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宋遼的默契

經過高麗的插曲後,其後的入覲的使團就正常起來。

大理國使者高泰運,奉其父兄之命,來朝汴京。

並送來大理國國禮——翡翠擺件十三件,皆以動物爲像。

就是種水不是很好,多是豆種。

倒是顏色很正,基本是滿綠。

同時,他還帶來了大理國國王段正明的親筆國書(其實就是乃父高升泰所寫)。

國書中,自然是提及高泰明去年來朝,與趙煦約定好的事情。

言及已在大理國,選拔出高僧十餘人,乞大宋天子允許這些高僧進入大宋名寺,跟隨大宋高僧學習佛法。

趙煦自是欣然應允。

蓋因,廣西與西南諸蕃的土司們都報告了,高泰明歸國後,大理國的變化。

首先,自然是廣西和大理國的茶馬貿易興盛。

源源不斷的滇馬,通過茶馬商道以及珠江的水路,進入交州與廣西。

一年多時間,就輸入達到了四千匹之多!

毋庸置疑,這是一個很誇張的數字。

哪怕,大理所賣的滇馬,以馱馬和挽馬爲主,戰馬不足十分之一。

而且,便是所謂的戰馬,其實也遠不如吐蕃人的青唐馬。

但滇馬有滇馬的優點。

那就是皮實耐用,尤其適應西南山區和高溫環境。

交州和廣西的陸上運輸,現在就是騾子和滇馬撐起來的。

而且,隨着經濟發展,滇馬的需求量只會越來越高。

當然了,高家肯賣這麼多滇馬給大宋。

除了趙煦對高泰明的政治承諾,打動了高家外。

經濟利益的驅動,也是高家人如此熱忱的原因。

在過去的這一年多時間裡,大宋的絲綢、茶葉、銅錢、蔗糖,被大理國商賈(其實就是高家父子的馬甲)不斷購買。

在這些商品中,對高家最重要的,莫過於銅錢!

沒辦法!

大理國迄今爲止,其貨幣的大頭,主要還是貝幣這種在中原被淘汰了一千多年的原始貨幣。

自然,不是大理國不想用銅錢。

而是,他們根本搞不到大量的銅錢!

東亞地區的錢荒,波及了區域內的所有國家、政權。

偏居西南的大理國,如今還是個貧銅國。

那些現代雲南的大型銅礦,要到明清時代纔會被人發現、開發。

大規模開採,更是要到近代了。

加上,大理國與大宋在地理上被西南五姓蕃隔離。

彼此交流與貿易,只是零星的存在。

直到元祐元年,章惇南征,打下了交州八州之土,將整個右江地區納入大宋版圖。

大理國,才終於重新和大宋在地理上接壤。

這個時候,高泰明入朝,開啓了兩國貿易。

在趙煦的首肯下,以茶馬貿易爲基礎。

大理國通過向大宋輸入滇馬、玉石、珠寶,購入絲綢、茶葉、銅錢,完成經濟閉環。

也是在趙煦的直接授意下,廣西地方,允許了銅錢大規模流入大理。

於是,在一年多的時間,廣西方面就通過茶馬貿易,向大理國輸入了超過十萬貫的銅錢!

毋庸置疑,這對大理來說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這給高家在大理的統治,打上了一根強心劑。

