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

隨着天山童姥安詳而逝,與西夏皇太后李秋水,在逍遙派談過一次的趙孝錫。(.23w[x].返回京城之後,向鎮守遼東的喬峰,發出征討遼西的命令,徹底解決頑抗到底的遼國殘部。

伴隨着喬峰陣兵遼西邊境,已經不堪重壓的遼西契丹人,最終選擇了投降。實在不甘成爲大宋治下百姓的契丹人,只能沿着人跡罕見的遼西,繼續往西走。

順利收復遼國全境的喬峰,順帶着將兵力進抵到樓蘭一線,纔算停下前進的腳步。而遼西殘部的收復,意味着西夏處於大宋的包圍之中。

尤其跟遼西接壤的回鵑國,同樣很識相的選擇了臣服。這便意味着,西夏除了與吐蕃接壤的一部外,其餘所有國內邊境,都處於大宋的兵鋒之下。

原本李秋水迴歸,跟西夏君臣商議歸附的事情。只可惜,面對皇權跟貴族的身份,還是有人不捨自身的權勢,不肯同意趙孝錫開出的條件。

面對喬峰統領的大軍兵鋒,還有大宋西北陸軍,開始佈置在西夏一線。此時此刻,看到如此情況他們自然慌了。而能夠大宋說上話的李秋水,已經歸隱到逍遙派。

清楚沒有選擇權利的西夏君臣,在這種時刻,終於明白李秋水又一次,比他們看的更遠。如果當日接受大宋的條件,或許就不會出現今日這樣的情況。

大戰未開,生活在大宋邊境的西夏百姓,卻擺出了歡迎王師的架式。這種情況,讓原本還想拼一下的西夏將領,終於明白軍心民心已失,還打什麼呢?

就在西夏君臣開始想着,如何最大化向大宋提些條件之時。曾經被趙孝錫放過一命的拓跋部落。卻首先做出歸附遼東大軍的事情,將其負責的邊境給完全放開。

拓跋部落的這一舉動,讓他們得到了趙孝錫的重賞。其年青的部落首領拓跋玉,同樣被趙孝錫任命,掌握一支五萬人的騎師部隊,也算宋軍騎兵中重要的職務。

儘管失去了部落首領的職務。可隨着拓跋部落投誠,其部落的百姓。看着大宋商團的進駐,送來價廉物美的商品,才真正明白部落首領的選擇多麼正確。

未開戰,民心軍心已失,這對西夏君臣而言,無疑是一記重拳。而受拓跋部落庇佑的西夏軍民,根本不加抵抗,放遼東的騎兵直奔西夏王城而去。

隨着騎兵抵達西夏王城之下。西夏皇帝終於打消談判的泡影。面對喬峰不降便攻的警告,最終還是選擇了開城納降,以保全李氏一門的姓名。

伴隨着西夏也正式拿下,進抵西夏的大宋軍隊,開始往吐蕃邊境開赴。這種沒任何提醒,直接武力震懾的行爲,讓吐蕃同樣明白,他們有的選擇同樣不多。

要不然。跟遼西那些契丹人一樣,遠離這塊世居之地。要不然。他們還是主動投降,說不定還能得到多一些好處。真要被看押皇城之中,他們只怕會覺得更不習慣。

很快吐蕃派出了使臣,由國師鳩摩智爲首的使團,進抵到大宋皇城汴梁。看着這位終於有點高僧模樣的鳩摩智,趙孝錫也沒太爲難他。因爲。沒必要了!

