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吳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

吳安持出了文府,他就嘆了一口氣。

“文太師爲何總是不喜於我……”

他想起富弼在的時候,富韓公每次見他,眼神之中,似乎也帶着些輕蔑。

只不過,富韓公一般不會表現出來而已。

但富韓公諸子,卻都不約而同的在富韓公駕鶴後,疏遠了和他的關係。

吳安持有些煩躁。

文彥博、富弼,都是國朝成了精的老狐狸。

這兩個人一直都對他看不順眼。

這讓吳安持內心總是有些不安。

感覺自己似乎做錯了什麼天大的事情一樣?

可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吳安持認真的想着,卻怎麼也想不出來,他到底做錯什麼?

“賣報……賣報……”

遠遠的,吳安持聽到了孩童稚嫩的叫賣聲。

“今天剛剛刊行的汴京新報……”

“交趾降服,歲貢稻米百萬石,遣其王弟入朝謝罪!”

吳安持聽着,頓時就有些煩躁了。

正好,那兩個報童,捧着一撂厚厚的還散發着油墨味道的小報,來到了他身前,見着他穿着官員的綠袍,又是個生面孔,頓時就上來推銷。

“官人,要買一份汴京新報嗎?”

“只要五錢,就可以買到最新的朝野新聞,還能知曉汴京各坊物價,知道汴京好吃好喝好玩的場子。”

汴京新報,現在的發展極爲磅礴。

每次刊行的印刷數量,如今已經達到了兩萬份。

巔峰時超過了五萬。

這麼大的發行量,自然是因爲這份小報很接地氣。

除了新聞,大部分版面,都放在了生活上。

這上面不止有國事八卦,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更有吃喝玩樂的小貼士。

如今,汴京新報不僅僅廣受汴京人歡迎。

還隨着各地官員、商賈,將影響力擴散到天下州郡。

汴京新報,已經成爲了外地人瞭解汴京情況的窗口。

不過這兩個報童找錯了人,吳安持的心情本來就很不好。

他再看着那兩個穿着打着補丁的粗衣的報童,他們也就十一二歲的樣子,小臉紅彤彤的,眼睛烏黑烏黑,既健康又自信,眼神炯炯有神,好似在發光。

這刺痛了吳安持。

讓他想起了文彥博看他的眼神……

嫌棄、厭惡、拒之千里。

也讓他想起了富弼在世時,那對他若有若無的疏遠。

現在,居然連兩個報童都敢直視他了。

把他當成什麼人了?

他是知道,這些汴京新報僱的報童的出身的。

都是孤兒!

屬於這個汴京城裡,最底層最沒有希望也最容易被欺負的羣體。

過去,汴京城每年都要凍死、餓死幾百個。

見到他這樣的衙內,從來都只有磕頭討好或者遠遠避開的份。

哪裡敢直視他?哪裡敢和他說話?

吳安持頓時,生出一種被羞辱的感覺。

他本就是個很敏感的人。

不然也不會自己的結髮之妻,鬧到天下皆知不和的地步。

於是,他的理智崩潰了。

“爾等和誰說話呢?”吳安持憤怒的伸手,揮向那兩個膽大妄爲的直視他的報童。

“吾可是宰相家的衙內!”

是啊,他是宰相家的衙內!

生來就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

生來就高人一等!

可憐兩個報童,不過十一二歲,吃飽肚子也就三五個月,身體都還沒有養好,就被吳安持這樣一個身高五尺五寸以上的成年人的大手,不留任何餘地的伸手一巴掌呼在了臉上。

啪啪!

頓時,兩個可憐的孩子的臉頰就高高腫起來。

然後,他們哇哇大哭。

事情發生的太快,吳安持的隨從都沒有反應過來,就看到了自己的主人,咆哮着將兩個報童的臉都給打腫了。

他們立刻聚攏過來,看向那兩個報童,厲聲威脅、呵斥起來:“滾!快滾!”

“也不看看我家官人身上穿着的袍服!”

國朝文臣服色,以青綠緋紫爲排序。

選人服青,京朝官服綠,待制服緋,宰執服紫。

一襲綠袍公服,就意味着是京朝官。

全天下加起來才兩千八百人。

一般只有一州知州、通判以上文官纔有資格穿上綠袍。

他家官人,還是故宰相家的衙內!

地位更不同尋常!

區區兩個不知道哪裡來的孩子,居然還敢碰瓷碰到自家官人身邊?

