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賜封遼東王

儘管戰前,趙孝錫預料到,宋遼開戰會引起四方震動。++可在他看來,宋遼沒分出勝負前。相比沿邊各番邦諸國,都不敢輕舉妄動。最有可能的參戰,也要分成勝負之後。

就拿與宋朝結盟,與遼國接壤的西夏而言。此次的宋遼之戰,最高興的無疑就是他們。可加入這場戰事,西夏暫時是不敢的,可後期卻未嘗不敢。

正如趙孝錫從後世學到的一句話,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結盟,有的只是永恆的利益。不論是大遼還是大宋,在這場戰事中失利,都會碰到牆倒衆人推的事情。

眼下女真族的突然反叛,究其原因也是遼國逼迫的太過份,讓漸漸完成統一的女真部族。不甘心繼續接受大遼跟契丹的統治,憤然而起殺死大遼官兵,並攻佔遼東城池的戰鬥。

得知這個消息的趙孝錫,第一時間派出精銳密探,進入遼東地區打探軍情。在他看來,有女真部落在後方牽制遼軍,對前方進攻的宋軍而言,無疑也是一件好事。

甚至在這種情況,原本還猶豫要不要派遣部隊參戰的高麗。在得知女真部族反叛的消息,立刻以邊境不寧的名義,拒絕派遣部隊支援遼國作戰。

有點四面楚歌的大遼皇帝耶律洪基,自然清楚這一切,都是因爲女真叛亂所導致。爲此,集結重兵進擊遼東,希望平息女真部落的反叛。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女真部落面對大遼鐵騎的平叛,似乎早有預料。將佔領的城池,人員物資全部搬空,在遼東地區與遼軍進行了拉鋸戰。

甚至不久之後,女真部落便派遣使者。抵達了宋軍大營面見趙煦。請求趙煦這位宋帝的冊封,並希望能與大宋聯手,推翻契丹族建立的大遼。

如果趙孝錫在這裡,一定會感嘆這位女真使者,除了年青之外,還是一個他例爲需提防的人。這位使者便是。後世金朝的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

身爲如今女真部族首領的次子,完顏阿骨打在女真部落中,威望自然不小。此次主動提出,前來燕雲這邊面見宋帝,就是爲了給父親討個封號。

明白這個時候,一個封號便讓女真,擁有了正式的地位。讓他們在推翻遼國統治的事情上,更能得到部族之人的配合,也能得到更多少數部族的追隨。

要想抵擋大遼的精銳騎兵圍剿。女真部族必須拉攏一切能拉攏的力量。而他們所需要的封號,對於趙煦而言,應該沒什麼困難。

勢力大多集中於遼東的女真部族,此次需要要的封號便是遼東王。只要宋帝給予這個封號,推翻大遼之後,女真部族則向宋朝宣誓效忠。

對於完顏阿骨打的請求,趙煦卻很理智的道:“完顏公子,你們女真就這麼確定。此次宋遼之戰,勝利的一方。一定是大宋呢?”

面對趙煦的詢問,完顏阿骨打很恭敬的道:“回皇上的話,大遼皇帝殘暴不仁,只注重他們契丹一族的利益,卻不顧其它部族的死活,草原各部落對其已然怨恨甚多。

雖然下臣是第一次面見皇上。卻也知道宋帝年青有爲,宅心仁厚。歸附到大宋旗下,下臣相信女真百姓也會高興,有一個能真正值得效忠的好皇帝。”

這馬屁拍的自然不錯,而趙煦想了想朝身邊的章惇道:“章愛卿。你覺得完顏公子的請求,朕是否要準呢?說起來,這應該是朕繼位以來,第二次封王,還是個異姓王。”

面對趙煦的詢問,章惇卻很理智的道:“完顏公子,封王之事諮事體大。先前皇上也說了,這是大宋賜封的第一個異姓王,不得不慎重行事。

老臣雖然對女真瞭解不多,卻想知道,皇上賜封貴父親之後,你們是否會忠心伺奉皇上呢?據老臣瞭解到的情報,女真部族此刻應該情況不妙吧?”

