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

蘇頌直到回到家,腦子都是嗡嗡嗡的,心情更是久久沒有平復。

他怎麼都沒有想到,在六十五歲的年紀,還能遇到一位對他禮敬有加,恩寵備至的天子!

而且這位陛下,才十一歲!

回憶着御前的細節,蘇頌的心情更加激動。

家人們,卻都圍着他。他都渾然不覺。

直到妻子辛氏,喚了好幾次官人,他才終於回過神來。

“御前對奏如何?”辛氏問道。

蘇頌滿懷感激的道:“當今天子聖明,優遇老臣,欲用我爲開封府之臣!”

“開封府?”蘇頌在京待闕的次子蘇嘉疑惑起來:“大人,我聽說如今的開封府乃是蔡元長……難道,官家欲罷蔡元長?”

“不像啊……”蘇嘉對朝政還是很關注的。

所以他知道,現在蔡京正得聖眷。

而且,蔡京在開封府做的很不錯!

不止天子喜歡他,聽說連朝中宰執也欣賞他,特別是左相韓絳,對其讚賞不已,還屢次在兩宮面前稱讚蔡京,說他:必可爲來日國家棟梁之才!

“不會是開封府!”蘇頌也知道這個事情:“大概應該是府界諸縣鎮公事!”

這是他在嘉佑八年到治平二年時,曾擔任的職務。

如今兜兜轉轉,重新出任了這個官職。

連蘇頌自己都覺得有些唏噓。

“可是……大人都已經是待制重臣了……這會不會……”

蘇頌笑了起來:“每五日就至少能見到一次天子的府界公事……”

“天下待制大臣,都會搶着做!”

在大宋,決定一個官職差遣,優厚與否的,永遠是與距離天子的遠近掛鉤。

父子正說着話,門外就有着下人來通報:“官人,門外有官人,自稱‘晚輩末學後進蘇轍’求見!”

蘇頌立刻站起身來:“子由來了……快快有請!”

蘇轍的父親蘇洵,和蘇頌是知己好友。

兩人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緣故,蘇洵去世後,蘇軾、蘇轍兄弟,也得到了蘇頌的許多照顧、指點。

相較而言,蘇頌和蘇軾走的更親密一些。

五月的時候,蘇軾入京,就曾多次拜謁蘇頌離京的時候,還來蘇頌家裡辭別過。

蘇轍則來往比較少,這也和蘇轍的性格有關。

他和蘇軾的性格完全不同。

蘇軾就是個到那裡都大大咧咧,喜歡熱鬧,也喜歡到處和人說話的人。

蘇轍則沉穩內斂的多,入京後就只來拜見過兩次次蘇頌。

自從出任了經筵官後,就再沒有來過了。

他自己也寫過信,說明過情況——今爲天子經筵,朝廷法度在,望叔父見諒!

蘇頌對此很理解,甚至非常支持。

這纔是朝廷大臣該有的態度!

只是,蘇轍今日忽然登門,爲的是何事?

蘇頌有些不太明白。

但他知道,肯定是公事!

於是,命人將蘇轍,請到了他的書房中。

蘇頌在書房裡,接見了蘇轍。

蘇轍一見面,頓時就拜道:“晚輩見過叔父!”

他父親和蘇頌,乃是‘宗盟之好’。

兩人以世兄論教,自然,蘇軾、蘇轍就是蘇頌的子侄。

蘇頌扶起蘇轍,道:“子由不必多禮……”

兩人落座後,蘇頌就問道:“子由今日忽然登門,不知所爲何事?”

蘇轍拱手道:“小侄聽聞叔父,今日入宮陛見,天子欲重用之……”

“小侄思及叔父往日教導之恩,故此特地登門,爲叔父送幾篇天子往日賞給小侄的御製詩詞文字……”“或許,可助叔父……”

說着就要從懷中取出那幾篇天子在經筵上所做,後來賜給他的御製詩。

這也正是經筵官們的優勢所在。

他們不僅僅和天子關係親密,還可以接觸到天子的詩詞文章,從文字之中知曉天子的志向、想法。

而這些事情,他們輕易不會對外透露。

一則風險很大,二則這是屬於經筵官們的秘密。

蘇頌卻立刻搖頭道:“子由好意,老夫心領了!”

“只是,揣測聖心,非臣子所爲!”

他本心就不是那種會鑽營的人,何況,今日御前官家可親口說了先帝對他的評價。

哪怕只是爲了先帝的那幾句話,他蘇頌也絕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蘇轍見着蘇頌的樣子大感欽佩!

若是旁人恐怕不止想要天子的文字,還想要知道那些天子在經筵上的故事。

於是,蘇轍起身恭拜:“叔父高風亮節,小侄欽佩,願以叔父爲榜樣!”

