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駕親征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紹聖二年春,當大宋的百姓剛剛享受完新年的喜悅。便得知,大宋皇帝趙煦,正式向大遼遞交戰書。讓其交還燕雲十六州,不然便開戰來取的戰書。

燕雲十六州,對於很多大宋百姓而言都不陌生。正因爲大宋失去了這塊易守難攻的地盤,讓大宋歷年來,都承受着來自大遼的鐵騎威脅。

那怕這些年,大宋在邊境地區修建要塞城池。可還是沒法阻止,大遼從那些州城之中,大舉南下入侵的事實。若非大宋在邊境集結重兵,只怕大宋皇城都時刻處於兵鋒之下。

對於皇帝做出的這個決定,大宋的百姓自然爲之振奮。一直以來,大宋與大遼之間的戰爭,大多都是以大宋被動防禦爲主,頭次主動開戰倒也是稀罕事一件。

只是相比北方百姓的興奮,覺得朝廷能收回燕雲十六州,對於生活在西北的百姓而言。無疑是撥掉懸在頭上的一柄利劍,他們自然很期盼朝廷能得勝。

可對於生活在南方的百姓而言,他們得知這個消息,卻開始擔心戰爭一起。他們的稅賦會不會又增加,如果增加的話,這負擔只怕又要加重不少。

總之,不論在朝堂還是在民間,對於開戰總有人持支持意見,也自然有人持反對的意見。可這一切,都無礙於大宋的精銳之師,不斷往西北地區集結。

面對大宋的興兵討伐。在邊境已然進行了無數大小戰役的兩國騎軍。都知道,這場戰爭已然無法避免。兩國做的同一件事情,都是收攏邊境地區的百姓。

做爲此次趙煦異常期待的戰事。他也在整個冬季,苦讀了一番兵書。雖然沒學到什麼東西,卻也覺得打仗,沒他想象的那樣簡單。

可每次想到,趙孝錫的勝利。他總覺得,跟趙孝錫相比,除了武功差點。他似乎不輸趙孝錫什麼。他是一國之君,能夠指揮的部隊比趙孝錫還多上幾成。

得知兩國開戰。吐蕃跟西夏以至高麗,都可謂舉國關注。誰都清楚,如果真讓大宋奪回燕雲十六州。那麼大遼只怕,將被徹底的掃進歷史的泥潭之中。

對於這個戰略要地。大遼一直不肯歸還的原因,也是看出這個地方,誰掌握了,誰便能先發致人。單憑一紙戰書,又怎麼令大遼屈服呢?

開始在西北戰區升起的戰雲,似乎也影響到遠在琉球的趙孝錫。經過一個冬天的準備,趙孝錫手中不少力量,都轉移到登州附近,他們也將充當後備軍。

一旦趙煦的部隊。在前線失利,他們將充當援軍,保證戰事不會糜爛的太快。如果趙煦的部隊取得勝利。那麼這些準備好戰鬥的部隊,但會揮師進軍高麗。

望着最近不時凝望北方的直趙孝錫,已然升級爲母親的木婉清,也清楚這位夫君擔心這場戰事。能陪在她身邊這麼久,她其實已然很滿足了。

笑着道:“雲郎,不用擔心我們。妍兒妹妹。有我跟爹孃照料,相信沒什麼關係。如果你要外出。你就儘管去好了。我們在家,等着你勝利的消息。”

聽着木婉清的安慰,趙孝錫將其拉到懷中道:“清兒,苦了你們了。攤上我這樣的夫君,不能陪你們花前月下,反倒要讓你們提心吊膽。夫君,對不住你們啊!”