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這要是在滑州,直接可以抓起來,關進大牢,好好料理一番了。

可惜,吳安持也好,還是他的隨從也好。

他們卻都忘記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這些報童,在汴京城裡走街串巷,到處叫賣,爲什麼到現在都沒有出過任何問題?

甚至可以在所有街巷,出入無人。

是汴京城裡的地痞無賴提不動刀了?

還是汴京城裡的貪官污吏們下不動嘴了?

這兩個報童,在短暫的驚慌失措後,想起了學堂和汴京新報受過的教育。

胡總編的話在他們耳畔響動着。

“你們吃的是官家的飯,穿的是官家的衣,睡的是官家的牀,讀的是官家的書!”

“你們是官家的人,在外面不要惹事,但也不要怕事!”

“遇到事情,就吹響這個哨子。”

汴京新報的規矩是嚴的。

連被子,都要求疊成豆腐塊,疊的稍微不合的,一天都別想吃飯,還要罰站。

做錯了事情,更是會被重罰,嚴重的會被開除。

開除?

這兩個報童,回憶起了曾經流浪的日子。

對忍飢挨餓以及流離失所,無依無靠的恐懼,勝過了一切。

於是,他們哇哇哭着,然後將掛在脖子上的一個特製的瓷哨用力的吹響。

滴……滴滴……滴滴滴……

尖銳的哨聲,劃破了巷子口的寂靜。

“居然還敢吹哨?”吳安持的隨從們暴怒不已:“是想叫人是吧?”

吳安持更是笑了起來。

他聽說過,汴京新報的那個胡飛盤的名聲。

知道此人神通廣大,在汴京城裡都能混的風生水起,汴京新報甚至能和司馬康主持的汴京義報打擂臺。

自然肯定有勢力和靠山。

但這又怎樣?

他是宰相,是衙內之子。

如今都堂上的宰執中,有兩三個都曾在他父親門下聽事,是故舊門生。

所以,便是那胡飛盤,他打了也是白打!

一個小小商賈,便是打傷了,也得乖乖的來給他擺酒陪不是。

何況是那小商賈下面的報童!

“我倒要看看,誰敢與你等做主?”吳安持桀驁的說道。

衙內的作風,此刻在他身上盡顯無疑。

……

又是一個無聊的午後。

許安百無聊賴的坐在兵鋪的廂房裡,將范陽笠罩在頭上。

作爲汴京左軍右廂都巡檢下面的一個都頭。

他的職責就是維護本坊治安,並主持防火、維護汴京城的行道樹和渠內栽種的荷花。

隨着汴京的好漢們,都跑去登萊那邊淘金後,平日連汴京城連盜竊都少了許多。

每個月只能領上三五貫的俸祿,偶爾魚肉一下那些小商小販,敲些好處過活。

生活越發的枯燥無聊。

忽地。

滴……滴滴……滴滴滴……許安聽到了一陣哨聲。

他豎起耳朵,再次聽到了相同節奏的哨聲。

滴……滴滴……滴滴滴……

“這是?”許安一屁股跳起來,渾身都來了精神:“來活了!”

他記得很清楚的。

開封府早就下過嚴令了。

汴京新報的報童,屬於開封府重點保護對象。

誰要敢把爪子伸向那些報童,那就是道德敗壞,喪盡天良,無恥至極的人渣!

對這樣的人渣,開封府左右軍巡檢司必須出重拳!

更讓許安這樣的低級吏員興奮的是,上面定下過KPI。

各地軍巡鋪、兵鋪、潛火鋪的官兵,但凡能保護一次報童,就算積功一次,積滿十次就可以減一年磨勘。

去年汴京新報剛剛刊行那段時間,汴京城左右巡檢司的人,都樂瘋了。

好多人幾天就攢夠了功勞,紛紛減了磨勘。

那段時間,汴京城裡的英雄好漢,都塊成爲了左右軍巡檢司上上下下眼裡行走的功勞。

有些運氣好的,甚至一下子就攢夠了功勞,直接升官,去了巡檢司裡的肥差部門上班了。

而許安運氣不大好,別說升官了,就連減磨勘的標準他都還少一個功勞。

如今聽到了哨聲,這是標準的報童求助。

許安那裡還坐得住?

馬上就拿起了兵刃,把兵鋪那幾個正在打瞌睡的腌臢貨都給提醒。

“別睡了,別睡了!”

“功勞送上門來了!”

睡的迷迷糊糊的兵士們睜開眼睛,看向許安:“都頭,啥事?”

