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

元祐元年四月庚戌(23)。

章惇、狄詠、苗時中、高遵惠、岑自亭、田仕儒等廣西方面大員,聯名上奏,報告了與交趾和議的條款,並請求朝廷允准。

這些條款一被公開。

頓時,朝野沸騰!

整個汴京城,更是和過年一樣熱鬧!

這是自王韶開邊以來,大宋所獲得的最大勝利。

而且,與王韶開邊,靡費數千萬,曠日持久不同。

此番,章惇南征,前後用時一個多月。

哪怕算上在京城的廟算和路上的時間,也就五個月。

軍費開支加起來,也被控制在戶部侍郎章衡制定的預算內——軍賞不過百萬貫。

可謂是又快又便宜,撓在所有人的心坎上。

特別是士大夫們,當他們看完了和議的條款,然後從戶部知曉,在大軍南下的那一刻,戶部就已經給御龍第一將做好了預算。

軍費、各種各樣,讓人眼花繚亂的以賞賜爲名目的開銷,加起來戶部也就列了一百萬貫。

於是,所有人都沉默了。

“交趾人真的這麼弱嗎?”他們互相疑問着。

不少人,都有些躍躍欲試的衝動。

章子厚,才花百萬貫,用了一個多月,就立下這樣的大功。

那換我呢?

我可比章子厚厲害!

一時間很多人,躊躇滿志,看向南方的眼神都變了。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雨過了,天晴了,又覺得自己行了。

對文人而言,無論是新黨也好,舊黨也罷。

即使那些嘴上天天嚷嚷什麼:‘兵者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的人。

但,若是自己有機會立下邊功。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況且,在很多人眼中,章惇在南方的行爲,實在太粗暴了。

一點也不士大夫。

居然對交趾士人、官員,大開殺戒。

若換了我,我必懷柔於此,以恩義拉攏之,用大義感化之。

令彼等感恩戴德。

然後再使彼等,於交趾各州之中,與土官、豪族爲敵。

能改土歸流的,就儘量改土歸流。

即使不能,也要在這些地方,埋下釘子,留下後手。

哪可以像這個章子厚,一邊揮刀,砍了可能幫助自己的胳膊。

另一邊還對那些地方土官、豪強優容寬厚。

據說,只要來投的,都授給官職。

像是世代盤踞一州的豪族,更是直接承認其地位,奏請朝廷,封其刺史、知州等職,授給官印,命其家族世襲罔替,爲大宋羈縻當地。

這在很多士大夫眼中,這個章子厚,完全是捨本逐末。

也完全是爲了一己之私,而葬送國家社稷大局。

哼哼!

若是換了我……

必不如此!

……

文彥博府邸。

文及甫正在宴客。

客人是剛剛回京的權知滑州吳安持。

這是他的好朋友、好兄弟。

鐵的不能再鐵的那種!

因爲他們兩個,一起蹲過御史臺,受過那些烏鴉們的審訊。

兩人很久沒見,如今相會,自是有說不完的話題。

說着說着,難免就聊起了今天轟動汴京的那個消息。

自然,文及甫和吳安持,哪看得起章惇?

章惇的身世、地位、陣營,都能讓他們挑出刺來。

加上幾杯馬尿下肚,兩人就開始指點江山起來了。

“這章七,乃是其父與其祖小妾偷奸而生的……”文及甫紅着臉,說道:“其行事放肆,素來膽大妄爲……遲早有他苦頭吃!”

吳安持也是陰沉着臉,道:“章七素和蔡持正交好,這兩人在元豐年間,狼狽爲奸,坑害了不知多少忠良!”

“如今,章七僥倖立功,若果真回朝拜爲宰相,恐怕蔡持正回朝,也是指日可待了。”

“哼!”文及甫一聽蔡確的名字,就像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跳了起來:“這章七怎能爲相?”

“士林物議,第一個就不會同意!”

