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輿論(1)

第943章 輿論(1)

臨近冬至,汴京城已進入節慶氣氛之中。

這是所有孩子,最開心的一天。

因爲,在冬至節,習俗就是要穿新衣。

哪怕再窮的人家,也會想方設法的,給孩子置辦一身新衣服。

今年,又多了兩樣——新鞋子和新帽子。

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鞋子!

尤其是布鞋,是很貴的!

一雙普通的布鞋,起碼也要三五百文。

而且,鞋子還是消耗品,一雙布鞋,穿上兩個月就會壞。

不是官宦人家,那裡穿的起?

帽子就更貴了!

一頂布冠,尋常也要七八百文。

便是舊的,也值三四百文。

所以,普通人家在過去,都是拿塊布包頭,湊合着就行。

但在如今的汴京城,這個情況卻有了改觀。

因爲,海量的𦈌布,正在供應市場。

這種便宜、耐用、結實的布料的出現,將鞋子和帽子的成本,直接打了下來。

尤其是鞋子!

如今,市面上一雙𦈌布鞋子的價格,已經掉到了一百文上下。

而孩子的鞋子,更是掉到了七十文以下。

這對汴京人來說,完全在接受範圍內了。

劉安世此刻,就在他住的官廨旁的一處鞋店買鞋。

作爲當朝的右正言,他買的自然是皮靴。

一雙就要三貫多!

但他有錢!

所以,他幾乎沒有講價,就在這鞋店訂了好幾雙皮靴,與鞋店東家說好,冬至節前一日來取鞋,掏出交子,付了五貫作爲定金,然後又簽好契書。

劉安世正欲回家,卻在這個時候,聽到了鞋店外的街巷路口,傳來了報童的叫賣聲。

“賣報!賣報!”

“今日最新的汴京新報!”

“右正言劉安世彈劾左相呂公著、門下侍郎李常……”

劉安世眯起眼睛來,心道:“果然!這小報的消息就是靈通!”

他也是汴京新報的讀者,知道這小報,神通廣大,什麼消息都能弄到手。

最妙的是,只要它開始報道,瞬間就能傳遍整個汴京城。

在輿論上的影響力,強大到不可思議!

兩個月前,府界胥吏弊案,就是靠着汴京新報的渲染,使得輿論公議,下定決心,刮骨療毒。

於是,整個府界八成以上的豪吏都被清洗。

數十家紮根府界各縣數十年甚至百餘年的胥吏世家,不是被下獄,就是被流放。

當時,劉安世全程圍觀了從案發到渲染再到朝廷下定決心,清洗府界的整個過程。

可謂是仁人君子,爲之振奮;奸佞小人,無所遁形。

彼時,劉安世就亢奮不已。

他知道的,自己已經找到了一條成名的快車道。

只要,他的名字出現在汴京新報之上。

那麼,所有人都會問——劉公做了什麼呢?

這個時候,只要汴京新報將他的彈章刊載上去。

他的清名,就將爲整個汴京所知,繼而傳遍天下。

就像范文正公!

也如韓忠獻公!

范文正公不畏強權,與奸相呂夷簡,做堅決鬥爭。

韓忠獻公,憂國憂民,片紙落去四相。

而他,就是聽着范文正公和韓忠獻公的故事長大的。

自然,也向往着如同這兩位先賢一般,揚名天下,爲萬民所敬仰,然後走上輔佐君父,宰執天下的康莊大路!

而現在……

他成功了!

劉安世握緊拳頭,但依舊勉力維持着自身的鎮定。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轉過身後,看向店鋪外的街道。

便看着兩個穿着青布長袍,戴着一頂棉布帽子,穿着一雙棉布鞋的報童,各自揹着一個裝錢的褡褳,手裡捧着厚厚的一迭小報,正在沿街叫賣着。

“賣報!賣報!”

“今日最新的汴京新報!”

“右正言劉安世,彈劾左相呂公、門下侍郎李公……”

劉安世不動聲色的走上前去,儘量用着平靜的語氣,問着一個看上去年紀大些的報童:“今日的小報,都有些什麼內容?”

