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

第206章 再次打窩

集英殿內,太皇太后的聲音,從帷幕中傳出來。

“諸位髃臣,也都知道了吧?”

“官家雖然年幼,但其聰俊,老身翻遍古今史書,也找不到第二人!”

“如今,已能用韻書、說文解字甚至是字說,來查詢文字的讀法、解釋……”

羣臣紛紛持芴道賀:“陛下聰俊,自古無有!此社稷之幸,祖宗福佑也!”

兩宮聽着羣臣的道賀,也很開心。

因爲這個事情,在她們看來,確實是社稷之福,祖宗保佑的結果!

當然,也和她們悉心輔佐、擁護有關。

可是……

太皇太后微微嘆息一聲:“官家在殿中看王安石《字說》……”

“諸位髃臣,都來議一議,該如何處置,才能讓官家既不會誤入歧途,也不會叫官家不悅?”

這正是兩宮頭疼的地方!

也是兩宮不得不請這些信得過的大臣入宮商議的原因!

官家太聰明瞭!

聰明得叫人瞠目結舌!

所以,這個事情的處置,才變得如此敏感。

羣臣互相看了看,三位元老都選擇了閉緊了嘴巴不說話。

壓力來到了羣臣之中。

呂公著想了想,也低下頭去,不敢趟這渾水。

因爲,呂公著知道在這個事情上,他無論說什麼,都不合適。

既不合適勸兩宮——一本字說而已,多大的事情!

那樣他會被舊黨君子們指責的。

但更不適合對王安石大加鞭笞!

少主會長大的。

他長大後,有的是人願意賣了他呂公著到少主面前討好!

他的父親呂夷簡,當年就在仁廟面前,賣了好多天聖年間的大臣!

韓忠彥、曾孝寬、王存三人互相看了看。

韓忠彥出列持芴奏道:“臣忠彥,上稟兩宮慈聖:……”

“字說一書,不過王介甫一家之言!”

“官家偶爲用之,無傷大雅……”

“慈聖不必介懷!”

這是相州韓家現在的生存之道。

主打一個滑不留手,不粘鍋。

當然了,韓忠彥的立場總體偏舊黨,但若是天子一定向着新黨,他也會跟。

帷幕中的兩宮聽着韓忠彥的話,互相看了看,不大相信。

畢竟,那可是王安石的書!

萬一官家(六哥)被毒害了,如何是好?

太皇太后只能說道:“韓卿之言,雖然有道理,可老身和皇太后,卻還是憂心……”

太皇太后可是知道,王安石的厲害的。

熙寧初年大行皇帝初遇王安石後,幾乎日夜與之對談。

然後就信了王安石的蠱惑,開始了變法!

現在官家雖然聰明,可他只是一個孩子。

而且是個孝順的孩子!

若他知道,王安石是大行皇帝曾經最信任重視的宰相。

萬一生出了想要了解王安石的心思。

好好的一個聖天子,就可能要被王安石的邪說害了?

想想大行皇帝信了王安石的邪說後做的那些事情……

市易法、免行法、改革宗室制度……

這位太皇太后就不禁打了一個冷顫!

戶部尚書王存,於是出列拜道:“臣存啓奏慈聖:以臣之見,不如從待制大臣之中,擇一二中正之君子,日夜侍奉官家左右,隨時等候官家垂詢……”

“如此一來,官家就不必再去自己尋書來看了……”

兩宮聽着,感覺這倒是個辦法!

可是……

向太后只是想了想,就搖了搖頭。

皇宮大內,怎麼好讓外臣夜宿?

太皇太后也在隨後搖了搖頭,否決了王存的建議——外臣入宮,在禁中服侍官家,且不說風言風語的事情,單單就是這個官家的教育權將全部被外廷大臣奪走,就讓太皇太后不能接受!

