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

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好!

見了趙煦,好似大人般的樣子。

兩宮都笑起來:“就依官家!就依官家的!”

便命人根據捷報,擬定賞賜。

同時下詔給秦鳳路,要求當地速速上遞有功名單。

自然,作爲首功,向宗回、高公紀兩人,都得到了高升。

向宗回以皇城使加密州刺史,高公紀自西作坊使遷西上閣門副使。

兩位外戚,一日之間,一個變成了遙郡,一個成了從七品的高級武官。

而他們的年齡,向宗回今年三十四歲多一點,高公紀連三十都不到!

這就是外戚的成色。

外人是羨慕不來的。

……

這一天下午,文彥博的妻子王氏,帶着兩個文家的孫女入了宮。

兩宮在保慈宮裡,接見了王氏。

自然也仔細看了那兩個王氏帶到兩宮面前的小娘子。

還仔細問了這兩個小娘子的問題。

待送走王氏,兩宮就難免狐疑起來。

“這個文太師……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文家難道就找不出合適的小娘了?”向太后更是嘀咕起來。

卻是王氏帶到兩宮面前的小娘,有一個已經十二歲多了。

乃是文彥博的庶幼子文宗道之女,生於熙寧七年十二月,比六哥大了起碼四歲!

“文太師還真是老謀深算……”太皇太后卻想到了什麼,忽然眯起了眼睛。

“娘娘……”

“太后在宮中,可聽說過邵昭明的傳說?”

“邵昭明?”向太后搖了搖頭:“請娘娘賜教!”

太皇太后微笑起來:“太后問問宮中老人便知!”

那可是一個傳奇人物!

仕二帝,恩寵三朝不衰!

號爲女相,在大宋士大夫爲王的時代,依舊讓真廟爲她破例,特別爲她發明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官職:司宮令!

位在入內內侍省都都知之上,統管六宮,權攝內外。

滿朝士大夫,無一人反對,無一人異議!

這足以說明她的能耐和手腕!

在世之時,連章獻明肅在其面前也要規規矩矩。

傳說邵昭明病重之時,真廟派去送藥的內臣,甚至在道路上絡繹成羣,形成了人流。

其死後,墓誌銘更是由翰林學士親撰,宰相親題。

而且,她還是大宋歷代宮廷女官中,唯一一個宣麻拜官的人!

更誇張的是——仁廟親政後,聽說了邵昭明的故事,於是追贈她爲太宗賢妃!

太皇太后想着這些,回憶着方纔和那個文家的庶孫女交談時的細節。

“文彥博真的這麼有信心?”

那可是邵昭明!

一個連皇后、妃嬪,甚至是天子寵妃,後來的章獻明肅也要規規矩矩行禮的人。

也是唯一一個特旨準服待制重臣紫袍的女官!

而她能如此,並不是靠姿色,也非是靠子嗣,而且是靠她自身的能力!

‘束帶從行,羽書狎至,罊宣懿立……’

‘遂開張楚之封,特拜司宮之令!’

昔年真廟除拜她爲司宮令的制詞之中,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她是兩代天子身邊最信任的顧問。

無論政務,還是軍事,太宗、真廟皆倚重於其。

據說澶淵之盟,真廟敢御駕親征,除了寇準等人的勸諫外,邵昭明的鼓勵也佔了很大因素。

向太后聽了太皇太后的提醒,派人去尋了宮中老人,問了邵昭明的事蹟。

向太后也是深吸一口氣。

然後想了想那個在殿中,看上去柔柔弱弱,說話細聲細氣的小娘子。

眼中更加狐疑。

就這樣一個人,文太師爲何敢賭她可以成爲第二個邵昭明?!

她想不清楚。

……

文府。

文彥博看着,那兩個在他面前跪着的孫女。

他這一生,前後娶了兩個妻子,有姬妾十餘人。

生養了三十多個兒女!

除掉那些夭折的,也有八個兒子十來個女兒活到了成年。

文家第三代,就更是子嗣繁衍。

光是孫子,就有三十六人!

孫女他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

自然的,作爲祖父,文彥博很少關心他的第三代。

太多了!