那報童聞言,看向劉安世,見到他的士人打扮,便答道:“好叫官人知曉……”

“今日的汴京新報,頭版全文刊載了當朝右正言劉公安世,彈劾左相呂公與門下侍郎李常之全文……”

“文後,附有我汴京新報總編胡飛盤之評論員文章!”

劉安世微笑着點頭。

內心卻是忍不住的驕傲起來。

汴京新報有着所謂的‘總編胡飛盤’。

此人頗爲神秘,但據說背景很硬,連都堂宰執都敢評論,且沒有人找過他的麻煩。

其在汴京城中,名聲褒貶不一。

喜歡他的人非常喜歡,討厭他的人,則給其編排了許多的笑話。

譬如中書舍人劉攽,就曾編過一個此人的笑話——飛盤者何謂?乃犬之食盆也!盆在何處,犬既在何處!

意在諷刺,這位汴京新報的總編的評論文章,立場前後搖擺,態度左右橫移,實無文人風骨,更無士人節操!

但,無論外界怎麼評價,那位胡飛盤,依然是我行我素。

劉安世的很多朋友,因此私下認爲,這位胡飛盤恐怕不是一個人,而是好幾個不同的人。

不然很難解釋他的精神狀態——太分裂了!

劉安世腦子裡想着這些事情,就只聽着那報童道:“我汴京新報的評論員文章標題是——捕風捉影何時休?”

“以爲右正言彈章,無端誹謗宰執,實在非是憲司君子該爲!”

劉安世頓時臉色漲紅,神情僵硬,只覺胸口一陣悶疼,一口氣卡在了喉嚨裡,憋的難受。

爲了宣泄,他握緊拳頭,將之了舉了起來,同時怒目圓睜,看向那兩個報童,就欲張口怒斥其胡言亂語,並狠狠的教訓這個不知禮儀廉恥,就妄加評論憲司的無知小兒!

但話到了嘴邊,卻被他生生的嚥了下去。

手也跟着垂了下來。

因爲,他看到了,在不遠處的街巷口的兵鋪。

兵鋪裡的炭火正在燃燒。

兩個開封府的兵丁,正圍着炭火,一邊烤火,一邊喝酒吃菜。

誰不知道,汴京新報的報童,皆爲各地軍州入京難民所帶來的孤兒?

他們無父無母,流落街頭。

汴京新報的東主,見其可憐,於是將之收養起來。

前任權知開封府蔡京在得知了這個事情後,甚爲感慨,於是下令給開封府左右都巡檢和開封府司錄司的上下官兵。 以報童皆無依無靠之孤兒,甚可憐憫的理由,要求左右都巡檢和司錄司,將這些報童視作自家子侄,以保護他們的安全。

元祐元年,故宰相吳充之子吳安持,就是因爲曾當街掌摑一個報童,被一個巡檢司的都頭髮現並當場緝拿。

案發後,甚至直接驚動了當今天子。

天子下詔,痛責吳安持,以爲其無士大夫之教,勒令其入太學接受聖人經義再教育。

堂堂宰相衙內,從此淪爲天下士人之恥,被直接開除出士大夫的籍貫!

而在事後,據說那個被吳安持掌摑的報童,在汴京新報的人的帶領下,一路敲鑼打鼓,將一副【扶危救困】的牌匾,送到那都頭所在的兵鋪。

還認了那都頭爲義父,此後逢年過節,都會上門拜謁。

更關鍵的是,那都頭因此獲得開封府的嘉獎。

據說,一年三遷,如今已是開封府左軍都巡檢的廂巡檢使,還拿到了三班借職的官身!

可謂是一朝走上青雲路!

自那以後,報童就成爲了汴京城中不可觸碰的禁忌。

開封府左右都巡檢和司錄司上下,在遇到和報童相關的案件時,其行動力和積極性,就和有人欺負了他們自家孩子一樣。

劉安世可不想,自己變成第二個吳安持,更不想被人開除出士大夫的行列。

他深吸一口氣,強行按捺住內心的躁動,從身上摸出五個銅錢,硬邦邦的對那報童道:“給我來一份!”

他倒要看看,那狗叼的胡飛盤,到底在放什麼屁!