於是,太皇太后道:“王卿之言雖有些道理,奈何祖制不許外臣夜宿禁中……”

“那便白日……”王存還想掙扎一下。

太皇太后堅定的搖頭:“白日也不可……”

這次,理由也不給了。

王存只能悻悻的退下去繼續思考解決辦法。

曾孝寬正欲出列,就看到了右相韓絳持芴而出。

“啓奏太皇太后、皇太后……老臣以爲,此事不必如此慎重!”

“嗯?”

“奏知兩宮慈聖,昔年王安石父子著《字說》,曾遣人送來與老臣……”

“老臣讀後,曾回信王安石言:胡言亂語之說!”

兩宮頓時來了興趣。

“相公何以言此?”

“蓋那字說之中,有許多解釋,乃其父子刻意爲之!”

“譬如,朝奉郎蘇軾就曾公開言:王介甫著《字說》,以波者,水之皮也釋義,若是‘滑’字,豈非水之骨乎?”

“天下士大夫聞之,皆以爲荒繆!”

兩宮聽着,互相看了看,太皇太后問道:“果然如此嗎?”

這個時候,一直不說話的文彥博說話了:“啓奏娘娘,確實如此!”

張方平和孫固也都道:“娘娘,此事老臣等皆有耳聞!”

張方平更是說道:“年前,蘇子瞻還曾與老臣提起過此事……據蘇子瞻言,去歲其與王介甫在江寧相會,王介甫也親口對其承認:波之一字,釋義過繆!”

“可見,便是王安石也知《字說》錯繆頗多!”

太皇太后於是問道:“除此之外,卿等可還知有那些《字說》繆誤?”

這下子羣臣就打開了話匣子了。

吐槽王安石的字說可是現在舊黨大臣們的娛樂項目。

一下子,羣臣便先後舉出了幾十個王安石字說的笑話。

兩宮聽着,也慢慢的樂了起來。

一本錯繆百出的《字說》,官家那麼聰明,一定會看出來。

即使官家看不出來,這不是有太母和母后嗎?

於是,兩宮命人記錄羣臣所言。

……

宋用臣被馮景帶着,到了趙煦面前。

“老臣拜見大家,恭祝大家聖躬萬福!”

“朕萬福!”趙煦說着,就讓馮景帶着人,撤開一段距離。

然後,才道:“昭宣,朕有個差遣,要委派昭宣去負責!”

“請大家吩咐!”宋用臣立刻來了精神,他在這大內寫書寫了兩個多月了,胳膊都快寫酸了!

他立刻拍着胸脯保證:“老臣定竭盡全力,不辱大家之命!”

趙煦笑了笑,與他吩咐道:“朕命沈括製作沙盤,以像天下州郡!”

“然而,沈括一人獨力難支,且其負責的事情也有些雜!”

“昭宣便去專一製造軍器局,爲提點沙盤司,替沈卿分一分擔子!”

“好叫他將精力放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去!”

“老臣謹遵大家旨意!”宋用臣立刻拜道。

趙煦微微頷首。

宋用臣在土木工程和建築學等方面的成就,比沈括只高不低!

此外,宋用臣主持過導洛清汴工程,對京畿地區的地理、地貌,也比沈括更清楚。

他去主持沙盤司,趙煦安心,兩宮也放心!

畢竟,京畿和周圍的地理地貌,在如今這個時代,多少有些敏感!

“另外……”趙煦坐下來,提起筆,開始在一張元書紙上寫字:“昭宣出宮前,替朕去一趟學士院,將朕的這張紙條交翰林學士承旨鄧潤甫!”

趙煦提筆一氣呵成,檢查了一遍後,就將之拿去交到宋用臣手中,叮囑他道:“不要叫人知道!”

“記得叮囑鄧學士,暫時不可張揚!”

“太母坤成節將至,母后壽誕也近在眼前,朕欲以此爲兩宮慈聖賀壽!”

“籌備未成之前,絕不能叫人知曉了!”

“唯!”宋用臣恭恭敬敬的接過趙煦親筆的手書,再拜退殿。

趙煦看着宋用臣遠去的背影,嘴角溢出些笑容來。

他又在趁着這個機會打窩了。

當然也不僅僅是打窩!

