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蘇轍:完了,我家要不乾淨了。

蘇軾回到自己在汴京的落腳地——他弟弟蘇轍在汴京新城的武成坊租的一個民宅。

武成坊是標準的汴京平民坊。

坊中基本沒什麼權貴人物。

上一次住在這裡的權貴,還是太宗時代的樞密副使張遜。

好在,蘇轍租的民宅,面積還算大,前後三進帶着院子、馬廄,有十幾個廂房。

因爲蘇軾在外地爲官,所以,蘇轍將這院子稍作改造,分成了兩個不同的家門。

左邊是蘇軾的妻子王閏之帶着蘇軾的長子蘇邁、次子蘇迨、三子蘇過居住。

右邊則是蘇轍一家人所住。

和蘇軾相比,蘇轍的子女衆多。

他前後有七女三子,雖有兩個女兒不幸夭折,但也是五女三子的大家庭。

好在,如今五個女兒都已經成功的出嫁。

雖然代價是,蘇轍爲了湊嫁妝,幾乎變賣了一切可以變賣的東西。

連眉州的祖田、祖屋都賣掉了。

還欠下了一屁股債,至今都沒有還清。

但侄女們卻都嫁了好人家!

不是名士之子,就是進士官人。

蘇軾對此是很自豪的。

因爲五個侄女的丈夫,都是他選的!

準確的說,應該都是他考察過人品後,才推薦給弟弟的。

在大宋,除了宰執之家,誰家能把五個女兒全部嫁給名士大儒之子、進士官人爲妻?

蘇軾剛剛進門,他的妻子王閏之早已帶着妾室朝雲以及三個兒子與長孫蘇簞出迎。

就連隔壁的蘇澈,也帶着妻子和三子,出現在了蘇軾家裡(兩家只簡單的隔一堵牆。)。

“官人面聖如何?”王閏之緊張的問道。

蘇軾面聖,而且還是官家特旨越次詔對。

最緊張的,就是蘇軾的家人了。

沒辦法!

誰叫當朝的官家,是個叫人捉摸不透的君主呢?

按照坊間閒漢的說法——當今天子聖質寬仁,頗具漢唐明主之風,而兼有祖宗之德。

瞧瞧!

說的多好聽!

可實際上,這‘漢唐明主之風’與‘祖宗之德’,是怎麼看怎麼違和的。

因爲漢唐明主,都是些什麼人?

翻翻史書,這些人哪個像大宋祖宗?

偏這樣的違和感,放在當朝官家身上,卻一點也不違和。

他確實寬仁!

但得罪了他的人,一個也別想跑!

其記憶力超羣,特別能記仇,在報復人方面,特別有天賦的特點,朝野上下人盡皆知,只是沒有人敢說而已。

蘇轍作爲經筵官,雖然在經筵上發言權不多。

但,他可是太清楚,那位少主的厲害的。

能輕輕鬆鬆,駕馭五經,解讀聖人,常常闡發‘他人所不能發’的聖人微言大義的人,能是簡單的嗎?

更不用說,宮中上下,皇城內外,三衙之中,皆爲其鷹犬爪牙。

而他即位至今也才一年零七個月。

一年零七個月,就能做到,將路寢之將,宮闈之禁衛,國家之爪牙,統統收用的少主。

自古而下,能有幾人?

反正,蘇轍是今天擔心了一天。

就怕哥哥御前失儀說錯話,犯了忌諱。

蘇軾看向自己的妻子、兒子、兒媳還有長孫,又看向弟弟蘇轍、弟媳史氏還有三個侄子。

他輕聲笑道:“官家與爲夫相談甚歡,還對爲夫在登州施政,大加讚賞、勉勵,更囑託我回任之後,當戒驕戒躁,爲國朝再立新功!”

於是,全家人都放下懸着的心。

妻子王閏之,更是流下眼淚:“官人……官人……我就知道官人必能得官家青眼。”

弟弟一家,也都是喜上眉梢。

蘇軾對他們可不僅僅是兄長/伯父。

還是良師益友,更是讓他們崇拜、仰慕的長者。

蘇轍頓時道:“兄長,我要去將這個好消息,告知張、蘇兩位世叔,叫他們也高興高興。”

蘇軾嗯了一聲,然後就看向自己的長子蘇邁,與他道:“伯達(蘇邁表字),汝替我去一趟你章世叔府邸,待我向章公夫人致謝。”

蘇邁聞言微微一楞:“章世叔?”

