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第364章 歸程

第364章 歸程

朱瞻壑終於還是決定要回去,畢竟日本行省這邊已經穩定下來了,而姚廣孝的病情又那麼嚴重,所以他必須要回去見他一面。

於是朱瞻壑先找到張輔,告訴朱棣的旨意,之所以讓朱瞻壑帶上張輔一塊走,主要就是張輔現在的功勞太大,在軍中的威望也太高,之前是朱瞻壑做監軍,如果他一走,這邊就沒有人能牽制張輔了。

因此朱瞻壑要離開,就必須帶上張輔,免得他在日本行省一家獨大,甚至說個不好聽的,萬一張輔在這邊稱王,朱棣還真拿他沒辦法。

張輔也明白自己的處境,因此十分痛快的就接受了朱瞻壑的安排。

接着朱瞻壑又召集楊允、朱勇、劉榮和張芾幾人,告訴他們自己要回京城的決定。

幾人雖然有些吃驚,但當得知姚廣孝病重時,他們也都沒有多說什麼。

朱瞻壑在走之前,也將日本行省這邊的事情做了安排,行政方面肯定是以楊允爲首,另外還有其它的官員輔助。

至於軍事方面,張芾還是掌管水軍,至於陸上的步兵與騎兵,則交給朱勇掌管,劉榮則做爲他的副手。

之所以交給朱勇,主要還是因爲他的身份夠高,而且這段時間的表現也不錯,雖然沒什麼驚人的戰績,但也沒出什麼大的差錯,駐守一方完全可以勝任。

更何況還有劉榮這員老將輔助,朱瞻壑也特意叮囑朱勇,讓他多聽劉榮的建議,不要莽撞行事。

等到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妥當後,朱瞻壑這才與張輔一同登船,另外帶上了一休和尚,率領船隊離開了安東城。

爲了保證朱瞻壑一行人的安全,張芾不但安排了一支護送的船隊,而且還親自率領水師,將朱瞻壑他們到了濟州島後,這才目送着朱瞻壑他們的船隊離開。

船隊過了濟州島,一休和尚站在船頭看着遠處的陸地,也不禁感嘆道:“那裡就是朝鮮,以前只聞其名,今日終於親眼見到了。”

“朝鮮的確是個好地方,聽說有不少美景,可惜我幾次路過,也並沒有親自去朝鮮欣賞一下風景。”

朱瞻壑這時也笑着走過來道。

“將軍,我們大概什麼時候能抵達大明?”

一休好奇的問道。

他雖然不是第一次出海,但卻是第一次離開日本,對於禪宗的發源地,更是十分嚮往,因此在登船之後,他就一直十分的激動。

只是朱瞻壑事情太多,之前根本沒空見他,所以一休也一直沒能找朱瞻壑問清楚。

“從這裡到我國的天津港,最快大概半個月就能抵達。”

朱瞻壑笑着回答道。

其實以前從濟州島到大明,一般需要沿着朝鮮的海岸線走,船隊不敢離開海岸線太遠,怕出危險。

但隨着這次東征,大明的物資需要以最快的速度運到倭國,因此大明的水師開始探索一條直線的航線,極大的縮短了兩者間的距離。

現在朱瞻壑他們的船隊,就在走這條直線航線,最快半個月就能抵達天津港,期間也不經過朝鮮的領土,只需要在金州衛補給一下就行了。

“半個月?以前我覺得日本距離大明挺遙遠的,甚至都沒想過自己會有一天去大明,可是現在看來,好像路程也不是特別遠。”

一休聞言也十分驚訝的說道。

“日本和大明的確很近,至少站在世界的角度來看,兩國可以說是鄰居,至於那些遙遠的國度,有時船隊航行幾年,可能也無法到達。”

朱瞻壑這時也感慨道,說話時他又想到了朱高煦所在的天竺,以及天竺以西更加遙遠的國家。

“將軍,我聽船上的人一直稱呼你爲世子,不知你到底是什麼身份?”

一休這時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問出自己心中的好奇道。

“呵呵,其實告訴你也無妨。”

朱瞻壑微微一笑,他就知道一休肯定會問這個問題。

“我叫朱瞻壑,大明皇帝是我祖父,我的父親是祖父的次子。”

“你……你竟然是大明皇帝的孫子!”

一休聞言也嚇了一跳,雖然他早就猜到朱瞻壑的身份驚人,卻沒想到他竟然是大明的皇族。

一休自己就是天皇的私生子,他也知道這件事,但日本的天皇根本就是傀儡,完全沒有任何的權勢,甚至大明給日本的國書,都是交到足利幕府手上,估計大明都不知道日本還有個天皇。

“沒必要太過震驚,畢竟這次東征關係重大,自然需要有人坐鎮,而且我們漢王一系,本就有志於海外,比如我父親,他就率兵去了天竺。”

朱瞻壑再次笑道。

“天竺?就是大唐玄奘法師去取經的那個天竺嗎?”

一休聞言再次大吃一驚,當即急切的問道。

“不錯,就是那個佛教起源地的天竺,不過那裡的人早就不信佛教了。”

朱瞻壑點頭承認道。

這下一休也更加震驚,他沒想到大明不但出兵日本,甚至連天竺都派兵去了,難道說大明要征服整個世界不成?

