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

文彥博和韓絳正說着話,坐在他身旁的馮京,則在小心翼翼的拿着眼角餘光觀察着殿上簾中的情況。

因爲他發現向太后似乎和太皇太后說了一句什麼話。

然後,便看到了向太后起身,走向內寢的動靜。

於是,馮京趕緊拉了拉文彥博的袖子。

後者頓時明白了過來,閉上嘴巴。

其他元老、宰執也都若有所思,將手中的奏疏放下來。

果不其然,片刻後,便聽到大貂鐺石得一的聲音:“官家升殿,羣臣恭迎。”

馮京連忙起身,將朝笏拿在手中,其他元老宰執也都站起身來。

便看到,穿着素白絳紗袍,戴着折角襆頭的小官家,在向太后以及帶御器械的內臣簇擁下,自一側迴廊,進入簾中。

馮京趕緊持芴上前,跟着人羣拜了四拜:“臣等恭迎官家升殿。”

小官家坐下來後,便開口道:“公等免禮,都坐下來說話吧。”

“謝陛下恩。”羣臣再拜,馮京慢悠悠的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來。

他對着這個殿中打量一番。

宰執中,左相韓絳、右相呂公著,都是這一兩年就會退的。

剩下的執政裡,幾乎沒有可以穩穩接任宰相位置的。

所以,將來拜相,還是會從在外的重臣裡選。

蔡確、章惇,呼聲最高。

蒲宗孟、呂惠卿、王存、韓忠彥,也在蠢蠢欲動。

而元老重臣……

馮京想起了在大名府的韓維,這位和他一樣,也是做夢都想回朝。

但乃兄韓絳未退之前,他是回不來的。

江寧的王安禮,聽說也在準備致仕,想要回朝當個元老,給天子顧問參謀。

治平、熙寧大臣裡,那些有望執政的‘年輕人’也在蠢蠢欲動。

京東路的熊本、開封府的蔡京、揚州的曾布,一地雞毛啊。

如此複雜的局面,別說是少年天子,就是成年君主,也未必能控制得住。

然而,這位小官家卻控住了。不止控住了,還讓都堂沒有如元豐時代一樣亂糟糟。

新黨、舊黨,雖然依舊互相攻訐對方。

就連御史臺的烏鴉,馮京都感覺,比從前溫柔、順眼了許多。

烏鴉們雖然依舊胍噪,但很少有人再會隨便給人扣大帽子。

動輒指斥奸相、邪法的現象,如今已很少見了。

心中想着這些,馮京就只聽那簾中的小官家道:“朕今日一時失態,讓兩宮慈聖以及諸位髃臣擔憂,實在是慚愧。”

這一上來就檢討?

馮京眼皮子跳了一下,心中浮現了一句話。

子曰:吾日三省其身!

標準的儒家聖君做派,也是自古以來,士大夫們對皇帝的要求。

馮京趕緊跟着文彥博一起起身,持芴而拜:“陛下心懷萬民,行仁布德,臣等誠惶誠恐,唯乞陛下,保重御體,爲社稷留心聖體。”

這是標準的回答。

所有人都爛熟於心的事情。

只不過,過去是虛應故事,如今連馮京自己也忍不住帶了些真心。

這樣的好皇帝,太罕見了。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後,馮京跟着羣臣,坐了回去。

在這個過程中,文彥博似乎回頭看了他一眼。

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意思?

馮京正揣度着文彥博的意思,就聽着簾中的小官家道:“公等既入宮了,便議一議淮南路的善後處置辦法罷!”

“左相!”他直接點名:“公乃左相,朕之臂膀,且來談談,都堂的意見。”

便見着韓絳起身,持芴而拜:“依老臣愚見,當循故事舊例,命有司善治條貫……”

“保寧軍節度使、判河南府臣京,方纔便有進言,言故司空、韓文忠公,曾於慶曆中,受命安撫京東災民,著有《青州賑濟策》一書,其中條貫皆在……”

馮京被韓絳點名,只覺頭皮發麻。

“韓子華!汝這老匹夫!”他在心中暗罵一聲。

然而,馮京也知道,這就是官場、都堂!

