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熱門推薦:、、、、、、、

汴梁城中的百姓,一大早起來便覺得街道上面,情況似乎有些不對。值守皇城的官兵,全部換成了更爲精銳的禁軍。街道上面,也有持刀持槍的禁軍沿街巡邏。

就在城中的百姓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時。一批批的禁軍,開始沿着皇城張貼告示。而這批禁軍的服飾,令不少百姓也覺得出大事了。

連禁軍都披麻帶孝,那便意識着朝廷死了什麼大人物。可值得禁軍集體披上孝衣,只有一種可能,那便是皇帝駕崩。除此外,大宋沒第二個人,能享受這樣的待遇。

有些被猜測嚇倒的百姓,也顧不上忙乎一天的生計,圍到張貼告示的禁軍跟前。很快便從這些宣讀告示的禁軍口中得知,他們稱讚的皇帝英年早逝了。

面對這種晴天霹靂般的噩耗,不少百姓也忍不住道:“前兩天朝廷不是有人報捷,說皇上領兵佔領了遼狗的南京府嗎?怎麼,這就英年早逝駕崩了呢?”

不管他們相信或不相信,從告示上得到的消息。護送皇帝遺體的隊伍,今日午時便會進入皇城。按照告示上的法令,全城百姓都需披孝,迎皇帝靈櫃回朝。

一些杞人憂天的百姓,甚至有種天塌的感覺。實在想不明白,他們期盼多年能引領大宋走向強盛的皇帝,竟然駕崩的如此之早。這不是天要亡大宋嗎?

負責警戒的禁軍,看着有些百姓哭泣起來,還有一些書生奔走疾呼。這種傷心的情緒,似乎讓原本晴朗的汴梁城,一下進入了陰天般令人覺得沉悶。

城中的百姓跟初聞此消息的官員,都覺得有些措手不及。反倒是一些知道消息的王公貴族。卻更多考慮着,趙煦駕崩誰能接掌皇位呢?

除了趙孝錫絕對信任的幾位大臣,清楚新皇在大遼已然繼位。眼下回汴梁城,只是走一個登基詔告天下的程序,順道處理一些有不臣之心的王公貴族。

早就抵達皇城外的趙孝錫,看着身旁躺在冰棺中。英容像貌還栩栩如生的趙煦。也忍不住感傷道:“小六,我們馬上要回家了。你若再天有靈,便隨爲兄一同進城吧!”

站在趙孝錫身邊的章惇等人,看到這位新皇又在自言自語。也清楚,他們都低估了這對兄弟間的感情。有些事情,不是裝樣子也能裝成這樣的。

扶送靈櫃返回京城的路上,趙孝錫一直待在靈柩旁邊寸步不離。那怕是晚上休息時,趙孝錫同樣待在靈柩旁邊,任何人勸都沒有用。

雖然他們不被允許靠近。卻能看到趙孝錫守着靈柩的時候,總是一個人自言自語。這種樣子,看的隨同回京的王子殊跟楊金豹,也有些擔心。

好在趙孝錫傷心歸傷心,可王子殊等人送來的飲食,他從來都沒拒絕過。不管有沒有心情,趙孝錫都沒落下一頓,讓衆人心情稍稍安定了一些。

眼下又聽到趙孝錫。在陪早已無聲息的趙煦說話。章惇也覺得,這對兄弟的情誼。確實值得史書對其記載一番。相比趙煦的親兄弟,趙孝錫這個堂哥真的強太多。

在回京的路上,那怕趙孝錫沉浸於傷心之中。可任何加急送到的奏摺,趙孝錫都會第一時間批覆。很多回復,章惇看到也覺得,趙孝錫並非亂批之舉。

能做到痛在已心。卻不影響國家大事,身爲臣相的章惇也覺得很欣慰。有了這樣一位新皇,至少不會讓趙煦白死。他在天有靈,相信也會覺得欣慰的。

城外的大軍暫時停止前進,齊集皇城大殿的六部大臣跟王師約等人。等到趙煦母妃。還有那些皇妃換好孝服後,才一起在禁軍的保護下啓駕迎靈柩進城。

當這樣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出現在皇城之外時。同樣換好孝服的百姓,更是齊壓壓的跪倒一片。看到這一幕,誰都清楚他們的皇帝真的駕崩了。

隨着皇太后跟衆大臣的車駕離開,這些百姓也在禁軍的看護下,乖乖跟着人羣往城外走去。讓人覺得好奇的是,人羣中卻沒看到端王趙佶的身影。

做爲皇弟,今日是趙煦靈柩回京的日子,他怎麼能不出現在這支隊伍裡呢?按照規矩,端王不是最有利,繼承皇位的人選嗎?

