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酷吏回京

第779章 酷吏回京

“高明粹清,凝德無累者,天之道也……陛下秉一德、臨萬方,有生之類,莫不浸涵德澤……由大臣懷錄而不諫,小臣畏罪而不言……臣獨何人,敢貢狂瞽……臣是以瀝肝膽,披情愫……”

太皇太后看着手上的奏疏,臉色鐵青着。

“駙馬,已如此不堪了!”她放下手中奏疏,問着趙煦:“官家爲何不告老身?”

趙煦低頭答道:“駙馬不過是犯了些小錯而已!”

“孫臣已經降詔,賜錢帛與駙馬,效法漢文以愧其心!”

“相信駙馬定能痛改前非!”

“小錯?!”太皇太后冷聲道:“御史們都來扣闕了,這還是小錯嗎?”

她對張敦禮本來就不滿。

非武臣勳貴後人,更非宰執之後。

不過是個小官的兒子,選其尚公主,完全是因爲先帝堅持非要選他。

也就是這麼多年來,看在壽康公主與其感情還算和睦,同時這張敦禮的書畫有些名堂,太皇太后才勉強認可了。

但,現在張敦禮卻給她來個大的!

御史集體扣闕啊!

這是肯定要上國史的,甚至可能成爲未來的故事、制度。

將自己顏面,看的無比重要的太皇太后,哪裡肯因張敦禮而壞自己的名聲?

所以,她的態度無比嚴厲:“御史們說的對……”

“帝王之治,必先正風俗,欲正風俗,天家當爲天下表率!”

“官家不責罰駙馬,反賜其財帛……”

“天下人若知曉了,該如何看官家?”

趙煦對這位太皇太后的態度,沒有任何意外。

因爲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甚至可以說,趙煦的應對,就是特別根據了太皇太后的性子,故意爲之的。

在趙煦的上上輩子,這位太皇太后,可是連凌虐自己親生女兒的王詵也可以原諒。

不僅僅原諒,還給王詵加官進爵!

至於原因?

王詵在士大夫中的風評很好!

爲了博取士大夫的讚頌,她毫不猶豫的將王詵提拔了。

不止對女兒薄情,就連趙煦這個親孫子,也只是她用來博取士林稱頌的工具。

彌英閣的事情,姑且不提了。

單單就說一個事情——趙煦上上輩子,直到親政之前,他個人的吃穿用度,都極爲窘迫。

福寧殿裡,沒有任何有顏色的器物。

絕大部分用具,都是瓷的,而且是最便宜的瓷器。

冬天的暖閣,常常燒不暖,身上穿的衣服,也不夠保暖。

總是凍的瑟瑟發抖。

趙煦對元祐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一個事情是——某年的夏天,他和趙佶,躲在福寧殿的寢殿帷幕內,分食着趙佶給他帶來的點心。

堂堂天子,竟還需要兄弟給自己帶吃的!

這也是,趙煦雖然嫌棄、冷落趙佶。

但該給他的待遇,卻從未短過的原因。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爲,太皇太后她要面子,喜歡被人歌頌。

而她的這個性格缺點,自然早就被人發現並利用起來。

不止宰執,就連她身邊的內臣,也利用她的這個喜好,不斷攬權。

典型的就是那個現在已經被杖斃的陳衍。

在趙煦的上上輩子,這位從趙顥身邊走出來的大貂鐺,可是元祐時代的內相。

直到趙煦發動宮廷政變前,他都還一直控制着慶壽宮內外,一度有過,扶立趙顥的打算,只是沒敢實施。

正是因爲清楚太皇太后的性子,故此趙煦知道,只要她來了,那麼,張敦禮這次不死也要脫層皮。

不過……

趙煦想要的,不僅僅只是讓張敦禮吃些苦頭而已。

而只是那樣,也不必這麼麻煩。

故此,趙煦微微擡頭,對太皇太后道:“太母……駙馬不過是犯了點錢財上的小錯而已……”

“御史們是在小題大做!”

看着趙煦到現在都還在袒護張敦禮,太皇太后心中是既喜又怒。

喜的是這個孩子念及親情,怒的是張敦禮這個孽障不成器!

她拿起一封彈章,遞給趙煦:“官家且看看吧!”