最近這些時日,汴京新報、汴京義報,長篇累牘的報道着華陽王家的那些破事。

在這兩份汴京城影響最大的壟斷性小報的渲染下。

王珪生前乾的那些破事,都被翻了出來,放在太陽下讓人隨意評論。

王珪的名聲,徹底爛了大街。

要不是他人都死了,恐怕會被人開除出士大夫的行列。

而與側重於報道和深挖王珪家族之前的爛事的汴京新報不同。

司馬康主持的汴京義報,悄咪咪的開始捆綁王珪、章惇、蔡確等人。

好多黑料,都被人放了出來。

“是極!是極!”吳安持漲紅着臉。

雖然,他現在的這個權知滑州的官,還是靠的蔡確在辭相離京前上的劄子表奏保舉而來。

但這卻讓吳安持,深感羞辱。

在吳安持眼中,蔡確那樣做,是施捨與他。

而士大夫不是嗟來之食!

於是,藉着酒勁,吳安持道:“蔡持正、章子厚皆一丘之貉。”

“這章子厚在交趾,大肆殺戮士人,凌辱衣冠,怎可爲相?”

文及甫狠狠地點頭,對吳安持的話無比認同,也藉着酒勁,大聲道:“兄所言甚是!”

“坊間所謂,章子厚立有邊功云云……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其所謂功勞,你我二人,隨便是誰,去了廣西也照樣能立。”

兩人越說越激動,卻渾然沒有注意到,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這個廂房的歌舞音樂已經停了。

那些招來陪酒的歌姬,一個個瑟瑟發抖,跪在了地上。

拄着當今官家御賜的几杖的文彥博,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已經出現在了廂房裡。

他就這麼靜靜的看着,文及甫和吳安持,高聲談論、議論着國家大臣。

直到,文及甫大言不慚的說出那句:‘其所謂功勞,你我二人,隨便是誰,去了廣西也照樣能立!’的蠢話。

文彥博才深深吸了一口氣。

“蠢貨!逆子!”

要不是,宮中今日傳來消息。

甘泉縣君昨日相伴官家遊園,言談有聲,而且還有人稱親眼看到甘泉縣君在御花園中服侍官家,親密無間。

文彥博感覺,自己恐怕會被這個蠢兒子無知的話給氣死。

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就在這裡和人非議大臣。

文彥博陰沉着臉,拄着柺杖,沒有讓其他人去提醒文及甫。

他緩步向前,走到了已經喝的醉醺醺的文及甫身後。

文及甫和吳安持兩人,這個時候也多少察覺到了一點異常。

“怎不奏樂了?”文及甫眯着眼睛問道。

然後他一回頭,就看到他的老父親,拄着柺杖在他身後。

頓時魂飛魄散。

“大人……”文及甫當場就跪下來。

吳安持也被嚇了一大跳,立刻起身,以晚輩禮節拜道:“下官見過太師。”文彥博沒有搭理吳安持。

便是吳安持他爹吳充還活着,他也懶得搭理。

在文彥博眼中,吳安持就是那種‘壞孩子’。

他甚至懷疑,文及甫之所以那麼蠢,大抵根子就在和吳安持來往太親密。

所以,文彥博直接無視了吳安持,只禮貌性的嗯了一聲,然後就對文及甫道:“怎麼不繼續說了啊?”

“文六!”

“不是很厲害嗎?”

“要不要老夫,上奏天子,將汝調去廣西,做一任知州?”文彥博冷笑着問道。

文及甫頓時冷汗淋漓。

吳安持則尷尬無比,只能再拜:“太師既有家事,下官告辭。”

他知道的,文彥博一直看不起他。

在他父親吳充還在的時候,就是這樣了。

只是沒有那麼赤裸裸,但言語、神色、態度上疏遠和冰冷,卻還是能讓吳安持清楚的感受到的。

所以,吳安持一直避免來文家。

就是不想碰到文彥博,就是不願面對文彥博的那張充滿了鄙夷甚至可以稱得上唾棄的老臉。

文彥博點了點頭。

吳安持頓時如蒙大赦一般的夾起尾巴,逃離了這個廂房。

在離開廂房的剎那,吳安持在心中發誓——日後,文六再怎麼請他,他也不來了。

太可怕了!