其實,蘇邁和章惇的關係非常好。

當年烏臺詩案,蘇邁和叔叔蘇轍爲就救蘇軾,多番奔走。

蘇轍主要找的是舊黨那邊的關係。

而蘇邁則跑去找了章惇,並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章惇的喜歡。

要不是當時蘇邁已經有妻子了,章惇甚至想將其招爲女婿。

烏臺詩案後,蘇邁在汴京備考,也是得到了章惇許多關照。

不然,他一個罪官之子,怎麼可能考上進士?

連考場都不會讓他進!

“是啊!”蘇軾道:“此番多虧了你子厚世叔在官家面前舉薦爲父,言我有王佐之才,出知登州就與你子厚世叔有關。”

蘇轍一聽眉頭緊鎖。

章惇章子厚?

那可是新黨小人的標杆、核心。

如今其已憑南征大勝之功,而得到天下擁護,官家信重。

官家對其更是愛屋及烏。

其族兄章衡,拜戶部侍郎,實際執掌戶部大權——戶部尚書王存,就是個傀儡,戶部上下大小事務,悉決於章衡。

就像吏部,如今悉決於王子韶這個衙內鑽。

其另一個族兄章楶,更是被當今天子簡拔,從成都府路提刑官,先除爲權發遣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然後遷權環慶路經略安撫使。

這次西賊大寇,環慶路與鄜延路表現優異。

特別是環慶路,生擒僞駙馬拽厥嵬名,陣斬三千餘,俘近萬,得馬匹牲畜甲械無算。

章楶已去掉了權字,正任環慶路經略安撫使。

其子章縡,則執掌着店宅務,與宮中關係密切。

放眼望去福建章氏一族,已然崛起,有機會成爲類似靈壽韓氏家族、相州韓氏家族一般的國朝衣冠之家。

若其再回朝,必定拜相。

一旦拜相,新黨邪法就可能死灰復燃——當年,熙寧變法,韓絳號爲傳法沙門,呂惠卿號爲護法善神,而章惇、曾布則是除了這兩人外,對新法最積極的人。

在這些人裡就屬章惇殺心最重!

這次南征,更是徹底暴露了其本性——對士人讀書人,都能毫不猶豫的揮起屠刀。

他現在能殺交趾的讀書人。

將來,未必不會對大宋讀書人舉起屠刀!

所以如今朝中君子,對此是無比警惕的。

無論如何,章惇不可回朝——他若回朝爲相,恐怕嶺南荊棘之路就要重啓。

爲了防止章惇回朝,已經有人打算請回蔡確了。

這屬於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至少蔡確還能商量。

章惇章子厚?

那可是屠夫!

甚至已經有人打算開除其士大夫籍——屠夫,豈配爲士大夫?

蘇軾看着弟弟的神色,忍不住問道:“子由怎麼了?”

蘇轍搖搖頭:“無事……”

“就是想起了朝中,有人謂章相公子厚,於交趾屠戮衣冠士人,於是有好事者將之稱作‘鐵手人屠’……”

“兄長若與之太過親密,恐怕也會影響兄長名聲……”

蘇軾聽着笑了,他纔不在乎這個呢!

甚至,在他眼中,章惇在交趾大殺特殺,還很對他胃口。

於是道:“自古征伐,難免殺傷。”

“且夫……此乃官家親口說與我的……”“我若連這種恩情都不能報答,天下人又如何看我?”

對蘇軾來說,其實他纔不在乎什麼新黨、舊黨呢。

他在黃州早已經看破了。

所謂新黨,所謂舊黨,其實是一條根上長出來的兩條藤蔓。

新黨刻剝,舊黨就不刻剝了?

開玩笑!

仁廟時代,爲了籌措軍費,是誰把東南六路的地皮都刮冒煙了?

總不能是新黨吧?

再說,新黨的政策,也並非全部都是壞的。

有好幾個還很不錯呢!

尤其是韓相公回朝,主持大局,開始檢討後,實行的免役法、青苗法,在蘇軾看來就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

蘇轍聽着,默然不語。

兄長的話,他自然懂,就是……

他小聲提醒:“兄長自可以報答……但是,士林物議,兄長還是需要小心……”

一旦被人打爲章子厚一黨,將來鬥爭起來,肯定會將哥哥拖下水。

到時候他就難辦了。

蘇軾灑然一笑,吟着自己的詞:“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膽子一起,無所畏懼,敢與世界爲敵!