當年,他爲了升官,連泰山富弼都能當衆指斥爲奸邪。

如今,韓絳拿着他做筏子,借他人頭一用,合情合理。

沒有辦法,馮京只能硬着頭皮起身,拜道:“奏知陛下,臣先泰山大人所留《青州賑濟策》共三卷,今原稿在其子紹庭之手,臣斗膽,乞陛下降詔,取來此書,以備朝廷參略。”

他也是沒有辦法。

官場上最忌諱的就是朝秦暮楚,搖擺不定。

尤其是他這樣名聲不好的大臣,一旦坐實了搖擺不定的罪名,一個奸臣的帽子就能直接被人扣上來。

所以,多年的宦海經驗,讓他深知,這個事情哪怕做錯了,也比反悔強。

只聽簾中的小官家沉吟了片刻,就道:“馮公所言,甚合朕意。”

“就是……當年富文忠公在青州,是救水患,而今淮南乃是旱災。”

馮京只能硬着頭皮,繼續道:“老臣愚以爲,災雖不同,然善後之法,總是相通的。”

他話音剛落,右相呂公著就施施然起身,道:“奏知陛下、兩宮慈聖,富文忠公安撫青州,雖是國朝典範,然其距今已有數十年……且淮南形勢,與青州不同,或不可一概而論。”

看上去,呂公著很客觀。

但實際上,還是拿着他做筏子。

偏他還沒有辦法回嘴,只能說道:“即使已過數十年,縱然淮南情弊不同於京東,然而賑災、善後,總是相通的。”

“譬如災後災民流離失所,無所衣着,祖宗以來,便皆招刺青壯。”

“又如百姓無食,開常平倉以活……”

等他說完,馮京就發現,殿上的宰執看他的眼神,有些奇怪。

我說錯了什麼?

馮京很快就知道了答案。

“招刺青壯就不必了。”簾中的小官家在沉吟片刻後,忽然說道:“早在四月初,朕命宋用臣南下,以蔡卞爲都大江淮六路發運副使時,就已下聖旨,命戶部與封樁庫,各撥一百萬貫爲本,命蔡卞、宋用臣,招淮南災民青壯,以爲治河、修渠之工,並以汴京工價支給其工錢,一半給錢,一半支米。”

這正是淮南路,雖然大旱,但是,民間卻保持了穩定的緣故。

大量青壯,都被招入了修河、治渠的工地上。

不止如此,宋用臣還組織他們,修了道路、橋樑、驛站,修葺了淮南各地的官衙、倉庫。

甚至在當地,就地取材,製造了大量的獨輪車這樣的人力運輸工具。

青壯有了工作,能拿到工錢和救命的糧食。

就不會鬧事!

馮京聽着,大驚不已。

因爲在過去,雖然大宋朝廷在徵發青壯的時候,也都給錢。

但,各個地方給的工錢是不同的。

像是汴京,招募一個青壯去修河,一天工錢就是兩百起步,正常的話重體力勞動,非得兩百三十錢以上,才能招募到人。

但在河南府,一個青壯的工錢就斷崖式下跌到一百錢一天。

在永興軍那邊,七八十錢就可以僱傭一個青壯了。

馮京記得,當年他在永興軍的時候,爲了僱傭青壯去沿邊修城寨。

曾開出了每日支給一百文的重賞,但應者寥寥,最後只能加米每天兩升,才勉強僱到了人。

但這些都是太平時節的正常工價。

像淮南路這樣遭了災的地方,工價定會斷崖式下跌。

甚至,官府只要給頓吃的,就有的是人願意幹活!

你不幹,有的是人願意幹!