“聽!”許安對他們說道。

兵士們豎起耳朵。

他們聽到了哨聲。

一個個都來精神!

紛紛起身,拿起兵刃:“那個不開眼的賊廝鳥,居然敢惹到汴京新報頭上了!?他們不怕死的嗎?”

汴京新報的水,可是深得很。

開封府、探事司,都和它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當然,這些事情離這些鋪兵都太遠。

老實說,只要不是火燒到眉頭,這些傢伙只會拖拖拉拉。

但問題是,人家財大氣粗啊!

幫了汴京新報,回頭汴京新報的人,肯定會有表示。

不僅僅會有人帶着受害的報童,登門道謝,送上謝儀。

雖然不多,每個人可能也就幾百文。

但,汴京新報的報童,會送感謝信給他們,還會送橫幅,掛到兵鋪的門口!

這就頂不住一點了!

鋪兵們都是些大老粗,哪裡見過這種陣仗?

人家帶着孩子,在自己面前鞠躬道謝,一個個脆生生的喊着:“多謝叔父仗義出手,給孩兒們撐腰,區區薄禮,還請叔父笑納。”

然後,紅包封着的謝儀,就被這些孩子送到手中,再次鞠躬感謝,並奉上親筆所寫的感謝信。

這些感謝信上內容真摯,寫的都是這些孩子過去的經歷,被人欺負,無依無靠,沒有人關心。

然後話鋒一轉——幸得叔父援手,令孩兒們始知人間溫情云云。

最後,就有人敲鑼打鼓,將一塊橫幅,掛到兵鋪的大堂或者門口。

什麼‘仗義英雄’、‘護民好漢’、‘街坊義士’。

真的頂不住,完全頂不住。

更不要說,左右軍巡檢司,都出過有軍士因爲幫了報童,結果人家感恩,找上門去認作了叔父、義父,逢年過節都登門拜謝,比親侄子、親兒子還懂事、孝順的事情。

於是,許安帶上他的鋪兵,風風火火的出發。

比平日裡的效率,快了十倍不止。

很快,他們就抵達了事發地,看到了一個穿着青袍的中年文官,帶着一羣隨從,圍着兩個可憐的報童,氣勢洶洶,殺氣騰騰的樣子。

許安眉頭一跳,心說:“合該是俺升官發財的時候了。”

綠袍,是文臣京朝官的公服。

放在外地,那自然是威風八面,了不得的人物。

可在這汴京城……

就算朱紫高官,腰纏魚袋,配金銀魚袋的重臣,也不在少數。

而汴京新報那邊,背景深不可測,靠山硬的超乎想象。

連御史臺的烏鴉,都不敢管汴京新報的事情。

於是,許安毫無畏懼的帶着自己的兵,迎上前去,大聲呵斥起來:“怎麼了?怎麼了!”

“哪來的宵小,竟敢當街行兇,威逼報童,欺凌小兒?”

“來啊,都給俺抓起來,帶回軍巡檢司!”

八九品的文臣京朝官罷了。

汴京左右軍巡檢司的主官,都是從七品或者正七品的高級武臣。

再向上,主管的是開封府司錄參軍事,這個差遣是從漢唐的督郵官演變而來。

素來以從七品甚至是正七品文官朝臣充任。

再向上就是從四品或者正六品的權知開封府。

所以,許安根本不怕把事情鬧大。

鬧大了最好!

驚動了上面的人,搞出大案子來,他就可以渾水摸魚,升官發財。

至於大人物鬥法的aoe,會不會不小心將他拍碎了。

許安根本不怕!

人生在世,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

……

吳安持看着那個開封府的都頭帶着兵士,對他大聲呵斥。

他笑了起來,心說:“吾不在汴京才三年多,不意汴京人卻已忘了吾!”

想當年,他爹吳充爲宰相時,他可謂是威風八面,跺跺腳汴京城都要抖一抖。

要不是被蔡確陷害,編管到了地方,他吳安持說不定已經有了館閣貼職。

於是,他好整以暇的看向來人,笑眯眯的眯起了眼睛。

“汝確定要抓吾?”吳安持微笑着。

“抓吾容易,送吾出來,那可就難了。”

他是宰相之子。

還有一州知州,哪怕是個權的。

可也是官啊!