傳令禮部跟他們商議接管程序之後,隨着鳩摩智返回吐蕃之後,大宋的軍隊也隨着他一道進入吐蕃。開始接管吐蕃所有的防務,同樣封存吐蕃的府庫跟國庫。

等到大雪開始飄落之時,吐蕃跟西夏也徹底成爲大宋兩郡之地。主動投誠的拓跋玉。也被趙孝錫任命爲吐蕃郡守,算是真正位極人臣。

之所以,沒任命他爲西夏郡守,也是擔心拓跋玉在西夏太久,會控制不住個人的野心。相反任命其爲吐蕃郡守,則不存在這種擔心,而拓跋玉同樣能處理相關事務。

吐蕃國主跟西夏國主,最終都帶着所有皇室宗親,被接進了汴梁城。短時間,他們都將在皇城中生活,至於原先兩國的王公貴族,自然取消原有的一切特權。

在這種處理過程中,自然有不甘取消特權的王公貴族,意圖找到屬於他們的權利。可對於這類人員,趙孝錫根據布衣閣查獲的情報,有功於民的自然可以給些優待。

如果本身就是兩國駐蟲般的角色,一律抄家查辦。這種懲奸除惡的舉動,每一樁都採取公審的方式進行。公佈這些貴族所犯罪行,自然無人敢替他們求情。

甚至通過這種方式,趙孝錫派遣接管兩**政的大宋官員,很快得到了那些受欺壓百姓的支持。對於這些百姓而言,他們總算擺脫了這種受剝削的生活。

總之一句話,如果老實的貴族,願意接受大宋官員的指派。那麼他們多少還能保留,一些既有的家族利益。如果不老實,離抄家滅族的日子也不遠。

至於造反,那後果無疑更加嚴重。進駐兩國的大宋軍隊,不是吃素的。而羣龍無首的兩國貴族,想進行聯合抵制,也不是那麼容易達成合作協議。

完成中原大一統,大宋也正式成爲這塊大陸上唯一的國家。唯獨段譽執掌的大理,目前還由其負責管理。這也算是,趙孝錫給予大理,給予段譽的一些特權。

只有大理如今的軍政,還有經濟都嚴重依賴大宋。說的直白點,段譽眼下更多類似於一位郡守。只不過,他擁有異姓王的封號而已。

對於趙孝錫的網開一面,段譽自然清楚這是他跟趙孝錫的兄弟情誼起了作用。另外一個,則是他確實不貪戀權勢,對段譽而言,只要有利於大理百姓的事,他都會去做。

兩兄弟目的一致,加之段譽還娶了趙蔦,甚至趙蔦在與其成婚三年後,終於替其產下一子。這個孩子的出現,也令大宋與大理關係更進一步。

身爲大宋皇帝的外甥,又是大理國主的兒子,這個初生的孩子,無疑註定倍受寵愛。而段正淳跟段正明兩兄弟,對此自然分外高興。

可真正覺得高興的,還是待在天龍寺出家的段延慶。有關段譽是他兒子的事情,或許這世上只有趙孝錫跟刀白鳳還有段延慶自己知道。

當段譽按例,帶着與趙蔦的孩子,到天龍寺祈福之時。看着這個尚在強褒中的孩子。段延慶同樣覺得,這個時候他真的滿足了。他這一脈,有了孫子還有什麼不滿足呢?

如果當年,他不知道這個情況,或者奪走屬於段譽的國主之位。那麼眼下大理存不存在,都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而現在大理國泰民安,段譽更被喻爲大理明主。

有子如此,夫復何求呢?

拿下西夏跟吐蕃兩國之後,趙孝錫開始着重關注着民族融合的進程。不斷將這些番邦之地的百姓,遷移到中原內陸來生活或工作。

其次將中原的百姓,也漸漸的遷移到番邦境內安居。可更多的,還是將不斷提升的大宋人口,一批批往海外遷移,讓這些統一在大宋旗下的百姓,學會融合跟團結。

也許這種融合,單憑他這一代不能完成,可趙孝錫希望,他能打好這個根基。爲將來即位的趙氏子弟,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

那怕他與木婉清的兒子,已經有五歲,可趙孝錫一直沒確認其爲太子。用他的話來說,他暫時還年富力強,用不着這麼早立什麼太子。

不論他的兒子還是女兒,將來想擔任重要的職務,都必須從基層做起。不經過磨礪便當皇帝,他創造出的大宋盛平之世,早晚也會敗個的精光。

將來趙孝錫真的退位,不現過問朝廷之事,那麼他必然選擇。身邊最年富力強的兒子上位,讓他繼續領導大宋邁向更高的地步。

至於立長還是立賢,趙孝錫更多願意立賢。同時他希望,這條規定能隨着他的開始,做爲趙氏皇族的規矩傳承下去。讓他的子孫後代,明白當皇帝不是看誰出生早晚而定。

那怕如今的趙氏子孫,他同樣取消了諸多的優待。給予他們的參政議政的權利,只要他們願意參加科舉或武舉,他們可以選擇去做任何喜歡的工作。

而不象以前那樣,因爲血統的問題,被養廢物一樣讓朝廷養着。五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趙氏子弟,趙孝錫無疑是最不喜歡的。