然而,這位官家,卻撥出兩百萬貫,還肯用汴京工價給淮南災民結算工錢?

雖然一半折米,但這也是破天荒的事情了。

什麼時候,大宋朝廷這麼大方了?

但他哪裡知道趙煦雖然開出了高價。

然而,工人們在工地上消費同樣高啊。

特別是那些當地的奢遮人家家裡的公子哥,在勾欄、賭場裡,常常一擲千金。

又因爲大旱,淮南本地的地方保護主義被削弱。

於是,魚乾與海鹽,順勢涌入。

正好,工人們手裡頭有錢,這使得他們可以消費得起魚乾、海鹽。

於是,一個大市場就這樣形成了。

同時,那兩百萬貫的撥款,則順着這條生態鏈,最終流向了京東和兩浙路,進一步促進了當地的漁業與造船業。

有市場,有需求,官方還在大開綠燈,甚至鼓勵大傢伙擼起袖子加油幹,京東路和兩浙路的造船與漁業生態,通過這場大旱,飛速發展。

那兩百萬貫,撬動的民間財富和資本,少說在千萬貫!

又因爲民間多了兩百萬貫的銅錢的潤滑,所以商品經濟,卻奇蹟的沒有受到影響。

一些地方的手工業,甚至出現了逆勢增長。 當然了,農業生產,還是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數十萬頃土地受災其中一半以上歉收、絕收。

這直接帶來連鎖反應。

當地的中小地主,被這一波直接幹廢。

祖輩幾代人的積累,一朝清空,甚至直接跌入了破產的困境中。

馮京哪裡知道這些邸報上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但,他還是迅速反應了過來,連忙拜道:“老臣朽鈍,乞陛下治罪。”

青壯有工錢,還能拿到米。

招刺和開常平倉的事情,就不需要提了。

因爲,朝廷已經通過招募他們做工,完成了安撫、賑濟。

一般來說,做到這個地步,官府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責任了。

這可是天災!

死個幾千上萬的老弱婦孺很正常,地方經濟凋敝幾年也很正常。

所以,小官家還想做什麼?

難不成……他還想恢復受災地區的生產?

這……可能嗎?

便只聽簾中的小官家說道:“馮公何罪之有?”

“正好,朕經此一事,欲集天下救災、備災、善後諸事,備爲一書,刊印天下,以爲天下大臣必讀之書,更欲在京中,於太學之中,別立一課,專授太學生備災、救災、善後措施。”

“公乃元老,三朝重臣,不知可願主持編修此書?並在之後,主持太學此課?”

馮京聽着,心中火熱無比,當即就拜道:“老臣萬死不辭!”

這可是好差事!

不僅僅可以藉此留在京中,以元老的身份輔政。

同時,這主持修一部集天下備災、救災、善後條例的書冊,作爲天下官員必讀之書。

日後,還要在太學之中,別開一門,讓他來主持這一門新的太學科目的建設。

這是在送他馮當世留名青史,贏得不朽啊!

馮京心中頓時美滋滋的。

只覺當朝官家,真乃聖主明君,確是知人善用。

同時,在心中更加後悔去年自己因爲膽小而提桶跑路的事情。

其他宰執、元老,也都在此時,拿着異樣的眼光,審視着馮京。

“這錦毛鼠,到底走了什麼運道?”就連文彥博都忍不住審視起來。

卻如何知道,趙煦是在酬謝馮京在他上上輩子,爲了幫他這個少主立威,拿着自己的喪事陪着表演,掀起同文館一案的功勞?

端坐在簾中,趙煦看着殿上的馮京歡天喜地的模樣。

“人皆言,馮當世錦毛鼠也。”

“可幾人能如其一般,忠心國家?”

在趙煦的視角,馮京可是大忠臣!

一個肯拿着自己的喪事來給皇帝當舞臺的大忠臣!

敢問,有幾個人能做到這個地步?

馮京得了好處,自是知道,自己應該酬謝。

怎麼酬謝呢?

