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播州問題

等到消息傳到了南京,內閣諸大臣都鬆了一口氣,雲貴不需要用兵了,就可以集中更多的力量去攻打北方了。

如今明廷無論是佔領的地盤,人口,還是技術都遠不如東南了,可以說是大局已定。

特別是長江以南已經盡歸東南之手,再加上安南和朝鮮,明廷已經頹勢盡顯了。

但是蘇澤卻沒有因爲雲貴投降的問題而有太多的喜悅。

蜀中已經投降,雲貴歸降是遲早的事情。

蘇澤來到內閣,留下了徐渭、方望海和林良珺三人。

“雲南有黔國公府的經營,加上昆明的數量一直在上漲,局勢要比廣西還要好一些。”

徐渭點頭,經過東南這些年的治理,廣西的漢瑤問題總算是緩解了一些。

但是廣西漢人數量太少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民族的問題一直都是定時炸彈,一旦處理不好就會爆炸。

移風易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兩代人的持續政策投入。

相比於廣西,黔國公府一直在吸引漢人移民,立足於改變雲南的漢人和西南夷的比例,如今的昆明城內,漢人的數量已經要比西南夷要多了。

所以雲南的民族問題,反而要比廣西好一些。

徐渭也感慨說道:

“黔國公沐家,是將雲南當做自己的地盤來經營,父子相繼,每隔幾代人就有沐家的家主親自帶領軍隊和西南夷作戰,所以他們更加重視長期穩定。”

“廣西的官員都是流官,而且廣西是明廷發配貶謫官員的地方,到了廣西的官員這隻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徹底擺爛,反正也不可能再升遷,一種就是四處活動或者搜刮百姓,想要攀附權貴重新返回富庶地區。”

“所以廣西曆代官員的折騰下,廣西的漢瑤問題越來越嚴重。”

蘇澤無奈的點頭,情況就是這樣的。

南直隸、浙江、福建、廣州這些省份,只要不胡亂折騰,官員就能有政績,但凡是個清正一些的,很快就能積累到政績升遷。

這些發達的省份,根本不缺乏人才,也不缺乏資金,更不缺乏項目,基層的官吏治理水平也很高,當地還有很多讀書人。

但是廣西這些偏遠地區就不行了。

這些地方,要人才沒人才,百姓連字都不認識,也沒有能夠興辦的產業。

廣西有些深山裡,交通都不方便,要建設道路又需要大量資金,本地的大戶也只是吃飽飯的地主,根本沒有能力和松江府那樣自籌建設鐵路。

在這種地方去當官,就算是再兩袖清風,就算是再有愛民之心,最後也很難有所作爲。

這是現實狀況,所以在吏部選官的時候,大部分的官員都不願意去偏遠地區,即使吏部給偏遠地區的考覈更加的優待,即使在偏遠地區的官位提升更快,但是大部分官員還是願意選擇經濟發達的地區。

這一點從吏員考試上也能看出來。

在南直隸等地區,大部分讀書人還是更願意參加科舉考試。

雖然在東南,吏員也能當官,但是大家都知道吏員的起點要比官員低很多。

你甲等進士,觀政結束就在七部五寺二監這樣的中樞部門當官,認識的也都是這些地方的大員,甚至有湯顯祖,顧憲成這樣的怪物,觀政結束就被視作未來的大臣。而如果做吏員,半輩子和基層的事務性工作打交道,想要升遷千難萬難,可能你的終點就是別人的起點。

但是在廣西這些地區,讀書人更願意去做吏員。

官員責任重大,吏員則大部分都住在城市裡當差。

吏部也看到了這種問題,樹立了幾個在偏遠省份做出貢獻的官員典型,並且提拔他們升遷,又繼續號召年輕官員前往這些偏遠省份,但是這些都不是長久之計。

蘇澤對此也是無可奈何,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就是蘇澤穿越前的時代都沒辦法解決,不要是交通和醫療還不發達的這個時代。

蘇澤說道:“請諸位留下來,還有一件事,貴州。”

“雲南貴州的土司叛亂明中期開始就無休無止,特別是貴州地區,西南夷的問題非常嚴重,特別是播州。”

蘇澤的憂慮是來自於前世歷史時間線上的“萬曆三大徵”。

其中最讓明廷傷筋動骨的,就是播州之亂。

萬曆十八年,播州土司應龍公開反叛,挑起戰端,播州之役爆發。

楊應龍一開始佔據優勢,席捲了貴州、雲南,明廷的應對還算是及時,立刻調集四川、貴州、湖廣八省之力,出兵24萬,耗銀約二百餘萬兩,全力平定播州之亂。

萬曆二十八年楊應龍最後的據點-海龍屯被明軍攻佔,楊應龍自殺,播州之役結束。

播州之亂持續了接近十年,幾乎耗盡了明朝最後的軍力和財力,削弱了東北的防禦力量,是明衰清興的轉折,故有“明實亡於萬曆”的說法。

如果按照時間換算,現在距離播州之亂還有八年時間,但是現在整個貴州的西南夷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

如今雲貴已經在自己手上了,那播州之亂還會不會爆發,最終又會變成多大規模的叛亂,這些都要調查清楚。

蘇澤穿越後,更是明白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什麼“神聖節點”,有什麼“歷史時刻”。

雲貴向東南投降了,不是說投降的這一刻開始了,整個雲貴的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東南來了,清天就來了,世道就好了,餓肚子的人就能吃飽飯了。

這不是穿越,是奇幻了。

如今雲貴的官員還是明廷的官員,雲貴的讀書人還是舊時代的讀書人,雲貴的土地還在地主手裡,雲貴的西南夷還有很強的分離傾向。

並不是說換了一個朝廷,日子就能一天好起來的。

蘇澤說道:

“雲貴的西南夷問題很嚴重,我準備留着俞諮皋的第四旅和戚繼光的第六旅在雲貴,先不北上,解決西南夷問題再說。”

蘇澤說完,徐渭和方望海都露出不出意外的表情,只有林良珺說道:

“大都督,需要這麼多人嗎?”

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673章 定草原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665章 海參崴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311章 從“賊”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667章 政治仗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430章 鐵路第84章 射擊技能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529章 電磁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001章 穿越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675章 宣傳戰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054章 抵捐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463章 紅丸第028章 初陣第069章 縣令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77章 三江感言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86章 父慈子孝
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673章 定草原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665章 海參崴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311章 從“賊”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667章 政治仗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430章 鐵路第84章 射擊技能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529章 電磁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001章 穿越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675章 宣傳戰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054章 抵捐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463章 紅丸第028章 初陣第069章 縣令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77章 三江感言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86章 父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