面對一些大臣的詢問,王師約很平靜的道:“端王昨夜憂傷成疾,今日不便出城迎皇上龍體回京。有何疑問,等宣讀了皇上遺詔再議!”

簡單的一句話,讓這些攀附上端王的大臣,也覺得有種大事不妙的感覺。可面對此時此刻的局面,他們根本不敢隨便亂來。敢在這時生亂,那真是找死的舉動。

隨着皇太后鳳駕出城,行進到城外五里處便宣佈停止前進。其餘的百姓,也開始沿着禁軍拉好的警戒線,開始有序的站在官道兩旁,盯着那條進城的官路盡頭。

在王師約等人出宮之時,已有禁軍快馬通知趙孝錫可以開始行進。相比他們趕回京城的速度,現在進城的速度卻緩慢了許多。

五千精銳騎軍組成的護靈隊伍,在趙孝錫的統領下,拉着安放趙煦遺體的冰棺,緩緩的往汴梁城下走去。隨着先鋒騎軍出現,守候的百官跟百姓便知,要等的人來了。

隨着手持龍旗的騎兵出現,王師約做爲監理大臣,又是皇親國戚立刻道:“跪!”

伴隨他的話被禁軍給傳遞下去,百官們所在的隊伍,便又黑壓壓跪倒一片。除了身爲趙煦母親的皇太后,淚流滿面的沒跪之餘,其餘的后妃都跪迎靈柩的到來。

待到先鋒騎兵抵達迎接的隊伍前,同樣下馬例於道路兩旁,跟那些禁軍一樣扶馬下跪。跟在後面的趙孝錫等人,終於出現在衆人的視線之中。

看到扶着靈柩而來的趙孝錫,不少一直覺得心存困惑的大臣,立刻一臉驚駭般道:“禽王,他怎麼在這裡?皇上不是下旨,其不奉詔不得回京嗎?”

對於這些失聲道出這番話的官員,王師約回頭怒叱道:“禁聲!爾等要是再敢開聲,一律處於大不敬之罪!”

別說這些大臣有些傻眼,就連站在鳳駕之上的皇太后,同樣覺得有些驚訝。做爲趙煦的生母,她非常清楚,兒子心裡很在意這位堂兄。

那怕朝堂之上,諸多大臣對趙孝錫有所非議。可在她面前,趙煦一直說,趙孝錫纔是他真正的兄弟。只是君臣有別,有些事情不想做也必須做。

想到在宗廟前發生的事情,還有那位護龍統領所說的話。皇太后也覺得,這段時間她怎麼把趙孝錫跟忘了呢?如果是他繼位,那她們這些后妃,怕是未來有着落了。

看着靈柩緩緩抵達鳳駕前,趙孝錫翻身落馬,上前幾步跪在皇太后面前道:“微臣趙孝錫,參見皇太后。此番出征,令陛下英年早逝,還請皇太后節哀。”

望着一臉憔悴跟難掩傷心的趙孝錫,已經猜出新皇由誰繼承的皇太后。也沒去詢問,爲何這個時候趙孝錫會出現在這裡。

反倒親自走下馬車,顫抖着聲音道:“禽王免禮,卿一路扶送皇兒回京,哀家在此謝謝諸將士。皇兒不幸殯天,能看到爾等細心守護,想必也會心有安慰的。”

起身的趙孝錫,主動伸手攙扶着這位名義上的伯母,將其緩緩引到保存趙煦遺體的冰棺處。看着躲在裡面,面色含笑的兒子,皇太后也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

在這個時候,趙孝錫朝跟在身邊的王子殊道:“讓皇妃跟公主們,也一起過來吧!皇上在臨終之時,最放不下的還是她們。讓她們,也看看皇上最後一眼吧!”

聽到趙孝錫的吩咐,王子殊來到還在下跪的百官隊伍面前,沉聲道:“王爺有令,傳諸皇妃與公主,前往瞻仰陛下遺容。”

