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則滅族

盛平四年春,只持續不到半年的戰事,大宋再次向天下展示其強大的武力。{頂}點{小}說3w.三個存在外海多年的國家,隨着大宋海軍的兵鋒所向,徹底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伴隨着大宋除了琉球之外,又多了三塊新領地,很多百姓都覺得。如今的大宋朝,相比大唐都要強盛幾倍。這樣強盛的王朝,又豈是幾個番邦國所能撼動的呢!

面對大宋一家獨大的局面,這些覺得提心吊膽的番邦君主們,也開始考慮要不要向大宋稱臣,保留他們王國的存在。可對於稱臣,趙孝錫卻給予的拒絕。

用趙孝錫的話,如果他們真的想歸附大宋,唯有放棄君主的存在。無論軍政,全部接受大宋的管理。做爲補償,他們的君主,可以進入大宋皇城居住。

如果他們覺得不喜歡,趙孝錫甚至可以,在海外給他們劃一塊地盤,讓他們當個島主什麼的。願意給他們過去的百姓,也可以隨其一起遷移過去。

這種情況,讓打算稱臣的吐蕃,算是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而跟大宋,關係尷尬的西夏,也真正明白剩下的選擇不多。想保留李氏王朝,幾乎不太可能。

原本西夏派遣使臣,進入京城求見貴爲皇妃的李清露。希望讓她幫西夏說情,繼續保留西夏的獨立性,讓李氏王朝在那裡延續下去,不要讓西夏徹底消失。

對於這位宗親,李清露很平靜的道:“皇叔,你應該知道,後*宮不可干政的道理。這種話,清露無論如何,也不敢跟皇帝陛下去提。所以。打消這個念頭吧!

另外清露反倒請皇叔轉告父皇,儘早打消延續王朝的幻想,未來這天下只有一個大宋,絕不會再有其它王朝。早日歸隊,便早日替西夏百姓一個好的未來。

雖然清露不怎麼關注國事,卻也清楚如今大宋治下。百姓安居樂業,老有所養,少有所依。相比大宋百姓的生活,我們西夏的百姓,如今又過着什麼樣的日子呢?

若能早打消百世王朝的奢望,或許皇帝陛下,還能看在清露的份上,給我們李家一個善終。再這樣拖延下去,將來會落何等下場。清露只怕也不敢去想。”

待在皇妃之位,李清露也算看透了家族對她的好壞。當初趙孝錫被流放瓊州,有誰曾問過她過的好與不好呢?成爲皇妃之後,才知道顯示孃家人的關切,已經晚了。

對李清露而言,眼下西夏皇族中,她真正在意的唯有奶奶李秋水。其它李氏皇族,何曾有人真正把她當回事呢?現在知道求她幫忙。早做什麼去了呢?

儘管趙孝錫從來不會避諱跟她談及一些政事,可李清露非常清楚。在這種大是大非面前,趙孝錫同樣反感,她們這些后妃,去幹涉朝政之事。何況,還是天下一統的大事。

從趙孝錫即位新皇,當年在琉球島迎娶的貴妃。如今還是這些貴妃。如果真要說多出幾人,也就金妍兒身邊的四個侍女,再沒一位嬪妃的增加。

別人都覺得趙孝錫多*情,可李清露等人知道,這個男人其實很專情。原本有機會。納三千妃嬪於一身,可趙孝錫並沒這樣做,依舊寵愛着她們這些皇妃。

沒有新人的加入,她們這些妃子待在這宮裡,根本感受不到爭鬥的存在。而不管何時,趙孝錫對她們都是一如既往寵愛,這令李清露很佩服也更加深愛這個男人。

眼下在孃家人,還有趙孝錫這邊讓她做選擇。李清露絲毫不會多考慮,以大宋皇妃的身份,勸告這些存在幻想的皇親,早點打消延續國運的幻想。

走這條路被斷絕,自然讓西夏的皇親國戚們,覺得李清露有些冷血。覺得她當上了大宋皇妃,就忘記了出身,不肯替孃家人出份力。

在這麼多爭論聲中,唯獨同樣蒼老許多的皇太后,始終都沒表示意見。直到她收到,趙孝錫帶着衆宮妃嬪,還有王子公主趕赴逍遙派,才決定出宮一趟。

當李秋水抵達逍遙派,看到已經建立好的墓碑,看着這兩個墓碑,還有待在墓碑旁邊的趙孝錫。便知她最終還是來晚了,沒能見到那位大師姐最後一面。

看到李秋水抵達,趙孝錫長嘆一聲道:“師叔,你終究還是來了。看來師伯臨終,便猜測你早晚會來,還真的猜對了。只可惜,你終究還是來晚了。”

聽着趙孝錫的稱呼,李秋水也控制不住淚水道:“師姐,有沒有留下什麼遺言?”