面對趙孝錫的謙意,木婉清卻笑着道:“雲郎,既然我們是夫妻,又何必說這麼生份的話呢?能成爲你的妻子,我們都能高興,都覺得很幸福。

一個天天陪在家裡,陪我們閒情逸致的夫君,自然讓我們覺得安全。可我們都知道,你是那九天的真龍,外面纔是你的世界。等你那天累了,自然會回來陪我們的。”

成爲瓊州王妃的木婉清,也許是因爲生了孩子的原因,氣質比以前多了幾份溫婉之氣。加上她主管着趙孝錫的後宮,身上的氣度也變得越加的不凡起來。

就如同趙孝錫母親說,選擇木婉清當正妃,也證明趙孝錫的眼光真的不錯。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趙孝錫娶的這些女孩,並沒皇室妃嬪那樣明爭暗鬥。

眼下木婉清執掌後宮,已然得到衆女的認可。加上她生下世子,其它女人也不用爭。同時這些女人都清楚,趙孝錫很反感,身邊女人私下的爭寵之舉。

那怕趙孝錫心裡,很寵愛木婉清這個女人。可對於其它女人,他同樣寵愛有加。那怕現在到了晚上,他都是按照規矩般,輪到誰侍寢就去誰的房間。

這種一視同仁的態度,讓他身邊這些女人都不好說什麼。只是有些無奈的是,眼下給他懷上孩子的,只有生下世子的木婉清,以及過幾月便會臨盆的金妍兒。

好在趙孝錫也告訴這些女人,孩子這種事情急是急不來。會有的時候總會有的,也用不着太過擔心。相反,少了孩子的牽絆,他們也能更好的享受二人世界。

隨着西北的雪開始融化,趙煦也正式在皇城登將拜帥。清楚他指揮能力不行,也很大度將軍隊的指揮權,教給熟知兵事的章惇指揮。

只是在選定皇權代理人的時候,趙煦卻出人意料,沒做出任何指定。相反,他讓六部尚書,以及坐鎮京城的王師約,在他離開期間署理國事。

對於趙煦而言,雖然他的妃嬪也不少。可現在真正替他生養子嗣的妃子,真的很少。原本生了兩個公主的他,最終還有一個不幸夭折了。

此次他出徵大遼,臨行時還將一封聖旨,放進了皇祠之中嚴密看管。雖然這看起來,是種有些不吉利的舉動。可很多人都知道,那封聖旨上面寫的是什麼。

如果趙煦此次御駕出征,真的遇到什麼危險。那麼那份聖旨,便由掌管皇室宗祠的遺老們,給大臣們宣讀他的遺命。到時便知,誰能替其執掌帝位。

這種密事,知道的人自然不多。只有皇室的宗老,還有幾位大宋的老臣,知道這封遺旨的存在。可他們同樣不知道,密旨裡面到底寫了些什麼。

對於皇帝御駕親征,最爲擔心的,無疑是那些皇帝的妃嬪。可她們都知道,趙煦決定的事情,幾乎沒什麼可能挽回。更何況,此刻大遼同樣跟大宋宣戰了。

若是大宋此刻,罷兵休戰,無疑是件有損國威的事情。爲此,在京城禁軍營地,宣佈出征命令的趙煦,很快穿着黃金打造的鎧甲,坐着象徵皇帝的龍輦出征。

看着跪在皇城街道兩側的皇城子民,趙煦也第一次感受到,那些百姓對自己狂熱的眼神。對於一個敢於御駕親征的皇帝,百姓無疑也是很敬佩的。

覺得他的決定沒錯,趙煦對於勝利無疑越的渴望。可相比趙煦的樂觀,章惇卻清楚,這一仗不好打。大遼方面,提前做了準備,戰事一起必將血流成河。

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對大宋而言奪回便擁有了防禦屏障。可對於大遼而言,失去了燕雲十六州,他們現在擁有的地位,也將大打折扣。

迴歸到原來那種遊牧民族的生活,對於已經習慣居住在城裡的大遼人,無疑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這次的戰事,只怕遠比他想象的更加激烈。

唯一讓他慶幸的是,那位瓊州王並沒坐觀虎鬥,相反在得知趙煦準備開戰。秘密派遣的不少江湖人,執行所謂的殺胡令,讓大遼排兵佈陣也變得困難重重。

一些原本支持大遼皇室的部落首領,在被刺殺了之後。這些部落首領的子嗣,對於加入戰爭都不怎麼感興趣,相反對這個首領的位子非常感興趣。

有爭鬥,就意味着有分岐。只要大遼的軍隊中存在分岐,那麼大宋軍隊便能有機可乘。這點道理,章惇多少還是知道一些。

此次爲了征討大遼,趙煦動員了近三十萬的精銳步兵,還有超十萬的騎兵部隊。這樣的規模,在大宋歷史上,無疑也是比較少見的。

光是這個冬天,戶部調運到西北的糧草,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好在這些年,大宋總體還算風調雨順,以及糧草這種東西,大宋還是能夠拿的出來。

