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鐵漢也有柔情

紹聖三年夏,持續一年多的宋遼之戰,伴隨新繼位的大遼皇帝耶律圖。將大遼的傳國玉璽,滿臉淚水的遞交到,大宋安遼侯蕭峰之手,算是畫上一個圓滿的記號。

相比跪在城門前,遼國君臣百姓沮喪跟哭泣的神情。同樣出身契丹的喬峰,卻不知爲何沒有一點喜悅之情。只是能讓戰爭結束,心裡他還是非常高興的。

隨着喬峰將玉璽舉過頭頂,城外圍城的宋軍,再次響起震天的萬歲之聲。而這一幕,也喻示着一個嶄新王朝的出現,從此也拉開宋之盛世的序幕。

接過玉璽朝衆軍展示了一下,喬峰便隨手將其丟到張亭光手中,略顯平靜的道:“張將軍,麻煩你寫份奏摺,向皇上報捷吧!這勞民傷財的一戰,總算結束了!”

自從趙孝錫封喬峰爲安遼侯,張亭光也清楚,如今這位皇帝陛下,很器重這位安遼侯。原本他會以爲,喬峰新上高位會很難接觸。等合作後便知,對方覺得是個真漢子。

張亭光非常清楚,讓出身契丹的喬峰,帶領麾下的將士征討大遼,本身就是件非常艱難的事情。可在行軍打仗之時,喬峰從來沒有半份慢怠過。

真要說喬峰跟他,會有一些問題上產生爭執,更多也是對待那些遼軍降兵,還有遼國百姓身上。直到後來趙孝錫發密旨,張亭光也不再跟其爭執此事。

而隨着大軍不斷深入大遼,一直擔心這些降兵跟降兵會反的張亭光發現。大多數降了的遼人,還是願意聽從宋軍的管制,很少敢重新犯上作亂。

如果真有犯上作亂的人,喬峰從來不用他們動手,會親自帶兵剿滅。這些曾經他保下來的遼人。這種鐵血跟柔情,讓知其稟性的遼人,也是敬佩不己。

從喬峰手中接過遼國玉璽,張亭光也很客氣的道:“好,我這就讓人八百里加急,將捷報送回京城。至於如何處置這些人。皇上先前有密旨,只要求將遼帝押解進京。

剩下這些大臣,還有降軍跟百姓,皇上也交由候爺處置。只是有一點,膽敢再次謀反者,一律誅其全族。只要聽從大宋管理的,一律視其爲本國百姓對待。”

最後一段話,張亭光有意加大聲音,說與這些彎腰站在馬前的大遼文武百官所說。至於投降的遼帝耶律圖。聽到押解進京,也顯得異常失落跟害怕。

也許是看出他臉上的害怕,翻身下馬的喬峰,走到他面前語氣平緩的道:“換做以前,我蕭峰要給你下跪,因爲你是大遼的皇帝,也是契丹人的皇帝。

可今天,你給我蕭峰下跪。或許你會覺得,我是犯上作亂。可想想你們父子。這些年做的事情,有幾件是爲了契丹百姓呢?會落得今日之下場,只能說你們咎由自取。

蕭峰一介武夫,知道的道理不多,卻也清楚‘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道理。沒大遼千萬普通百姓支持,你這皇位如何能坐穩?

此番你能顧念百姓之安,開城納降免去一場撕殺,相信到了京城。皇上也不會要你的命。如果今日你沒開城投降,殺進城中之後,蕭峰第一個砍了你。”

這樣的一番話,聽的耶律圖也是又喜又羞。最終還是恭敬道:“多謝侯爺教誨!”

面對在場這些大遼皇城臣民,喬峰上前道:“我乃大宋安遼侯蕭峰,今日我身爲契丹人,卻親手攻破大遼國都,讓蕭峰有種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羞愧。

可蕭峰還是想說,今日之舉,蕭峰不後悔。因爲,只有攻破皇城,將這些貪圖享樂,不把百姓當人的看的皇帝,還有這些王公貴族拿下,契丹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蕭峰清楚,現在說再多,諸位都會覺得,蕭峰數典忘祖,賣主求榮。可蕭峰會用餘下的時間,證明一件事給諸位看,那便是結束宋遼經年弈戰,我們日子只會過的更好。