那報童被他嚇了一大跳,趕緊從手上捧着的小報裡,抽出一份遞了過去,同時接過了劉安世手裡的銅錢,認真的數了一下,將之裝入自己身上的褡褳裡,然後趕緊拉着那個年紀要小一些的報童朝着不遠處的兵鋪走去。

劉安世見着,抿了抿嘴脣,然後對着地上狠狠的啐了一口吐沫。

接着,那他拿着小報,快速的看了一遍那署名胡飛盤的所謂評論員文章。

他的臉色,越發的僵硬。

“爛羊頭的胡飛盤!”

“汝怎敢這般誹謗、中傷於吾?!”

“汝以瑩草之光,怎能度日月之輝?”

“我當上表天子,禁絕汝輩!”

太可恨了!

民間的小報,不止對朝政指手畫腳。

甚至干涉憲司執法,議論諫官對宰執的監督。

你們懂什麼?

祖宗法度,御史言官,風聞奏事。

即使最終證明,乃是子虛烏有,也不是罪過。

畢竟……

空穴未必無風!

宰執大臣,若心中無鬼,光明正大,何懼言官彈劾?

此乃大小相制,異論相攪的精髓!

可是……

劉安世擡頭,看向那兩個報童離開的方向。

他知道的,汴京新報的發行量,一般都在四萬到五萬份之間。

若是遇到熱點,可能達到六萬甚至七萬份。

所以,在今天傍晚之前,整個汴京城都會傳遍今天的汴京新報文章內容。

他若不趕快想辦法,那麼,明天天亮之前,那胡飛盤的誹謗、中傷之語,就會佔據整個汴京的輿論中心。

到那個時候……

一切都將不可救藥!

他將被千夫所指,淪爲國賊。

所以,他必須立刻想辦法自救。

誰能救他呢?

只能是影響力和汴京新報不相上下的汴京義報!

想到這裡,劉安世立刻回家,然後騎上自己的馬,向着範祖禹所住的地方而去。

他需要範祖禹爲他引薦一位汴京義報的頭面人物。

在劉安世的認知中,汴京義報乃是恩相司馬溫公之子司馬康所創辦。

如今,雖然司馬康回鄉守孝了。

但,其在汴京新報的影響力,應該還在。

而範祖禹,乃是恩相的衣鉢弟子。

他必然知曉、認識汴京義報如今管事的人物。

甚至,說不定,汴京義報就是這位恩相的衣鉢傳人在打理!

……

文府。

文彥博閉着眼睛,聽着文及甫念着的汴京新報內容。

等文及甫唸完,老太師就笑了起來:“現在的年輕人啊,一個一個的,都太急了!”

“一點沉穩都沒有!”

“卻是不知,這官場上走得太快,很容易失足墜崖啊!”

“看吧!”

“這次御史臺上下,怕沒幾個人可以過關!”

文及甫聽着,不怎麼敢信,他看向老父親問道:“大人,不止於此吧?”

文彥博笑了:“自傅欽之(傅堯俞)拜執政之後,中司便一直闕員,汝道爲何?”

“仲兄(文貽慶,古人以伯仲叔季爲兄弟之序)曾與兒說過,乃是太皇太后故意闕員,欲選一位親近自身的中司拜授……”文及甫看着老父親,問道:“難道仲兄的消息是錯的?”

文貽慶在通見司掛着一個合門通事舍人的名頭,其雖只是名譽性的掛名,並不參與通見司的實際工作,但每日都要去宮中點卯,應付一下,故此他總是能接觸到一些敏感的事情。

“嘿!”文彥博笑了:“那爲何太皇太后,未能任命一位中司?”

“及至太皇太后退居慶壽宮後,這數月來,中司也一直闕員呢?”

文及甫愣住了。

是啊,太皇太后聽政的時候,有大把時間,拜一位中司。

據文貽慶所言,他在通見司,甚至聽說過,好幾個大臣,都先後進了慶壽宮的拜授名單。

可後來,卻都沒有下文了。

太皇太后退居慶壽宮後,保慈宮的向太后,也有大量的時間,來選擇一位她所喜歡的大臣,拜爲中司,執掌御史臺。

但向太后卻似乎根本沒有這個興趣。

都堂宰執們,對這個事情,好像也不上心。

這麼久,都沒有人上札乞任命一位中司。

而中司,乃是四入頭之一。

像其他三個職位——權知開封府、戶部侍郎、翰林學士。

別說長期空缺了,幾乎是出一個闕就立刻補一個。

像蔡京罷權知開封府,第二天,官家就拜中書舍人錢勰爲權知開封府。

所以……

文及甫看向老父親:“大人,這是爲何?”

