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佈置

隨着趙煦在大遼皇宮之內,完成了皇位的移交,卻最終傷勢過重。沒多久,便躺在趙孝錫懷中失去了聲息。原本應該喜慶勝利的宋軍,卻籠罩在一片悲哀之中。

都說出師未捷身先死,可眼下趙煦明明勝利了,卻在勝利即將到來的一刻,不幸英年早逝。對於他的離世,趙孝錫無疑是傷心的。因爲在他看來,趙煦原本還能活幾年。

現在趙煦比歷史上,提前幾年便逝去。這對他而言,總有種愧疚感。如果不是他,擾亂了這個時代的走向,也許趙煦不會受此一劫。

可逝者已去,再悲痛欲絕也無濟於事。抱着慢慢冰冷的趙煦屍體,趙孝錫最終下令道:“傳令武衛,以最快的速度,給本王運送一具冰棺來,本王要親自送皇上回朝。”

待在下面的趙大,很快便領兵離去。吩咐武衛,以最快的速度製作一具冰棺,送到這大遼皇城裡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趙煦屍體回京不會腐爛。

下達完第一個命令,趙孝錫又沉聲道:“章惇聽令!”

同樣覺得傷心不已的章惇,立刻起身拱手道:“微臣在!”

‘即刻傳令諸軍,掛白綾,替皇上守孝!另外,傳令各城衆軍,沒得到本王的命令前。任何人,不得撤離職守。如遼軍來襲,各城主將可自行反擊。有敢於棄城者,殺!’

章惇很快道:“微臣領旨!”

同樣很快退了下去,而趙孝錫又道:“騎軍指揮使張亭光聽令!”

張亭光很快走出道:“末將在!”

‘從現在開始,騎軍抽調五千精銳,由風、火字營主將王子殊、楊金豹,陪本王一同護送皇上靈棺回朝。其餘騎軍各營,所缺兵源。優先從邊軍中補充,力保戰力不減。

同時傳令騎兵各部,嚴防大遼騎兵反擊。本王會即刻下令,瓊州軍各部,立刻從渤海發動攻擊。如時機成熟,爾等伺機收復大遼中京。東京兩地。’

聽到這個時候,趙孝錫竟然不收手罷兵,反倒要趁勝追擊。張亭光多少有些不明白,可這個時候,他也不好拒絕趙孝錫的命令。畢竟,眼下趙孝錫是皇帝,不是王爺了!

‘末將領旨!’

下達完騎軍的命令,趙孝錫看着滿堂武將,又道:“楊士鵬聽令!”

不明所以的楊士鵬也清楚。這位趙孝錫接掌皇位,楊家看來又能得到重任。眼下楊金豹,能隨同趙孝錫護靈回京,本身就是一個恩寵楊家的表現。

走出隊伍拱手道:“末將在!”

‘即日起,升楊士鵬爲燕雲道指揮使,全權管理燕雲諸州軍政事務。戰事未完之前,需配合前軍繼續攻遼,同時嚴密遼軍跟西夏騎兵侵犯。

若軍情緊急之時。本王授你便宜行事之權。同時爲加強收復各州統領,本王會再抽調十萬步兵。增加各城守衛力量。在此期間,有反叛者,格殺勿論!’

一躍提升爲管理這麼大收復領地的指揮使,楊士鵬無疑是一步登天。對於這樣的恩寵,楊士鵬儘管有心理準備,卻也覺得心中大爲激動。

顫抖着聲音道:“多謝皇上信任。末將保證不讓一城一州之地,再落入它國之手。”

就在這個時候,趙孝錫看着站在臺階下,神情略顯凝重的喬峰。突然道:“大哥,原本小弟想與你繼續並肩作戰。可眼下的情況,只怕小弟需要先返回京城一趟。

我知大哥此刻的擔心,可小弟要說的,大遼皇族成員,我是不會放過的。只要願意歸順大宋的遼國百姓,小弟一定善待他們。爲此,小弟給你安排一個差使,可好!”

能讓一位繼位爲帝的皇帝,當着這麼多文武大臣的面,稱呼他一句大哥。喬峰同樣覺得有些受寵若驚,那怕他不想爲官爲將,卻也清楚此事萬萬不能推辭。

學着楊士鵬等人的樣子,拱手道:“皇上,還請直呼蕭峰之名。君臣有別,臣萬不可當大哥之禮。皇上有何差遣,蕭峰萬死不辭!”