若將來有一天,蕭峰那位當了大宋皇帝的義弟,違背昔日我們許下的誓言。蕭峰到時,會親自在這皇城之前,自刎以向諸位謝罪。如違此誓,便讓蕭峰五雷轟頂不得好死。”

原本想說領兵反宋,可蕭峰想到,如果真發生那樣的事情,或許他也阻止不了。真到那時,還不如自刎謝罪來的痛快直接一些。何況,眼下他還是大宋的安遼侯。

能當着大宋將士的面,許下這樣的承諾,對於此刻內心恐慌的大遼百姓而言,比任何話都管用。而這樣一番話,也讓初次見到喬峰的人,明白其重情重義的性格。

有了這樣一番話,那怕心有不甘的大遼將士,也覺得或許這樣也好。這一年的戰事,讓大遼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可死的那些人,又都是什麼人呢?

皇帝照樣穩坐高臺,大臣照樣花天酒地,誰真正理會過,那些陣亡將士家人的心情。相比他們所知,大宋皇帝給予大宋陣亡將士的撫卹,他們真覺得自己效忠的皇帝不是人。

伴隨着喬峰帶兵入城,將大遼皇室歷代積累的東西封存。全部隨班師回朝的大軍送回汴梁城中,這座皇城也將在不久後,變得遼東都督府,成爲喬峰的官衙所在。

只是喬峰看着這富麗堂皇的皇宮,後來卻不肯入住其中。反倒將皇宮騰出來,改成書院供大遼書生求學。另外一部分,用來安置流離失所的大遼百姓。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隨着大遼上京被攻破,先前還乘機佔了不少便宜的遼西軍。面對喬峰派遣的騎兵出現,很迅速的退了出去。一時間,大遼境內戰火皆息。

面對戰亂之後,百廢待興的情況,喬峰第一時間具折提請,將儲存在大軍後方的軍糧,全部用於救貧賑災。對於這個摺子,趙孝錫很快便批覆准許。

也許是忠孝兩難全,面對趙孝錫希望他進京參加慶功宴,喬峰也給予了回絕。對他而言,願意接這個侯爺之位,願意帶領遼人推翻大遼,更多是爲大遼的百姓。

可他無法否認,身爲契丹後裔的事實。如果他去了京城,大遼百姓會怎麼看他,中原的百姓會怎麼看他,滿朝的大宋文武大臣,又會怎麼看待他呢?

對於喬峰發自真誠的回覆,趙孝錫也不好多說什麼。雖說不少大臣覺得,喬峰在大遼的威望太高,讓其擔任遼東都督,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可趙孝錫還是堅持已見,任命喬峰爲遼東都督,掌管遼東軍事民生。當然,爲了安全起見,遼東各府的官員,主官全部任命宋人,軍隊的統領也一樣。

喬峰對於這些文武官員任命,從來就沒表示過任何意見。上任之後,更多就是關注普通牧民的情況。監督大宋官員的同時,也震懾任何懷有二心之人。

在宋遼之戰結束不久,阿朱便抱着,已經會喊‘爹’的女兒,入住遼東都督府。而喬峰開始都不知道,直到阿朱入住都督府,外出回來的喬峰才知道。

看着身爲人母之後,更添賢妻良母氣質的阿朱,這位一臉滄桑的大都督。也有種喜出望外的驚喜,唯有看到女兒怯生生的樣子,他才覺得有些心酸。

似乎有千言萬語,卻最終化爲一句話道:“夫人,讓你受苦了!”

清楚這位別人眼中的大英雄,大宋契丹人心中的大都督,在自己面前卻是個嘴笨之人。永遠都是做的多,說的少!不過,能嫁給這樣的人,阿朱覺得很幸福。

沒理會一臉激動的喬峰,阿朱卻抱着女兒道:“念兒,你不是念着要爹嗎?這位就是你爹爹,你怎麼不叫呢?是不是太久沒見,念兒都不記得爹爹長什麼樣了?”

蕭念慈,喬峰跟阿朱的第一個孩子。從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密營之中。這次算是她們母女,走的最遠的一次。可沿途,阿朱也享受到,如同公主般的護送待遇。

望着女兒有些害怕,卻有些好奇的眼神,有些手足無措的喬峰,努力擠出一絲笑臉。卻沒成想,把有些怕生的女兒給嚇哭了,頓時又惹來阿朱一頓嬌嗔。

笑罵道:“你這樣子,還是不笑的好。這鬍子,多久沒打理過了?我知道你忙,可再忙也要收拾一下臉面啊!都是大都督了,怎麼還跟以前一個德性呢?趕緊刮鬍子去!”

