帝,少年登基就通過大禮議清退了擁立他上位的文臣,展露出不凡的權術天賦。

如今的嘉靖,撥弄人心操縱朝局的能力更是登峰造極。

此時這位大明的道君皇帝,正端坐在一個精緻的蒲團上。

玉熙宮是一座道觀式樣的宮殿,四根兩人才能合抱的金絲楠木柱子,撐起高聳的穹頂,而嘉靖皇帝端坐的蒲團,正對著穹頂的中央位置。

這蒲團四周,用黃金鑲嵌在地磚上,構成了八卦之象。

此時這位兩肩擔著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的“忠孝帝君”,正在閉著眼睛誦念道經。

他手持一把銅杵,輕輕敲打蒲團前的銅罄,發出一陣陣金石之音。

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外朝被大臣呼之為內相,內廷太監尊稱為老祖宗,此時卻恭敬的跪在蒲團邊上,向嘉靖皇帝念著羣臣的奏表。

呂芳的聲音抑揚頓挫,吐字清晰,這位帝國內相最讓嘉靖欣賞的能力,就是能從羣臣雲裡霧裡的奏疏中,提煉出關鍵的內容。

此時呂芳唸的是兵部尚書聶豹的奏疏,呂芳並沒有照著奏疏念,而是挑出奏章中最關鍵的部分,講給皇帝聽:

“主子,聶尚書奏言,如今天下兵備馳弊,其根本是在於將校對朝廷不用心,不肯為朝廷效死。”

嘉靖停下了念誦道經,輕輕敲了一下銅罄,最善於揣摩嘉靖心意的呂芳立刻繼續說道:

“將校對朝廷不用心,是因為他們對朝廷心有怨憤。”

嘉靖再次輕輕敲打銅罄,呂芳知道這封奏疏引起了嘉靖的興趣,他連忙說道:

“聶尚書看了兵部的勘磨,如今衛所軍官中,不少都是因罪充軍的犯官後代。這些人的祖先本就是大明的罪人,世代因罪而羈于軍籍,現在他們的後代因為機緣功勞當了軍官,對朝廷能有多少忠誠可言呢?”

“本朝律令本就有言,罪臣後代不能為官,這些罪臣子孫混於將校之列,帶壞了衛所的風氣,才讓衛所之兵如此不堪戰。”

只聽到銅罄連續敲打三下,呂芳知道這是嘉靖皇帝對這份奏疏有了興趣,他立刻繼續說道:

“如今東南倭亂遲遲不得平定,也有這些衛所罪官養寇自重的原因。聶尚書認為應該讓朝廷派出使者,清查各地罪臣子孫,革去他們的官職,追繳朝廷歷年的賞賜和多發的俸祿,用這些錢充當軍餉,再簡拔軍中良才充任軍校,則不需朝廷均輸錢糧,東南倭寇之亂自解。”

呂芳小心的看了看蒲團上嘉靖皇帝的臉色,只看到這位忠孝帝君面容肅穆,看不出喜惡。

呂芳再次感慨天威難測,只聽到嘉靖突然開口問道:

“內閣怎麼看?”

呂芳立刻翻到奏疏最後,瞥了一眼內閣的批文說道:

“嚴閣老贊成,徐閣老反對,李閣老不置可否。”

嘉靖笑著說道:“你是不是奇怪,內閣這兩位閣老,怎麼調換了立場?”

呂芳連忙低下頭,他身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最忌諱的就是結交外臣。

聽出了皇帝的試探之意,呂芳連忙說道:“臣怎麼好揣測閣老的心思呢。”

嘉靖突然提高聲音說道:“他們是臣,你也是臣!論忠心,外臣不如你們內臣,可自古皇帝都要用外臣,未有用你們這些內臣治理國家的,呂芳你可知道為何?”