區區都頭,擅自逮捕一州知州,還是宰相之子。

這簍子可不是一般大。

許安眯着眼睛,看着對面的男人,他當然清楚,若是一般的事情,他確實不敢動一個文官。

最多穩住局面,然後派人去通知上面的人。

可是,這可是涉及汴京新報。

汴京新報的背後是開封府、探事司。

而開封府內,現在蹲着的可不僅僅是明府。

當今官家,隔個十天半個月,就會去一趟開封府視政。

官家身邊的經筵官們,更是有事沒事就要去開封府辦公的。

所以,許安毫不畏懼。

他盯着對方:“俺乃是開封府左軍右廂都頭,受皇命維持一地治安!”

“干犯國法者,無論是誰,俺都能管!”

“這位官人,與俺回衙門走一趟吧。”

“哼!”吳安持冷笑一聲:“不知死活!”

什麼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那是老百姓自己的幻想。

現實是——在大宋,不同等級的人,在法律上有不同等級的待遇。

無官身者拼錢,有官身者拼官。

官員內部,還劃分出文臣、武臣、內臣、伎術官。

他是文臣,本身就清貴,又是宰相之子,貴上加貴。

吳安持在心中發誓,到時候,就算這個不開眼的小吏,跪在地上求他,他也絕不會放過對方!

必要讓他家破人亡!

對吳安持這樣的衙內來說,弄死一個小小的都堂全家,就和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第596章 西北狼煙(1)295.第280章 蔡京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第47章 司馬光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768章 利益分配第969章 後嘉佑時代開始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414.感冒了。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14章 通風報信第900章 突厥人打回來了!296.第281章 潤物細無聲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786章 駙馬之死(1)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第908章 佈局南洋第488章 機會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第1013章 韓絳教弟(2)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809章 西夏的擔心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71章 要做事就先餵飽人第947章 祭天(2)第500章 出幸文府(1)169.第160章 錢荒第783章 張敦禮是真的怕了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第500章 出幸文府(1)第510章 聖質深邃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61章 封賞(2)第912章 都怪陳勝吳廣開源407.第386章 測試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第498章 熙河(1)第862章 高麗藥丸?第940章 都是影帝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470.第446章 戰後(2)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651章 蘇軾回京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第668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1)第578章 極限施壓314.請假條第13章 乖巧懂事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第950章 熱心羣衆和你分享了奸佞罪證第722章 女直聚義大安島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第628章 輿論造勢第550章 逆練神功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971章 趙煦:只能依靠子孫後代的智慧第747章 東海艨艟節度第645章 宋夏交子第878章 安祿山PTSD綜合症集體爆發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第729章 德教第803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1)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第856章 孤家寡人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第48章 耆英會第691章 消失的占城使團第917章 朕爲天下,何惜做一番賀六渾?!357.第338章 愛上廚藝的王安石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28.第312章 工具人司馬光(2)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第1014章 省試名單出爐202.第192章 程顥的遺言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748章 呂惠卿:官家心裡果然有章子厚!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
第596章 西北狼煙(1)295.第280章 蔡京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第47章 司馬光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768章 利益分配第969章 後嘉佑時代開始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414.感冒了。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14章 通風報信第900章 突厥人打回來了!296.第281章 潤物細無聲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786章 駙馬之死(1)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第908章 佈局南洋第488章 機會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第1013章 韓絳教弟(2)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809章 西夏的擔心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71章 要做事就先餵飽人第947章 祭天(2)第500章 出幸文府(1)169.第160章 錢荒第783章 張敦禮是真的怕了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第500章 出幸文府(1)第510章 聖質深邃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61章 封賞(2)第912章 都怪陳勝吳廣開源407.第386章 測試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第498章 熙河(1)第862章 高麗藥丸?第940章 都是影帝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470.第446章 戰後(2)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651章 蘇軾回京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第668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1)第578章 極限施壓314.請假條第13章 乖巧懂事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第950章 熱心羣衆和你分享了奸佞罪證第722章 女直聚義大安島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第628章 輿論造勢第550章 逆練神功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971章 趙煦:只能依靠子孫後代的智慧第747章 東海艨艟節度第645章 宋夏交子第878章 安祿山PTSD綜合症集體爆發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第729章 德教第803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1)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第856章 孤家寡人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第48章 耆英會第691章 消失的占城使團第917章 朕爲天下,何惜做一番賀六渾?!357.第338章 愛上廚藝的王安石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28.第312章 工具人司馬光(2)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第1014章 省試名單出爐202.第192章 程顥的遺言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748章 呂惠卿:官家心裡果然有章子厚!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