捱了罵的喬峰,這才嘿嘿的笑道:“嗯,這就刮鬍子去!”

跟在其身邊的護衛,看到這位不苟言笑的大都督,竟然還有這麼一面,也覺得着實有些意外。不過,更令他們意外的,則是這位都督夫人,竟然能降服他們的大都督。

難怪他們一直覺得,身邊沒個女人照料的大都督。從始至終,都不願意讓都督府,有一個女眷的出現。現在這位都督夫人來了,這都督府總算有點陰柔之氣了。

只是隨着阿朱帶來的武衛,將阿朱的身份透露出來。這些追隨喬峰的護衛,才知道這個都督夫人,原來也大有來頭,是大理公主出身。

甚至她跟喬峰的結合,也是現在的大宋皇帝牽的線保的媒。聽到這些事情,都督府的契丹護衛,才真正明白,喬峰爲何如此忠心那位大宋皇帝!(未完待續……)r1292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一百五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零七章 以一敵二激戰 第五章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八十八章 曼陀山莊之行第二百五十三章 武林大會 一第七十八章 夜航突襲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二百二十六章 逝去的畫中人第一百一十章 穿越者的說教第一百六十二章 蘭州大捷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知足常樂的虛竹第三十七章 賣房還是賣貨?第五十五章 視察火器工坊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七十二章 王爺親審案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一百三十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五十六章 不普通的煙雨樓第二百九十三章 火馬危機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一百三十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五十二章 改變,教育先行!第五十三章 換衣後的驚豔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第二百八十六章 馬匪夜襲 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六十四章 臨機獨斷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一百零八章 哲宗的野望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衆人驚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九十三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二百七十章 女兒心,海底針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義爲先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公主的好奇第二百三十章 夢想與目標第四十二章 跟保定帝的合作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二百四十一章 改變的宿命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十五章 朝堂爭鋒第二百二十五章 癡情師姐妹第一百五十九章 征討海島三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騎兵交鋒第三十章 皇帝的反省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一章 化裝入王府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姥回宮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第五十六章 不普通的煙雨樓第二百二十八章 識破身份第六十八章 帶兵包圍平江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兔死狗烹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九十八章 籌備反攻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二十六章 大理無量行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拋棄第三百三十三章 拓跋部落來人第三十九章 誰在算計誰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要學着長大第三十一章 廢了雲中鶴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時入城用膳第六十章 軍政事務初定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擊受阻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姥回宮第十六章 海盜團的新任務
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一百五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零七章 以一敵二激戰 第五章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八十八章 曼陀山莊之行第二百五十三章 武林大會 一第七十八章 夜航突襲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二百二十六章 逝去的畫中人第一百一十章 穿越者的說教第一百六十二章 蘭州大捷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知足常樂的虛竹第三十七章 賣房還是賣貨?第五十五章 視察火器工坊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七十二章 王爺親審案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一百三十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五十六章 不普通的煙雨樓第二百九十三章 火馬危機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一百三十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五十二章 改變,教育先行!第五十三章 換衣後的驚豔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第二百八十六章 馬匪夜襲 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六十四章 臨機獨斷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一百零八章 哲宗的野望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衆人驚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九十三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二百七十章 女兒心,海底針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義爲先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公主的好奇第二百三十章 夢想與目標第四十二章 跟保定帝的合作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二百四十一章 改變的宿命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十五章 朝堂爭鋒第二百二十五章 癡情師姐妹第一百五十九章 征討海島三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騎兵交鋒第三十章 皇帝的反省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一章 化裝入王府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姥回宮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第五十六章 不普通的煙雨樓第二百二十八章 識破身份第六十八章 帶兵包圍平江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兔死狗烹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九十八章 籌備反攻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二十六章 大理無量行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拋棄第三百三十三章 拓跋部落來人第三十九章 誰在算計誰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要學着長大第三十一章 廢了雲中鶴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時入城用膳第六十章 軍政事務初定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擊受阻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姥回宮第十六章 海盜團的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