“駙馬在外面,都幹了些什麼好事?”

趙煦接過來,看了一眼擡頭。

是呂陶的彈章。

而呂陶是蜀黨的干將,而蜀黨受蘇軾影響,行事風格普遍豪邁、不羈。

用低情商的說法,就是——總喜歡搞個大新聞!

用詞很驚悚,也很喜歡腦補。

上次鮮于侁是這樣。

這次的呂陶,還是如此。

趙煦只是看了貼黃的內容,作爲皇帝的本能就已經覺醒。

因爲,呂陶在貼黃上介紹——臣近日來,親睹駙馬與三教九流者往來……有僧人、道士及開封府廂吏者,出入公主邸……

再看彈章的具體內容,呂陶在彈章中,先舉了歷代君王放縱親戚,最終釀成禍端的事情。

然後話鋒一轉,對着張敦禮猛烈開炮。

說他與僧道結交,可能有私下製造圖讖的可能性。

同時,其與廂吏往來,且是本廂廂吏往來,更是包藏禍心!

證據就是——其他外戚,都不敢與廂吏往來。

而張敦禮敢!

僅僅是這個事實,就已經證明了——駙馬恐早有叵測之心!

故此,哪怕是爲了防微杜漸,也必須重拳出擊!

否則,這大宋朝將來必有禍事。

趙煦看完,心中雖然對呂陶的話,深以爲然,但表面上,他還是尋找着藉口,給張敦禮開脫:“太母,駙馬與公主,素來誠心禮佛……與僧人往來,無可厚非!”

“至於道人……”

“駙馬愛繪畫,人盡皆知,而道家自古善畫……駙馬與之往來,或許只是切磋畫技!”

“廂吏云云,更是可笑!”

“駙馬住在永寧坊,自然要親近本廂廂吏!”

但他越是幫張敦禮說話,太皇太后在這個事情上的態度,就越堅決。

她嘆了口氣,對趙煦道:“即使官家所言,符合事實!”

“但天下人怕是不會這麼看!”

“老身以爲,官家應該召集大宗正、嗣濮王,還有大理寺,一起議一議這個事情!”

“太后以爲呢?”太皇太后扭頭看向坐在自己身旁的向太后。

向太后看着姑後大義凜然的神態,也是頗感敬佩。

不過,她的性子與太皇太后是完全不同的。

她是個喜歡和稀泥的。

向太后想了想,答道:“娘娘不徇私情,自然是好的!”

“只是,新婦以爲,家醜不可外揚啊!”

“此事,最好還是不要驚動了大宗正和大理寺……”

太皇太后聽着,沉吟起來。

其實對她來說,這個事情到底怎麼處置法,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要從這個事情裡把自己摘出來。

不能讓天下人,特別是天下士大夫們,以爲她這個太皇太后,偏袒自己的女婿!

甚至將她與章獻明肅相提並論——在兩年多前,那個垂簾最初的時候。

她還因爲,朝臣將她比做章獻明肅沾沾自喜。

但,現在,她已恥於‘章獻明肅’第二。

她要做大宋的太似。

是文王之後,武王之母,成王之祖!

是名標青史,流芳百世,萬代祭祀的賢后!

要讓後人提起大宋王朝,就想到她!

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是張敦禮了。

高公紀兄弟外的其他高家人,若犯了事情,惹出了輿論物議,她也不會保!

當然,這是建立在大宋對於統治階級極爲優待的基礎上。

外戚們只要不謀反,就算是在宣德門前殺人放火,撐死了也就是編管某州居住。

過幾年,遇到大赦,就又會起復。

也正是因爲有了這個制度保障,太皇太后才能做到這般的正義凜然、大公無私。

因爲代價,幾乎爲零!

即使真的把大宗正、大理寺都叫過來,用公議論罪。

按照張敦禮目前的那些罪行,頂天了,也就是落他的密州觀察使,責授某個小州的團練副使。

然後把他安置到京西或者京東某地,交地方官看管、監視居住。

半年、一年後,就可以遇赦回京,再過個一兩年,就能官復原職,甚至有機會拿到節鉞。

柴宗慶、李瑋、王詵當年都是如此。

而在實際上,這樣的頂格處罰幾乎是不可能的!