除了嫡長孫文康世和庶長孫文安世外。

其他的孫子,他能知道的,也就是名字,大多數時候還需要對方自報家門,才知道其表字、排行。

“將十八娘先帶下去……”文彥博對自己的妻子王氏說道。

王氏點點頭,讓乳母抱起六歲的孫女,退了出去。

這個時候,文彥博纔看向了那個在他面前跪着的小姑娘。

青絲及肩,一雙眸子宛如秋水,膚如凝脂,櫻脣瓊鼻,看着就是個美人胚子。

關鍵是——聰明記性好!

文彥博本來也不知道自己家有這麼一個孫女,還是他起了意後,命諸子將自己未曾婚配的女兒、孫女都送來汴京。

然後,文彥博就發現了這個他最小的兒子文宗道的侍妾所生的庶女。

性格安靜,看着柔柔弱弱,好似誰都能欺負一樣。

可是文彥博知道,這個小姑娘,有着她剛強的一面。

也正是因此,文彥博才得以發現她。

那是上個月的月中,文彥博無聊,在後宅散步。

聽到了文宗道住的地方的一個廂房中的爭吵聲,然後就看到了現在在他面前的這個小姑娘,正在質問文宗道身邊的僕人。

起初,文彥博也沒在意。

甚至打算派人去訓斥一下文宗道——教女無方,失老夫無顏面!

然而,當文彥博聽到,這個小姑娘嘴裡,吐出了一串串文宗道家中日常用度的錢帛數字,還準確說出了對方剋扣她和其母親用度的數字時,他打消了一切主意。

然後,文彥博觀察了這個小姑娘很久。

他就發現了寶藏!

一個看似柔柔弱弱,誰都能欺負一下的消瘦小娘。

一個平日裡,總是一個人默默看書的小姑娘。

一個懂得給自己,也給自己的母親爭取權力的文家孫女。

一個記憶好到,可以記住大多數看過的數字的文家後人。

文彥博在她身上看到了希望。

他猜,那位少主肯定會喜歡。

“薰娘……”文彥博叫着這個小姑娘的乳名:“在宮中可見了兩宮!”

“回大人……”小姑娘用着蚊吶一樣的聲音,低着頭答道:“見過了……”

“如何?”文彥博問。

“慈聖神聖,不敢妄議!”小姑娘依舊是輕輕回答着,聲音就小得文彥博需要仔細側耳來聽。

若是旁人說話這樣小聲,文彥博早就發怒了。

但在這個孫女面前,文彥博的耐心卻好的很!

他微笑着,說道:“善!”

然後他嘆道:“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好!”

若眼前的孫女是男兒身,那文家也就有希望了。

他那八個兒子加起來,在政治上的悟性,也沒有這個十二歲的孫女高!

“回去好生準備……”文彥博叮囑着:“也莫要想着,能在那位少主面前藏拙……”

“老夫都未必能瞞得過他!”

文彥博說着,就想起了那次陛見時的對話。

外人眼中,是少主神聖,仰慕元老,尊崇重臣。

只有文彥博知道,尊重之餘,還有着戒備和警惕。

那是他只在大行皇帝和英廟身上才能偶爾感受到的東西!

正是那次陛見,讓文彥博迅速改換了態度。

甚至肯給韓絳背書!

也是那次陛見,讓文彥博知曉,文家要繼續富貴,就只能和那位少主綁定起來!

“唯!”小姑娘依舊細聲細語,低着頭,好似非常怕生。

這是她的保護色。

一個侍妾的女兒,在大家族生存下來的技能。

……

元豐八年六月壬申(初十)

呂惠卿策馬立在山坡上,遙望着遠方的寧西峰。

他的眼中,寒光閃現着。

“此昔皆王土也!”呂惠卿沉聲說着。

他的馬鞭指向四面。

李繼遷未叛之前如今西賊的所謂左廂神勇司轄區,皆爲大宋之地,而且皆屬於麟州所轄!

李繼遷叛亂後,西賊圍攻麟州,纔將這片土地奪走!

元昊立國後,更是悍然在此設置所謂的‘左廂神勇司’!

