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蔡京:我想當個好官!

第825章 蔡京:我想當個好官!

福寧殿偏殿中,趙煦慢條斯理的吃着自己的午餐。

殿中一側,蔡京也在低着頭,吃着賜給他的那一份膳食。

君臣兩人,都保持着沉默,只是靜靜吃着東西。

食不言,寢不語。

這是基本的禮儀。

好在如今大內的御廚,經過馮景的調理和改革後,做出來的膳食在口感上,已經能趕上汴京城裡的孫家燒朱鋪裡的外賣了。

你問趙煦怎麼知道的?

因爲他吃過孫家燒朱鋪的外賣!

今天的午餐,和往常一樣,照例是三菜一湯,此外,根據趙煦的要求,葷素搭配,有肉有蔬菜還有河鮮,湯則是大宋特色的肉粥湯。

這種湯算是現代胡辣湯的祖宗。

用肉糜加入胡椒,去腥提味,然後混合生薑、肉桂等香料。

如此熬煮出來的肉湯,可以提神醒腦,消食醒酒,太醫局的太醫們說,甚至還有舒肝醒脾的養生功效。

它在口感上,與趙煦在現代吃過的胡辣湯,區別不大,甚至口感可能更好,也更健康。

畢竟,無論是肉還是香料,都是純天然,完全沒有任何污染與科技狠活的。

將面前的食物,完全的消滅乾淨。

趙煦拿起手帕,擦了擦嘴脣,然後看向蔡京。

他賜給蔡京的膳食,也是三菜一湯,只是標準降了一格。

譬如趙煦喝的肉粥湯,放的是牛肉,蔡京放的就是羊肉了。

看似很彆扭,卻是政治正確。

臣子和皇帝同餐,當然要降低標準。

蔡京已不是第一次陪趙煦用餐了,所以規矩他都懂。

當趙煦看向他時,他面前的所有食物,也都被吃光了。

非常棒的光盤行動!

趙煦見着,問道:“卿可吃好了?”

“回陛下,臣已吃好了!”蔡京擦了擦嘴脣起身答道。

“可飽了?”

“謝陛下關愛,臣已吃飽了!”

“善!”趙煦頷首:“那蔡卿且與朕去御花園走走,順便談談開封府的事情。”

“諾!”

於是,趙煦起身,在馮景帶領的帶御器械的簇擁下,領着蔡京,回到御花園中,沿着翠綠的樹蔭形成的迴廊小道,慢慢的走着。

蔡京則緊緊跟在趙煦身後,低着頭,適應着趙煦的散步速度。

等走到御花園的中段迴廊的一處用着藤條編織起來的鞦韆時,趙煦擺擺手,馮景心領神會,帶着人主動撤到了鞦韆四周。

趙煦走到鞦韆前,坐了上去,扶着藤條,對蔡京招招手:“卿且近前來說話。”

“諾!”

蔡京向前兩步,在來到趙煦身前三步時停了下來。

趙煦看着他,輕聲道:“朕聽說,前些時日,卿在蒲相公面前立了軍令狀?”

“回稟陛下,確有此事!”

“三個月要將開封府的過稅廢除,還有整頓好府界諸縣、鎮的胥吏……”趙煦看着他,慢悠悠的說道:“愛卿的壓力有些大啊!”

“臣當誓死使陛下德政,盡播於開封府,使府界黎庶,盡染皇恩!”蔡京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選擇了長身而拜。

趙煦看着匍匐在自己面前的蔡京,也沒有再說什麼,只是點頭道:“既如此,卿便放手大膽的去做吧!”

“朕會全力支持卿!使卿無後顧之憂!”

蔡京聽着,感動的頓首拜道:“陛下隆恩,臣感激不盡,定鞠躬盡瘁,以報陛下信任之恩!”

託趙煦的祖宗們的福。

到得如今,這大宋朝的臣子們,只要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就已是感激涕零。

若能和趙煦這般,對任用的大臣,推心置腹,乃至於幫其遮風擋雨。

那麼,這個大臣就會感動到流淚了!

可不要覺得這是誇張!

恰恰相反,這是現實!

而現實,往往比一切小說、戲劇更加誇張!