高氏的統治,隨之穩固起來。

自然的,高家人也開始履行承諾,開始向撣邦地區的蒲甘王朝領土,試探性的擴張。

因爲纔剛剛開始,所以成果不多。

不過,這次試探也讓高家嚐到了甜頭。

因爲他們驚喜的發現——曾經強盛一時,擊敗了大理,統一了緬甸的蒲甘王朝的反應,似乎非常微弱,而且,看上去這個昔年強大的國家,已經陷入了疲軟。

這就是大理國忙於內鬥,對緬甸關注下降所致。

實際上,就在趙煦即位前三年,也就是大宋元豐五年,蒲甘王朝經歷了一場幾乎導致亡國的危機——其國中爆發了一場毀滅性的農民起義。

不滿蒲甘人壓榨和奴役的孟族豪強們,揭竿而起。

起義軍,接連擊敗蒲甘主力,甚至斬殺了蒲甘國王,其兵鋒直指蒲甘首都。

直到蒲甘王朝的上一代雄主阿奴律坨的另一個兒子江喜坨崛起,才挽救了蒲甘王朝。

但,即使如此,蒲甘王朝的統治根基和國力也已經大大衰退。

於是,當高家向撣邦擴張的時候。

位於下緬甸的蒲甘王朝,幾乎沒有反應。

準確的說,蒲甘人不想有反應!

國內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使得復國後的江喜坨,只能勉強控制作爲國家核心的下緬甸地區。

對於撣邦這種遊離在蒲甘核心之外,依舊以酋長統治爲主的山區,江喜坨表示——累了,你們隨便吧!

反正,出兵是不可能出兵的。

他只要出兵,好不容易安撫下來的孟族豪強們,就可能在後方再次作亂。

江喜坨纔不想冒着滅國的風險,去救那些本來就只是名義上臣服的酋長。

也就是高家不知道這個事情,還在小心翼翼的試探,不敢大舉擴張。

即使如此,高家所得到的利益,也足夠驚人了!

高泰運就是在這樣的局面下,奉其父兄之命入朝的。

他此番來,自然也不僅僅是想來朝賀,更不僅僅是來請求大宋履行約定,接受大理國的僧人留學生。

他更是來請求軍援的。

交趾國的李太德,靠着從大宋購買的神臂弓、鎖子甲在真臘、占城,大殺特殺的事情,高家自然知道(大理和占城、真臘有着密切的貿易往來)。

所以,高家也想從大宋購買神臂弓、鎖子甲、皮甲,然後抄李太德的作業。

開疆拓土!

這是高家無法抗拒的誘惑!

因爲,只有開疆拓土,才能證明高氏有德有功。

才能和當年的段思平取代南詔一樣,讓高氏名正言順的取代段氏,成爲這大理之主。

而在高家人心中,蒲甘是很強大的——沒辦法,蒲甘的一代雄主阿奴律坨,是在正面擊敗了大理國,然後率軍深入大理,逼迫大理國簽下城下之盟的君王!

他給所有大理人,都留下了深厚的心理陰影。

而,如今距離這位雄主離世也就十餘年。

大理人自然是怎麼都想不到,就這十餘年的光景,蒲甘就已經爛完了?

所以,本着料敵從寬的原則。

高家決定,先從大宋這邊進口先進的神臂弓以及制式甲冑。再揮軍撣邦,收復故土。

然後再看情況,要不要進軍下緬甸。

趙煦就更不知道了。

他看完大理國的國書,就提筆在國書上批示,然後放到一邊,等到覲見儀式後,自有禮部官員安排高泰運的單獨覲見時間。

……

大理之後,是交趾入貢朝賀使——一個名義是國主李乾德所委任,實際是李太德所派遣的使團。

這自然是沒什麼好說的。

作爲一個買辦傀儡,一個現在在經濟和軍事上,完全依賴於大宋的政治團體。

交趾使團在趙煦面前,表現的幾乎能和高麗人相比了!

其言語之諂媚,姿態之卑微,甚至都有些讓人尷尬。

但趙煦卻沒什麼表示,只是淡淡的說了幾句場面話,就叫交趾使團退下去了。

他很清楚的。

李太德之所以恭順,之所以卑微。

純粹只是因爲打不過大宋,又依賴於大宋而已。

而交趾的天性就是兩面三刀。

所以,只要大宋能持續強盛。

那李太德就只能乖乖的給他當狗,叫他做什麼就做什麼。

然而,若大宋一旦表現出頹勢,交州的土司們開始和汴京離心離德。

信不信,升龍府的李太德,立刻就能跳反。

類似的事情,在交趾的歷史上,上演過無數回。

好在,趙煦對交趾的定位,始終很清晰——一個糧食產地。

只要李太德的交趾,可以按照條約,每年把兩百萬石大米送到大宋來。

趙煦不在乎他在做什麼?