折克行聽着,也是動情起來。

他知道的……這裡都是他的祖輩們曾馳騁過的土地。

他甚至叫得出這些地方的地名。

現在西賊的雙山堡所在的地方,過去叫盤堆,寧西峰還有俄支,那是折家過去避暑之地。

回頭看向西南,那綿綿羣山之間,還有很多過去折家的寨堡。

長幹、鹽坑、杏子平……

現在卻都已是賊軍所有!

“大帥,未知何時,我等才能恢復舊土……”

“會的!”呂惠卿說道:“我們這一代人,會有機會看到的!”

連年戰爭,連年消耗,大宋都有些吃不消了。

西賊就能吃得消?

呂惠卿相信,只要繼續消耗下去,西賊絕對會財政崩潰!

但現在……需要忍耐!需要等待!

忍耐到垂簾結束,等待少主親政!

“走吧!”呂惠卿調轉馬頭說道:“可以凱旋了!”

此番出軍,自五月壬戌(30)開始。

呂惠卿調動河東三個將以及其他八個將的選鋒,加上三千弓箭手,總計步騎兩萬三千餘人。

深入西賊左廂神勇司腹地,以主力三個將的兵馬,一萬四千餘步騎,直抵賊雙山堡下,進逼明堂川,圍而不攻,只是威懾、遏制賊軍主力。

剩下的八個選鋒軍指揮,則按照呂惠卿佈置好的分片劃區之法。

將雙山堡以南、無定河以北,數百里橫山之地的數十個大大小小的羌部、党項部族,分配了下去。

命選鋒軍們‘護送’各部,撤向葭蘆寨,然後從葭蘆寨渡過黃河,安置到黃河北岸去耕作。

那三千弓箭手,則作爲後備,也作爲看守大軍後路的軍隊,屯駐在葭蘆寨以西一百多裡的山隘。

如今,任務已經順利完成。

橫山大小羌部和幾個党項部族,都已經順利的在宋軍護送下,撤過弓箭手們把守、防禦的隘口。

繼續留在這裡,已經不合適了。

是可以撤軍了!

畢竟,再拖的話,西賊在銀州和鹽州的兵馬,就可以圍過來了。

到時候,宋軍就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見好就收!見好就收!

至於這羌部和党項人是否願意?是否自願?

那必須肯定啊!

因爲呂惠卿這次進軍,打的就是‘弔民伐罪’、‘拯無辜於水火’的旗號。

所以,一路上,他將用雕版刻好,印刷出來的上千封羌部豪酋按了血手印的血書副本,到處派送。

還專門派弓箭手,將之射進了雙山堡內。

言明此番進軍,只是爲了接應‘義民’,不是來和他們開戰的。

雙山堡內西賊的士氣,因而大墮!

呂惠卿也信守承諾,只是圍住雙山堡外圍,不讓他們溜出去,沒有進攻雙山堡的意思。

這就更使得雙山堡的西賊軍隊,沒有出擊的意願了。

雙方在過去數日,只進行了幾次小規模接觸,呂惠卿的斥候將他們趕了回去,就不再追擊。

雙方竟是在這雙山堡下對峙了數日。

隨着呂惠卿的將令,大宋步卒開始拔營。

大批牛馬和騾子,託着軍械、糧草、物資,緩緩沿着河谷、丘陵後撤。

呂惠卿和折克行則率着五千騎兵殿後。

等步卒撤出三十里後,呂惠卿、折克行才率着騎兵部隊,也開始向後撤退。

同時,一封報捷文書,從軍中以急腳馬遞向汴京送去。

而雙山堡中的西夏軍隊,根本不敢追擊!

因爲他們攏共就三千人,其中一半都沒有甲。

堡內的騎兵,加起來才兩千匹馬。

最可怕的是——糧草也很少!

因爲他們的積蓄和牲畜,全都被仁多保忠兄弟撤退的時候搶走了!

不誇張的說,宋軍若是不顧傷亡攻打雙山堡,還真的可能打下來!

所以,堡中守軍,直到呂惠卿所部完全撤出視野,再也看不到了以後,才戰戰兢兢的派出斥候偵查。

等到確認宋軍完全南撤了,大白高國的左廂神勇監軍司監軍,立刻就將一封告狀的文書,送去興慶府。

他的心更是在滴血。

宋軍這一次攻擊,要做什麼?他清清楚楚!