他還在給鄧潤甫鋪路,畢竟,現在朝堂上,除了章惇在他心中是一百分外。

其他人大多數都不及格!

而鄧潤甫是少數在及格線甚至優秀線以上的大臣!

所以,趙煦才特意選了曾布去當館伴使的時機,讓鄧潤甫可以獨享這個功勞!

今天先欠4500字~後天還!~

注:王安石的字說,很多是爲了服務他的意識形態和思想的。

譬如王安石解釋訟,就是言之於公,體現出法治意識。

又如中心爲忠,分貝爲貧等等,在當時都被舊黨嘲笑,但王安石的立意,卻是從新黨的思想意識形態出發,所以他根本不在乎舊黨敗犬的議論。

(本章完)

第898章 興盛的紡織業第537章 暴利第947章 祭天(2)第1021章 體面第877章 向太后:但願二大王從此以後安分守己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369.第349章 恩賞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955章 興龍節(1)第704章 立規矩(3)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第654章 禮法第819章 無用之人,死!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第839章 曾布:官家實在是太愛我了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77.第76章 祀在戎前第691章 消失的占城使團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第926章 宋遼聯姻,天下再次歸一的戰略機遇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986章 元祐革新(4)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590章 戰爭中的各方289.更新要晚一點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594章 戰前(1)第598章 西北狼煙(3)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725章 武侯遺稿第18章 母子(2)第620章 戰局(2)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196.第186章第941章 禁止無旨【風聞奏事】第560章 封賞(1)解釋一下熙河棉莊經濟的運作。第602章 開戰(2)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608章 戰局(2)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第839章 曾布:官家實在是太愛我了第709章 棉布風潮(1)第710章 棉布風潮(2)第658章 召見與安排第710章 棉布風潮(2)第964章 臥龍鳳雛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第991章 孔文仲:我連死都不行了?第785章 新的交子(2)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99.第96章 覲見第588章 逼捐(5)第729章 德教第876章 折磨趙顥的開始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第38章 太子(1)第977章 平民與宗室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1018章 放榜(4)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第726章 魔術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第955章 興龍節(1)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第729章 德教437.第414章 金融工具人(2)第842章 風暴(3)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249.第237章 重賞之威!第555章 逆鱗第723章 財政(1)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705章 口袋罪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568章 見賢思齊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第555章 逆鱗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
第898章 興盛的紡織業第537章 暴利第947章 祭天(2)第1021章 體面第877章 向太后:但願二大王從此以後安分守己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369.第349章 恩賞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955章 興龍節(1)第704章 立規矩(3)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第654章 禮法第819章 無用之人,死!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第839章 曾布:官家實在是太愛我了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77.第76章 祀在戎前第691章 消失的占城使團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第926章 宋遼聯姻,天下再次歸一的戰略機遇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986章 元祐革新(4)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590章 戰爭中的各方289.更新要晚一點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594章 戰前(1)第598章 西北狼煙(3)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725章 武侯遺稿第18章 母子(2)第620章 戰局(2)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196.第186章第941章 禁止無旨【風聞奏事】第560章 封賞(1)解釋一下熙河棉莊經濟的運作。第602章 開戰(2)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608章 戰局(2)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第839章 曾布:官家實在是太愛我了第709章 棉布風潮(1)第710章 棉布風潮(2)第658章 召見與安排第710章 棉布風潮(2)第964章 臥龍鳳雛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第991章 孔文仲:我連死都不行了?第785章 新的交子(2)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99.第96章 覲見第588章 逼捐(5)第729章 德教第876章 折磨趙顥的開始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第38章 太子(1)第977章 平民與宗室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1018章 放榜(4)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第726章 魔術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第955章 興龍節(1)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第729章 德教437.第414章 金融工具人(2)第842章 風暴(3)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249.第237章 重賞之威!第555章 逆鱗第723章 財政(1)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705章 口袋罪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568章 見賢思齊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第555章 逆鱗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