因爲現實就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

尤其是在大宋!

不說其他的,單單一個慶曆新政,仁廟就賣了多少忠心耿耿的大臣?

不過,事物都有兩面性!

因爲趙煦的祖宗們,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賣大臣。

這大宋的臣子們,都已被PUA到了,只要皇帝給與一定的信任,他們就會自動自覺的去和那些被賣了的前輩比較。

然後得出——‘我真的是太幸福了’這個結論!

即使是蔡京這樣純粹的政治生物,也不能免俗。

趙煦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祖宗們的餘蔭,看着在自己面前感恩戴德的蔡京,輕聲問道:“朕觀蔡卿,想來對府界內的吏治,已是心有成算了?”

蔡京頓首再拜:“聖明無過陛下!”

“嗯!”趙煦頷首:“那就放手去做吧!”

“諾!”蔡京再拜:“臣謹遵德音!”

君臣兩人,根本沒有談細節。

彼此都已經知道了對方的秉性。

趙煦知道,蔡京是個純粹的政治生物,完全沒有道德、立場可言。

只要能向上爬,只要可以進步,他就可以成爲任何形狀!

自然,他完全可以因爲趙煦的喜好,搖身一變,成爲大宋第一個倡導重商主義的大臣!

最起碼,可以成爲商賈這個羣體在朝中的代言人。

而蔡京知道,趙煦從不在乎過程,他只要結果!

結果對了,過程再怎麼樣,都是好的。

結果錯了,過程再對,也是無用!

而在同時,趙煦這個皇帝的信譽,在蔡京這裡極好!

自即位以來,只要是給他辦事的人,哪怕是辦砸了,也不會受到處罰。

哪怕御史臺的烏鴉們咬着不放,他也會態度的堅決庇護到底!

甚至,還拿出過過去趙官家們,保護自己的親戚們的架勢。

典型的就是錢勰與範百祿了。

這兩個人,如今都被士林輿論認爲——王八蛋!你背叛了士大夫!

可趙煦卻一路護着他們,讓他們高升。

錢勰拜了翰林學士,範百祿則成爲了給事中,貼職升到了龍圖閣待制。

這就和過去的趙官家們,形成了鮮明對比!

如今,蔡京在趙煦這裡,得到了保證。

他自然無所畏懼!

……

送走蔡京,趙煦坐在鞦韆,閉着眼睛,慢悠悠的晃着,夏日正午的風,有些炎熱。

過了一會,馮景小心翼翼的上前請示着:“大家,天氣熱了,可要回宮?”

趙煦搖搖頭:“朕再玩一會!”

馮景立刻閉上嘴巴,侍立在一旁。

過了許久,趙煦從鞦韆上下來,與他吩咐道:“回宮吧!”

“諾!”

回到福寧殿的書房,趙煦命人將門窗打開,然後他坐到書案前,拿起石得一報告的探事司邏卒們在開封府各縣、鎮所探查、走訪、打聽到的這些縣、鎮的情況。

自趙煦下詔,開封府府界內免除過稅,已過去了將近十日。

開封府,將官府的官告以及趙煦的旨意內容,張貼到了其轄區的所有縣衙、鎮市之中。

根據邏卒們的報告,在起初,官府命令和旨意下達的那幾天,各地胥吏們確實安分了許多。

甚至還有人真的執行了官府的命令。

但是……很快的,事情就開始了變化。

先是一些不太關鍵的縣、鎮裡的胥吏,開始找藉口和理由,嚮往來行商伸手,吃拿卡要。

當他們發現,這些商賈敢怒不敢言,而官府方面似乎也不在乎的時候。

這些人的膽子開始變大!

他們的行爲,也漸漸的變得放肆起來。

到得如今,探事司報告,開封府府界內,已經有地方上的胥吏們,重新設卡了。

這很好理解!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鎮的胥吏們,自然是靠着本地的稅卡過日子。

勒索、敲詐往來行商,就是他們最大的收入來源。

靠着這個進項,這些人一直都吃的腦滿肥腸。

如今,朝廷一道命令就想要他們收手?

怎麼可能!?

