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河南請降

WWW ●tt kan ●¢○ 陳以勤也不知道,他親看看着大明一步步的陷入頹勢,根本無力挽救。

在到任河南的時候,陳以勤是志得意滿,他還去河南新鄭拜見了老上司高拱。

大明的這一次崩潰,不同於歷史上任何一次王朝的崩潰,確實可以看做是千古未有之大變局。

因爲大明崩潰的這個時間,是完全跳出歷史週期律的。

高拱退回了老家之後,就開始仿照司馬光開始修史,在修史的時候,高拱也提出了歷史週期律的概念。

王朝建立之初往往是土地比較多,人口比較少,經濟上遭遇了前一個王朝末年的重大戰亂破壞,野心家也被和除雜草一樣除乾淨了,而且這時候軍隊和將領都是打天下的一批人,戰鬥力比較強,外患也很容易對付。

在這個時期,國家只要正常的,不要和隋煬帝那樣亂搞,基本上國家都不會滅亡。

等到了王朝中期,在達到繁榮頂點之後,土地兼併,腐敗叢生,軍隊戰鬥力低下,外部遊牧民族威脅,內部邊疆動亂。

不過這時候整個帝國的官僚系統大體上還能運行,修修補補也能夠過,如果遇到一兩個願意改革的皇帝和政治家,那又能續命一波。

等到王朝後期,那就是積重難返,各種社會問題尖銳對立,矛盾無法調節緩和,各種問題都徹底爆發出來,財政上出現無法填補的大窟窿,皇帝就只能加稅,加稅又導致老百姓活不下去開始農民起義,財政上的大窟窿就更大了,最後經濟徹底崩潰,王朝覆滅。

這個理論從高拱提出後,蘇澤也提出了類似的理論,這條規律幾乎可以套用所有之前的王朝頭上。

但是這條規律對於如今的大明卻不行。

無論怎麼看,嘉靖朝的大明,也算不上快要覆滅的王朝末年。

雖然大明的百姓也很苦,但是朝廷還沒到那個地步,胡宗憲在江浙已經快要平定倭亂了,而明廷在嘉靖執政時期的國家也能大體上收支平衡,加稅也沒有加到百姓活不下去的地步。

遇到了幾次天災,也沒造成多少農民起義,在嚴嵩倒臺以後,明廷的政治風氣還好轉了一些。

對北方草原也算是均勢,俺達汗是幾次打到京畿,但是蒙古人都是來搶劫的,甚至連稱霸的意思都沒有,就是訛詐一些錢財要求開貢市,最後還接受了隆慶皇帝的冊封。

甚至可以這麼說,如今的北方明廷,是對邊疆異族最後壓迫力的時候。

如今的蒙古人對大明非常恭順,每年用大量的牛羊戰馬換取中原的商品。

遼東的女真人恭順的如同狗一樣,自帶乾糧給遼東總督效命。

朝鮮國主全家跑到了大明,求着大明出兵幫他復國。

大明朝廷丟了一大半的國土,田稅比以前少了一大半,但是其他稅收卻遠遠超過了田稅,而且甩掉了宗室的負擔,軍隊的糧食還充分了不少。

可以說如果當年明英宗是帶着李成樑出征,肯定不會出現土木堡,甚至可以將瓦剌人提前趕出草原。

偏偏這麼不符合規律的節點上,大明快要亡了。

主要是蘇澤崛起太快了。

東南崛起,幾乎是瞬間佔據了大明最精華的江南地區,然後迅速佔領沿海地區開始瘋狂發展。

又從天津登陸打跑了皇帝,徹底打沒了朝廷的權威性,直接將大明朝打到四分五裂。這一次已經完全無法用歷史週期律來總結了,完全跳出了正常的王朝興衰變化。

高拱總結出歷史的規律,卻在當下這個時代失效了,他閉門不出也就是研究到底這一切是爲什麼。

陳以勤到任河南的時候,拜見高拱後,就談到了這個問題。

當時高拱向陳以勤提出這個問題,陳以勤根本無法回答,他只能說蘇澤天生逆賊,又僥倖趁亂而起,是千古以來的異數。

但是現在陳以勤說不定能夠回答高拱這個問題了。

因爲這個時代完全不同於歷史上任何一個週期,蘇澤也不同於歷史上任何一個反叛者。

大明舊的體系,已經完全無法適用整個時代的發展了,無論是官僚體系還是軍隊,陳以勤幾乎都照搬了東南的很多政策設置,才能駕馭住河南。

而河南還只是一個內陸省份,陳以勤完全無法想象,到底東南那些狂飆猛進的沿海省份,到底會在發展中遇到多少問題,到底會遇到多少千古未有的事情。

面對這樣的世界,明廷只有兩條路。

一條就是繼續當縮頭烏龜,繼續閉着眼睛不看這個世界,執行鎖國政策,並且禁止和外界交流,銷燬各種新式武器和紡織機,重新回到朱元璋設計的那個小農經濟時代。

要麼必須要改革,建立一套能夠適應新時代的體系。

而這兩條路,都註定是走不通的。

前一條路東南根本沒有給明廷這個機會,如果不組建新軍,大明早就已經亡了。

而後一條路,高拱張居正都試圖走了,但是在明廷腐朽的政治框架下,在各方勢力的掣肘下,改革速度又怎麼可能比得上另起爐竈的東南?

這就是一個死局。

在明白了這些後,陳以勤突然也覺得釋然了。

自己能夠在河南抵抗這麼久,也算是對得起幼年學習的儒家經典,對得起提拔任用他的嘉靖和隆慶皇帝了。

大明已經是積重難返,自己已經爲大明盡過忠了,沒必要再耽誤兒子了。

他兒子陳於陛可沒受過明廷的恩情啊。

在東南發出通令的第二天,開封城內的陳以勤突然下令所有河南新軍放下武器投降,並且向整個河南軍民發出了《告河南軍民書》,說明自己投降的理由。

東南第五旅的立刻開進開封城,並且接管了陳以勤麾下的新軍。

陳以勤的《告河南軍民書》隨着東南新軍一起,第五旅幾乎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就佔領了整個河南。

等得到消息的李成樑大驚失色,一邊痛斥陳以勤是國賊,辜負了朝廷的聖恩,一邊又命令山東的明軍“伺機待動”。

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529章 電磁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139章 良配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623章 教亂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667章 政治仗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054章 抵捐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036章 售鹽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035章 謹慎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665章 海參崴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231章 當家難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185章 去月港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464章 駕崩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90章 貪上史書第416章 政第97章 再破題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049章 縣衙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653章 滾雪球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001章 穿越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30章 鐵路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657章 拼命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431章 蒸汽機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673章 定草原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91章 橡膠樹
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529章 電磁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139章 良配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623章 教亂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667章 政治仗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054章 抵捐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036章 售鹽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035章 謹慎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665章 海參崴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231章 當家難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185章 去月港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464章 駕崩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90章 貪上史書第416章 政第97章 再破題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049章 縣衙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653章 滾雪球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001章 穿越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30章 鐵路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657章 拼命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431章 蒸汽機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673章 定草原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91章 橡膠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