說着話的王子殊,朝那些宮女太監打了個臉色。這些聽到消息的皇妃們,也明白這是最後看一眼她們夫君的機會。過了今日,以後她們再無機會得見聖顏了。

看着這些將來,只怕要孤守宮中的後宮嬪妃,開始啼哭着往前面走去。幾位尚且年幼的公主,在後妃的懷抱中,同樣也是哭鬧不止。

這種悲傷漫延的情況,讓不少百官也開始流淚。順帶着,跪在後面的百姓們,同樣有不少開始流淚。只是這種眼淚,不知道是真心替趙煦而流,還是替他們自己而流。

一朝天子一朝臣,對於百官是真理,對於百姓也同樣在理。趙煦雖然親政時間不久,卻也替百姓做了不少實事,讓不少百姓感念其功德。

可就是一個,給他們帶來些希望的皇帝,最終卻英年早逝。這讓百姓們很擔心,新皇繼位後,大宋會變成什麼樣子。沒了皇帝的大宋,又會遇到何種未知的危險。

伴隨着皇太后哭靈結束,趙孝錫又親自扶着她返回鳳駕。再次下令,靈柩沿官道直進皇城,將其遺體供奉在宗眯等待安葬。

除此之外,隨行的百官,也將在那裡見證。宗廟遺老公開,趙煦出京前供奉在宗眯的遺詔。以此確定,未來的新皇究竟花落誰家。

可眼下的情形,不少人覺得新皇人選已經明顯。跟趙孝錫親近的官員,自然是欣喜的一羣人。而壓錯寶的官員,開始擔心他們的未來了!(未完待續……)r1292

第三百二十二章 兄弟間的算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馬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二十四章 奴隸的巨大作用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二十七章 與民同樂慶除夕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一百五十八章 血腥歸途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邊備戰第八十八章 海軍VS水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血腥歸途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一百零二章 怎麼又是你?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二百二十五章 癡情師姐妹第二十二章 請喬峰喝酒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一百六十章 決死突圍第六十二章 搭救不留名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八十九章 用炮彈勸降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五十二章 改變,教育先行!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姐妹起爭執第八十四章 靡爛的兵曹司非常抱歉!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第二百零八章 函谷八友第十一章 未來的無限期待第二百六十八章 緣分早註定?第二十二章 請喬峰喝酒第九十章 後知後覺的李朝第一百四十二章 無聲的殺戮第一百零九章 國之根基第九十八章 悲情大戲開幕第一百零一章 丐幫麻煩至第三百一十三章 李秋水的憂慮第二百三十六章 慕容家的**煩第二十九章 凶神惡煞嶽老三第十六章 比武競技選良將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百姓是一家第二章 家門前動武第十八章 瓊州王的厚禮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五章 再不走,就走不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機的談判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幫手第三百二十九章 錢收下,人沒有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十章 組建六部一府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血腥歸途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七十三章 斬殺亡命徒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八十五章 皇帝的憤怒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四章 帝家無情也有情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時入城用膳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第二十八章 到底誰放不下!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五章 癡情師姐妹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二百五十四章 武林大會 二第九十二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三百零一章 皇太后有請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二百四十二章 喬峰的糾結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則滅族第二百零一章 百毒不侵第三十一章 考查新移民基地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三百零一章 皇太后有請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金懸賞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四十五章 不省心的段王爺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醬油的劍神第七十一章 太宗祖訓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六十章 決死突圍第二百二十九章 四劍婢的伺候
第三百二十二章 兄弟間的算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馬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二十四章 奴隸的巨大作用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二十七章 與民同樂慶除夕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一百五十八章 血腥歸途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邊備戰第八十八章 海軍VS水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血腥歸途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一百零二章 怎麼又是你?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二百二十五章 癡情師姐妹第二十二章 請喬峰喝酒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一百六十章 決死突圍第六十二章 搭救不留名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八十九章 用炮彈勸降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五十二章 改變,教育先行!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姐妹起爭執第八十四章 靡爛的兵曹司非常抱歉!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第二百零八章 函谷八友第十一章 未來的無限期待第二百六十八章 緣分早註定?第二十二章 請喬峰喝酒第九十章 後知後覺的李朝第一百四十二章 無聲的殺戮第一百零九章 國之根基第九十八章 悲情大戲開幕第一百零一章 丐幫麻煩至第三百一十三章 李秋水的憂慮第二百三十六章 慕容家的**煩第二十九章 凶神惡煞嶽老三第十六章 比武競技選良將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百姓是一家第二章 家門前動武第十八章 瓊州王的厚禮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五章 再不走,就走不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機的談判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幫手第三百二十九章 錢收下,人沒有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十章 組建六部一府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血腥歸途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七十三章 斬殺亡命徒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八十五章 皇帝的憤怒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四章 帝家無情也有情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時入城用膳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第二十八章 到底誰放不下!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五章 癡情師姐妹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二百五十四章 武林大會 二第九十二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三百零一章 皇太后有請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二百四十二章 喬峰的糾結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則滅族第二百零一章 百毒不侵第三十一章 考查新移民基地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三百零一章 皇太后有請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金懸賞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四十五章 不省心的段王爺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醬油的劍神第七十一章 太宗祖訓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六十章 決死突圍第二百二十九章 四劍婢的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