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海軍VS水軍

李朝,又稱作後李朝,與陏朝時期李賁所建立的前李朝有所區別。是後世南越歷史上的一個朝代,都因該朝君主姓李而取此國名。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前黎朝的左親衛殿前指揮使李公蘊奪取帝位,次年改元順天,定都升龍(後世的河內),是爲李太祖。李朝建國後,採取唐宋王朝的集權政治制度。

如今繼皇帝位的李乾德,算是李朝的第四代皇帝,同樣也是幼年登基。由當時指揮熙寧之戰的李朝名將李常傑輔佐即位,後被稱爲李仁宗。

看着堆放在大殿之上,那些血淋淋的人頭,還有這封用鮮血所寫的戰書。李乾德自然非常憤怒,覺得這個大宋瓊州王,還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敢向李朝宣戰。

望着李乾德暴跳如雷的神情,大殿中的兵部尚書卻道:“皇上,瓊州王的使者,半日前剛離開都城。這份戰書便被人送到宮殿之上,依微臣淺見,此戰怕是無法避免。”

李乾德聽到這番話,立刻道:“要戰便戰,難道我堂堂李朝,還怕一個大宋的王爺嗎?傳令諸軍,立刻集結備戰。就算他不來,朕也要進攻瓊州,取那瓊州王的項上人頭。”

對於李乾德的話,滿朝文武百官,卻覺得此事有些不同尋常。從他們感覺到的情況,此次那位大宋王爺的舉動,明顯是有備而來,並不象義氣用事啊!

在李朝隨着聖旨喻下。開始聚結大軍準備戰鬥時,已然用人頭祭旗的趙孝錫。親自坐鎮海軍的戰船,王駕親征李朝。而另外兩路大軍。同樣在做着出兵的誓師大會。

都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雖然他們沒養這麼久。可此番參加的海陸兩軍兵卒,都清楚給他們發餉的是誰。這上百個日夜,吃的穿的都是誰給的。

眼下到了他們報答之時,將士自然也是雄心壯志,希望通過此戰能再立新功。畢竟。他們這些大多數的普通兵卒,想晉升就要靠戰功來打底。

帶領瓊州海軍出征的趙孝錫。看着千帆競渡的場景,也覺得此番出征李朝。似乎真有點興師動衆了,可他清楚,此戰必須速戰速決。三路大軍合圍李朝都城升龍。

此番趙孝錫比其它兩路大軍,提前一步踏足李朝,而首個攻擊的目標。便是李朝最大的水軍基地,清化城水軍。被斬的那幾個傢伙,便是這支水軍出來的海軍成員。

跟往常一樣,無所事事的李朝清化水軍,突然看到他們的軍港海面上,出現數都數不清的船帆。立刻意識到,這不是什麼商船入港。而是敵軍來襲。

待在哨塔上的哨兵,立刻敲響了銅鑼,那刺耳的銅鑼之聲。令整個水軍營地的李朝官兵,都顯得有些愕然。直到哨兵尖叫道:“敵船進犯,升帆迎戰!”

這些也算訓練有素的李朝水軍,很快穿好軍服帶上武器,有序的登船升帆。可等到他們駕船,出了港口碼頭的時候。望着已然降速的瓊州海軍,根本沒有交戰的信心。

李朝的水軍都統。望着這些比他們大了不至一倍的瓊州海軍。顯得非常難以置信的道:“這不是真的,這是大宋的水軍,他們怎麼會來這裡?他們到底想做什麼呢?

快,趕緊派人給皇城送信,就是大宋的水軍大舉來犯。以我們的實力,怕是根本沒辦法與他們對抗。可不管如何,也要抵擋他們一下,不然清化城就徹底完了。”

在這位水軍都統,似乎很盡忠的做出此番決定。一艘快船,就帶着他的命令,往港口的方面逃去。而這個時候,瓊軍海軍三艘炮艦,已然做好進攻的準備。

一身鎧甲在身的嶽老三,很認真的道:“啓稟王爺,大軍已做好進攻準備,請示下!”

坐在旗艦之上的趙孝錫,一身大宋王袍,很平靜的道:“轉令衆軍,此戰之後,本王不想看到,李朝再有一艘可戰之船。”

‘遵令!’