大理寺同意,大宗正也會堅決反對。

這種事情,一般的處理結果,都是罰俸。

哦……

現在,還有一個新選擇——送太學,接受聖人經義再教育。

“太后所言,雖不無道理,但老身恐天下人不服啊!”太皇太后道:“特別是臺諫的御史言官們……”

向太后想了想,道:“娘娘,新婦以爲,不妨問一問宰執們……”

她話音剛落,殿外就已傳來了馮景的聲音:“大娘娘、太后娘娘、大家……”

“宰執們已到了內東門下,遞了札子,乞陛見!”

兩宮互相看了看,又看向趙煦。

趙煦坐直了身子,對着殿外的馮景吩咐:“且命郭舍人將宰執們,領到崇政殿後殿中……”

“吾與太母、母后,稍後便到!”

“諾!”

……

內東門、小殿。

穿着紫袍公服,戴着展腳蹼頭的宰執們,坐在了這小殿中,他們詢問着郭忠孝有關御史們彈劾駙馬的事情。

到了這個時候,郭忠孝自然不敢再隱瞞。

將御史們已連續數日彈劾駙馬都尉的事情,都與宰執們報告了。

只是,彈劾內容,他是一個字也不知道。

因爲都是實封狀,且指名直送君前的實封狀。

依制度,通見司是不能謄抄、閱讀的。

宰執們聽完,又命人去詢問了幾個御史,有關彈劾的內容和證據、宮中反應等。

在弄清楚了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呂公著就已經確定了。

這是釣魚執法!

因爲,天子從頭到尾,都在用着看似愛護駙馬的方式,激化矛盾!

特別是今天,出封樁庫財帛,替駙馬補虧空的事情一出。

呂公著自問,他若是御史。

也必定會來扣闕!

和呂公著一般,其他執政,就算再愚鈍,在這個時候回過味來了。

“聽說官家喜讀史……”

“是啊……”

“前些時日,劉貢父拜中書舍人,官家就親自詔對,問了劉貢父許多漢史的故事……”

“聽劉貢父說:官家聖哲淵深,能舉一反三,常常語常人不能語之事……”

什麼常人不能語之事?

自然只能是漢史之中的那些看似溫馨,實則黑暗滿滿的細節了。

呂公著聽着這些同僚的議論。

他微微抿起嘴脣來:“恐怕以後不能用對歷代官家的心態,來面對當今了……”

這位恐怕是真的把漢唐明主們的本領學到家了。

正想着,皇帝殿邸候馮景,便出現在這小殿之前。

宰執們紛紛起身,整理了一下冠帽與儀容。

……

朱雀門外就是朝集院,這裡是回京述職、待闕、選闕的文臣,在陛見之前的指定落腳地。

此時正值午後,陽光刺眼,塵土飛揚。

因爲無事,朝集院的門吏們,吃了些小酒,就靠在了門房的牀榻上,打着瞌睡。

他們正在夢中,與神女相會。

篤篤篤……

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將他們驚醒。

“誰啊!”一個門吏罵罵咧咧的起身,不太耐煩的走出去,打開門,然後他的睡意就全部飛掉了,整個人立刻就露出了諂媚的笑容來。

因爲,出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個穿着硃紅色的緋袍公服,身後跟着七八個孔武有力,挑着各種行禮的文臣。

而且,很輕易就能看到,他腰上繫着的金魚袋。

緋袍加金魚袋……

這是待制重臣!

即使朝集院來來往往的,都是文臣士大夫,但一個待制級別的重臣,依然是很罕見的。

因爲這種級別的重臣,雖然按制度,需要到朝集院報道。

但在實際上,他們在京中都有着宅邸,至少也是朋友,派個小廝過來,打個招呼就行了。

一般,能親自來朝集院的,不是那種天下知名的清官。

就是樹敵無數的官場異類。

只有這兩種人,纔會來朝集院。

眼前之人會是哪一種?

門吏想着,就悄悄的觀察了一下。

那站在門口,被元隨們簇擁着的高官,看上去有些瘦弱,也不算高大,他的頭髮似乎有些稀疏,臉上有着一顆很明顯的黑痣,就是整個人的氣場,讓人看着就感覺有些心裡發毛,彷彿是在寺廟中看到的那些判官雕塑一般。

門吏下意識的打了個冷戰,連忙拱手問道:“敢問尊駕是?”