但,一旦撞到鐵板,他也會縮的比誰都快。

蘇轍看着哥哥的神色,他知道是勸不住,只能嘆息一聲。

如今朝中的林希、林旦兄弟分屬新黨、舊黨,就已經讓很多人誥病了——你們兄弟怎麼回事?

感情誰贏,你們都能贏是吧?

而將來,他們兄弟搞不好也會和林希、林旦兄弟一般。

這就讓有潔癖的蘇轍很難受了。

可看着哥哥的臉,蘇轍無可奈何的低下頭去。

他能怎麼辦?

從小到大,都是哥哥照顧他,幫助他,教他寫詩,寫文章,帶他認識、結交朋友。

就連自己的五個女兒也都是多虧了哥哥,才能嫁的那麼好。

如今,他也只能由着哥哥的性子。

好在,章惇章子厚能不能回朝,什麼時候回朝,一切都是未知數。

興許,章子厚就一直在外郡呢?

興許,將來哥哥想開了,不跟章子厚走近呢?

……

翌日,十月甲午(初十)

耶律琚牽着馬,率領着使團,在南朝派出來的軍隊的保護下,走在寬敞的官道上。

他回過頭,看向了他身邊那個討人厭的耶律儼。

這傢伙這些天來,一直在使團內部搞事情。

想方設法的,想要拉攏使團內部的官員。

封官許諾,乃至於威嚇利誘。

到他這裡來告狀的使團成員,絡繹不絕。

“這耶律儼是擺明了要破壞國家大政!”

“須得想個辦法除了他!”

耶律琚惡狠狠的想着。

不除掉他,好多事情便沒辦法快快活活的做了。

多少國家大事都得耽擱!

但怎麼除?

耶律琚一時還沒有主意。

沒辦法,人家是清流,是帝黨,是孤臣。

他越討人厭,皇帝就越喜歡他。

朝中又有蕭兀納、樑穎這樣的老傢伙保。

想除掉他,哪怕國舅出手,也不大可能。

正想着,前方一隊南朝的官兵,就已簇擁着南朝鴻臚寺的官員們近前來。

爲首的還是老朋友,南朝翰林學士刑恕。

刑恕微笑着迎上前來,按照宋遼兩國早已約定好的朝聘禮儀,與耶律琚拱手相拜,然後他就看向了在耶律琚身後的耶律儼。

“這位是?”

耶律琚皮笑肉不笑的拱手:“此乃我朝樞密直學士耶律公諱儼,表字若思若思名門之後,系故南院樞密使、廣德軍節度使欽惠公之子。”

“今奉我主大遼皇帝旨意,爲出使貴國,爲調停副使。”

看着是光明磊落,但語氣裡的調侃與不滿,以及措辭上的輕蔑,還是很容易就讓刑恕聽出來了。

誰家使臣見面,一上來就把副使的底細給賣個乾乾淨淨?

不過,這和刑恕沒有太大關係。

他微笑着對耶律儼道:“原來是耶律學士當面,失敬失敬!”

耶律儼其實心情很不爽,但奈何,這是宋遼兩國外交場合。

一旦行差踏錯,讓友邦驚詫,傷損國體。

那朝中的那些小人,就有話要說了。

所以,他只能捏着鼻子,用着純正的禮儀拱手拜道:“大遼樞密直學士、調停副使耶律儼,見過大宋刑學士。”

刑恕呵呵的笑了笑,道:“兩位遠道而來,一路旅途勞頓辛苦了。”

“奉大宋皇帝陛下之命,某已在都亭驛中爲貴使及使團上下,略備薄酒,以爲接風。”

說着,他就做出了一個請的禮儀。

耶律琚、耶律儼,拱手答禮後,率領着使團成員,在宋軍的嚴密保護下,向着汴京城而去。

不過,耶律琚在走過刑恕身邊的時候,和他對了一個眼神。

刑恕若有所思,於是回了耶律琚一個眼神。

這是他們兩個約定的暗號。

大概意思就是——有內鬼,停止交易。

刑恕抿了抿嘴脣暗道:“有趣!”

“看來北虜國中,也有着如我大宋一般的黨爭呀!”

仔細想想,這才正確嘛。

北虜早年內鬥,那可比大宋的黨爭刺激多了。

動輒就是滅人滿門,殺人全家,帝系轉移了數次。

哪怕最近幾十年,他們似乎不再斗的那麼狠了。

可實際上呢?