更不在乎他在想什麼?

他是恭順也好,還是在學越王勾踐也罷。

隨他!

交趾使團之後,就是日本貢使。

不過,這個所謂的日本貢使,其實是禮部安排來湊數的——上殿的使者,依舊是今年入宋請求大宋援助的僧人賴緣。

其壓根就沒有日本國主的授權,更談不上貢物了。

所謂國書、國禮,都是刑恕安排好的。

這一點,趙煦知道。

同樣湊數的,還有所謂的大食國貢使、勃泥國貢使、三佛齊貢使以及於闐、龜茲、高昌等國使團——全部都是刑恕,在夷門坊的胡商裡找人來冒充的。

原因嘛,自然是爲了營造一副萬國來朝,大宋中興的假象。

雖然趙煦和宰執們都知道,並沒有什麼萬國來朝,大宋也還遠沒到中興的程度。

可是,讓天下人,尤其是那些草莽中的英雄豪傑們相信大宋天子聖節,萬國來朝,國家日益強盛,大宋將要如同漢唐一般君臨天下很重要!

只有這樣才能震懾這些人,讓他們乖乖的當順民,不要有不該有的想法。

所以,在接見這些使團的時候,趙煦表現的很熱情。

一一慰勉,賞賜有加。

這確實很能唬人,至少殿上的文武官員,都被唬到了。

但遼人們卻看的很清楚,都在心中腹誹不已。

尤其是耶律拱辰。

“南朝君臣,果然貫會虛張聲勢!”

他在殿外,看着那些所謂的‘日本貢使’、‘大食貢使’、‘于闐貢使’一類的人物。

嘴角就微微抽搐着。

那什麼大食貢使的真假,他拿不準。

可是,日本、于闐、龜茲、高昌等國的所謂貢使他還不清楚?

全部都是假的!

不過,耶律拱辰也不打算拆穿。

他甚至希望這南朝君臣,繼續沉浸在這樣的虛假夢幻之中。

只有這樣,等到將來太孫即位,大遼國力再積蓄一些,便可從容揮軍南下——

屆時,聖主執鞭,虎賁得用,名將賢臣羽從。

而南朝腐朽,主昏臣暗,上下奢靡無度,自是最好不過。

如此便可以效隋文帝故事——中原百姓,爲汴寇所制,水深火熱!

豈因一衣帶水(黃河),不拯之乎?

何況大遼受天命,爲中國正朔,大遼天子乃漢高之後,劉氏苗裔,正合金刀之讖,理當有天下!

說不定,到時候統一的速度將超出想象!

如後周之滅北齊——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這樣想着,耶律拱辰就越發得意、期待。

然後,他就得到了南朝禮部官員的通知:“請足下做好上殿拜賀之準備!”

……

一刻鐘後,耶律拱辰在禮樂聲中,在禮官們的贊禮聲中,率着大遼皇太孫賀大宋皇兄興龍節使團上下成員,步入紫宸殿中。

旋即,以臣子之禮,遏見那端坐於殿上御座,據說只比太孫大上一歲的南朝皇帝。

“寧昌軍節度使臣拱辰,奉我主大遼太孫、樑王、朝鮮國王之命,恭以大宋皇帝陛下興龍節令,謹上千萬歲壽!”

說着,耶律拱辰就如同朝拜大遼天子一般,跟隨着南朝禮官的唱禮聲。

拜-贊-拜,再拜,再贊。

這是從去年開始,宋遼兩國在交往中不約而同的採取的默契——兩國使者面見兩國君王時,不再以外臣自居,不再行外臣之禮。

而是用彼此內部,朝拜彼此君主之禮。

而對外的解釋,兩國都是統一的——宋遼兄弟之邦,盟好百年,實乃秦晉、秦楚之好也!