‘沒什麼遺言,師伯走的很安詳。這段時間,我的四個妃子三個孩子,一直陪在她身邊,我也見到她最後一眼,她走的很平和,說終於能笑着去見師父了。

不過,我知道師伯還是有遺憾,沒能看到師叔。臨終之時,她還是放下對你的仇恨,說人死如燈滅,希望你也能忘記仇恨,好好的代她們活下去。’

這些話說出來之後,李秋水同樣控制不住,失聲的痛哭起來。跪在這一老一新兩座墓碑前,哽咽無聲卻淚如雨下。彷彿壓制一生的眼淚,都要給流掉一樣。

在這個時候,趙孝錫也不好多說什麼,卻招手讓等待多時的李清露給王語嫣,將這位同樣蒼老的奶奶外婆跟扶起來。畢竟,李秋水如今的年齡,同樣不宜大喜大悲。

隨着蘇星河,以無崖子大弟子的身份,給收拾心情的李秋水遞上香燭。這位在西夏權勢滔天的皇太后,此刻卻跟無助的弱女子般,恭敬的給兩個墓碑焚香嗑頭。

看到這一幕,其實趙孝錫的心裡也不好受。做爲曾經的師兄妹,她們因情生恨,老死不相往來。可隨着一個個人逝去,活着的人才真正覺得極度難受。

如果李秋水能早點放下介懷,來一趟逍遙派,或許今天的事情便不會發生。可終究沒有這個如果,天山童姥以死,證明她比李秋水更愛無崖子。

雖然天山童姥終生未嫁,可她覺得很值得。那怕迴歸逍遙派,每日她能面對的,只有一個冰冷的墓碑。可天山童姥同樣覺得無憾!

尤其在梅妃她們陪伴的時間裡,她還親眼見證蘭妃替趙孝錫產下一子。見證新生命的出世,對天山童姥而言,無疑是件極度高興的事情。

回到山下之後,收拾好心情的李秋水,最終道:“孝錫,你打算一統天下?那我能詢問一下,你打算如何對待大理嗎?”

不問西夏,卻只問大理,這位皇太后還真給趙孝錫出了一道難題。明白這種事情,也是早晚要面對,既然李秋水提及此事,那趙孝錫便直言相告。

表情認真的道:“既然師叔問起,那我便說說我的安排。段譽是我的義兄,大理終歸也要歸附大宋。只是如今大理國泰民安,暫時我也不會急着動它。

對我而言,不論是大理還是西夏,只要那裡的百姓能安居樂業,我晚收復又有何妨呢?這天下多的是地方,等待我的征服,區區一個小國,我真不在意。

而且以師叔的能力,應該知道如今大理官兵中,很大一部分都由宋軍將領統領。可以說,如今的大理,跟歸附大宋沒什麼區別。相比之下,西夏如今是什麼樣子呢?”

聽着趙孝錫這樣說,李秋水又道:“如若西夏願意歸附,軍政大權都交由大宋負責,我李家又有何待遇?不管怎麼說,李家也執掌西夏這麼多年,還真的迴歸普通百姓不成?”

對於李秋水的詢問,趙孝錫很快道:“如果西夏願意歸附,李家可選擇進入京城,封異姓王享受朝廷俸祿。其子孫後代,若有本事,一樣可以考取功名參政議政。

要是不願意進京,覺得不安全,我同樣可以給你們賜封一塊,比西夏更大的海外領地,讓李家去當國主。只要遵守大宋的律法,那裡的事情一切都由李家做主。

不是我不放心李家繼續留在西夏,而是我必須在征討世界之是,中原必須保證絕對的穩定。如果李家繼續在位,皇太后敢保證,將來西夏不會落井下石嗎?