如果將來他手下的兒子,才能出衆者甚多。那也不用,盯着大宋這一塊地盤,趙孝錫完全可以,給他們外放一個王國,給他們施政進行管理。

無論是管理朝廷,還是管理這些子孫後代,能者上,不能者下,便是趙孝錫慣用的手法。而對於這一點,身爲皇后的木婉清同樣表示理解。

或許是清楚,趙孝錫創造的太平盛世不容易。如果他們的兒子,真的爛泥扶不上牆。硬是推其上位,只會害了這個朝廷,讓天下萬民受苦。

同時趙孝錫也嚴禁,朝臣在這件事情上,展開所謂的提前投資。敢於提及此事的大臣,就算不革職查辦,也會被削職壓制,讓其真正明白繼承人的問題不容置評。

儘管這事情,對正值壯年的趙孝錫而言,確實有點太早。可趙孝錫同樣清楚,有些事情必須提前去做準備。不然,將來等孩子們長大,再去扭轉這個觀念就真的難了!(未完待續。。)

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堅守第三百一十七章 親自動手術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九十章 言語如機鋒第一百八十六章 愛妹心切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丁春秋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五十五章 無名氏的滿江紅第九十一章 離別前的探視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七十四章 包圍鹽商總會第三百一十六章 趙蔦遇襲中箭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要金銀要人頭!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三十五章 美婉清俏鍾靈第七十七章 明州朱家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二百七十章 女兒心,海底針第八十七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狼隊與一陣風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被坑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消失的千人隊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二十九章 凶神惡煞嶽老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會老!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衆人驚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三百一十章 沒證據的懷疑第一百四十九章 兔死狗烹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零一章 亡國的預兆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三百一十七章 親自動手術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六十七章 殺雞用牛刀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紫的小盤算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婉清的憂慮第十三章 微服私訪移民村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四十七章 拜訪天龍寺第四章 帝家無情也有情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戰事第三十九章 聰慧的木婉清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皮吹大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母子終相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五十一章 雙魂潛龍之相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少林見神僧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六十章 刻骨銘心的征服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生孩子而努力第二百二十八章 識破身份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一百零七章 以一敵二激戰 第五章第六十章 軍政事務初定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被坑了!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三十八章 昂貴的奢侈品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義爲先第一百七十一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生孩子而努力第二百九十二章 車弩破盾陣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牽一髮動全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二百三十九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九章 琉球初議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徵婿的幕後深意
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堅守第三百一十七章 親自動手術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九十章 言語如機鋒第一百八十六章 愛妹心切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丁春秋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五十五章 無名氏的滿江紅第九十一章 離別前的探視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七十四章 包圍鹽商總會第三百一十六章 趙蔦遇襲中箭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要金銀要人頭!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三十五章 美婉清俏鍾靈第七十七章 明州朱家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二百七十章 女兒心,海底針第八十七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狼隊與一陣風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被坑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消失的千人隊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二十九章 凶神惡煞嶽老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會老!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衆人驚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三百一十章 沒證據的懷疑第一百四十九章 兔死狗烹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零一章 亡國的預兆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三百一十七章 親自動手術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六十七章 殺雞用牛刀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紫的小盤算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婉清的憂慮第十三章 微服私訪移民村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四十七章 拜訪天龍寺第四章 帝家無情也有情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戰事第三十九章 聰慧的木婉清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皮吹大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母子終相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五十一章 雙魂潛龍之相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少林見神僧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六十章 刻骨銘心的征服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生孩子而努力第二百二十八章 識破身份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一百零七章 以一敵二激戰 第五章第六十章 軍政事務初定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被坑了!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三十八章 昂貴的奢侈品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義爲先第一百七十一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生孩子而努力第二百九十二章 車弩破盾陣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牽一髮動全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二百三十九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九章 琉球初議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徵婿的幕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