他想起了自己入京後,聽說的文彥博在京城的所作所爲。

一句話概括——元老搭臺,天子唱戲!

每每少主要做什麼,文彥博總是善解人意的出來背書,引經據典的論證,這是符合祖制,也是符合聖人之教的好事。

特別是靖安坊的汴京學府,就是這位太師和兩位宰相,拿着自己的聲譽在士林做的保證。

於是,馮京毫不猶豫的納頭就拜,問道:“老臣斗膽敢問陛下,聖心以爲,淮南災後善後,該如何處置?”

趙煦一聽,立刻讚賞的看了一眼馮京。

真不愧是頂着錦毛鼠的外號,依然不倒,反而步步高昇的狀元郎!、

於是,趙煦順着馮京的話,道:“朕年幼,不知國家、祖宗故事,然而……”

“皇考在時,常常教導朕……”

“聖人之教,在於仁,仁者愛人也。”

“兩宮慈聖,保佑擁護於朕,也曾親教朕聖人之道!”他回頭,看向身後的兩宮:“太母教我,爲君者,當澤被生民,以百姓福祉爲己任。”

太皇太后頓時笑起來。

“母后也曾教我,百姓,我之子民也,大臣,我之手足也。當愛之、憐之、厚之……”

“今淮南遭災,朝廷雖已安撫,然而,朕讀史記,觀漢賈誼言:農夫三年之耕方有一歲之積,九年之耕,方有三年之積。”

“司馬公也曾上書進言:四民之中,農夫最苦……”

司馬光,也就一個多月的生命了。

不趕緊拉他出來背書,以後怎麼好拿着他的旗號出來做事?

“故朕想着,是不是,都堂上可以安排一下,減免淮南各州受災農戶的賦稅?”

“譬如說,免其今年、明年租稅、雜稅、免役錢……”

減稅、免除加徵,這是滿清的弘曆,能夠在窮奢極欲,不斷對外用兵,且大興文字獄的情況下,依然能坐穩江山的原因!

趙煦當然要學!

這是最好的維穩的辦法!

農民遭了災,就直接免稅,給與其休養生息和恢復元氣的時間。

羣臣聽着,卻是面面相覷。

免租稅還好,這本來就是慣例。

但免役錢和其他加徵,卻很難做到。

因爲這些錢,其實是維持地方官府運轉的資金。

可是,沒有人敢反對。

甚至連質疑也不敢有!

羣臣只能俯首恭拜:“陛下聖明。”

就是韓絳和呂公著,深感頭皮發麻。

沒了錢,地方官府怎麼運轉?

戶部拿錢嗎?

拿不出的!

只能加稅!

但加給誰?

江南路?兩浙路?還是京東都路?

反正不會是開封府!

趙煦卻是微笑着,繼續說道:“此外,考慮到免除了淮南諸州的加徵雜稅以及免役錢,地方州縣恐無錢運轉,朕想着,是不是還可以降詔,鼓勵天下義商、義民,踊躍捐獻錢米以輸淮南?”

“同時,爲免淮南婦孺,受凍綏之苦,是不是可以由京中有司,派員往淮南,招募善織、善紡之婦孺入京,充爲女工?”

趙煦圖窮匕見,說出了他的目的。

這是一個組合拳。

號召義商、義民,踊躍捐款,補助淮南官府運轉資金。

這實際上,是衝着大和尚們的質庫去的。

自然會有義商、義民,毀家紓難。

趙煦連託都已經找好了。

就等着都堂通過,然後下詔公佈,然後託們出現,造出聲勢。

配合着開封府施加的壓力,逼着大和尚們低頭、掏錢,同時交出他們手裡的質庫。

這就叫士紳的錢,如數奉還,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

當然了,事情不會做絕。

趙煦也需要大和尚們在宗教領域的支持、配合。

所以會點到爲止,不會把韭菜根都給割掉,會給大和尚們留下點湯湯水水。

但他們想要繼續壟斷大宋金融、典當、貸款行業,就是做夢了。

這塊肥肉,趙煦已經分好了。

至於招募婦孺入京,這是樓草大兔子順手爲之,同時也是在爲即將入京的熙河棉花做準備。

紡織業,在現代依然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

如今,更不會有例外!