再說的厲害一點,就算李家不敢做此事,皇太后又敢保證,西夏那些部族首領,就真的願意聽命於宋朝統治嗎?這事,我信不過任何人,只能選擇這種方式,保證中原穩定。”

面對趙孝錫的回答,李秋水也長嘆一聲道:“是啊!沒有永世長存的王朝,看來這次李家真的沒有選擇。此事,回西夏後,我會找西夏的君臣談,看到底做何決定。

不管成功與否,我也真的累了,不想再操心這些俗事。可以的話,我想回到這裡,守着師姐跟師兄。等着將來有一天,我也能躺在這裡陪他們,以全師門情誼。”

其實這次得知李秋水過來,趙孝錫就想過,如果她不主動找自己談。那麼趙孝錫,也會跟她提個醒。隨着爪哇三國的大戰結束,下一步便是一統中原。

無論是殘存遼西的遼國舊部,又或者是西夏跟吐蕃。不服從大宋的王化,那麼便會迎來大宋的刀槍。就這兩國的實力,眼下根本不是大宋的對手。不想滅族,那便只有臣服一條路可選!(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三章 百花叢中一點綠第一百六十九章 騎兵大布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勝敗即生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皮吹大了第二十五章 除夕團圓夜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二百八十五章 你就是個壞胚!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馬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三章 拓跋部落來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赫連鐵樹的猶豫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一百六十九章 騎兵大布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火馬危機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第十五章 朝堂爭鋒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一百八十七章 兄妹終相逢第七十二章 王爺親審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佈置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姥回宮第一百二十八章 誰是誰的戰利品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顏面何在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一百五十三章 赫連鐵樹的猶豫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爭主動權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三百零一章 皇太后有請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衆人驚第三百二十章 誰是幕後真兇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機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三十章 夢想與目標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親的條件第二百三十七章 靈鷲宮的男尊主第二十五章 除夕團圓夜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九十章 後知後覺的李朝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六十九章 連夜抓捕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五十三章 換衣後的驚豔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一百一十五章 緊急集結號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二百八十七章 馬匪夜襲 中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冒充神棍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四十八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二百四十八章 痛斥蕭遠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跟蹤者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一百零一章 丐幫麻煩至第二百五十六章 武林大會 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臨終送別第五十三章 新型戰船第一百零一章 丐幫麻煩至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七十三章 斬殺亡命徒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戰重啓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滅第三十六章 美人同行大理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五十章 拳術換劍術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被坑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四十九章 少林絕技PK第一百四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四十六章 新城落成與洞房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五十四章 海上實彈測試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事塵埃落定第三十一章 考查新移民基地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
第二百三十三章 百花叢中一點綠第一百六十九章 騎兵大布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勝敗即生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皮吹大了第二十五章 除夕團圓夜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二百八十五章 你就是個壞胚!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馬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三章 拓跋部落來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赫連鐵樹的猶豫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一百六十九章 騎兵大布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火馬危機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第十五章 朝堂爭鋒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一百八十七章 兄妹終相逢第七十二章 王爺親審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佈置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姥回宮第一百二十八章 誰是誰的戰利品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顏面何在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一百五十三章 赫連鐵樹的猶豫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爭主動權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三百零一章 皇太后有請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衆人驚第三百二十章 誰是幕後真兇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機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三十章 夢想與目標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親的條件第二百三十七章 靈鷲宮的男尊主第二十五章 除夕團圓夜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九十章 後知後覺的李朝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六十九章 連夜抓捕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五十三章 換衣後的驚豔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一百一十五章 緊急集結號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二百八十七章 馬匪夜襲 中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冒充神棍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四十八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二百四十八章 痛斥蕭遠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跟蹤者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一百零一章 丐幫麻煩至第二百五十六章 武林大會 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臨終送別第五十三章 新型戰船第一百零一章 丐幫麻煩至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七十三章 斬殺亡命徒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戰重啓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滅第三十六章 美人同行大理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五十章 拳術換劍術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被坑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四十九章 少林絕技PK第一百四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四十六章 新城落成與洞房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五十四章 海上實彈測試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事塵埃落定第三十一章 考查新移民基地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