他想着文彥博那張看他好似看一堆路上的臭狗翔一樣的臉,心裡面就感覺發毛。

……

看着吳安持,跌跌撞撞,慌不擇路的逃離。

文彥博冷哼了一聲,他看都懶得看文及甫,只是問道:“文六,老夫與汝說過多少次了?”

“不要和外面那些閒雜人等往來!”

“汝是聽不懂老夫的話?還是覺得老夫管不了汝了?”

“若是這樣,明天便搬出去,自己住吧!”

“老夫會命人將家產清點好,屬於汝的那一份,不會少一個銅板!”

自漢唐以來,天下的家庭財產分配,一直都是諸子析產之制。

哪怕最頂級的士大夫家族也是如此。

換而言之,文彥博這是在對文及甫發出最嚴重的警告——逐出家門!

文及甫聽得毛骨悚然,跪在地上瑟瑟發抖,但依然忍不住爲自己辯解:“大人,吳二不是什麼閒雜人等……”

“呵呵!”文彥博都要氣笑了。

吳安持是什麼人?

文彥博還不知道?

見過一手好牌,自己打個稀巴爛的人嗎?

過去是晏幾道,現在則是吳安持。

而且吳安持還不同於晏幾道,晏幾道起碼文章寫得好,再怎麼落魄,也有人肯接盤,也有人肯欣賞。

他哪怕身上一個銅板都沒有,窮困潦倒到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汴京城的那些勾欄裡的名妓,也肯好吃好喝的養着他。

甚至有的是寧願自己過的苦,也要接濟他的名妓。

吳安持呢?

他若倒黴起來,怕是連死都找不到葬身之地。

“一個連自己的泰山都不肯親近,都不願去侍奉的人……”文彥博冷冰冰的說道:“還能是什麼好東西?”

吳安持在文彥博眼中,是一個比晏幾道還糟糕的混賬敗家玩意。

最起碼,晏幾道只是性格上有問題,但他不傻不蠢,也分得清輕重。

文及甫聽着,小聲的說道:“大人,吳安持的泰山嶽丈可是王安石!”

“怎麼?”文彥博冷哼一聲:“汝還敢瞧不起王介甫的家世?!”

這個蠢貨,也不睜大眼睛看一看。

江寧王安石的地位!

現在朝堂上的那些新黨執政、待制,有一個算一個,都是王安石提拔起來的。

不要看新黨,現在是各自爲政,互相彼此不和。

蔡確、章惇、呂惠卿、曾布……甚至互相不和。

但王安石依然是新黨的最大公約數。

荊公新學和本朝百年無事劄子,依舊是新黨的核心、根本。

宮裡面現在更是畏王安石如虎。

兩宮生怕當今官家,聽到任何一個和王安石有關的事情。

連崇文院裡的奏疏副本,聽說都被清點過一次。

而當今官家對王安石是什麼態度呢?

反正,文彥博感覺應該是相當的高!

這一點,就連宮裡面兩宮,其實心裡面也是有數的。

畢竟,先帝連專一製造軍器局都給官家安排的妥妥當當。

先帝又怎麼可能不對官家交代新法以及新法的核心根本——王安石做些安排?

所以,其實兩宮是在宮中裝鴕鳥。

只要王安石自己不主動跳出來,她們就會裝作沒有這個人。

但,在平素無論是聽政也好,還是其他的事情也罷。

一旦涉及江寧這個關鍵詞,兩宮都明顯很緊張。

同時呢,去年王安石生日。

太皇太后、皇太后都分遣身邊最信任的大貂鐺,循着先帝時的慣例,送去了加恩詔書,還送去了生辰禮物。

而官家聰明就聰明在這裡了。

他明明知道一切,卻假裝自己不知道。

兩宮現在其實也知道,官家知道,但因爲官家的態度很好,所以也就繼續假裝官家不知道。

這些事情,文彥博都看在眼中。

所以,他纔會對吳安持越發的看不起!