而熙河的棉花,廣西的蔗糖,可是承擔着,作爲新的國家財政收入來源的重任。

特別是棉花!

只要掌握原料,就可以實現壟斷!

而棉布,就是錢!

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196.第186章461.卡文第818章 層層加碼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第741章 旱災再起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489章 蔡京的決心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第659章 蘇轍:完了,我家要不乾淨了。第834章 問政第869章 文彥博成了工商業鼓吹者第51章 登基第699章 層層套娃(2)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第47章 司馬光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第1019章 報應第910章 朕到現在,連高麗一句感謝都沒聽到過!第936章 大宋傳統士大夫內鬥第836章 要聖眷,還是要名聲?第550章 逆練神功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第854章 雙贏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第924章 陣圖(1)第955章 興龍節(1)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578章 極限施壓173.第164章 報功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第890章 死人比活人有用第931章 扶持買辦(3)第1010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2)第1022章 苦一苦士人,罪名他們背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672章 耶律洪基:日本可還有銀礦?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第863章 完顏阿骨打在汴京?!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第794章 老臣眼中的趙煦。第718章 窗口指導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702章 立規矩(1)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第627章 文彥博:當今天子,謀定而後動333.第316章 開戰!開戰!第918章 陛辭第881章 中古的五星天皇?!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第726章 魔術第961章 宋遼會談(2)88.第87章 京東鐵馬(2)第706章 牆倒衆人推第831章 部署第937章 太皇太后:向太后還是太年輕了第635章 生擒鬼章第800章 呂惠卿:不瘋魔,怎成道?409.第388章 開啓潘多拉的魔盒第761章 判律學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第893章 告狀的武臣們第713章 宰相分雞(2)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第999章 配合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88.第87章 京東鐵馬(2)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第862章 高麗藥丸?第994章 蕭不噠野攻取石見第1024章 反應第681章 廷推風波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
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196.第186章461.卡文第818章 層層加碼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第741章 旱災再起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489章 蔡京的決心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第659章 蘇轍:完了,我家要不乾淨了。第834章 問政第869章 文彥博成了工商業鼓吹者第51章 登基第699章 層層套娃(2)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第47章 司馬光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第1019章 報應第910章 朕到現在,連高麗一句感謝都沒聽到過!第936章 大宋傳統士大夫內鬥第836章 要聖眷,還是要名聲?第550章 逆練神功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第854章 雙贏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第924章 陣圖(1)第955章 興龍節(1)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578章 極限施壓173.第164章 報功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第890章 死人比活人有用第931章 扶持買辦(3)第1010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2)第1022章 苦一苦士人,罪名他們背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672章 耶律洪基:日本可還有銀礦?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第863章 完顏阿骨打在汴京?!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第794章 老臣眼中的趙煦。第718章 窗口指導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702章 立規矩(1)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第627章 文彥博:當今天子,謀定而後動333.第316章 開戰!開戰!第918章 陛辭第881章 中古的五星天皇?!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第726章 魔術第961章 宋遼會談(2)88.第87章 京東鐵馬(2)第706章 牆倒衆人推第831章 部署第937章 太皇太后:向太后還是太年輕了第635章 生擒鬼章第800章 呂惠卿:不瘋魔,怎成道?409.第388章 開啓潘多拉的魔盒第761章 判律學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第893章 告狀的武臣們第713章 宰相分雞(2)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第999章 配合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88.第87章 京東鐵馬(2)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第862章 高麗藥丸?第994章 蕭不噠野攻取石見第1024章 反應第681章 廷推風波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