他們必定會想方設法的,用盡手段的和朝廷唱反調!

所以,這些都在趙煦的想象中。

但探事司的報告中,最有趣的卻非是這些內容。

而是蔡京統領的開封府方面的反應。

竟然是沒有反應!

這幾日來,已經有商賈,上告到了官府。

地方官府接到訴狀,也都不敢怠慢,紛紛上報開封府請求批示。

而蔡京,就像沒有看到那些報告一樣。

這就太有趣了!

趙煦舔了舔舌頭。

“蔡京看來是根本不想給這些胥吏們活路了!”趙煦輕聲說道。

現代有諺語:上帝欲使之滅亡,必先叫其瘋狂。

兵法雲: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趙煦回憶着方纔蔡京在他面前的行爲,他知道的,蔡京大抵,就是在做着這樣的事情。

放下手中的報告,趙煦扭頭對馮景吩咐:“馮景啊,去問問石得一,讓石得一去查查,近來開封府是否有在大量舉行公考招募……”

隨着元祐三年的龍飛榜科舉臨近,來自天下州郡的貢生以及那些沒有捲過本路學子,只能冒險進京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得到大人物賞識的士子們,從天下州郡紛紛入京。

汴京城內的學子日漸氾濫。

與之相對的,自然是房租大漲!

店宅務賺錢賺到手軟!

而大部分士子,其實都不是什麼有錢人。

何況千里迢迢入京,就算有錢,他們也帶不了多少。

於是,這些提前入京備考的人,在入京後首先就要想,怎麼養活自己的事情。

爲了能有個住的地方,爲了一日三餐溫飽。

這些人將別無選擇。

爲了在汴京城待下去,他們什麼事情都肯做的。

別說參加公考了。

在過去,甚至有士子是在汴京城,靠着給人當隨從、僕人生存下來的。

而這些人,就是現在蔡京最好用的牌!

“諾!”馮景領命而去。

……

蔡京騎着馬,在元隨們簇擁下,回到開封府府衙。

他的親信心腹周邦彥,已帶着人在府衙內,專屬於權知開封府退衙後議事的令廳等着了。

周邦彥是太學生,而且是太學生的首領,如今在太學爲太學正。

但從今年開始,他在太學中待的時間就越來越少。

因爲他攀上了蔡京的大腿!

準確的說,他不是今年才抱上的蔡京大腿。

早在元豐六年的時候,他就已經得到了蔡京的賞識——彼時,周邦彥寫出了著名的《汴京賦》。

先帝見之大喜,親自召見於他,還命人在都堂朗誦其所寫的《汴京賦》。

在這個過程中,周邦彥認識了許多人,其中就包括了蔡京。

等到元豐八年,先帝駕崩,新君即位後,因爲蔡京進入了新君的核心小圈子,得到了重用。

周邦彥便開始刻意的接近蔡京,蔡京也很喜歡他,經常的接見他,與他聊天。

周邦彥大喜,於是他便經常性的往來開封府。

從去年,天子親臨太學後,執掌太學的陸佃,開始提倡太學生應該多多參與政治,鼓勵太學生中的上舍生,積極到有司官衙觀政。

周邦彥便在今年年初,趁機以觀政的名義,來到了蔡京身邊。

“明府入宮面聖如何?”進了令廳,周邦彥將門窗關起來,然後拱手問道。

蔡京坐下來,喝了口茶,便道:“主上聖哲,已是金口玉言,降下德音指揮,許我便宜行事!”

回想着在宮中的種種,蔡京也是忍不住在內心感慨不已。

少主雖然年紀小,但城府和心思,卻不遜成年的君主,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成年君主更加莫測。

好在,他素來言出必行。

周邦彥聽了,卻是喜道:“恭賀明府!”

“有少主德音爲旨,明府便再無後患矣!”

蔡京頷首:“善!”

“美成可依先前部署,緩緩發動!”

蔡京昂起頭,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此番,吾與美成,當盡掃開封府府界沉珂!”

“還開封百姓一個郎朗乾坤!”

“更還千萬良善守法商賈一個公道!”

這樣說着,蔡京豪情萬丈!