若是一般人,可能也就說說而已。

但蘇轍這個人,說過的話,是絕對會做到的。

這一點,蘇頌是知道的。

就像今日這樣的事情,其實蘇轍只會對他這樣做。

其他人都不可能讓其打破他的原則(蘇軾例外)。

於是,扶起蘇轍,道:“子由不必學老夫!子由該有自己的道!”

“就如文字……”蘇頌語重心長的說道:“乃父、乃兄,是乃父、乃兄……”

“子由的詩詞痕跡太重了!”

蘇轍聽着,拜謝道:“叔父教誨,小侄銘記於心……只是……奈何多年之習,一時難以更正!”

他的父親蘇洵,他的兄長蘇軾。

和他太近,對他影響太大了!

尤其是兄長蘇軾,那豪放的文風,讓他總是不由自主的想要模仿、追隨。

偏偏,他根本學不到蘇軾的豪放、不羈。

對蘇轍來說,他自己感覺,他恐怕要五十歲、六十歲以後纔可能走出屬於他的道來。

蘇頌也知道,於是點點頭,然後轉身走到書房的一角,拿起一本詩集。

“這是歐陽文忠公,昔年贈老夫的一些文章,許多都不曾公開過……”

“子由拿回去,可以好好看看……或許能有幫助!”

蘇轍鄭重的接過,再拜道謝:“叔父大恩,無以爲報!”

蘇頌笑起來:“好好寫文章吧!”

“來日,老夫若能看到子由的佳文,心懷足慰,子由也可以告慰明允了!”

聽到蘇頌提起自己的亡父,蘇轍低下頭去,說道:“小侄必不辜負叔父的厚望!”

能寫出一篇傳頌千古的文章。

這是他的父親臨終時,對他們兄弟的寄望,也是他的人生目標之一。

如今,長兄的文章,已經確定將傳頌千古!

而他還在探索、追求之中。

反倒是,在仕途上,他似乎比長兄蘇軾更順利。

想起蘇軾,蘇轍就不禁有些懷念了。

儘管前幾天蘇軾才寫信回來,向他推薦了幾道新發明的菜餚,同時送了一堆海魚乾給他——子由,子由,相信我,很好吃的!

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第831章 部署第10章 天子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第681章 廷推風波第550章 逆練神功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695章 冤假錯案第961章 宋遼會談(2)第680章 冬至衆生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第696章 葉康直的關係網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第517章 使者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818章 層層加碼第831章 部署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第44章 兩宮聽政第679章 皇考牌總是很好用第828章 祖傳技能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491.第465章 要顧全大局啊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330.九月總結。第934章 實有淳古之風的文及甫!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701章 盤根錯節的關係網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738章 工商大興的汴京城第931章 扶持買辦(3)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1)第976章 錢勰:官家心裡有我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第708章 大宋小呂布第752章 君臣(1)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第66章 雙贏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第1018章 放榜(4)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第1023章 死得好啊!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599章 西北狼煙(4)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第722章 女直聚義大安島第72章 外戚(1)271.第257章 前奏 (111jza萌主加更)第576章 交趾的命運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第865章 耶律洪基:汴寇!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朕手裡拿的是什麼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第914章 諸蕃歸心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第950章 熱心羣衆和你分享了奸佞罪證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14.請假條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第25章 真香第24章 請君入甕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第941章 禁止無旨【風聞奏事】第702章 立規矩(1)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161.第152章 撤退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第1028章 蘇軾回京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314.請假條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
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第831章 部署第10章 天子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第681章 廷推風波第550章 逆練神功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695章 冤假錯案第961章 宋遼會談(2)第680章 冬至衆生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第696章 葉康直的關係網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第517章 使者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818章 層層加碼第831章 部署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第44章 兩宮聽政第679章 皇考牌總是很好用第828章 祖傳技能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491.第465章 要顧全大局啊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330.九月總結。第934章 實有淳古之風的文及甫!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701章 盤根錯節的關係網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738章 工商大興的汴京城第931章 扶持買辦(3)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1)第976章 錢勰:官家心裡有我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第708章 大宋小呂布第752章 君臣(1)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第66章 雙贏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第1018章 放榜(4)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第1023章 死得好啊!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599章 西北狼煙(4)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第722章 女直聚義大安島第72章 外戚(1)271.第257章 前奏 (111jza萌主加更)第576章 交趾的命運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第865章 耶律洪基:汴寇!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朕手裡拿的是什麼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第914章 諸蕃歸心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第950章 熱心羣衆和你分享了奸佞罪證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14.請假條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第25章 真香第24章 請君入甕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第941章 禁止無旨【風聞奏事】第702章 立規矩(1)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161.第152章 撤退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第1028章 蘇軾回京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314.請假條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