呂芳連忙叩頭不敢回答。

嘉靖說道:“蓋因外臣能解君父之憂啊!徐階這幫清流,

整日拿著東南倭亂喊窮,空發議論,只有這聶豹還知道為君父分憂,朕要用的就是這般能做事的臣子”

“讓兵部擬一個方案,遞到內閣。”

呂芳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第一看重的,就是“倭寇之亂自解”這句話,更看重的,則是用罪官罰錢充墨軍餉,就能堵上清流喊窮的嘴。

而多出來的錢,那自然是給忠孝帝君修宮觀了!

呂芳領了旨意,從玉熙宮退出去,此時突然颳起了一股寒風,雨滴從東南方向瓢潑的落下來。

看著突然變色的天氣,呂芳連忙吩咐小太監們看護好窗門,千萬不能讓雨滴落入玉熙宮內。

這場突如其來的雨,引起了嘉靖皇帝的興趣,只見到他手持銅杵,繞著御座蒲團,在鑲金的地磚上迅速轉圈。

一邊轉圈,一邊口中誦著道經上的某篇經文,等到經文念誦完畢,嘉靖皇帝看著自己腳下的乾卦,臉上終於露出笑容。

他一邊用銅杵敲打銅罄,一邊形似癲狂的唱道:

“天昏地黑蛟龍移,龍氣騰東南,利貞大吉!”

呂芳知道這是嘉靖皇帝算到了好兆頭,但他不敢耽誤正事,匆匆帶著奏疏走向了內閣。

...

此時在閩南的海上,一艘福船正在洶涌的海面上起起伏伏。

一名挺拔的青年,正站在福船的船頭,扶著桅桿眺望遠處的浪濤。

“百戶!船頭浪大!”

福船被一股海浪推上了半空, 然後重重的墜落在海上,掀起了一排水柱。

這些水柱落在了甲板上,打落了這個青年扎住頭發的方巾,只看到一頭飄揚的長發隨著風浪舒展開,這一身百戶裝扮的青年竟然是一名妙齡女子!

長期海上的生活讓這女子的皮膚呈健康的小麥色,貼上的假鬍子已經被海浪打掉了,露出女子精緻的五官來。

此時福船上的水手們都跪在甲板上,祈禱著三師太娘娘能保佑他們安全返回港口。

沒有了日月星辰,福船無法辨認方向,這時候最考驗的就是船長的判斷力,這樣惡劣的天氣只有找到正確的方向,駛回近海海港才能得救。

要是偏離航線駛入了深海,那這艘老舊的福船怕是撐不到風暴平息的時刻了。

“百戶!龍王!”

舵工指著不遠處,海天之間一道黑色的龍卷風,海水被捲入空中,和黑色的雨雲連成了一片!

船上眾人看到如此駭人的景象,都放下手裡的東西趴在甲板上跪拜。

但是這名女扮男裝的百戶知道,這不是什麼龍王,她曾經聽父親說過這種可怕的天氣現象,船隻要被捲入風中就會粉身碎骨!

可是眼下向船員解釋已經來不及了,如今船員們這個狀態,就是束手待斃。

這位女百戶知道,必須先破掉船員們心中的恐懼,纔有一線生機!

女百戶對著身邊的舵工說道:“拿出我的長槍來!”

舵工驚恐的問道:“百戶!您要幹什麼?”

百戶堅定的看著遠處的水龍卷道:“我要屠龍!”

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053章 虎狐犬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566章 睢陽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600章 三三制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028章 初陣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311章 從“賊”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653章 滾雪球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547章 破蜀道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028章 初陣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628章 大赦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06章 紅陽教第243章 水淹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075章 治本經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409章 廣築城?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655章 意料之外
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053章 虎狐犬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566章 睢陽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600章 三三制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028章 初陣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311章 從“賊”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653章 滾雪球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547章 破蜀道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028章 初陣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628章 大赦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06章 紅陽教第243章 水淹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075章 治本經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409章 廣築城?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655章 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