文臣身邊,一個穿着青衫的孔武元隨將一張官牒,遞了過來,道:“此故大理寺卿、刑部侍郎、前知潞州崔公!”

“還不快快爲崔公準備廂房、吃食、熱水?”

門吏連忙拱手再拜:“原來是故崔公啊……”

下一刻,他的話卡在喉嚨裡。

他驚恐的擡起頭來。

“崔……崔公……”

一個名字,在他腦海中炸開。

崔臺符!

鍛鍊成獄的崔臺符,這煞星迴朝了!

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第1034章 騰籠換鳥與耶律洪基的憂慮第542章 格物風潮(2)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第561章 封賞(2)第797章 召見(2)第784章 新的交子(1)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817章 蒲宗孟的表演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488.第462章 交趾認輸281.第267章 蔡確:衣錦還鄉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986章 元祐革新(4)418.第396章 戰前(2)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第715章 紡織浪潮(2)第479章 打算告黑狀的蔡京和封賞第1022章 苦一苦士人,罪名他們背第44章 兩宮聽政179.第170章 臥底第842章 風暴(3)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712章 宰相分雞(1)第843章 流血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63章 司馬光入京第640章 攻心爲上169.第160章 錢荒第665章 趙煦:百姓爲什麼就不能體諒朝廷?第930章 扶持買辦(2)第578章 極限施壓75.第74章 堂薄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第689章 虛空造牌481.感冒了第831章 部署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第510章 聖質深邃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331.第314章 大宋禁軍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第767章 朕不願傷太母之聖德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864章 安排和賊船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第997章 禮部試(3)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785章 新的交子(2)第523章 說客(1)第971章 趙煦:只能依靠子孫後代的智慧第626章 聖明天子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第684章 王安石的請求第852章 官匪一體與狼狽爲奸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333.第316章 開戰!開戰!第822章 廢稅(2)第723章 財政(1)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第1019章 報應第881章 中古的五星天皇?!369.第349章 恩賞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492章 朕愛叔叔第900章 突厥人打回來了!第706章 牆倒衆人推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265.第251章 蘭州第954章 賜名幼子160.第151章 傾軋第506章 入甕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365.第345章 轉世之約303.第288章 呂嘉問:子繼父道妙啊!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159.第150章 軟肋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541章 格物風潮(1)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69章 宋用臣(2)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41章 太子(4)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馬換交子?
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第1034章 騰籠換鳥與耶律洪基的憂慮第542章 格物風潮(2)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第561章 封賞(2)第797章 召見(2)第784章 新的交子(1)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817章 蒲宗孟的表演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488.第462章 交趾認輸281.第267章 蔡確:衣錦還鄉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986章 元祐革新(4)418.第396章 戰前(2)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第715章 紡織浪潮(2)第479章 打算告黑狀的蔡京和封賞第1022章 苦一苦士人,罪名他們背第44章 兩宮聽政179.第170章 臥底第842章 風暴(3)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712章 宰相分雞(1)第843章 流血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63章 司馬光入京第640章 攻心爲上169.第160章 錢荒第665章 趙煦:百姓爲什麼就不能體諒朝廷?第930章 扶持買辦(2)第578章 極限施壓75.第74章 堂薄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第689章 虛空造牌481.感冒了第831章 部署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第510章 聖質深邃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331.第314章 大宋禁軍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第767章 朕不願傷太母之聖德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864章 安排和賊船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第997章 禮部試(3)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785章 新的交子(2)第523章 說客(1)第971章 趙煦:只能依靠子孫後代的智慧第626章 聖明天子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第684章 王安石的請求第852章 官匪一體與狼狽爲奸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333.第316章 開戰!開戰!第822章 廢稅(2)第723章 財政(1)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第1019章 報應第881章 中古的五星天皇?!369.第349章 恩賞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492章 朕愛叔叔第900章 突厥人打回來了!第706章 牆倒衆人推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265.第251章 蘭州第954章 賜名幼子160.第151章 傾軋第506章 入甕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365.第345章 轉世之約303.第288章 呂嘉問:子繼父道妙啊!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159.第150章 軟肋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541章 格物風潮(1)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69章 宋用臣(2)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41章 太子(4)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馬換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