聽着喬峰的回答,趙孝錫多少明白,成爲皇帝的他。在這種時候,是不能跟喬峰談兄論弟。這關乎皇帝的威言,那怕沒人敢說他,卻也會針對喬峰。

很快道:“好,那即刻起,本王正式封你爲安遼候。另任命你爲安遼大將軍,配合張亭光張將軍,商討攻遼之事。軍事上,以張將軍意見爲主,民事上,以你的意見爲主。

張亭光,想必不用本王多說什麼,你應該知道蕭將軍乃契丹後裔。可在本王眼中,蕭將軍乃是一個心向大宋,愛好和平的英雄好漢。

此次軍事上的事情,本王將蕭將軍派給你做搭檔,其手下一萬精騎,也正式編入騎軍序列,命名遼西營。由蕭將軍,暫代統領一職。

蕭將軍武藝高強,可行軍佈陣略顯不足。因此,打仗之事,可以由你做決斷,蕭將軍會全力配合。只是攻下城池之後,如何安置遼**民,你則需多聽蕭將軍的意見。明白嗎?”

清楚以喬峰的身份,他確實很尷尬。不管他承不承認,他就是契丹的後裔。現在反過頭來,幫助大宋人攻打大遼,多少有些背棄祖先的意思。

只是趙孝錫明白,喬峰願意反遼,是希望遼國的百姓,能過上安穩平定的日子。這也是趙孝錫答應過,將來攻陷大遼,只誅首惡不追究普通軍民的條件。

眼下他已然繼承大宋皇位,在這種事情上,他不能失信於喬峰。那怕趙孝錫知道,現在有沒有喬峰,對他而言其實不重要。可做人守信,在趙孝錫看來也是應該的!

果不其然,聽到趙孝錫當衆兌現承認,喬峰心裡自然萬分感動。他很清楚,在這種時候,趙孝錫還能做出這樣理智的決定,是件多麼難得的事情。

那怕不是爲了大遼那些無辜的百姓,就是趙孝錫這份信諾之意,也令喬峰決定。不打完眼前攻擊大遼這一仗,他便絕對不提辭官的事情。

其實趙孝錫這樣做,也是明白喬峰重情重義。他相信今日給予喬峰的信任,它日喬峰也會給予他同樣的回報。至少目前,他的這種直覺並沒出現錯誤。

下達完這些命令之後,望着回到大殿之上的趙大。趙孝錫面色冷酷的道:“趙大,即刻傳召天級武衛,啓動天級追殺令,命令布衣閣不惜一切代價打探慕容復消息。

一旦有其下落,即令天級武衛前往捕殺。除此之外,以本王名義傳召中原各大武林門派,讓他們派遣高手,參加圍殺慕容復。得手者,賞黃金萬兩。

另外傳召整個草原部落,從即日開始,大宋與女真部落不死不休。任何敢與女真部落有來往的人,都將成爲大宋必誅的對象。殺胡令,價格提高一倍,只限女真部落。

還有那位逃掉的完顏阿骨打,懸賞五千兩黃金,同樣例爲必殺的對象。若他們有幸,能逃過此番追捕,待本王理清國事,必親領大軍踏平女真部落。此仇不報,誓不爲人!”

站在下方的文武大臣,聽着趙孝錫如此殺氣騰騰的話。也清楚,這位新皇並非不把報仇當回事,而是更清楚,目前那件事情更重要。

能平心靜氣處理正事,隨後又下達這樣的必殺令,這些文武大臣也覺得。眼前這位新皇,已然有了皇帝的決斷之心,看來趙煦立其爲帝,確實是最正確的決定。

隨着趙孝錫的諸多命令下達,收復南京府的捷報,還有趙煦被慕容復偷襲,死於軍中的消息。同樣很快傳到大宋境內,一時間引起天下譁然。

只是聽到這種消息,蠢蠢欲動的諸國反倒有點不知所措了。按理說,大宋勝了,他們落井下石的對象,便是大遼了。可宋帝死了,大宋只怕也結局不好。

這樣一來,集結在宋遼邊境的西夏騎兵,反倒停滯下來。不知道,究竟應該選擇向誰出兵。面對這種情況,西夏君臣最終決定,還是先等等看。

他們不敢輕易出兵的另一個原因,便是他們得知,原本流放到瓊州的趙孝錫竟然回來了。甚至宋軍的勝利,很大原因都是因爲他的及時出現。

面對這位曾經在西北,將他們打的夠嗆,又取走他們銀川公主的大宋王爺。西夏君臣其實都心有畏懼,更不要說,眼下宋遼之戰並未停止,仍在繼續交戰之中。

對於突然冒出來的安遼侯,各國都多少有些耳聞。這位原本契丹出身的中原武林英雄,竟然是趙孝錫的結義金蘭兄弟,甚至一下從白丁晉升爲安遼候。

種種事情的徵兆,讓諸番邦的國君似乎都意識到,趙孝錫只怕是最有可能登基的新帝。只是他一個王爺之子,真的能奪得優勢嗎?京城那些王公貴族,又是否會同意呢?