“等等,世子你說天竺不再信佛了,難道佛起之地,已經變成佛滅之地不成?”

一休忽然從震驚中醒來,當即再次向朱瞻壑問道。

佛祖起源地方不再信奉佛教,這對一休來說也是一件極爲驚人的消息。

“不錯,佛祖說,衆生平等,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但天竺卻流行一種宗教,將人分爲四等,彼此間等級森嚴,而在四等之下,還有一種賤民,如同蛆蟲一般活着,可以說那裡已經完全沒有半點佛教的影子了。”

朱瞻壑簡單介紹了一下天竺的情況道。

“怎麼會這樣?”

一休聞言大感震撼,一直以來,他都以爲佛祖所在的天竺,應該就是佛經中描述的西天極樂世界,卻沒想到天竺竟然已經墮落,與他想像中的天竺完全不一樣。

“一休,你應該讀過玄奘法師寫的《大唐西域記》,那時的天竺,佛教已經開始勢微,不過也有一些地方保留了佛教,比如書中的僧伽羅國,我們現在稱其爲獅子國,我父親親自去了獅子國,迎回了獅子國的佛牙舍利,現在就在北京。”

朱瞻壑再次笑着,佛牙舍利的事,也是朱棣的信上提到的,算是朱高煦在海外的戰利品。

(本章完)

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第22章 促織591.第591章 陛下駕崩了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機營813.第813章 抵達威尼斯第140章 天閹第190章 背後插一刀第12章 下西洋之議第118章 朱瞻基扮演的角色?第28章 狐朋狗友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934.第934章 兀魯伯來信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795.第795章 車上閒談(下)960.第960章 從不讓人失望的朱祁鎮462.第462章 好事第281章 恢復自由(下)707.第707章 海倫(上)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第86章 鄭和回來了634.第634章 稱帝?934.第934章 兀魯伯來信第58章 拿去融了第200章 一張紙條407.第407章 佛母(下)第272章 準備禮物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318.第318章 打造武器678.第678章 兀魯伯遊記(下)706.第706章 蘇伊士運河749.第749章 開羅之戰(上)763.第763章 美洲圖志828.第828章 引爆衝突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761.第761章 齊東港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963.第963章 張輔的苦勸第177章 谷王落下帷幕364.第364章 歸程372.第372章 局勢變化335.第335章 對馬島之戰(上)954.第954章 追兵將至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第169章 三方合作第267章 又見宋禮第229章 舊港求援562.第562章 漢王妃賜刀第18章 “沒安好心”朱高燧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第142章 討公道(中)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第60章 慣偷朱瞻圻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761.第761章 齊東港724.第724章 神秘金先生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676.第676章 邀請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881.第881章 乾清宮(上)817.第817章 雙喜臨門943.第943章 聯手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697.第697章 蒸汽機(下)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第107章 長史的人選793.第793章 偶遇舊識第130章 朱高燧的後手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371.第371章 一休進宮774.第774章 派駐總督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905.第905章 胡濙與王振第110章 威與恩917.第917章 英雄第81章 真兇找到了第232章 舊港之戰(下)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第95章 謹慎多疑的紀綱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767.第767章 兄弟密談(上)第23章 常家兄妹第172章 谷王朱橞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320.第320章 大烏龍629.第629章 荒島面談(上)
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第22章 促織591.第591章 陛下駕崩了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機營813.第813章 抵達威尼斯第140章 天閹第190章 背後插一刀第12章 下西洋之議第118章 朱瞻基扮演的角色?第28章 狐朋狗友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934.第934章 兀魯伯來信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795.第795章 車上閒談(下)960.第960章 從不讓人失望的朱祁鎮462.第462章 好事第281章 恢復自由(下)707.第707章 海倫(上)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第86章 鄭和回來了634.第634章 稱帝?934.第934章 兀魯伯來信第58章 拿去融了第200章 一張紙條407.第407章 佛母(下)第272章 準備禮物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318.第318章 打造武器678.第678章 兀魯伯遊記(下)706.第706章 蘇伊士運河749.第749章 開羅之戰(上)763.第763章 美洲圖志828.第828章 引爆衝突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761.第761章 齊東港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963.第963章 張輔的苦勸第177章 谷王落下帷幕364.第364章 歸程372.第372章 局勢變化335.第335章 對馬島之戰(上)954.第954章 追兵將至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第169章 三方合作第267章 又見宋禮第229章 舊港求援562.第562章 漢王妃賜刀第18章 “沒安好心”朱高燧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第142章 討公道(中)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第60章 慣偷朱瞻圻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761.第761章 齊東港724.第724章 神秘金先生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676.第676章 邀請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881.第881章 乾清宮(上)817.第817章 雙喜臨門943.第943章 聯手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697.第697章 蒸汽機(下)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第107章 長史的人選793.第793章 偶遇舊識第130章 朱高燧的後手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371.第371章 一休進宮774.第774章 派駐總督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905.第905章 胡濙與王振第110章 威與恩917.第917章 英雄第81章 真兇找到了第232章 舊港之戰(下)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第95章 謹慎多疑的紀綱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767.第767章 兄弟密談(上)第23章 常家兄妹第172章 谷王朱橞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320.第320章 大烏龍629.第629章 荒島面談(上)