那麼粗的金大腿就在哪裡躺着,吳安持只要伸伸手就能抱到。

王安石現在就兩個女兒了。

吳安持娶的還是他最喜歡也最寵愛的大女兒。

吳安持但凡有一點聰明,就該好好的對待自己的妻子。

把妻子哄好了,然後再去江寧拜見老泰山。

夫妻兩人哪怕演戲呢!

只要把王安石哄開心了,這金大腿不就抱上了嗎?

可吳安持怎麼做的?

他偏不!

他偏要繼續和他的妻子鬧,搞得人家天天以淚洗面,好好的一個才女,現在變得神經兮兮。

吳、王兩家的聯姻,早就從當年的美談,變成了如今天下皆知的反面教材。

吳安持不以爲恥,反以爲榮!

簡直是蠢貨中的蠢貨!

等官家親政,有他好受的!

文及甫卻是人都傻了。

“大人……”他弱弱的問道:“王介甫,不是得罪天下嗎?”

文彥博看着這個傻兒子,整個人都快抑鬱了。

別人說什麼,他還真信!

那怎麼老夫說讓他聰明一點,他卻還是這麼蠢呢?

文彥博感覺有些心累了。

好在,好在……

宮裡面,還有十三娘在。

十三娘,比他所有的兒子、孫子加起來都要聰明!

看看人家!

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第953章 親倖蔡府第940章 都是影帝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第995章 禮部試(1)第884章 趙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錢第822章 廢稅(2)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862章 高麗藥丸?255.第242章 王安石:看戲就已經很好了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802章 先天科學聖體467.第443章 決戰(1)172.第163章 沈括:餅有點大!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第589章 絕殺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第736章 冊封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第979章 楊家將的全新用途第571章 壽宴(3)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340.第323章 遼使:南朝有事,我大遼必須幫169.第160章 錢荒第712章 宰相分雞(1)466.第442章 決戰之前316.第300章 蘇頌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第602章 開戰(2)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第768章 利益分配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第921章 蔡京:章惇!吾可取而代之!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924章 陣圖(1)第59章 太皇太后:王珪之罪,罪莫大焉!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585章 逼捐(2)第833章 輿論第895章 母子交心(2)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228.卡文中,晚點更新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第879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第846章 陰謀謀逆集團?最好真的有!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323.第307章 趙煦:皆在我甕中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第841章 風暴(2)第810章 面試(1)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40章 御前演武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296.第281章 潤物細無聲第768章 利益分配第640章 攻心爲上第864章 安排和賊船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第779章 酷吏回京498.第472章 視察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第714章 紡織浪潮(1)
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第953章 親倖蔡府第940章 都是影帝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第995章 禮部試(1)第884章 趙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錢第822章 廢稅(2)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862章 高麗藥丸?255.第242章 王安石:看戲就已經很好了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802章 先天科學聖體467.第443章 決戰(1)172.第163章 沈括:餅有點大!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第589章 絕殺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第736章 冊封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第979章 楊家將的全新用途第571章 壽宴(3)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340.第323章 遼使:南朝有事,我大遼必須幫169.第160章 錢荒第712章 宰相分雞(1)466.第442章 決戰之前316.第300章 蘇頌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第602章 開戰(2)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第768章 利益分配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第921章 蔡京:章惇!吾可取而代之!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924章 陣圖(1)第59章 太皇太后:王珪之罪,罪莫大焉!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585章 逼捐(2)第833章 輿論第895章 母子交心(2)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228.卡文中,晚點更新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第879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第846章 陰謀謀逆集團?最好真的有!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323.第307章 趙煦:皆在我甕中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第841章 風暴(2)第810章 面試(1)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40章 御前演武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296.第281章 潤物細無聲第768章 利益分配第640章 攻心爲上第864章 安排和賊船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第779章 酷吏回京498.第472章 視察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第714章 紡織浪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