文彥博看着這個傻兒子,笑了笑,解釋道:“太皇太后不能拜授一位親近她的中司……”

“向太后則不願拜授中司!”

“宰執皆不言中司之事……”

“癡兒,想一想,是誰阻止了太皇太后?

“又是誰,讓太后不願拜授?讓大臣不敢言中司之事?”

文及甫似乎想到什麼一般,瞪大了眼睛,看向自己的老父親:“大人的意思是……”

“汝心中明白就好!”

(本章完)

第478章 吳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第825章 蔡京:我想當個好官!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第1024章 反應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503章 斷尾求生第856章 孤家寡人309.第294章 顆粒火藥493.第467章 大宋中興離不開好漢!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第948章 敕封媽祖第812章 士大夫天生都有着愛人的能力第736章 冊封第748章 呂惠卿:官家心裡果然有章子厚!第828章 祖傳技能第969章 後嘉佑時代開始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第22章 忽聞暗箭來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謝十二月的星127.第122章 司馬光:爲了少主,便受此委屈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984章 元祐革新(2)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第573章 外交(1)289.更新要晚一點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489章 蔡京的決心386.第366章 謀國第954章 賜名幼子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257.更新要晚一點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807章 聖師第908章 佈局南洋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第68章 宋用臣 (1)【求首訂!】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第640章 攻心爲上第877章 向太后:但願二大王從此以後安分守己416.第394章 進擊的高遵惠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第595章 戰前(2)467.第443章 決戰(1)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第872章 對向太后暗示曾布不忠(新年快樂)361.第342章 種家兄弟 (1)第1017章 放榜(3)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451.第428章 廷推(2)第65章 皇權的第一次外延 (求首訂)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第821章 廢稅(1)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995章 禮部試(1)283.第269章 第一茬198.第188章 賞要快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1002章 相見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第725章 武侯遺稿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第540章 御前演武第767章 朕不願傷太母之聖德第6章 兒科聖手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第60章 朕的錢!!!403.請假條第635章 生擒鬼章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第927章 金盃共汝飲(1)第984章 元祐革新(2)第20章 拉扯第613章 議諡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142.最後一天,求月票!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
第478章 吳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第825章 蔡京:我想當個好官!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第1024章 反應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503章 斷尾求生第856章 孤家寡人309.第294章 顆粒火藥493.第467章 大宋中興離不開好漢!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第948章 敕封媽祖第812章 士大夫天生都有着愛人的能力第736章 冊封第748章 呂惠卿:官家心裡果然有章子厚!第828章 祖傳技能第969章 後嘉佑時代開始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第22章 忽聞暗箭來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謝十二月的星127.第122章 司馬光:爲了少主,便受此委屈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984章 元祐革新(2)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第573章 外交(1)289.更新要晚一點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489章 蔡京的決心386.第366章 謀國第954章 賜名幼子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257.更新要晚一點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807章 聖師第908章 佈局南洋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第68章 宋用臣 (1)【求首訂!】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第640章 攻心爲上第877章 向太后:但願二大王從此以後安分守己416.第394章 進擊的高遵惠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第595章 戰前(2)467.第443章 決戰(1)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第872章 對向太后暗示曾布不忠(新年快樂)361.第342章 種家兄弟 (1)第1017章 放榜(3)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451.第428章 廷推(2)第65章 皇權的第一次外延 (求首訂)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第821章 廢稅(1)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995章 禮部試(1)283.第269章 第一茬198.第188章 賞要快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1002章 相見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第725章 武侯遺稿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第540章 御前演武第767章 朕不願傷太母之聖德第6章 兒科聖手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第60章 朕的錢!!!403.請假條第635章 生擒鬼章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第927章 金盃共汝飲(1)第984章 元祐革新(2)第20章 拉扯第613章 議諡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142.最後一天,求月票!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