拱手的嶽老三,很快讓傳令兵,揮動着手中的兩面小旗。這種旗語,也算是趙孝錫在組建海軍,開始實行的新傳令方式。相比靠嘴喊,這玩意無疑更醒目一些。

三艘炮艦上的指揮官,看到發來進攻的旗語,立刻道:“升帆,加速!今日一戰,我們必要搶立新功。等下,你們這些傢伙,都給老子打準一些,明白嗎?”

聽着自家統領的吼聲,這些訓練許久,炮彈也不知打了多少的海軍炮兵們。也沒多說什麼,開始緊張有序,做着開炮前的準備。

望着三艘巨大無比的戰船加速行來,其它大宋的戰船,卻速度緩慢的吊在後面。這舉動,讓李朝的水軍都統,稍稍不解之餘,卻覺得這是一個奪船的最好機會。

立刻下令道:“全軍出擊,奪了這三艘戰船,給大宋人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我李朝水軍也不是好惹的。殺啊!”

伴隨着他的命令聲,那些降帆的李朝水軍,又開始升帆或開始劃漿。希望能早一點圍上去,奪下這三艘在他們看來,確實有些巨無霸一樣的戰船。

對於李朝水軍不逃,反倒一捅而上直奔炮艦而來。三位炮船指揮官,都覺得這種情況下,根本用不着測試什麼距離,直接輪着開炮,將他們全部送進大海之中便可。

很快這些統領就讓炮手,做好開炮前的準備。聽着船上觀望手,不斷報出李朝海軍與他們的距離。這也便於,指揮官好下令開炮的命令!

等到進入射程之後,三艘炮艦在沒有約好的情況下,卻幾乎同時打響了第一輪炮擊。看來,這三個指揮官,都想開個頭彩。結果,誰也沒討到先,炮擊幾乎是同一時間展開。

正在加速衝刺的李朝水軍,聽着前方傳來巨大的轟鳴聲,頓時就覺得一陣愕然。望着三艘大宋戰船,在轟鳴聲中冒起滾滾濃煙,而他們前面卻出現不少黑點。

伴隨着這些黑點,以幾乎肉眼難分的速度,在他們面前越變越大時。這些根本不知,大炮是何物的李朝水軍,還顯得很好奇,盯着這些炮彈掉落到船上。

只是隨着炮彈落到他們船上,突然發出巨烈的爆炸聲,甚至將他們的戰船一下撕裂時。這些李朝水軍,終於明白這種黑疙瘩,有多麼驚人的威力。

望着首輪炮彈,將李朝的十餘艘戰船送進大海,慘叫之聲更是此起彼伏時。三位炮艦的指揮官,都忍不住大叫一聲好,繼續下令道:“裝彈,開炮!”

又是一陣巨響聲,那些李朝官兵終於明白,在他們沒接近人家戰船時。這此炮彈,就足以將他們送入大海。尤其挨着炮彈的水兵慘狀,真可謂死不全屍啊!

港口海面上的巨響聲,自然引來港口一些百姓的觀望。看着那海面上,不斷清晰起來的大量戰船,不少李朝百姓都覺得,這到底是發生什麼了?

直到有官府的兵卒,一臉惶恐的道:“快逃,大宋的官軍打來了!趕緊逃吧!晚了,大宋官軍上岸,我們就逃不了了!”

至此,清化城的百姓,終於知道什麼叫戰爭來臨。官府自然第一時間,緊閉城門,召集城中的青壯入城守衛。至於外面沒進城的百姓,也只能寄望他們有命活下來。

在這種炮擊當中,李朝的水軍統領,似乎很幸運的活了下來。幾艘跟在他身邊的小船,也很幸運的逃過一劫。而此刻,他們的想法都只有一個,靠近那艘大船就安全了。

是這樣嗎?

望着一些幸運逃過炮擊的李朝戰船,終於抵達他們的戰船附近。戰船的指揮官,立刻吼道:“火槍隊,做好射擊準備。速度不變,直接給老子碾過去!”

這種炮艦的體積,相比李朝水軍戰船的體積,無疑要大上一倍不至。在這種情況下,就算直接撞上,最終被撞爛的,還是李朝水軍的戰船。

早就考慮到,炮艦在近戰時火炮失效的情況。這些炮艦外面,可都是包着鐵皮跟鐵刺。在風帆全張的情況下,比它小的戰船還真是一碾便碎。

望着三艘大船終於不再發出吼叫聲,累的一身汗的李朝水軍都統,立刻興奮的道:“衝,衝,衝,他們終於打不出鐵蛋子。輪到我們出手了!”