只是章惇清楚,這仗打癮了,大宋將再也不怕那些番邦小國的襲擾。真正有機會,重現唐之盛世的場景,讓四海各國巨服。

若是打輸了,只怕大宋也將國運不振。就連現在跟大宋結盟的西夏,只怕也會立刻背盟,打大宋的主意。弱肉強食的道理,在國與國之間同樣適用。

要是西夏真的視大宋爲盟友,就不會推脫國力衰弱,派不了兵牽制大遼了。這幫傢伙打的什麼主意,章惇又如何不知呢?

在很多人看來,大宋與西夏結盟,是因爲瓊州王娶了西夏銀川公主。可把這種聯姻,當成結盟的基石,結果只是自欺欺人。

正如趙孝錫所說,戰爭永遠不會爲了某個女人而轉移意志。除非這個女人,是武則天那樣的女皇。不然,西夏怎麼可能,爲了一個公主,幫大宋征討大遼呢?

說不定,眼下不少西夏人,真期待着兩虎相爭之後,他們趁機崛起呢!畢竟,打燕雲十六州主意的,不單單隻有大宋大遼兩國啊!(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一章 小王爺回京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顏面何在第一百四十五章 邊關狼煙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親的條件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八十章 將爲衆軍膽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一百二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賜封遼東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終有分別時第一百零三章 管好自己的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終有分別時第一百六十章 決死突圍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堅守第一百六十二章 蘭州大捷第一百八十章 人生悲喜劇第二十九章 新年不眠夜第七十六章 黨爭的犧牲品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二百二十六章 逝去的畫中人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堅守第四十八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問玄慈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八十七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四十六章 新城落成與洞房第一百七十九章 做客萬劫谷第二百九十六章 木婉清的轉變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六十九章 老太爺的算計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醬油的劍神第六十章 軍政事務初定第七十二章 王爺親審案第九十二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七十八章 夜航突襲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一百章 槍盾如林決生死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四十一章 嚇退四大惡人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二十四章 奴隸的巨大作用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姐妹起爭執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原與番邦第二百五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十三章 代天巡狩邊關第二百三十九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一百五十五章 疲兵戰術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十二章 侍女的命運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跟蹤者第一百八十六章 愛妹心切第三十九章 聰慧的木婉清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姥回宮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雙箭術第四十二章 大婚在即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七十九章 強襲海盜基地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近期更新說明!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六十九章 連夜抓捕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三百一十七章 親自動手術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第一百五十章 打錯算盤的完顏
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一章 小王爺回京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顏面何在第一百四十五章 邊關狼煙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親的條件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八十章 將爲衆軍膽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一百二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賜封遼東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終有分別時第一百零三章 管好自己的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終有分別時第一百六十章 決死突圍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堅守第一百六十二章 蘭州大捷第一百八十章 人生悲喜劇第二十九章 新年不眠夜第七十六章 黨爭的犧牲品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二百二十六章 逝去的畫中人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堅守第四十八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問玄慈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八十七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四十六章 新城落成與洞房第一百七十九章 做客萬劫谷第二百九十六章 木婉清的轉變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六十九章 老太爺的算計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醬油的劍神第六十章 軍政事務初定第七十二章 王爺親審案第九十二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七十八章 夜航突襲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一百章 槍盾如林決生死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四十一章 嚇退四大惡人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二十四章 奴隸的巨大作用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姐妹起爭執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原與番邦第二百五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十三章 代天巡狩邊關第二百三十九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一百五十五章 疲兵戰術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十二章 侍女的命運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跟蹤者第一百八十六章 愛妹心切第三十九章 聰慧的木婉清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姥回宮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雙箭術第四十二章 大婚在即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七十九章 強襲海盜基地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近期更新說明!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六十九章 連夜抓捕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三百一十七章 親自動手術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第一百五十章 打錯算盤的完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