如果那些王公貴族不同意,眼下手中兵權在握的趙孝錫,只怕會發動一場政變。到那時,大宋只怕也將動盪不安。猜測到這些,才令番邦諸國又稍稍安下心,靜觀後續的變化。

可他們不知道,從始致終,趙煦就屬意趙孝錫接掌帝位。如今兵將馬壯,又有絕大多數文武大臣支持的趙孝錫,稱帝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不提前公開,只是爲了引些跳樑小醜出來罷了!(未完待續。。)

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六十七章 殺雞用牛刀第三十六章 美人同行大理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移民天下的計劃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二百一十二章 知足常樂的虛竹第六十六章 不簡單的邀請第一百章 槍盾如林決生死第十章 給什麼解釋?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擊受阻第九十章 後知後覺的李朝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二十章 母女夜敘話第五十六章 不普通的煙雨樓第三百一十六章 趙蔦遇襲中箭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啥招都不好使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仇人幫忙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一百零六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三十六章 慕容家的**煩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八十五章 欽差衛隊入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緣分早註定?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雙箭術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三章 祖孫情深第二百四十八章 痛斥蕭遠山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二百章 莽牯朱蛤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二百二十六章 逝去的畫中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二百三十三章 百花叢中一點綠第二百零一章 百毒不侵第六十四章 臨機獨斷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一百四十五章 議和的條件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十八章 瓊州王的厚禮第三百一十章 沒證據的懷疑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一百五十三章 赫連鐵樹的猶豫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一百零八章 哲宗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一章 霸道的阻攔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第二百二十八章 識破身份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第七十九章 王爺駕臨嶽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一百三十一章 共同期盼的天明第十五章 朝堂爭鋒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計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一百一十一章 傲嬌的王語嫣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一百六十二章 憚位歸隱 大結局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一百四十六章 背後的致命一擊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秋水的密信第二百四十七章 母子終相見第七十三章 孫不教,爺之過!第一百七十八章 丐幫的謀劃第二十七章 與民同樂慶除夕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十二章 小魔王的手段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一百七十八章 丐幫的謀劃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會老!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第二百四十八章 痛斥蕭遠山第七十八章 夜航突襲
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六十七章 殺雞用牛刀第三十六章 美人同行大理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移民天下的計劃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二百一十二章 知足常樂的虛竹第六十六章 不簡單的邀請第一百章 槍盾如林決生死第十章 給什麼解釋?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擊受阻第九十章 後知後覺的李朝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二十章 母女夜敘話第五十六章 不普通的煙雨樓第三百一十六章 趙蔦遇襲中箭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啥招都不好使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仇人幫忙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一百零六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三十六章 慕容家的**煩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八十五章 欽差衛隊入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緣分早註定?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雙箭術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三章 祖孫情深第二百四十八章 痛斥蕭遠山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二百章 莽牯朱蛤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二百二十六章 逝去的畫中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二百三十三章 百花叢中一點綠第二百零一章 百毒不侵第六十四章 臨機獨斷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一百四十五章 議和的條件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十八章 瓊州王的厚禮第三百一十章 沒證據的懷疑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一百五十三章 赫連鐵樹的猶豫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一百零八章 哲宗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一章 霸道的阻攔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第二百二十八章 識破身份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第七十九章 王爺駕臨嶽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一百三十一章 共同期盼的天明第十五章 朝堂爭鋒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計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一百一十一章 傲嬌的王語嫣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一百六十二章 憚位歸隱 大結局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一百四十六章 背後的致命一擊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秋水的密信第二百四十七章 母子終相見第七十三章 孫不教,爺之過!第一百七十八章 丐幫的謀劃第二十七章 與民同樂慶除夕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十二章 小魔王的手段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一百七十八章 丐幫的謀劃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會老!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第二百四十八章 痛斥蕭遠山第七十八章 夜航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