搶人!

若是過去,宋軍這樣做是絕不可能成功的。

然而現在,沒了糧食的橫山羌部甚至不少党項部族,爲了活命,也攝於宋軍軍威,肯定會跟着宋人一起南返!

搞不好,他治下的人丁,從今天開始就得少掉起碼一半!

而這一切全拜仁多保忠兄弟所賜!

文彥博的子嗣,真的是多!

生育能力誇張!

(本章完)

第666章 牛頭人終被牛頭人196.第186章第958章 宋遼的默契第721章 耶律洪基:朕只要銀子!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第982章 贖回歸義軍節度使印綬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第500章 出幸文府(1)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943章 輿論(1)第970章 名將如雲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第841章 風暴(2)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第550章 逆練神功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44章 兩宮聽政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701章 盤根錯節的關係網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第851章 君恩如山第843章 流血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651章 蘇軾回京第872章 對向太后暗示曾布不忠(新年快樂)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第1035章 殿試第498章 熙河(1)第746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2)第757章 想要白嫖的高麗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468.第444章 決戰(2)第883章 入朝的吐蕃各部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第723章 財政(1)第43章 茶藝大師第595章 戰前(2)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295.第280章 蔡京187.第178章 苗授第814章 人事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812章 士大夫天生都有着愛人的能力第836章 要聖眷,還是要名聲?第817章 蒲宗孟的表演第13章 乖巧懂事168.第159章 報捷吧!95.第92章 上貨!上貨!(1)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第676章 被開啓的潘多拉魔盒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第833章 輿論第676章 被開啓的潘多拉魔盒第1013章 韓絳教弟(2)第752章 君臣(1)第662章 作爲調查員的趙煦第894章 母子交心(1)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795章 對壽康公主的安排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第718章 窗口指導第481章 蔡京的循循善誘488.第462章 交趾認輸第858章 母子交心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第71章 要做事就先餵飽人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1017章 放榜(3)338.第321章 天子賜神物第1004章 進擊的呂惠卿(2)173.第164章 報功378.第358章 寶津樓會議(2)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62章 條貫第597章 西北狼煙(2)第600章 西北狼煙(5)【51快樂】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840章 風暴(1)第831章 部署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
第666章 牛頭人終被牛頭人196.第186章第958章 宋遼的默契第721章 耶律洪基:朕只要銀子!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第982章 贖回歸義軍節度使印綬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第500章 出幸文府(1)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943章 輿論(1)第970章 名將如雲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第841章 風暴(2)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第550章 逆練神功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44章 兩宮聽政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701章 盤根錯節的關係網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第851章 君恩如山第843章 流血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651章 蘇軾回京第872章 對向太后暗示曾布不忠(新年快樂)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第1035章 殿試第498章 熙河(1)第746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2)第757章 想要白嫖的高麗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468.第444章 決戰(2)第883章 入朝的吐蕃各部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第723章 財政(1)第43章 茶藝大師第595章 戰前(2)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295.第280章 蔡京187.第178章 苗授第814章 人事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812章 士大夫天生都有着愛人的能力第836章 要聖眷,還是要名聲?第817章 蒲宗孟的表演第13章 乖巧懂事168.第159章 報捷吧!95.第92章 上貨!上貨!(1)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第676章 被開啓的潘多拉魔盒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第833章 輿論第676章 被開啓的潘多拉魔盒第1013章 韓絳教弟(2)第752章 君臣(1)第662章 作爲調查員的趙煦第894章 母子交心(1)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795章 對壽康公主的安排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第718章 窗口指導第481章 蔡京的循循善誘488.第462章 交趾認輸第858章 母子交心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第71章 要做事就先餵飽人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1017章 放榜(3)338.第321章 天子賜神物第1004章 進擊的呂惠卿(2)173.第164章 報功378.第358章 寶津樓會議(2)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62章 條貫第597章 西北狼煙(2)第600章 西北狼煙(5)【51快樂】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840章 風暴(1)第831章 部署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