北虜內部發生的事情,一般都傳不出來。

能傳到大宋的,都是勁爆的大新聞!、

比如說,當年北虜太子耶律浚和皇后蕭觀音,可都是死的不明不白。

其太師、魏王耶律乙辛也在隨後暴卒。

北虜雖然對外粉飾,說什麼皇后病卒,太子傷心欲絕追隨而去,太師魏王重病不起云云。

但大宋君臣,都不需要去查證,稍微一想,就能知道,這背後的真相。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果然如此。

自那以後,北虜恐怕也只是表面上安靜了下來。

實際上暗流涌動,各派鬥爭的激烈程度,遠非大宋所能想象也說不定。

第698章 層層套娃(1)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第1003章 進擊的呂惠卿(1)第675章 默許第878章 安祿山PTSD綜合症集體爆發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第827章 中古的蘇聯陰影378.第358章 寶津樓會議(2)第923章 蔡京的苦惱第71章 要做事就先餵飽人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第714章 紡織浪潮(1)95.第92章 上貨!上貨!(1)第822章 廢稅(2)第702章 立規矩(1)第557章 西南忠孝之家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第734章 呂惠卿回朝第1012章 韓絳教弟(1)第857章 肅清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215.今天更新晚一點第740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926章 宋遼聯姻,天下再次歸一的戰略機遇第811章 面試(2)161.第152章 撤退第870章 遼使入京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747章 東海艨艟節度第653章 一笑泯恩仇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977章 平民與宗室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476.第451章 司馬光:陛下定與我一般,心憂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172.第163章 沈括:餅有點大!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第656章 越次第982章 贖回歸義軍節度使印綬310.第295章 生日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721章 耶律洪基:朕只要銀子!第967章 得意的遼人第35章 命運之日(2)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第488章 機會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第660章 白河法皇的哀嘆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984章 元祐革新(2)第842章 風暴(3)第513章 城管祖師爺(2)第958章 宋遼的默契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247.第235章 囑託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1026章 元符皇后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第598章 西北狼煙(3)437.第414章 金融工具人(2)第995章 禮部試(1)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766章 漢家天子附體開演!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第690章 傳國玉璽第818章 層層加碼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1018章 放榜(4)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802章 先天科學聖體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第626章 聖明天子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第650章 給王安石的生日禮物334.第317章 開戰!開戰!(2)第18章 母子(2)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491.第465章 要顧全大局啊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19章 高太后:到頭來,竟還不如六哥知禮數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
第698章 層層套娃(1)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第1003章 進擊的呂惠卿(1)第675章 默許第878章 安祿山PTSD綜合症集體爆發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第827章 中古的蘇聯陰影378.第358章 寶津樓會議(2)第923章 蔡京的苦惱第71章 要做事就先餵飽人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第714章 紡織浪潮(1)95.第92章 上貨!上貨!(1)第822章 廢稅(2)第702章 立規矩(1)第557章 西南忠孝之家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第734章 呂惠卿回朝第1012章 韓絳教弟(1)第857章 肅清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215.今天更新晚一點第740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926章 宋遼聯姻,天下再次歸一的戰略機遇第811章 面試(2)161.第152章 撤退第870章 遼使入京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747章 東海艨艟節度第653章 一笑泯恩仇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977章 平民與宗室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476.第451章 司馬光:陛下定與我一般,心憂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172.第163章 沈括:餅有點大!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第656章 越次第982章 贖回歸義軍節度使印綬310.第295章 生日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721章 耶律洪基:朕只要銀子!第967章 得意的遼人第35章 命運之日(2)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第488章 機會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第660章 白河法皇的哀嘆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984章 元祐革新(2)第842章 風暴(3)第513章 城管祖師爺(2)第958章 宋遼的默契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247.第235章 囑託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1026章 元符皇后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第598章 西北狼煙(3)437.第414章 金融工具人(2)第995章 禮部試(1)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766章 漢家天子附體開演!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第690章 傳國玉璽第818章 層層加碼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1018章 放榜(4)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802章 先天科學聖體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第626章 聖明天子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第650章 給王安石的生日禮物334.第317章 開戰!開戰!(2)第18章 母子(2)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491.第465章 要顧全大局啊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19章 高太后:到頭來,竟還不如六哥知禮數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