想法是好的,可現實卻是殘酷的。望着直接碾壓而來的大宋炮艦,這些李朝水兵第一次覺得,他們的戰船爲什麼要造這麼小呢?

被迎面撞上的李朝戰船,命運還悽慘的得到了分崩離析碾壓的下場。而終於準備登船的李朝水兵,卻發現這些戰船滑不溜手,很難攀爬不說,上面還有一羣朝他們冷笑的大宋官兵。

就在他們困惑,這些官兵爲何不用箭跟刀時,那些火槍兵聽到‘開槍’的命令。終於點燃了火繩,打出了對李朝宣戰的第一槍。

伴隨着這種炮仗般的清脆聲音響起,這些還想着奪船的李朝水兵,就感覺身上某個地方一痛。什麼都不知道,立刻一頭栽進了大海之中。

逃過炮擊的李朝都統,更是被幾桿火槍盯上。沒等他射出第一支箭,這幾桿火槍響起,他立刻覺得眼前一黑,再也不知後事如何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異的攻城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二百三十章 夢想與目標第二百二十二章 逗弄天山童姥第八十四章 靡爛的兵曹司第六章 裝傻充愣謀封地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四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七十二章 事關江山的稅賦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紫的小盤算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一章 化裝入王府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一百零八章 苦悶的喬峰 六章畢第十章 組建六部一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雙箭術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色殺神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丁春秋第二百五十三章 武林大會 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三百三十七章 勝敗即生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河神之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胡令之威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七十九章 強襲海盜基地第一百四十章 夜襲之奪橋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六十九章 老太爺的算計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六十五章 掃地僧收徒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戰重啓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七十二章 王爺親審案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二百五十八章 武林大會 六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秋水的密信第五十六章 嶽老三的幸福第三百二十章 誰是幕後真兇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八章 汴梁全味樓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二十四章 奴隸的巨大作用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三百零四章 強塞的燙手山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五十三章 新型戰船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騎兵千里轉戰第一百零六章 找死的舉動第一百八十章 人生悲喜劇第一百零七章 以一敵二激戰 第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二百四十九章 多說無用,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拋棄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狼隊與一陣風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語嫣的無奈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三十五章 美婉清俏鍾靈第九十章 言語如機鋒第九十七章 破曉炮襲營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義爲先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家將使命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九十七章 航行中的偶遇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坡攻防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四章 你不敢殺我!第四十三章 靈鷲劍婢抵島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跟蹤者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仇人幫忙第九十八章 籌備反攻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五十三章 鐵漢也有柔情
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異的攻城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二百三十章 夢想與目標第二百二十二章 逗弄天山童姥第八十四章 靡爛的兵曹司第六章 裝傻充愣謀封地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四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七十二章 事關江山的稅賦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紫的小盤算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一章 化裝入王府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一百零八章 苦悶的喬峰 六章畢第十章 組建六部一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雙箭術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色殺神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丁春秋第二百五十三章 武林大會 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三百三十七章 勝敗即生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河神之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胡令之威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七十九章 強襲海盜基地第一百四十章 夜襲之奪橋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六十九章 老太爺的算計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六十五章 掃地僧收徒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戰重啓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七十二章 王爺親審案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二百五十八章 武林大會 六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秋水的密信第五十六章 嶽老三的幸福第三百二十章 誰是幕後真兇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八章 汴梁全味樓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二十四章 奴隸的巨大作用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三百零四章 強塞的燙手山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五十三章 新型戰船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騎兵千里轉戰第一百零六章 找死的舉動第一百八十章 人生悲喜劇第一百零七章 以一敵二激戰 第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二百四十九章 多說無用,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拋棄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狼隊與一陣風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語嫣的無奈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三十五章 美婉清俏鍾靈第九十章 言語如機鋒第九十七章 破曉炮襲營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義爲先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家將使命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九十七章 航行中的偶遇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坡攻防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四章 你不敢殺我!第四十三章 靈鷲劍婢抵島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跟蹤者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仇人幫忙第九十八章 籌備反攻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五十三章 鐵漢也有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