他甚至已經在暢想着,此事成功後,萬民稱頌,開封府內外,皆將他比作包孝肅公一般的清官、父母官的場景了!

這讓他飄飄欲仙!

也叫他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他回憶着當年,他全力促成了木蘭坡工程後,天下輿論和百姓們對他的讚美、歌頌。

那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

也是他迄今依然在回味着的美好歲月!

周邦彥看着蔡京的模樣,毫不猶豫的納頭就拜:“學生謹遵明府之命!”

他知道的,這個事情只要成了,對他來說,等於保送太學生出官名額,而且可以拿到狀元纔有的待遇!

第660章 白河法皇的哀嘆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577章 大和尚的反擊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136.今天沒有了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第821章 廢稅(1)第1005章 努力給孫女攢嫁妝的文彥博第911章 餐桌上的菜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487.第461章 聖天子啊!第1023章 死得好啊!第645章 宋夏交子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第51章 登基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522章 和離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322.第306章 猛踩油門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187.第178章 苗授第875章 太皇太后的應對第945章 輿論(3)第874章 大家都不想太皇太后回來了第540章 御前演武第831章 部署第824章 御前會議(2)第904章 趙煦:大遼皇叔祖,已經接近聖人了!第832章 涓滴經濟學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第595章 戰前(2)第542章 格物風潮(2)第946章 祭天(1)第602章 開戰(2)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第651章 蘇軾回京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第593章 聞戰則喜(2)第13章 乖巧懂事第933章 未雨綢繆第597章 西北狼煙(2)第833章 輿論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第945章 輿論(3)第480章 朕愛大臣!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51章 登基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499章 熙河(2)第981章 太宗皇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418.第396章 戰前(2)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第986章 元祐革新(4)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417.第395章 戰前(1)第939章 呂公著:必須出重拳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61章 上架感言第758章 遣宋使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196.第186章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第5章 心動的皇后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第841章 風暴(2)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第493章 端午衆生(二合一)481.感冒了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第804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2)第1024章 反應第936章 大宋傳統士大夫內鬥第841章 風暴(2)187.第178章 苗授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第801章 恩情之始第501章 出幸文府(2)119.第114章 司馬牛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第651章 蘇軾回京第756章 除拜(2)第38章 太子(1)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第938章 蜀 洛黨爭,炮打程頤第938章 蜀 洛黨爭,炮打程頤316.第300章 蘇頌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
第660章 白河法皇的哀嘆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577章 大和尚的反擊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136.今天沒有了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第821章 廢稅(1)第1005章 努力給孫女攢嫁妝的文彥博第911章 餐桌上的菜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487.第461章 聖天子啊!第1023章 死得好啊!第645章 宋夏交子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第51章 登基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522章 和離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322.第306章 猛踩油門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187.第178章 苗授第875章 太皇太后的應對第945章 輿論(3)第874章 大家都不想太皇太后回來了第540章 御前演武第831章 部署第824章 御前會議(2)第904章 趙煦:大遼皇叔祖,已經接近聖人了!第832章 涓滴經濟學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第595章 戰前(2)第542章 格物風潮(2)第946章 祭天(1)第602章 開戰(2)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第651章 蘇軾回京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第593章 聞戰則喜(2)第13章 乖巧懂事第933章 未雨綢繆第597章 西北狼煙(2)第833章 輿論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第945章 輿論(3)第480章 朕愛大臣!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51章 登基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499章 熙河(2)第981章 太宗皇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418.第396章 戰前(2)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第986章 元祐革新(4)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417.第395章 戰前(1)第939章 呂公著:必須出重拳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61章 上架感言第758章 遣宋使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196.第186章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第5章 心動的皇后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第841章 風暴(2)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第493章 端午衆生(二合一)481.感冒了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第804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2)第1024章 反應第936章 大宋傳統士大夫內鬥第841章 風暴(2)187.第178章 苗授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第801章 恩情之始第501章 出幸文府(2)119.第114章 司馬牛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第651章 蘇軾回京第756章 除拜(2)第38章 太子(1)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第938章 蜀 洛黨爭,炮打程頤第938章 蜀 洛黨爭,炮打程頤316.第300章 蘇頌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