來時似乎做過一些調查的完顏阿骨打,面對章惇的懷疑,並不生氣的道:“下臣見過章臣相,那怕下臣身居僻野遼東,卻也聽過臣相的威名。

下臣再來軍營前,已經得到父親的同意。無論此戰勝負,下臣與手下一千部落騎兵,都將伺候在皇上身邊效命。任有差遣,莫敢不從!”

這段話的意思,不說章惇聽明白了,那怕趙煦也聽明白了。完顏阿骨打的意義很直接,那就是他可以留下當質子。一旦女真失信,大宋隨時可取其性命。

儘管這種質子,真正的意義不大。可章惇覺得,女真的誠意似乎還不錯。更何況,先前完顏也說了。這次爲推翻大遼的統治,他們同樣集結了十萬控弦之士。

雖說相比大遼動不動幾十萬的騎兵而言,似乎有點不夠看。可章惇也明白,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的道理。一個遼東王,換取十萬騎兵的忠心,倒也值得一試。

不論大宋還是這些女真部族,目的都是一致,便是徹底的催毀大遼的根基。如果大宋奪得了燕雲十六州,對於遊牧民族,將擁有極大的震懾。

而女真部族,遠居遼東距離大宋也有段距離,似乎還真的不用太擔心。而且根據宋朝的戰前佈置,此戰希望達成的目標,便是收復燕雲十六州。

如果坐鎮中京的耶律洪基,有女真部族的騎兵牽制,對於完成預定目標,也將起到不小的作用。一時間,章惇覺得一個賜封,應該還是值得冒險一試。

見章惇點頭,趙煦想了想道:“好,既然爾等願意歸附朕麾下,那朕便給你們想要的。只是爾等記住了,朕非常討厭背叛。如若將來,女真膽敢背叛,朕會讓你們知道後果。”

得到想要的答案,完顏阿骨打立刻下跪道:“請皇上相信,女真部落一定會成爲皇上手上,最鋒利的一把馬刀。任何敢侵犯皇上的敵人,都將是女真部落的敵人。”

在這種恭敬的效忠聲中,趙煦以大宋皇帝之名,親自寫了一道聖旨。讓完顏阿骨打,派人送回遼東,交到他父親手中。算是給他一個,名義上的冊封。

隨後護送完顏阿骨打而來的一千精銳騎兵,陪伴宋軍左右。在章惇的調遣下,果然表現的敢打敢拼,讓騎軍營的騎兵,也多少有些佩服這些騎兵的英勇善戰。

唯有趙孝錫,總覺得這其中有什麼不對。親自寫了封密摺,交給騎軍水字營的統領吳定遠。還有風字營的統領王子殊,讓他們時刻盯緊這些女真騎兵的一舉一動。

一旦他們做出任何不妥的舉動,立刻派騎兵剿殺。對於這個未來的金朝開國皇帝,趙孝錫多少還是非常忌憚的。可眼下,他也不好多說什麼。

畢竟,眼下宋軍的攻勢不錯,三路大軍都進展順利。一座座屬於遼國的州城,都被大軍給收復了下來。那怕收復的過程中,宋軍的傷亡也在不斷加大。

可相同的,大遼佈置在各州府的兵力,也要不斷的減少當中。至於趙孝錫,爲了確保萬一,已然帶領一千重新集結的鬼騎軍,抵達了佈置在大遼南京的密營。

根據得到的消息,趙煦有了炮隊的配合,攻城也變得順利了許多。雖然火炮的出現,打了遼國一個措手不及。可後來大遼,也調整了防禦佈置。

一些城門,在開戰前便被封堵了起來。以至那怕城門被炸開,宋軍也沒法一舉攻進城中。更多的攻城,都是在炮兵的配合下,步兵攻上城頭而結束。

這樣一來,雖然宋軍的傷亡大大減少。可對於大遼而言,同樣也有種危在旦夕的存亡壓迫感。面對即將兵臨城下的大宋主力,南京府的大遼騎兵,也在緊張的集結當中。

甚至爲了在南京城外,與宋軍進地決戰。遼帝耶律洪基,還從比較緊張的兵力中,抽調了五萬精騎趕赴南京,希望憑藉兵力的優勢,打破宋軍長驅直入的兵鋒。

面對這種情況,章惇也緊急命令,完成四州收復之戰的楊士鵬部,立刻轉向停止向前進攻。保留精銳邊軍,負責四州之地的防禦,大軍主力趕來與中軍匯合。

這場應該會被封存到歷史中的宋遼決戰,隨着雙方不斷調兵遣將,兵力達到驚人的五十萬。雙方的兵力,幾乎是持平,只是遼軍相對騎兵更多一些。

面對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戰,按照章惇的意義,是想請求趙煦後撤。可已然雄心勃勃的趙煦,根本不願意放棄入主遼國皇城的機會,直言與衆軍出戰大遼。