所以,宋君既遼君,遼君既宋君。

自然的,要不分彼此,以示兩國之好,以結兄弟之義。

有意思的是,兩國都覺得自己在這個事情上佔便宜了!

於是,兩國的高層,都在拼命的鼓吹和宣揚着幾乎相同的政治宣言。

而且都心照不宣的認爲,自己纔是秦,而對方不是晉就是楚。

也都打算在將來,請彼此君主到自家做客。

二王三恪之禮,都在悄咪咪的搞。

第887章 向太后要撤簾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第21章 王珪的選擇第861章 釣成翹嘴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70.第446章 戰後(2)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第48章 耆英會第809章 西夏的擔心第816章 蒲宗孟拜相第818章 層層加碼481.感冒了228.卡文中,晚點更新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468.第444章 決戰(2)205.第195章 汴京沙盤第504章 趙煦對孟皇后的回憶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374.第354章 弟弟們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第941章 禁止無旨【風聞奏事】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第828章 祖傳技能第590章 戰爭中的各方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樑乙逋,我誓殺汝!第826章 張網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第750章 各方第785章 新的交子(2)第816章 蒲宗孟拜相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43章 茶藝大師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670章 太學教導主任程頤第709章 棉布風潮(1)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953章 親倖蔡府第762章 張敦禮:我不服!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第614章 黃毛之心109.第105章 潤物細無聲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929章 扶持買辦(1)第838章 影帝曾布第6章 兒科聖手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第498章 熙河(1)第657章 蘇 程生隙第891章 談話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第856章 孤家寡人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第977章 平民與宗室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第873章 天子斷案第703章 立規矩(2)第666章 牛頭人終被牛頭人第828章 祖傳技能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第493章 端午衆生(二合一)第929章 扶持買辦(1)第711章 漸漸壯大的街道司第1030章 打窩第21章 王珪的選擇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第741章 旱災再起第573章 外交(1)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640章 攻心爲上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461.卡文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第1029章 面子果實能力擁有者:蘇軾!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第57章 元老之間第9章 蔡確的野望第804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2)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649章 安排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104.兩宣麻大拜除。第928章 金盃共汝飲(2)
第887章 向太后要撤簾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第21章 王珪的選擇第861章 釣成翹嘴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70.第446章 戰後(2)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第48章 耆英會第809章 西夏的擔心第816章 蒲宗孟拜相第818章 層層加碼481.感冒了228.卡文中,晚點更新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468.第444章 決戰(2)205.第195章 汴京沙盤第504章 趙煦對孟皇后的回憶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374.第354章 弟弟們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第941章 禁止無旨【風聞奏事】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第828章 祖傳技能第590章 戰爭中的各方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樑乙逋,我誓殺汝!第826章 張網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第750章 各方第785章 新的交子(2)第816章 蒲宗孟拜相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43章 茶藝大師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670章 太學教導主任程頤第709章 棉布風潮(1)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953章 親倖蔡府第762章 張敦禮:我不服!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第614章 黃毛之心109.第105章 潤物細無聲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929章 扶持買辦(1)第838章 影帝曾布第6章 兒科聖手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第498章 熙河(1)第657章 蘇 程生隙第891章 談話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第856章 孤家寡人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第977章 平民與宗室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第873章 天子斷案第703章 立規矩(2)第666章 牛頭人終被牛頭人第828章 祖傳技能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第493章 端午衆生(二合一)第929章 扶持買辦(1)第711章 漸漸壯大的街道司第1030章 打窩第21章 王珪的選擇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第741章 旱災再起第573章 外交(1)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640章 攻心爲上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461.卡文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第1029章 面子果實能力擁有者:蘇軾!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第57章 元老之間第9章 蔡確的野望第804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2)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649章 安排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104.兩宣麻大拜除。第928章 金盃共汝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