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

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

林德陽看到了機會,立刻派遣炮兵轟炸劍門關。

劍門守軍本來就已經沒有了戰鬥意志,又被炮火猛烈轟擊,更是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而成都淪陷的消息又在劍門關內瘋狂的傳播,最後劍門關守將陸光祖帶領嫡系主力撤出,譁變的士兵打開關門,迎接林德陽進入劍門關。

陸光祖帶領麾下的士兵,迅速前往閬中,見到了也同樣焦頭爛額的江東臣。

江東臣見到陸光祖後大吃一驚,連忙問道:

“陸參將!劍門關?”

陸光祖直接跪在江東臣面前說道:

“巡撫大人,末將有愧於您的信任!劍門關丟了!”

聽到這個消息,陸光祖頭暈目眩,差點沒有站穩。

他扶住桌沿說道:

“劍門關丟了,你帶回來多少兵?”

陸光祖在進入閬中之前,已經清點過士兵人數,立刻說道:“還有不到八千人。”

江東臣再次暈眩,劍門守軍本來有兩萬人,靠着天險才能擋住東南新軍。

如今只剩下八千人,這點人別說是擋住劍門關那邊的東南大軍了,就連去成都平叛都不用。

而且攻破劍門之後,整個川府平原根本無險可守,自己拿什麼去抵擋東南的大軍。

仗打到這個份兒上,江東臣也知道大勢已去了。

他看向陸光祖說道:

“川中士卒本來就厭戰,此也非陸將軍的問題,是我的問題。”

江東臣彷彿一下子老了十歲,他看着陸光祖說道:

“你率軍降了吧。”

“巡撫大人!”

陸光祖看着江東臣,江東臣頹然說道:

“我們就算是不降,也不過是徒增傷亡罷了,難不成要讓八千士卒隨我殉葬不成?”

江東臣說完,直接留着陸光祖在明堂,自己則轉身走進了書房。

書房中堆滿了各種文書,江東臣將相應的資料分好,接着又寫了三封信。

第一封的收件人是高拱,江東臣和高拱是科舉同年,高拱也是江東臣的舉主,這是江東臣對高拱的感謝信,也講述了他這些年來治蜀期間發生的事情。

第二封信是留給東南新軍將領的,這上面寫了他在四川治理的心得,川中豪強大族的局勢。

第三封信則是江東臣留給明廷的。

信件上,是江東臣總結的明廷失敗的原因。

江東臣已經有了取死之意,所以他的信上內容也毫不客氣。

首先是吏治腐敗,官員吏員都想着撈好處,完全沒有爲國爲民之心。

接着是中樞缺乏權威,導致各地督撫只能各自爲戰,還因爲爭權奪利互相不信任。

前兩點也算是老生常談的內容了,最後一點纔是江東臣從政多年的思考。

“臣江東臣涕淚上表,蓋東南得以席捲天下,爲之其三約在士!”

“先秦之時,能讀書的都是公卿子弟,肉食者爲士,能得士就能得天下,秦能得天下之士,纔有秦王掃六合。”

“漢時,學在世家豪族,累世公卿爲士,以漢武之強,晚年漢帝也要和豪強妥協,沒有這些豪強大族也無法治理天下。”“唐宋以降,學至寒門,臣出身地方寒門,能以科舉進學而爲封疆大吏。”

“臣爲縣官之時,每到任一方都要面見當地的地主鄉紳,有鄉紳才能治鄉,能治鄉才能治粟,能治粟才能完成朝廷的田稅丁賦,纔能有人支持建設鄉里。”

“而臣治學政,也以鄉紳子弟爲佳。”

“可如今時代已變了。”

寫到這裡的時候,江東臣心中苦澀。

“城鄉之變,實乃千百年來之大變局也。”

“往昔之時,稅賦在鄉,學術在鄉,士卒在鄉。”

“今日之時,稅賦在城,學術在城,士卒在城。”

“而我大明官員,多善於治鄉而不善於治城,多以言田事爲榮以言工商爲恥,這纔是大明丟失天下之心的開始啊。”

江東臣寫完這些,將三封信放在桌子上,又返回後宅拿出一把火槍,抵着喉嚨扣動扳機自殺。

江東臣死後,陸光祖悲痛不已,但既然明廷的四川巡撫已經死了,那其他人也沒有抵抗的必要了。

陸光祖收殮了江東臣的屍體,將閬中的巡撫衙門封存,然後率領部衆向急速向南行軍的林德陽投降。

林德陽接到了川軍投降之後,又命令屬下向成都前進,傳播江東臣自殺,劍門已經丟的消息,逼迫成都投降。

果然消息傳到了成都,成都留守的文武都失去了抵抗的意志,打開城門投降。

成都一降,整個四川的核心地區都掌握在東南之手,到這個時候戰局已定了。

江東臣在四川的官聲不錯,他私德也很好,家中並沒有餘財。

對於這樣的大明官員,東南一向都是厚待的,林德陽親自將江東臣的屍體交還給他的家人,還按照東南的規定補貼了喪葬費用。

江東臣給家人留下的書信文稿,也被林德陽一併交給了他們。

而他寫給高拱和東南的信件,林德陽也一併收下。

他最後一封寫給明廷的信件,林德陽則犯了難。

如果是大都督蘇澤親自指揮作戰,以林德陽對蘇澤氣度的瞭解,他肯定會將這封信交給明廷。

但是自己則沒有這個權利,他只能將這封信封存,然後讓人沿着長江而下,交到南京的手裡,交給大都督來定奪。

與此同時,蘇澤也在和內閣討論城市和鄉村的問題。

徐渭摸着鬍子說道:

“城市是我東南之根基,如今整個東南的大部分賦稅都是來自於鈔關稅和市舶稅,而這些稅收都是來自於城市。”

“士兵大多也是城市識字者,城市正在吸收大量的鄉村人口,好幾座大型城市的規模都在擴大。”

這一次會議的主題就是城鎮化,東南的城鎮化正處於上升期,大量的鄉村人口進城,也帶來了大量的新問題。

不過大部分的內閣成員,都是對城鎮化都是很欣喜的,相比於更加廣袤的鄉村地區,東南的官府更喜歡的是大城市。

而東南的官員和吏員,以及大部分的兵員,也是來自於城市。

但是蘇澤卻嚴肅的說道:“城市確實很重要,但是接下來我們更應該重視鄉村的問題。”

 

第435章 髒東西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060章 吃飽飯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444章 陽謀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463章 紅丸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060章 吃飽飯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224章 徐渭第002章 家廟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659章 碾碎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464章 駕崩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675章 宣傳戰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243章 水淹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054章 抵捐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032章 精鹽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163章 吃絕戶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78章 銃炮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533章 活該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555章 關稅
第435章 髒東西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060章 吃飽飯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444章 陽謀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463章 紅丸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060章 吃飽飯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224章 徐渭第002章 家廟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659章 碾碎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464章 駕崩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675章 宣傳戰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243章 水淹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054章 抵捐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032章 精鹽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163章 吃絕戶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78章 銃炮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533章 活該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555章 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