在這種大戰一起,將真的形成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情況下。趙孝錫卻有種直覺,這次的大戰怕是很兇險。賭上國運的大遼,只怕再也輸不起了。

可綜合各地收來的情報,趙孝錫卻找不到,那絲令他覺得有寒意的徵兆。最終也只能待在密營,等待着決戰的到來。

不論如何,趙孝錫也希望宋軍能攻進南京府,收復這座後世的皇城。只有拿下南京府,收復燕雲十六州,也算達成了預期的目標。

有了這道天然的屏障,給大宋一點休生養息的時間。未來一統天下,也會變得簡單許多。那麼,趙孝錫的期待真會如他所願嗎?(未完待續。。)u

第二十七章 英雄救美第四十八章 吐蕃國師鳩摩智第二百零一章 百毒不侵第四十九章 少林絕技PK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第一百七十一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三百三十一章 同袍既兄弟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都郡王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緊急集結號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一百二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二百一十三章 各方英豪齊聚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二百九十五章 暗營武衛第六章 裝傻充愣謀封地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三百一十章 沒證據的懷疑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四十八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二十六章 白疊子與熱鬧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六十八章 帶兵包圍平江軍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一百一十一章 傲嬌的王語嫣第二百八十六章 馬匪夜襲 上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一百零五章 被偷襲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二百四十二章 喬峰的糾結第一百三十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八章 到底誰放不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松球爆頭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二十九章 新年不眠夜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三百二十九章 錢收下,人沒有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三百零五章 驛站外的殺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公主的好奇第一百五十三章 赫連鐵樹的猶豫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賜封遼東王第五十五章 無名氏的滿江紅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一百三十四章 進駐石瓦寨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二百八十二章 慕容復獻計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一百二十二章 醜漢也有春天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語嫣的無奈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公主的好奇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雙箭術第三百二十九章 錢收下,人沒有第二十八章 到底誰放不下!第八十八章 曼陀山莊之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語嫣的無奈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以血鑄軍魂第一百零二章 怎麼又是你?第二百四十一章 改變的宿命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計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計第一百四十章 宗廟交鋒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二十三章 代天巡狩邊關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三十四章 山谷大平原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計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
第二十七章 英雄救美第四十八章 吐蕃國師鳩摩智第二百零一章 百毒不侵第四十九章 少林絕技PK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第一百七十一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三百三十一章 同袍既兄弟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都郡王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緊急集結號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一百二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二百一十三章 各方英豪齊聚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二百九十五章 暗營武衛第六章 裝傻充愣謀封地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三百一十章 沒證據的懷疑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四十八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二十六章 白疊子與熱鬧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六十八章 帶兵包圍平江軍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一百一十一章 傲嬌的王語嫣第二百八十六章 馬匪夜襲 上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一百零五章 被偷襲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二百四十二章 喬峰的糾結第一百三十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八章 到底誰放不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松球爆頭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二十九章 新年不眠夜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三百二十九章 錢收下,人沒有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三百零五章 驛站外的殺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公主的好奇第一百五十三章 赫連鐵樹的猶豫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賜封遼東王第五十五章 無名氏的滿江紅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一百三十四章 進駐石瓦寨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二百八十二章 慕容復獻計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一百二十二章 醜漢也有春天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語嫣的無奈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公主的好奇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雙箭術第三百二十九章 錢收下,人沒有第二十八章 到底誰放不下!第八十八章 曼陀山莊之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語嫣的無奈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以血鑄軍魂第一百零二章 怎麼又是你?第二百四十一章 改變的宿命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計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計第一百四十章 宗廟交鋒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二十三章 代天巡狩邊關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三十四章 山谷大平原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計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